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28787U - 磁芯卷线机 - Google Patents

磁芯卷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28787U
CN221328787U CN202322842691.7U CN202322842691U CN221328787U CN 221328787 U CN221328787 U CN 221328787U CN 202322842691 U CN202322842691 U CN 202322842691U CN 221328787 U CN221328787 U CN 221328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agnetic core
module
axis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426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洪
杨耿国
蔡仁成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da Electric HK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28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28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芯卷线机,包括卷线执行机构包括移位模组、旋转模组和夹线模组,旋转模组装设于移位模组并用于输出旋转动力,夹线模组与旋转模组组配并用于夹持或释放铜线;导排线机构设置于卷线执行机构的相对侧,导排线机构用于将铜线导送至卷线工位并带动铜线每完成一次卷绕回形磁芯后均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一次;夹具机构设置于卷线工位并用于夹持定位回形磁芯;以及拉线机构装设于夹具机构并用于布置在回形磁芯的下方或侧方,拉线机构用于牵引铜线穿过回形磁芯的通孔。上述实现铜线自动卷绕安装,整个过程无需人力干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卷线作业效率,且各功能机构的配合精度高,能保证卷线质量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磁芯卷线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芯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芯卷线机。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是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作为电机的核心部件发挥着重要作用,线圈一般由磁芯和卷绕于磁芯上的铜线构成。磁芯是指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一种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磁芯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态为回形,目前,铜线卷绕安装至回形磁芯上的作业方式为:首先将回形磁芯定位至简易治具上,然后卷线工人一只手拿住铜线,从上方朝下方向穿过磁芯中间的通孔后,另一只手从下方接住穿过磁芯的铜线,然后将铜线绕过磁芯,再送回磁芯上方,这样往复动作,完成卷线及排线。
然而,该种传统卷线方式基本依赖人力手动完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劳动强度大,卷线作业效率低,卷线质量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工卷线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卷线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磁芯卷线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芯卷线机,其包括:
卷线执行机构,所述卷线执行机构包括移位模组、旋转模组和夹线模组,所述移位模组用于输出多轴直线动力,所述旋转模组装设于所述移位模组并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所述夹线模组与所述旋转模组组配并用于夹持或释放铜线;
导排线机构,所述导排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卷线执行机构的相对侧,所述导排线机构用于将铜线导送至卷线工位并带动铜线每完成一次卷绕回形磁芯后均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一次;
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设置于所述卷线工位并用于夹持定位回形磁芯;以及,
拉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装设于所述夹具机构并用于布置在回形磁芯的下方或侧方,所述拉线机构用于牵引铜线穿过回形磁芯的通孔。
上述方案的磁芯卷线机具体应用于对回形磁芯实现免人力自动卷绕铜线的加工场合中,具体而言,加工时首先将回形磁芯装夹定位至夹具机构中,并保持回形磁芯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紧接着导排线机构将铜线移动至卷线工位内并位于回形磁芯的通孔上方,此时卷线执行机构的移位模组运动,带动夹线模组靠近并夹住铜线,然后移位模组再次向下运动,使得夹线模组能带动铜线的线头下降而穿过通孔并伸至回形磁芯的下方,紧接着拉线机构夹住穿至通孔下端的铜线线头并进一步下拉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夹线模组已经释放铜线并在移位模组的运动下移动至回形磁芯的下方一侧,此时拉线机构松开铜线同时夹线模组再次夹住穿孔后的铜线,紧接着旋转模组启动带动夹线模组围绕回形磁芯的外周旋转预设角度(如180°),便能将铜线再次牵拉至回形磁芯的上方同时完成一次铜线卷绕至回形磁芯上,之后导排线机构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使铜线避开已经卷绕的回形磁芯的部位,之后再次重复上述过程,以完成下一次铜线卷绕至回形磁芯以及卷绕排线,循此以往直至完成对磁芯的卷线加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手动卷线作业方式而言,本方案能实现铜线自动卷绕安装至回形磁芯的加工内容,整个过程无需人力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卷线作业效率,且各功能机构的配合精度高,能保证卷线质量稳定可靠。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芯卷线机还包括底座板,所述移位模组包括X轴驱动单元、Y轴驱动单元和Z轴驱动单元,所述X轴驱动单元和所述导排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板的相对两端,所述Y轴驱动单元与所述X轴驱动单元连接,所述Z轴驱动单元与所述Y轴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旋转模组与所述Z轴驱动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轴驱动单元、所述Y轴驱动单元和所述Z轴驱动单元均包括伺服电机、丝杠组件和导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导轨布设于所述丝杠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导轨的导移方向与所述丝杠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模组包括旋转支座、旋转施动组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Z轴驱动单元组配,所述旋转施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并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旋转支座,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施动组件相连,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线模组相连,用以带动所述夹线模组围绕磁芯的外周转动,以将铜线卷绕至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施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传动件和第二传动轮,所述步进电机装设于所述旋转支座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模组还包括感应器和感应片,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并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感应片与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且所述感应片能与所述感应器感应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线模组包括夹线气缸、第一夹线夹爪和第二夹线夹爪,所述第一夹线夹爪与所述夹线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线夹爪与所述夹线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线夹爪能够与所述第一夹线夹爪闭合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夹具气缸、第一夹具臂和第二夹具臂,所述第一夹具臂与所述夹具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臂与所述夹具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臂能够与所述第一夹具臂闭合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排线机构包括Y轴移动组件和导线块,所述导线块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导线块设有在竖直方向上两端贯穿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内用于穿设铜线,所述Y轴移动组件用于输出沿Y轴方向的步进驱动力,以电动所述导线块每移动一次的距离等于铜线的线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线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拉线气缸、第一拉线夹爪和第二拉线夹爪,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夹具机构上并用于输出Z轴方向的升降移动力,所述拉线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沿X轴方向横躺设置,所述第一拉线夹爪与所述拉线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拉线夹爪与所述拉线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拉线夹爪能够与所述第一拉线夹爪闭合或分离。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磁芯卷线机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夹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拉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导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磁芯卷线机;10、卷线执行机构;11、移位模组;111、X轴驱动单元;112、Y轴驱动单元;113、Z轴驱动单元;12、旋转模组;121、旋转支座;122、旋转轴;123、步进电机;124、第一传动轮;125、传动件;126、第二传动轮;127、感应器;128、感应片;13、夹线模组;131、夹线气缸;132、第一夹线夹爪;133、第二夹线夹爪;20、导排线机构;21、Y轴移动组件;22、导线块;221、导线槽;30、夹具机构;31、夹具气缸;32、第一夹具臂;33、第二夹具臂;40、拉线机构;41、升降气缸;42、拉线气缸;43、第一拉线夹爪;44、第二拉线夹爪;50、底座板;200、回形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磁芯卷线机100,用以替代人力自动完成铜线卷绕至磁芯上的作业内容。
具体到本申请中,磁芯具体为一种回形磁芯200,回形磁芯200的两个相对的杆体上需要卷绕上铜线,且铜线在杆体上沿着同一方向并排布设,该布设方向即为卷绕排布方向。
容易理解的,铜线采用连续螺旋缠绕的方式卷绕至杆体上,更适应于自动化铜线卷绕连续加工,并保证满线率。
示例性地,磁芯卷绕机包括卷线执行机构10、导排线机构20、夹具机构30以及拉线机构40。
卷线执行机构10包括移位模组11、旋转模组12和夹线模组13,移位模组11用于输出多轴直线动力,旋转模组12装设于移位模组11并用于输出旋转动力,夹线模组13与旋转模组12组配并用于夹持或释放铜线。
导排线机构20设置于卷线执行机构10的相对侧,且导排线机构20与卷线执行机构10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的全部或者部分空间形成回形磁芯200上卷绕铜线的工作场所,即卷线工位。导排线机构20用于将铜线导送至卷线工位并带动铜线每完成一次卷绕回形磁芯200后均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一次。
夹具机构30设置于卷线工位并用于夹持定位回形磁芯200;拉线机构40装设于夹具机构30并用于布置在回形磁芯200的下方或侧方,拉线机构40用于牵引铜线穿过回形磁芯200的通孔。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磁芯卷线机100具体应用于对回形磁芯200实现免人力自动卷绕铜线的加工场合中,具体而言,加工时首先将回形磁芯200装夹定位至夹具机构30中,并保持回形磁芯200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紧接着导排线机构20将铜线移动至卷线工位内并位于回形磁芯200的通孔上方,此时卷线执行机构10的移位模组11运动,带动夹线模组13靠近并夹住铜线,然后移位模组11再次向下运动,使得夹线模组13能带动铜线的线头下降而穿过通孔并伸至回形磁芯200的下方,紧接着拉线机构40夹住穿至通孔下端的铜线线头并进一步下拉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夹线模组13已经释放铜线并在移位模组11的运动下移动至回形磁芯200的下方一侧,此时拉线机构40松开铜线同时夹线模组13再次夹住穿孔后的铜线,紧接着旋转模组12启动带动夹线模组13围绕回形磁芯200的外周旋转预设角度(如180°),便能将铜线再次牵拉至回形磁芯200的上方同时完成一次铜线卷绕至回形磁芯200上,之后导排线机构20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使铜线避开已经卷绕的回形磁芯200的部位,之后再次重复上述过程,以完成下一次铜线卷绕至回形磁芯200以及卷绕排线,循此以往直至完成对磁芯的卷线加工。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手动卷线作业方式而言,本方案能实现铜线自动卷绕安装至回形磁芯200的加工内容,整个过程无需人力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卷线作业效率,且各功能机构的配合精度高,能保证卷线质量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类比手动对磁芯卷线作业方式,本方案中的卷线执行机构10相当于模拟了工人一只手的动作,即完成穿线和铜线卷绕;导排线机构20相当于模拟了工人另一手的动作,即取线并将铜线与回形磁芯200的通孔对位。由此便可取代工人自动化完成磁芯卷线加工。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磁芯卷线机100还包括底座板50,移位模组11包括X轴驱动单元111、Y轴驱动单元112和Z轴驱动单元113,X轴驱动单元111和导排线机构20分别设置于底座板50的相对两端,Y轴驱动单元112与X轴驱动单元111连接,Z轴驱动单元113与Y轴驱动单元112连接,旋转模组12与Z轴驱动单元113连接。
X轴驱动单元111用于输出沿X轴方向的往复直线动力,Y轴驱动单元112用于输出沿Y轴方向的往复直线动力,Z轴驱动单元113用于输出沿Z轴方向的往复直线动力,在三者的配合运动下能够带动旋转模组12和夹线模组13准确到达卷线工位内,并使夹线模组13能够驱动铜线进行穿孔、卷绕等一系列动作。
具体地,Y轴驱动单元112提供夹线模组13在Y轴方向的升降移动力,使夹线模组13能将铜线的线头从通孔的上方孔口穿入通孔内并伸出至下方孔,拉线机构40进一步将铜线的线头向下拉出一段长度后,夹线模组13在跟随Y轴驱动单元112运动至磁芯下方并再次夹持被拉线机构40松开的铜线的线头,紧接旋转模组12启动并带动夹线模组13绕着磁芯由下向上翻转180°,铜线便完成一次卷绕磁芯的杆体,且同时复位至通孔的上方孔口,紧接着夹线模组13在Y轴驱动单元112的驱动下再次向下移动以使铜线第二次穿过通孔,然后夹线模组13松开铜线,旋转模组12带动夹线模组13转动复位至磁芯下方,在拉线机构40完成拉动铜线下降预设距离后,夹线模组13再次夹紧铜线并借助旋转模组12翻转而完成第二次卷绕磁芯的杆体,不断重复,直至完成一侧杆体的铜线卷绕,之后调整至卷绕加工磁芯另一侧的杆体即可。
本申请中X轴驱动单元111、Y轴驱动单元112和Z轴驱动单元113的实现形式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X轴驱动单元111、Y轴驱动单元112和Z轴驱动单元113均包括伺服电机、丝杠组件和导轨,伺服电机与丝杠组件驱动连接,导轨布设于丝杠组件的一侧,且导轨的导移方向与丝杠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一致。
丝杠组件能将伺服电机输出的旋转动力转换为直线动力,以实现带动旋转模组12和夹线模组13分别或者同时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直线位移,动力输出平稳,移动精度高,有助于保证铜线在较小尺寸回形磁芯200上安全高效卷绕,避免对回形磁芯200产生碰撞损伤以及对铜线造成拉扯断裂,影响磁芯卷绕加工质量及正常加工。
当然,其它实施例中X轴驱动单元111、Y轴驱动单元112和Z轴驱动单元113也可以采用气缸与滑块滑轨、电机与剪叉机构等结构形式,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模组12包括旋转支座121、旋转施动组件和旋转轴122,旋转支座121与Z轴驱动单元113组配,旋转施动组件设置于旋转支座121并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旋转轴122可转动地装设于旋转支座121,且旋转轴122的一端与旋转施动组件相连,旋转轴122的另一端与夹线模组13相连,用以带动夹线模组13围绕磁芯的外周转动,以将铜线卷绕至磁芯上。因此旋转模组12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简单,转动状态下的旋转轴122进一步带动夹线模组13围绕磁芯的外周转动,即可模拟人手将铜线卷绕至磁芯上,卷绕效率高,卷绕质量好。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旋转施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123、第一传动轮124、传动件125和第二传动轮126,步进电机123装设于旋转支座121并与第一传动轮124连接,第二传动轮126与旋转轴122连接,传动件125套设于第一传动轮124和第二传动轮126的外部。
工作时,步进电机123输出的旋转动力能经由第一传动轮124、传动件125和第二传动轮126平稳高效的传递给旋转轴122,保证夹线模组13转动角度和行程精度,使铜线卷绕质量好。
请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旋转模组12还包括感应器127和感应片128,感应器127设置于旋转支座121并与步进电机123电连接,感应片128与第二传动轮126连接,且感应片128能与感应器127感应配合。当第二传动轮126每转动180°时,感应片128均与与感应器127交汇一次进而产生一次触发,感应器127产生触发信号并输出指令至步进电机123及时停止,从而能保证夹线模组13由磁芯下方转动至磁芯上方时,能准确止停在通孔的正上方,方便后续在Y轴驱动单元112的带动下直接下降而完成下一次铜线穿孔作业,省去铜线与通孔对位耗时和工序步骤,从而提高磁芯卷线加工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线模组13包括夹线气缸131、第一夹线夹爪132和第二夹线夹爪133,第一夹线夹爪132与夹线气缸131的第一驱动臂连接,第二夹线夹爪133与夹线气缸131的第二驱动臂连接,第二夹线夹爪133能够与第一夹线夹爪132闭合或分离。
工作时,夹线气缸131能同时驱动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相向移动靠近或相背移动远离,进而可实现带动第一夹线夹爪132和第二夹线夹爪133闭合以夹紧铜线或者分离以释放铜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夹具机构30包括夹具气缸31、第一夹具臂32和第二夹具臂33,第一夹具臂32与夹具气缸31的第一驱动臂连接,第二夹具臂33与夹具气缸31的第二驱动臂连接,第二夹具臂33能够与第一夹具臂32闭合或分离。
工作时,夹具气缸31能同时驱动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相向移动靠近或相背移动远离,进而可实现带动第一夹具臂32和第二夹具臂33闭合以夹紧回形磁芯200或者分离以释放回形磁芯200。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本申请中,导排线机构20具有供给铜线、导引铜线送料和对铜线卷绕时排线的复合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排线机构20包括Y轴移动组件21和导线块22,导线块22与Y轴移动组件21连接,导线块22设有在竖直方向上两端贯穿的导线槽221,导线槽221内用于穿设铜线,Y轴移动组件21用于输出沿Y轴方向的步进驱动力,以电动导线块22每移动一次的距离等于铜线的线径。
容易理解的,导排线机构20自身还配置有供线器,如线筒。线筒的外部卷绕有铜线卷,需要使用时将铜线从铜线卷上卷放拉出即可。导线块22对铜线起到引导和限位作用,当Y轴移动组件21带动导线块22靠近回形磁芯200移动后,导线块22能将铜线定位至回形磁芯200的通孔的上方孔口的正上方。当每完成一次铜线于回形磁芯200上卷绕加工后,Y轴移动组件21均会朝远离回形磁芯200方向步进移动一次,且该移动一次的距离等于铜线的线径,从而保证未进行卷绕的铜线能与回形磁芯200上已经完成卷绕的铜线部分形成错位,方便下一次卷绕时铜线严格按照卷绕排布方向紧贴并排布置,提高回形磁芯200卷线后的满线率,提升卷绕成型后的线圈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5,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拉线机构40包括升降气缸41、拉线气缸42、第一拉线夹爪43和第二拉线夹爪44,升降气缸41设置于夹具机构30上并用于输出Z轴方向的升降移动力,拉线气缸42与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并沿X轴方向横躺设置,第一拉线夹爪43与拉线气缸42的第一驱动臂连接,第二拉线夹爪44与拉线气缸42的第二驱动臂连接,第二拉线夹爪44能够与第一拉线夹爪43闭合或分离。
升降气缸41输出升降动力,使第一拉线夹爪43和第二加下夹爪闭合夹持铜线后能拉动铜线下降以远离回形磁芯200,方便夹线模组13后续夹紧并进行翻转卷绕作业,以及带动释放铜线后的第一拉线夹爪43和第二拉下夹爪上升复位以便二次工作,拉线气缸42用于驱动第一拉线夹爪43与第二拉线夹爪44闭合或分离,实现对铜线和夹持或释放。上述拉线机构40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简单,可实施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线执行机构,所述卷线执行机构包括移位模组、旋转模组和夹线模组,所述移位模组用于输出多轴直线动力,所述旋转模组装设于所述移位模组并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所述夹线模组与所述旋转模组组配并用于夹持或释放铜线;
导排线机构,所述导排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卷线执行机构的相对侧,所述导排线机构用于将铜线导送至卷线工位并带动铜线每完成一次卷绕回形磁芯后均沿卷绕排布方向步进移动一次;
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设置于所述卷线工位并用于夹持定位回形磁芯;以及,
拉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装设于所述夹具机构并用于布置在回形磁芯的下方或侧方,所述拉线机构用于牵引铜线穿过回形磁芯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卷线机还包括底座板,所述移位模组包括X轴驱动单元、Y轴驱动单元和Z轴驱动单元,所述X轴驱动单元和所述导排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板的相对两端,所述Y轴驱动单元与所述X轴驱动单元连接,所述Z轴驱动单元与所述Y轴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旋转模组与所述Z轴驱动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单元、所述Y轴驱动单元和所述Z轴驱动单元均包括伺服电机、丝杠组件和导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导轨布设于所述丝杠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导轨的导移方向与所述丝杠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组包括旋转支座、旋转施动组件和旋转轴,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Z轴驱动单元组配,所述旋转施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并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旋转支座,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施动组件相连,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线模组相连,用以带动所述夹线模组围绕磁芯的外周转动,以将铜线卷绕至磁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施动组件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传动件和第二传动轮,所述步进电机装设于所述旋转支座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传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组还包括感应器和感应片,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并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感应片与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且所述感应片能与所述感应器感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模组包括夹线气缸、第一夹线夹爪和第二夹线夹爪,所述第一夹线夹爪与所述夹线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线夹爪与所述夹线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线夹爪能够与所述第一夹线夹爪闭合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夹具气缸、第一夹具臂和第二夹具臂,所述第一夹具臂与所述夹具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臂与所述夹具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夹具臂能够与所述第一夹具臂闭合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排线机构包括Y轴移动组件和导线块,所述导线块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连接,所述导线块设有在竖直方向上两端贯穿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内用于穿设铜线,所述Y轴移动组件用于输出沿Y轴方向的步进驱动力,以电动所述导线块每移动一次的距离等于铜线的线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拉线气缸、第一拉线夹爪和第二拉线夹爪,所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夹具机构上并用于输出Z轴方向的升降移动力,所述拉线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并沿X轴方向横躺设置,所述第一拉线夹爪与所述拉线气缸的第一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拉线夹爪与所述拉线气缸的第二驱动臂连接,所述第二拉线夹爪能够与所述第一拉线夹爪闭合或分离。
CN202322842691.7U 2023-10-23 磁芯卷线机 Active CN221328787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28787U true CN221328787U (zh) 2024-07-1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0555A (en) Stator winding method
CN110534337B (zh)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US5186405A (en) Programmable lead pul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tator winding machine
CN109216015B (zh) 环型线圈的自动绕线机
CN111014999A (zh) 铁芯内的扁线绕组的焊接机
JPH04285452A (ja) ステータ巻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732970B2 (en) Stator winding and coil lead 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510413B (zh) 一种马达线圈的绕线系统
CN108735495B (zh) 全自动线圈绕线机
CN210193073U (zh) 全自动轴装收卷设备
CN221328787U (zh) 磁芯卷线机
EP0113783B1 (en) Winding method and wind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210575537U (zh)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系统
CN117294092A (zh) 磁芯卷线机
CN110534338B (zh) 一种双拼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2614693A (zh) 钩针式电感绕线机用绕线装置
CN211680602U (zh) 铁芯内的扁线绕组的焊接装置
CN209267397U (zh) 一种马达线圈的绕线系统
CN209272341U (zh) 漆包线全自动打弹簧机
CN113968515B (zh) 绕线机
CN215697603U (zh) 伺服剪刀装置及立绕设备
CN220208739U (zh) 一种可旋转夹线夹装置
CN210575541U (zh) 一种传感器环型绕线机
CN116978688B (zh) 一种绞线方法
CN210093079U (zh) 一种机器人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