CN221487400U -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87400U
CN221487400U CN202323134171.7U CN202323134171U CN221487400U CN 221487400 U CN221487400 U CN 221487400U CN 202323134171 U CN202323134171 U CN 202323134171U CN 221487400 U CN221487400 U CN 221487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bridge arm
port
motor winding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341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富龙
黄鑫
郑乐平
薛鹏辉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341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87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87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87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端口、第一电机绕组、第二电机绕组、电池端口和开关模块;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绕组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绕组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燃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同时,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有效降低负荷侧汽油的消耗,有益于改善环境,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但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可以包括多种充电方式,但近乎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可以采用直流充电的充电方式,由于车辆只有在停车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充电,于是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对车辆进行直流充电的组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固定载荷。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和体积,也降低了汽车的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减轻车辆的重量和体积,并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可实现充放电,包括:充放电端口、第一电机绕组、第二电机绕组、电池端口和开关模块;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绕组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绕组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机绕组和/或所述第一电机绕组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线圈。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压调整电路,所述电池端口通过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机绕组,所述第三电机绕组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并联,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电机绕组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四开关。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所述母线与所述电池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电机绕组连接,所述第三桥臂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三电机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和隔离转换电路;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四桥臂、第五桥臂和第六桥臂;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电容与所述第四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副边电感与所述第五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电容与所述第一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电感与所述第六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五桥臂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副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八开关;所述第六桥臂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原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九开关。
可选地,所述母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十开关和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开关和所述第十一开关在断开时将所述第四桥臂、第五桥臂与所述第六桥臂、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绕组之间设置有第十二开关;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桥臂的桥臂中点之间设置有第十三开关。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八开关、所述第九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和所述第十三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十开关、所述第十一开关断开;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直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十开关、所述第十一开关、所述第十二开关和所述第十三开关闭合,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八开关和所述第九开关断开。
可选地,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第七电感和第八电感、第七桥臂和第八桥臂,所述第七电感和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一端分别述第七桥臂和所述第八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第七电感与所述第八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桥臂和所述第八桥臂并联连接在所述母线上,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母线的一侧连接。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七电感、第八电感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十四开关,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母线之间设置有第十五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包括第一方面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和第二电机;所述第四桥臂、所述第五桥臂和所述第六桥臂的桥臂中点分别通过第五开关、第六开关和第七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机中的第四电机绕组、第五电机绕组和第六电机绕组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行驶模式,对应于所述行驶模式,所述第五开关、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闭合;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五开关、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断开;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直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五开关、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十六开关和第十七开关与所述母线连接,所述第十六开关和所述第十七开关在行驶模式下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或者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端口、第一电机绕组、第二电机绕组、电池端口和开关模块;电池端口的正极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电连接,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机绕组电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与第二电机绕组电连接,第一电机绕组与第二电机绕组串联连接;电池端口的负极与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电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将直流充电电路与电机中的线圈绕组进行复用,节省了直流充电电路的器件,降低了成本、体积和整体重量,同时也提高了从而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000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充放电模式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交流充放电模式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行驶模式的电路图;
附图说明标记:
控制电路1000;
第一电机200;第二电机100;隔离转换电路430;
电压调整电路310;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
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第七开关S7;第八开关S8;第九开关S9;第十开关S10;第十一开关S11;第十二开关S12;第十三开关S13;第十四开关S14;第十五开关S15;
第一电机绕组L1;第二电机绕组L2;第三电机绕组L3;第四电机绕组L4;第五电机绕组L5;第六电机绕组L6;第七电感L7;第八电感L8;
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第三桥臂3;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第六桥臂6;第七桥臂7;第八桥臂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见图1所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000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路1000,包括:充放电端口、第一电机绕组L1、第二电机绕组L2、电池端口和开关模块;电池端口的正极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电连接,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机绕组L1电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与第二电机绕组L2电连接,第一电机绕组L1与第二电机绕组L2串联连接;电池端口的负极与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该控制电路1000的电池端口用于与电池连接,第一电机绕组L1和第二电机绕组L2可以是同一个电机中的线圈绕组。
在一个例子中,充放电端口可以是直流充放电端口或者交直流一体的充放电端口。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可以是直流充电端口的正极,第二端可以是直流充电端口的负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机绕组L1和第二电机绕组L2可以是同一个电机中的两个不同绕组,开关模块可以包括开关S2,第二开关S2分别和电池端口的正极和第二电机绕组电连接。通过该种拓扑形式,直流充电端口可以复用第一电机中的绕组,即电感器件,作为直流充放电电路中的电感器件。实现节省器件,减轻负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一个示例,上述连接关系也都是电连接的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实际电路中可以基于上述电路的功能拓扑原理添加其他的器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电机绕组L2和/或第一电机绕组L1至少包括两个通过开关模块并联的线圈。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电机绕组L2和/或第一电机绕组L1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并联的线圈。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电机绕组L1可以是两个电感线圈并联的电机绕组,第二电机绕组L2可以是两个电感线圈并联的电机绕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路还包括:电压调整电路310,电池端口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开关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压调整电路310包括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第七桥臂7和第八桥臂8,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的第一端分别述第七桥臂7和第八桥臂8的桥臂中点连接,第七电感L7与第八电感L8的第二端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第七桥臂7和第八桥臂8并联连接在母线上,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母线的一侧连接。电池端口的正极与第七电感L7、第八电感L8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十四开关S14,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母线之间设置有第十五开关S15。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压调整电路310可以是升压电路或者降压电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池端口的正极与第七电感L7、第八电感L8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十四开关S14,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母线之间设置有第十五开关S15。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中的桥臂至少包括两个开关管,每个桥臂的桥臂中点,就是每个桥臂中的两个开关管的中间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桥臂中的开关管可以是SiC-MOFET(SiC-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者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
在一个例子中,电压调整电路310可以是升压电路,具体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的一端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七桥臂7和第八桥臂8的桥臂中点连接。同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与电池端口的正极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开关,可以在系统需要电池进行供电或者对电池进行充电时闭合,在不需要电池工作时断开。在另一个例子中,在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母线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一个开关,也在系统需要电池进行供电或者对电池进行充电时闭合,在不需要电池工作时断开。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机绕组L3,第三电机绕组L3与第二电机绕组L2并联,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其中,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为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第三电机绕组L3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S4。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机绕组L3,第一电机绕组L1、第二电机绕组L2和第三电机绕组L4可以是同一个三相电机中的不同绕组,第三电机绕组和第二电机绕组,可以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在本例中,开关模块还可以包括第四开关S4,其中,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为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第三电机绕组L3与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S4,通过上述方式,将第三电机绕组L3和第二电机绕组L2并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三相电机中的绕组线圈变为两相,使流经电机绕组的电流产生的力相互抵消,保证电机绕组杂复用为功率电感时转矩为0,不会抖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和第三桥臂3,母线与电池端口连接;第一桥臂1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一开关S1与第一电机绕组L1连接,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三开关S3与第三电机绕组L3连接;第二桥臂2的桥臂中点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和隔离转换电路43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和第六桥臂6;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副边电容与第四桥臂4的桥臂中点连接,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副边电感与第五桥臂5的桥臂中点连接;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原边电容与第一桥臂1的桥臂中点连接,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原边电感与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中都可以包括三个桥臂,分别与三相电机中的一个绕组连接。在三相电机为三相电动机时,电机驱动电路可以接收电压调整电路310输出的电池的直流电,并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来驱动电动机工作。在三相电机为三相发电机时,电机驱动电路接收发电机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电压调整电路310输入到电池中,为电池充电。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电池端口、电压调整电路31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依次连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电压调整电路310、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和第三电机驱动电路330可以依次并联在同一母线上。其中电压调整电路310与电池端口连接,用于接收电池输入的电流并进行调整后输出给其他电路,或者接收其他电路输入的电流并进行调整后输出给电池。
在一个例子中,交流充放电电路一般可以包括CLLC电路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和交直流转换功能。CLLC电路用于调整直流电压,同时进行电气隔离。CLLC电路可以包括原边转换电路,副边转换电路和隔离转换电路,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与交直流充电端口连接,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依次传输到副边转换电路中,以通过电压调整电路向电池进行充电,相反的,在电池进行放电时,副边转换电路可以接收电压调整电路输入的电池的直流电,并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对控制电路1000外部的负载进行放电。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以复用第一电机200中的电感器件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中的第二桥臂2和第三桥臂3,由上述器件组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系统进行交流充电或者放电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同时,CLLC电路中的原边转换电路可以复用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中的第一桥臂1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六桥臂6,副边转换电路可以复用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的第四桥臂4和第五桥臂5,在系统进行交流充电或者放电,原边转换电路、隔离转换电路430和副边转换电路可以作为CLLC电路,调整直流电的电压。
在一个例子中,隔离转换电路430包括变压器,与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原边电容,以及与变压器的副边绕组连接的副边电感和副边电容。
在本例中,通过这种方式,将动力控制电路与交流充放电电路的功能器件复用,节省了车交流充放电电路的器件,降低了成本、体积和整体重量,同时也提高了从而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也将直流重放点功能整合到系统中,不在需要直流充放电电路,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体积和整体重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五桥臂5的桥臂中点与副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八开关S8;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与原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九开关S9。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母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十开关S10和第十一开关S11,第十开关S10和第十一开关S11在断开时将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与第六桥臂6、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断开。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机绕组L1之间设置有第十二开关S12;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之间设置有第十三开关S13。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控制电路用于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交流充放电模式,第二开关S2、第四开关S4、第八开关S8、第九开关S9、第十二开关S12和第十三开关S13闭合,第一开关S1、第三开关S3、第十开关S10、第十一开关S11断开;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直流充放电模式,第二开关S2、第四开关S4、第十开关S10、第十一开关S11、第十二开关S12和第十三开关S13闭合,第一开关S1、第三开关S3、第八开关S8和第九开关S9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控制电路1000中的各个开关和电路工作,其中,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控制芯片,此处不做特殊限定。相应地,控制电路1000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行驶模式,交流充放电模式、和直流充放电模式至少之一。
在交流充放电模式下,上述开关对应闭合和断开,对应控制开关后系统中工作的电路如图4所示,在进行交流充电时,交流充电口输入的交流电经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并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入原边转换电路中,原边转换电路与隔离转换电路430、副边转换电路组成CLLC电路,调整直流电的电压,并输入到电压调整电路310中,经由电压调整电路310输入到电池中进行充电。在交流放电时,电路方向与充电相反,电池输出的直流电经过电压调整电路、副边转换电路、隔离转换电路430、原边转换电路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转换为交流电后进行输出。
在直流充放电模式下,上述开关对应闭合和断开,对应控制开关后系统中工作的电路如图2所示,在进行直流充电时,第一电机200中的电感与第二桥臂2组成升压电路,用于升高直流电的电压,增加充电功率,同时,使用第三桥臂3进行续流。之后,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输入到电压调整电路310,将电压与电池的额定电压匹配后,输入到电池中,为电池充电,在进行直流放电时,与上述充电方向相反,电池输出的直流电经过电压调整电路310以及第二桥臂2和第三桥臂3后,通过直流充电端口进行输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和第二电机100,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和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分别通过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和第七开关S7与第二电机100中的第四电机绕组L4、第五电机绕组L5和第六电机绕组L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00为电动机,在控制电路位于车辆中时,作为车辆的驱动电机,为车辆提供动力,第二电机100可以是发电机或者电动机,在控制电路1000接入车辆时,分别作为混动车辆中的发电机或者双电机的车辆的另一个电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行驶模式,对应于行驶模式,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第七开关S7闭合;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交流充放电模式,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第七开关S7断开;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直流充放电模式,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第七开关S7断开。
在行驶模式下,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第七开关S7闭合,如图5所示,在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100都为电动机的情况下,电池端口可以输出直流电,经过电压调整电路310升高电压后,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和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转换为交流电后,驱动对应的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100工作,提供动力。在第一电机200为发电机的情况下,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为电池充电。
在行驶模式下,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开关的开闭状态为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十开关S10、第十一开关S11闭合,第四开关S4、第八开关S8、第九开关S9、第十二开关S12和第十三开关S13断开。
在交流充放电模式和直流充放电模式下,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第七开关S7断开,避免充电过程中电流驱动第二电机,出现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中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十六开关S16和第十七开关S17与母线连接,第十六开关S16和第十七开关S17在行驶模式下断开。
在本例中,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30中可以并联一个电容作为母线电容,在进行交流充电或者直流充电进行滤波。同时,系统中还可以对应的设置有第十六开关和第十七开关,在行驶模式下,将该电容隔离开,避免对车辆行驶供电造成影响。
在另一个例子中,在电压调整电路310与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20之间也可以并联一个电容。
在一个例子中,在交直流充电端口的第一端和电池端口的正极可以分别设置有预充电路,避免电路突然启用时对电路中的其他器件造成损坏。
在该控制电路1000应用于车辆中时,与交直流充电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可能是控制电路1000外部的电源或者用电设备,例如可以是充电桩、车载外部设备或者其他车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000或者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动力电池与电池端口连接,车辆在配置上述控制电路1000或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车辆内部电路的集成度,从而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控制电路1000可以在与充电桩连接后,处于交流或直流充电模式,使得充电桩可以为电池充电。该控制电路1000可以在与外部设备连接后,处于交流或者直流放电模式,使得电池可以为外部设备充电。其中,与交直流充电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可能是控制电路1000外部的电源或者用电设备,例如可以是充电桩、本车的车载交流用电设备或者其他车辆等等。该控制电路1000可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处于行驶模式,使得电池可以驱动电机,或者通过发电机对电池充电。车辆在配置该控制电路1000后,能够提高车辆内部电路的集成度,从而降低成本。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控制电路,可实现充放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端口、第一电机绕组(L1)、第二电机绕组(L2)、电池端口和开关模块;
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绕组(L1)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L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绕组(L1)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L2)串联连接;
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L2)和/或所述第一电机绕组(L1)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电压调整电路(310),所述电池端口通过所述电压调整电路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机绕组(L3),所述第三电机绕组(L3)与所述第二电机绕组(L2)并联,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其中,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三电机绕组(L3)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四开关(S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和第三桥臂(3),所述母线与所述电池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桥臂(1)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一开关(S1)与第一电机绕组(L1)连接,所述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通过第三开关(S3)与第三电机绕组(L3)连接;
所述第二桥臂(2)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和隔离转换电路(430);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320)包括并联在母线上的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和第六桥臂(6);
所述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副边电容与所述第四桥臂(4)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副边电感与所述第五桥臂(5)的桥臂中点连接;
所述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原边电容与所述第一桥臂(1)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隔离转换电路(430)的原边电感与所述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桥臂(5)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副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八开关(S8);
所述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与所述原边电感之间设置有第九开关(S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十开关(S10)和第十一开关(S11),所述第十开关(S10)和所述第十一开关(S11)在断开时将所述第四桥臂(4)、第五桥臂(5)与所述第六桥臂(6)、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330)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绕组(L1)之间设置有第十二开关(S12);
所述充放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桥臂(3)的桥臂中点之间设置有第十三开关(S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二开关(S2)、所述第四开关(S4)、所述第八开关(S8)、所述第九开关(S9)、所述第十二开关(S12)和所述第十三开关(S13)闭合,所述第一开关(S1)、所述第三开关(S3)、所述第十开关(S10)、所述第十一开关(S11)断开;
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直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二开关(S2)、所述第四开关(S4)、所述第十开关(S10)、所述第十一开关(S11)、所述第十二开关(S12)和所述第十三开关(S13)闭合,所述第一开关(S1)、所述第三开关(S3)、所述第八开关(S8)和所述第九开关(S9)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310)包括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第七桥臂(7)和第八桥臂(8),所述第七电感(L7)和所述第八电感(L8)的第一端分别述第七桥臂(7)和所述第八桥臂(8)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第七电感(L7)与所述第八电感(L8)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七桥臂(7)和所述第八桥臂(8)并联连接在母线上,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母线的一侧连接;
所述电池端口的正极与所述第七电感(L7)、第八电感(L8)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十四开关(S14),所述电池端口的负极与所述母线之间设置有第十五开关(S15)。
12.一种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和第二电机(100);
所述第四桥臂(4)、所述第五桥臂(5)和所述第六桥臂(6)的桥臂中点分别通过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和第七开关(S7)与所述第二电机(100)中的第四电机绕组(L4)、第五电机绕组(L5)和第六电机绕组(L6)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行驶模式,对应于所述行驶模式,所述第五开关(S5)、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S7)闭合;
交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五开关(S5)、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S7)断开;
直流充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直流充放电模式,所述第五开关(S5)、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七开关(S7)断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中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十六开关和第十七开关与所述母线连接,所述第十六开关和所述第十七开关在行驶模式下断开。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12-14所述的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
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端口连接。
CN202323134171.7U 2023-11-17 2023-11-17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21487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4171.7U CN221487400U (zh) 2023-11-17 2023-11-17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34171.7U CN221487400U (zh) 2023-11-17 2023-11-17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87400U true CN221487400U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6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34171.7U Active CN221487400U (zh) 2023-11-17 2023-11-17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87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4513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CA3056637C (en) Apparatus for energy transfer using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20332204A1 (en) Powertrain architecture for a vehicle utilizing an on-board charger
CN102457089A (zh) 使用具有高频变压器隔离的车载功率电子设备转移能量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24057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US20220216723A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2224051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JP6953634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を備える車両充電器
CN221487400U (zh) 控制电路、充放电和驱动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CN103825349B (zh) 集成式功率变换器
CN112436747A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20785473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0957957A (zh) 一种集成交流充电的分裂式六相电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20904717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21162254U (zh) 车载电路和车辆
CN221487406U (zh) 充电系统及车辆
CN220314744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5230504B (zh) 集成式驱动充电装置和车辆
US20230170811A1 (en) Automotive power converter
CN217994167U (zh) 充电系统和车辆
CN221162273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20785474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20535425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0617830U (zh) 集成式电驱动装置与包括该装置的电动车辆
CN220615506U (zh) 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