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68068U - 一种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468068U CN221468068U CN202323151338.0U CN202323151338U CN221468068U CN 221468068 U CN221468068 U CN 221468068U CN 202323151338 U CN202323151338 U CN 202323151338U CN 221468068 U CN221468068 U CN 2214680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wire
- power source
- accommodating groove
- power supply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组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充电线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对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根据本申请的移动电源,能够有效提升便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市面上主要存在的自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其充电线通常仅用于充电,使用场景单一。且移动电源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握持携带不便。
因此需要进行改进,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
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组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充电线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对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示例性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对位于所述容纳槽中的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示例性地,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用于在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解除限位时,将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地弹出所述容纳槽。
示例性地,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具有卡接槽;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触发部和与所述卡接槽匹配的卡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卡接部抵接;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触发部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限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触发部被触发时,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能够离开所述容纳槽。
示例性地,所述限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示例性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第一端与所述触发部抵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按键的第二端被按下时,推动所述触发部转动,以带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
示例性地,所述限位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示例性地,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设置有弹性倒扣;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弹性倒扣匹配的扣合部;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扣合时,所述扣合部限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分离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能够离开所述容纳槽。
示例性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在被按压时推动与所述扣合部扣合的所述弹性倒扣,使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分离。
示例性地,所述弹出结构位于所述容纳槽底部,所述弹出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接触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与所述接触件之间,所述接触件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抵接。
示例性地,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的第二端解除限位时,可以通过充电线的第二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时,充电线可以作为提手使用,从而,丰富了充电线的使用场景,显著提升了移动电源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申请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移动电源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移动电源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容纳槽中;
图4为图3中的部分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部分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C-C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部分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D-D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底壳,120-上盖,200-供电组件,300-充电线,310-第一端,320-第二端,321-卡接槽,400-容纳槽,510-限位件,511-卡接部,512-触发部,520-弹性件,530-限位件,531-卡接部,532-触发部,540-弹性件,610-弹性件,620-接触件,700-按键;
100’-壳体,130’-按压部,300’-充电线,320’-第二端,322’-弹性倒扣,400’-容纳槽,610’-弹性件,620’-接触件;
100”-壳体,140”-扣合部,300”-充电线,320”-第二端,322”-弹性倒扣,400”-容纳槽,610”-弹性件,620”-接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申请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这里参考作为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横截面图来描述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这样,可以预期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所示形状的变化。因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应当局限于在此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于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因此,图中显示的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并不意图显示器件的实际形状且并不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参照附图1-6对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进行示例性说明。该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00、供电组件200和充电线300。
参见附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底壳110和上盖120,底壳110和上盖120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也即壳体100内具有该容纳空间,供电组件200位于该容纳空间中。底壳110和上盖120可以通过诸如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诸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法可拆卸地连接。
供电组件200用于提供电能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供电组件200包括电芯和PCB,该PCB可以根据带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控制电芯相应输出电能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与供电组件200连接,例如与供电组件200中的PCB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与供电组件200可以通过诸如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内也可以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用于使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固定设置在壳体100的容纳空间中,该固定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夹持等方式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进行固定,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离开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用于与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例如可以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供电组件200可以通过充电线300与待充电设备形成电连接,从而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线300的第一端310位于容纳空间内部,充电线300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的部分及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空间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是指限位结构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移动,使其在壳体100上保持固定,此时,充电线300的两端均固定,充电线300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的部分可以作为提手,用户通过其可以便捷地携带移动电源,提升了移动电源使用的便利性,丰富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场景。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是指限位结构不再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移动,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自由移动至待充电设备附近以与待充电设备连接,进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容纳槽400和限位结构,容纳槽400用于容纳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限位结构能够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容纳槽400用于在周向上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使其在容纳槽400中仅能沿插入容纳槽400和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是指限位结构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从而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固定在壳体100上;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是指限位结构不再限制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以从容纳槽400中拔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400中还设置有止挡部,该止挡部用于在。从而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容纳槽400中一定深度后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继续向容纳槽400内移动,限位结构可以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处于该深度时其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如图1所示,当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时,充电线300的两端固定,从而,充电线300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之间的部分可以作为提手,用户通过其可以便捷地携带移动电源,提升了移动电源使用的便利性,丰富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场景,且提升了移动电源的美观性。当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连接到待充电设备,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400位于壳体100内的容纳空间中,其可以对容纳于其中的充电线300第二端320进行保护,防止其进尘,及防止其与外部物体碰撞造成损坏。在不需要使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以实现对其的保护。
参见附图2-5,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两侧具有两个卡接槽。限位结构位于壳体100内的容纳空间中,其包括限位件510、弹性件520、限位件530和弹性件540。限位件510包括触发部512和与卡接槽匹配的卡接部511,卡接部511具有与卡接槽形状匹配的凸起,当前该凸起与卡接槽卡接时,可以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弹性件520与卡接部抵接,用于通过自身弹力推动卡接部511与卡接槽卡接。触发部512用于在被触发时带动卡接部511发生位置改变,使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与卡接槽分离,触发部512未被触发时,弹性件520能够通过自身弹力推动卡接部511与卡接槽卡接。限位件530(包括触发部532和卡接部531)和弹性件540的结构分别与限位件510和弹性件52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也就是说,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触发部512和触发部532未被触发时,弹性件520推动卡接部51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一侧的卡接槽卡接,弹性件540推动卡接部53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另一侧的卡接槽卡接,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触发部512和触发部532被触发时,触发部512带动卡接部51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一侧的卡接槽分离,触发部532带动卡接部53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另一侧的卡接槽分离,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能够离开容纳槽400,连接待充电设备,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仅具有一个卡接槽,相应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510和弹性件520。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10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0,转轴位于触发部512与卡接部511结合位置的两侧,参见附图2、5,触发部512与卡接部5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而,限位件510转动时,其卡接部511可以与卡接槽卡接或分离。弹性件520为弹簧,其一端与壳体100上设置的竖直壁抵接,另一端与卡接部511远离充电线300第二端320的一侧抵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20也可以为金属弹片或其它合适的弹性件。参见附图5,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触发部512未被触发时,弹性件520通过自身弹力推动卡接部511与卡接槽卡接,此时,触发部512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之间存在间隙;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触发部512被触发时,即触发部512被推动着朝向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转动时(也即图5中限位件51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弹性件520被压缩,卡接部511与卡接槽分离,不再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限位件530(包括触发部532和卡接部531)和弹性件540的结构分别与限位件510和弹性件520的结构相同,对称地设置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两侧,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还包括按键700,按键700的第一端与触发部512和触发部532抵接,按键700的第二端位于容纳空间外部,壳体10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供按键700的第二端通过的通孔,按键700的第二端通过该通孔伸出至容纳空间外,按键700整体不能通过该通孔移动至容纳空间外,按键700配置为能够沿朝向充电线300第二端320的方向(图5中向下的方向)和远离充电线300第二端320的方向(图5中向上的方向)移动。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按键700的第二端被按下时(也即按键700沿朝向充电线300第二端320的方向移动时),推动触发部512和触发部532转动,以带动卡接部511和卡接部53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两侧的卡接槽分离。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按键700的第二端未被按下时,弹性件520和弹性件540分别推动卡接部511和卡接部531与充电线300第二端320两侧的卡接槽卡接,触发部512和触发部532推动按键700使其保持在未被按下的状态。从而,通过按键700的设置可以便捷解除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限位。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按键700,而是将触发部配置为至少部分地伸出至容纳空间外部,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按压触发部分的方式使触发部转动。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10可以替换为滑块,该滑块通过壳体100上设置的滑槽可滑动地连接于壳体100,其朝向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一侧具有与卡接槽匹配的卡接部,其能够沿朝向卡接槽的方向和远离卡接槽的方向移动,弹性件520与该滑块远离卡接槽的一侧抵接,用于通过自身弹力推动该滑块使其卡接部与卡接槽卡接,滑块上还设置有诸如杆状或其它合适形状的触发部,该触发部部分地位于容纳空间外部,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拨动触发部的方式带动该滑块移动,使其克服弹性件520的弹力向远离卡接槽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接部与卡接槽分离,不再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相应地,限位件530也可以替换为上述的滑块,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还包括弹出结构,弹出结构用于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将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至少部分地弹出容纳槽400。从而,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用户可以便捷地从容纳槽400中便捷地取出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弹出结构位于容纳槽400底部,包括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弹性件610位于容纳槽400的槽底与接触件620之间,接触件620远离弹性件610的一侧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抵接。当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槽400中且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时,弹性件610压缩或形变,以储存弹性势能;当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向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使其弹出容纳槽40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10为弹簧,接触件620朝向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一侧为平面,接触件620远离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一侧具有柱状部,弹簧套设在该柱状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接触件620两侧具有滑动凸起,壳体100上设置有该滑动凸起对应的滑槽,该滑槽的延伸方向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和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一致,通过滑动凸起和滑槽的设置可以使接触件能够更稳定地运动,从而弹出结构能够更稳定地将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弹出容纳槽400。在其它一些实施例,弹性件610可以为金属弹片或其它合适的弹性件。在一些实施中,可以不设置接触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直接与弹性件抵接。
参照附图7-9对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源进行示例性说明。该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00’(图中仅示出壳体100’的一部分)、供电组件和充电线300。
壳体100’可以包括底壳和上盖,底壳和上盖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也即壳体100内具有该容纳空间,供电组件位于该容纳空间中。底壳和上盖可以通过诸如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诸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法可拆卸地连接。
供电组件用于提供电能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供电组件包括电芯和PCB,该PCB可以根据带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控制电芯相应输出电能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与供电组件连接,例如与供电组件中的PCB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与供电组件可以通过诸如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内也可以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夹持等方式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一端离开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用于与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例如可以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供电组件可以通过充电线300’与待充电设备形成电连接,从而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位于容纳空间内部,充电线300’第一端和第二端320’之间的部分及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空间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容纳槽400’和限位结构,容纳槽400’用于容纳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限位结构能够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容纳槽400’用于在周向上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使其在容纳槽400’中仅能沿插入容纳槽400’和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是指限位结构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从而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固定在壳体100’上;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是指限位结构不再限制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以从容纳槽400’中拔出。
具体地,参见附图9,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倒扣322’,弹性倒扣322’自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向外延伸,其延伸方向与充电线300’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大致相同,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具有间隙。限位结构包括位于容纳槽400’中且与弹性倒扣322’匹配的扣合部,该扣合部可以为与弹性倒扣322’匹配的孔或槽。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容纳槽400’时,弹性倒扣322’朝向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的间隙形变,当弹性倒扣322’移动至扣合部处,弹性倒扣322’恢复原状,与扣合部扣合,扣合部限制弹性倒扣322’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从而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当扣合部中的弹性倒扣322’被推动使其朝向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的间隙形变,弹性倒扣322’与扣合部分离时,扣合部解除对弹性倒扣322’的限位,扣合部不再限制弹性倒扣322’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扣合部不再限制弹性倒扣322’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从而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能够离开容纳槽400’。参见附图8、9,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400’部分地位于壳体100内的容纳空间中,部分地位于容纳空间的外部,其中,限位结构位于容纳空间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按压部130’,按压部130’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移动,按压部130’位于扣合部处,用于在被按压时推动与扣合部扣合的弹性倒扣322’,使其向朝向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的间隙形变,从而使弹性倒扣322’与扣合部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扣合部可以为通孔,壳体100’上可以不设置按压部130’,用户可以通过该通孔直接推动弹性倒扣322’,使其与扣合部分离。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按压部130’可以为按钮或其它合适的结构形式,只要其能在被按压时推动弹性倒扣322’,使其与扣合部分离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还包括弹出结构,弹出结构用于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将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至少部分地弹出容纳槽400’。从而,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用户可以便捷地从容纳槽400’中便捷地取出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弹出结构位于容纳槽400’底部,包括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相同,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上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容纳槽400’,而是在容纳空间外部的壳体上设置通孔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插入该通孔部或从通孔部中拔出,且通孔部可以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一定深度后限制其进一步插入。限位结构位于容纳空间外部的通孔部中,其包括与弹性倒扣322’匹配的扣合部,该扣合部可以为与弹性倒扣322’匹配的孔或槽),扣合部可以在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通孔部一定深度后对弹性倒扣322’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进行限位和解除限位的具体方式已在上文进行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参照附图10-12对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源进行示例性说明。该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00”(图中仅示出壳体100”的一部分)、供电组件和充电线300”。
壳体100”可以包括底壳和上盖,底壳和上盖共同形成一容纳空间,也即壳体100内具有该容纳空间,供电组件位于该容纳空间中。底壳和上盖可以通过诸如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诸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法可拆卸地连接。
供电组件用于提供电能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供电组件包括电芯和PCB,该PCB可以根据带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控制电芯相应输出电能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与供电组件连接,例如与供电组件中的PCB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与供电组件可以通过诸如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内也可以进一步设置有用于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夹持等方式对充电线300”的第一端进行固定,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一端离开壳体100”的容纳空间。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用于与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例如可以为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供电组件可以通过充电线300”与待充电设备形成电连接,从而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线300”的第一端位于容纳空间内部,充电线300”第一端和第二端320”之间的部分及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位于容纳空间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容纳槽400”和限位结构,容纳槽400”用于容纳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限位结构能够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容纳槽400”用于在周向上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使其在容纳槽400”中仅能沿插入容纳槽400”和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进行限位是指限位结构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从而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固定在壳体100”上;限位结构对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是指限位结构不再限制位于容纳槽400”中的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此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可以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以从容纳槽400”中拔出。
具体地,参见附图12,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的两侧设置有弹性倒扣322”,弹性倒扣322”自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向外延伸,其延伸方向与充电线300”插入容纳槽400”的方向大致相同,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具有间隙,弹性倒扣322”的末端具有勾状部。限位结构位于壳体100内的容纳空间中,其包括位于容纳槽400”中且与弹性倒扣322”匹配的扣合部140”,该扣合部140”可以为与勾状部匹配的孔或槽。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容纳槽400”时,弹性倒扣322”朝向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的间隙形变,当勾状部移动至扣合部140”处,弹性倒扣322”恢复原状,勾状部与扣合部140”扣合,扣合部140”限制勾状部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也即限制弹性倒扣322”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从而限制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离开容纳槽400”。当扣合部140”中的弹性倒扣322”被推动使其朝向弹性倒扣322”与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之间的间隙形变,勾状部与扣合部140”分离时,扣合部140”解除对弹性倒扣322”的限位,不再限制勾状部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也即不再限制弹性倒扣322”沿离开容纳槽400”的方向移动,从而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能够离开容纳槽400”。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插入容纳槽400”时,弹性倒扣322”部分地位于容纳空间外部,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按压弹性倒扣322”的方式使弹性倒扣322”的勾状部与扣合部140”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电源还包括弹出结构,弹出结构用于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将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至少部分地弹出容纳槽400”。从而,在限位结构对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解除限位时,用户可以便捷地从容纳槽400”中便捷地取出充电线300”的第二端320”,以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弹出结构位于容纳槽400”底部,包括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610和接触件620相同,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申请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
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组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充电线部分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对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对位于所述容纳槽中的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用于在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解除限位时,将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地弹出所述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具有卡接槽;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触发部和与所述卡接槽匹配的卡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卡接部抵接;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触发部未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限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触发部被触发时,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能够离开所述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第一端与所述触发部抵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按键的第二端被按下时,推动所述触发部转动,以带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设置有弹性倒扣;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弹性倒扣匹配的扣合部;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扣合时,所述扣合部限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容纳槽;
当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分离时,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能够离开所述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在被按压时推动与所述扣合部扣合的所述弹性倒扣,使所述弹性倒扣与所述扣合部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出结构位于所述容纳槽底部,所述弹出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接触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与所述接触件之间,所述接触件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51338.0U CN22146806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一种移动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51338.0U CN22146806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一种移动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468068U true CN221468068U (zh) | 2024-08-02 |
Family
ID=9237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51338.0U Active CN221468068U (zh) | 2023-11-21 | 2023-11-21 | 一种移动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468068U (zh) |
-
2023
- 2023-11-21 CN CN202323151338.0U patent/CN2214680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30384B2 (en) | Smart phone and/or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 charger system | |
US7755323B2 (en) | Portable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automatic winding mechanism | |
CN107112780B (zh) | 充电座及充电套装 | |
US7479945B2 (en) | Wireless mouse having receiver receptacle | |
CN107275530B (zh) | 电子装置及电池锁定装置 | |
TW201349123A (zh) | 晶片卡固持結構 | |
WO2022001426A1 (zh) |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 |
TW201339804A (zh) | 充電座 | |
US9054540B2 (en) | Electrical charg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docking station | |
US8531156B2 (en) | Battery charger with retractable contacts | |
US8339098B2 (en) | Battery charger with retractable contacts | |
US2011030495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21468068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112952966A (zh) | 多功能智能便携式储能电源 | |
WO2023241594A1 (zh) | 一种充电装置 | |
US8551634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battery holding structure | |
TWM425501U (en) | Buckl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5528648U (zh) |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组件 | |
CN210517260U (zh) | 一种充电头 | |
CN113328486A (zh) | 一种移动电源及移动电源租赁系统 | |
CN113471747B (zh) | 连接装置、无线耳机、插卡电子设备 | |
CN219107074U (zh) | 移动电源 | |
CN217334521U (zh) | 充电器 | |
CN215419635U (zh) | 多功能智能便携式储能电源 | |
CN210041380U (zh) | 一种充电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