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93744U - 座椅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93744U
CN221293744U CN202420067731.7U CN202420067731U CN221293744U CN 221293744 U CN221293744 U CN 221293744U CN 202420067731 U CN202420067731 U CN 202420067731U CN 221293744 U CN221293744 U CN 221293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at
frame
shell
movab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0677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Beipa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Beipa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Beipa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Beipai Daily Necessit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93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93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它包括椅架和调角组件,椅架包括座杆架和背杆架,调角组件包括固接壳、活动壳、限转件、限位杆和推压杆;通过旋转背杆架带动座杆架移动,使座杆架与背杆架形成113°夹角;同时通过推压杆控制固接壳和活动壳的连接状态,使活动壳相对于固接壳旋转30度,即可使座杆架与水平面所形成夹角为30度时,从而达到座椅零压感知姿势,利用本座椅调节结构即可便捷调整椅架状态。

Description

座椅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座椅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其广泛应用在生活各个领域,如童车、汽车、高铁等。其中在童车领域,座椅用于安装在车架上供儿童乘坐,是最主要组件;座椅一般由椅架和垫体构成,椅架可以包括座杆架、背杆架和头部约束件,座杆架与背杆架常常是在多个自由度上可调节的,童车的舒适度很大部分取决于座椅结构。
零压感知座椅是一种新型的座椅设计,它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这种座椅的设计理念源自于NASA的零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中性身体姿势(NBP)研究,即在放松且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人体往往会因减少身体抵抗重力的需要,而在零重力环境中表现出特定的姿势模式。此时,人体的肌肉骨骼以及横膈膜和脊柱的压力将达到最低。零压感知座椅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能够模拟零重力的效果,使得乘坐者在长时间的乘坐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能够得到均衡、舒适的支撑,从而有效减少身体压力,实现类似于零重力的悬浮状态。而实现零重力效果,主要取决于座椅的角度调节,为方便座椅的角度调整,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解决一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方案,本座椅调节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椅架和调角组件;
调角组件包括固接壳、活动壳、限转件、限位杆和推压杆,限转件连接于固接壳且活动连接于活动壳;限位杆与推压杆连接,推压杆与限转件连接;
椅架包括座杆架和背杆架,座杆架连接于活动壳,背杆架与座杆架相连接以使两者产生联动;限位杆与座杆架相抵接,背杆架旋转以带动座杆架相对于活动壳移动;
限位杆通过抵接在座杆架的不同位置以调整限位杆在活动壳的位置,推压杆通过接触限位杆的不同位置以调整推压杆的活动范围;
推压杆移动挤压限转件脱离活动壳,令限转件解除与活动壳的连接状态,使活动壳可相对于固接壳旋转;旋转的活动壳通过带动座杆架转动使椅架整体转动。
优选地,限位杆包括抵接条和顶压块,抵接条具有供推压杆进入的凹位,抵接头与推压杆相接,顶压块与座杆架移动抵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壳设有滑动导槽,顶压块伸入滑动导槽内;所述座杆架具有侧部,座杆架通过侧部滑动连接于滑动导槽,且侧部与限位杆相抵接。
优选地,侧部设有凹槽,侧部滑动于滑动导槽内以使限位杆的顶压块抵接侧部的不同位置,限位杆通过顶压块进入凹槽以改变限位杆的位置。
优选地,活动壳铰接有曲柄,背杆架分别与曲柄和座杆架铰接。
优选地,限转件设有供限位杆与推压杆接入的凹腔,凹腔内设有与凹腔连通的延伸位、接槽;限位杆置于凹腔且活动接入于延伸位,接槽与凹腔连通且接槽的深度大于凹腔的深度。
优选地,推压杆的首端设有第三斜面,接槽设有第四斜面,推压杆通过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抵接以调节限转件的位置;限转件连接有弹簧以驱动限转件复位。
优选地,限转件为一齿轮体,固接壳和活动壳均设有卡齿;限转件由推压杆驱动与卡齿相接,以控制活动壳的转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固接壳设有凸柱,活动壳设有旋转槽,固接壳与活动壳相接使凸柱接入旋转槽;通过凸柱与旋转槽配合转动以限制活动壳相对于固接壳的转动范围。
优选地,所述侧部设有极限卡口,固接壳设有顶块,座杆架随着活动壳向顶块方向旋转,使极限卡口与顶块嵌接,以限制座杆架继续向顶块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它包括椅架和调角组件,椅架包括座杆架和背杆架,调角组件包括固接壳、活动壳、限转件、限位杆和推压杆;通过旋转背杆架带动座杆架移动,使座杆架与背杆架形成113°夹角;同时通过推压杆控制固接壳和活动壳的连接状态,使活动壳相对于固接壳旋转30度,即可使座杆架与水平面所形成夹角为30度时,从而达到座椅零压感知姿势,利用本座椅调节结构即可便捷调整椅架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座椅调节结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椅架调整零压感知姿势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椅架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调角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调角组件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推压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固接壳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椅架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侧部滑接于滑动导槽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一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二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固接壳与活动壳在解锁状态下的限位杆和推压杆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固接壳与活动壳在锁接状态下的限位杆和推压杆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较佳实施例中凸柱与旋转槽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14所示,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它包括椅架1和调角组件2,调角组件2连接在椅架1的两侧;调角组件2包括固接壳3、活动壳4、限转件5、限位杆6和推压杆7,固接壳3和活动壳4分别位于推压杆7的两侧,且限转件5与固接壳3位于推压杆7的同一侧。固接壳3和活动壳4为枢接结构,限转件5连接于固接壳3且活动连接于活动壳4,调角组件2通过固接壳3固定在车架11。限位杆6与推压杆7连接,推压杆7与限转件5连接;限位杆6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杆6包括抵接条61和顶压块62,抵接条61具有供推压杆7进入的凹位63,顶压块62与抵接条61相垂直便于与不同部件相接,抵接条61与推压杆7相接,顶压块62与座杆架8移动抵接,顶压块62与凹位63分别位于抵接条61的两端。活动壳4与固接壳3装配成的整体设有接孔31供推压杆7穿入,接孔的尺寸与推压杆7的尺寸相对应,方便移动推压杆7。
椅架1包括座杆架8和背杆架9,座杆架8连接于活动壳4,背杆架9与座杆架8相连接以使两者(背杆架9和座杆架8)产生联动;限位杆6与座杆架8相抵接,背杆架9旋转以带动座杆架8相对于活动壳4移动,限位杆6通过抵接在座杆架8的不同位置以调整限位杆6在活动壳4的位置,座杆架的不同位置是指侧部91的底端面和设于该底端面的凹槽92;推压杆7通过接触限位杆6的不同位置以调整推压杆的活动范围,限位杆的不同位置是指抵接条61的侧部和设于侧部的凹位63。
通过限位杆6抵接在座杆架8的不同位置以实现控制限位杆6的位置变动;限位杆6的位置变动使其(限位杆6)与推压杆7产生错位,使推压杆7可进入凹位63从而解除推压杆7的移动限制。
推压杆7移动挤压限转件5,令限转件5与活动壳4脱离,从而解除限转件5与活动壳4的连接状态,使活动壳4可相对于固接壳3旋转。旋转的活动壳4通过带动座杆架8转动使椅架1整体转动。
所述活动壳4设有滑动导槽41,顶压块62伸入滑动导槽41内,座杆架8具有侧部91,座杆架8通过侧部91滑动连接于滑动导槽41,且侧部91与限位杆6相抵接;侧部91设有凹槽92,侧部91滑动于滑动导槽41内以使限位杆6的顶压块62抵接侧部91的不同位置,限位杆6通过顶压块62进入凹槽92以改变限位杆6的位置。侧部91设有凸出块81,凸出块81随着座杆架8移动分别与滑动导槽41两端抵接,以限制座杆架8的移动范围。滑动导槽41与侧部91采用常规滑动卡接方式,顶压块6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64,凹槽92的两端设有第二斜面65,通过第一斜面64与第二斜面65配合以方便顶压块62移动到侧部的不同位置;
活动壳4设有配件槽42,限位杆6置于配件槽42,且限位杆6连接有压簧43,限位杆6配合压簧43活动于配件槽42,压簧43配合控制限位杆6在配件槽受压复位。活动壳4设有开孔44,滑动导槽41通过开孔44与配件槽42连通,置于配件槽42的限位杆6的顶压块62从开孔44伸入滑动导槽41。
所述固接壳3设有凸柱34,活动壳4设有旋转槽46,固接壳3与活动壳4相接使凸柱34接入旋转槽46;通过凸柱34与旋转槽46配合转动以限制活动壳4相对于固接壳3的转动范围。活动壳4相对于固接壳3旋转,使凸柱34沿着旋转槽46内转动,旋转槽46呈圆弧状,凸柱34由旋转槽46限制使凸柱34旋转的角度范围最大限制在30度,即凸柱34从旋转槽46的一端旋转至另一端的角度为30度。
所述侧部91设有极限卡口95,固接壳3设有顶块35,座杆架8随着活动壳4向顶块35方向旋转,使极限卡口95与顶块35嵌接,以限制座杆架8继续向顶块35方向转动。侧部91滑接在活动壳4,活动壳4相对于固接壳3旋转时,活动壳4会带动椅架一起转动,当椅架1的侧部91与顶块35相接时,顶块35会限制椅架继续向顶块35方向转动,同时由于顶块35卡接在极限卡口95内,侧部91无法沿着滑动导槽41移动,进一步保持座杆架8与背杆架形成的夹角。
活动壳4铰接有曲柄45,活动壳对应设有接口供曲柄铰接,铰接方式采用销轴结构,所述曲柄45具有弧度,背杆架9分别与曲柄45和座杆架8铰接;曲柄45引导背杆架9转动,由于座杆架8滑动连接于滑动导槽41,座杆架8的移动方向已经被滑动导槽41限定,因此背杆架9旋转只会推动座杆架8在滑动导槽41内移动。
限转件5设有供限位杆6与推压杆7接入的凹腔51,凹腔51内设有与凹腔连通的延伸位52,限位杆6置于凹腔51且活动接入于延伸位52。凹腔51内还设有接槽55,接槽55与凹腔51连通且接槽55的深度大于凹腔51的深度,以便接槽55容纳对接头73。
推压杆7的首端设有对接头73,对接头73分别连接限转件5和限位杆6,推压杆7末端设有拉头72便于驱动推压杆7,同时防止推压杆7全部推入凹腔51内。对接头73设有第三斜面71、第一顶位76和第二顶位77,接槽设有第四斜面53,推压杆7通过第三斜面71与第四斜面53相抵接以调节限转件5的位置,从而控制限转件5与活动壳4的连接状态;第三斜面71设于对接头71的底端,第一顶位76及第二顶位77设于对接头73顶端;第一顶位76相对于第二顶位77接近推压杆7首端,以使第一顶位76与第二顶位77形成距离差,避免第二顶位77阻碍第一顶位76接入凹位。对接头73设有通腔78供固接壳3与活动壳4的枢接轴穿过,通腔78呈长条状使推压杆7移动时不受枢接轴阻碍。
限转件5连接有弹簧54以驱动限转件5复位,弹簧54置于固接壳3的腔位33内,弹簧的一端与限转件5抵接,另一端与固接壳抵接;限转件5为一齿轮体,固接壳3和活动壳4均设有卡齿32;限转件5由推压杆7驱动与卡齿32相接,以控制活动壳4的转动状态。
零压感知座椅是一种新型的座椅设计,主要表现在特定的姿势模式,而这取决于座椅的角度调节,在零压感知姿势中,背杆架9与座杆架8所形成的夹角为113度,座杆架8与水平面所形成夹角为30度,为方便座椅的角度调整成零压感知姿势,本结构提出了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它包括椅架1和调角组件2,椅架1包括背杆架9和座杆架8,调角组件2铰接有曲柄45,背杆架9、座杆架8、曲柄45相铰接构成类连杆机构;座杆架8通过侧部91连接在活动壳4的滑动导槽41。
凹槽92的两端分别为左端点93和右端点94,其中左端点93预先限定为背杆架9与座杆架8所形成的夹角为113度的临界位置,右端点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侧部的尺寸与滑动导槽的尺寸相对应,以使侧部保持与顶压块62抵接。
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一连接状态:顶压块62抵接于凹槽92内且可活动于左端点93和右端点94之间,此时限位杆6在与其连接的压簧43推动下,限位杆6的端部伸入延伸位52,此时限位杆6与推压杆7处于错位,限位杆6的凹位63位于推压杆7端部位置,推压杆7移动使第一顶位76接入凹位63内。由于第三斜面71和第四斜面53相接,向凹位推进的推压杆会压迫限转件向固接壳移动,使限转件的齿牙与活动壳的卡齿脱离连接,从而使活动壳可相对于固接壳转动。
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二连接状态:顶压块62移出凹槽92保持与侧部91抵接,顶压块62受侧部91抵压位置下降,与顶压块相接的压簧43处于压缩状态。凹位63移离第一顶位76,第一顶位76抵接在限位杆的侧面,对接头73的末端抵接在凹腔51壁,此时推压杆7不能移动,限转件5不受推压杆7挤压,在弹簧54作用下保持与固接壳3及活动壳4连接,活动壳4与固接壳3不能相对转动。
座椅调节结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座杆架8为水平状,顶压块62位于凹槽92内,此时为限位杆6与座杆架8的第一连接状态。
背杆架9转动时,会推动与其铰接的座杆架的侧部92沿着滑动导槽41移动;侧部91移动使顶压块62移动至左端点93的位置时,座杆架8与背杆架9构成的夹角为113度。推动推压杆7,使推压杆7的第一顶位76推入凹位63以解除活动壳4与固接壳3的锁紧状态,活动壳4相对于固接壳3转动;旋转槽46通过凸柱34导向转动,通过活动壳4带动座杆架8旋转;活动壳4相对于固接壳3旋转30度,从而带动座杆架8与水平面形成30度夹角,使椅架1达到如图2所示的零压感知姿势。此时松开推压杆7,限转件5在弹簧在作用下复位,限转件5重新连接活动壳4和固接壳3形成锁紧状态,从而保持旋转角度。
参考图11,如果顶压块62越过左端点93继续向左,座杆架8和背杆架9构成的夹角会大于113度,会进入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二连接状态,此时如图13所示,推压杆7的端部脱出凹位63抵接在限位杆6的侧面,活动壳4与固接壳3不能相对转动,只有回调座椅夹角,使夹角小于113度顶压块62位于凹槽92内,才能重回限位杆与座杆架的第一连接状态。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椅架和调角组件;
调角组件包括固接壳、活动壳、限转件、限位杆和推压杆,限转件连接于固接壳且活动连接于活动壳;限位杆与推压杆连接,推压杆与限转件连接;
椅架包括座杆架和背杆架,座杆架连接于活动壳,背杆架与座杆架相连接以使两者产生联动;限位杆与座杆架相抵接,背杆架旋转以带动座杆架相对于活动壳移动;
限位杆通过抵接在座杆架的不同位置以调整限位杆在活动壳的位置,推压杆通过接触限位杆的不同位置以调整推压杆的活动范围;
推压杆移动挤压限转件脱离活动壳,令限转件解除与活动壳的连接状态,使活动壳可相对于固接壳旋转;旋转的活动壳通过带动座杆架转动使椅架整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杆包括抵接条和顶压块,抵接条具有供推压杆进入的凹位,抵接头与推压杆相接,顶压块与座杆架移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壳设有滑动导槽,顶压块伸入滑动导槽内;所述座杆架具有侧部,座杆架通过侧部滑动连接于滑动导槽,且侧部与限位杆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侧部设有凹槽,侧部滑动于滑动导槽内以使限位杆的顶压块抵接侧部的不同位置,限位杆通过顶压块进入凹槽以改变限位杆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壳铰接有曲柄,背杆架分别与曲柄和座杆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限转件设有供限位杆与推压杆接入的凹腔,凹腔内设有与凹腔连通的延伸位、接槽;限位杆置于凹腔且活动接入于延伸位,接槽与凹腔连通且接槽的深度大于凹腔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推压杆的首端设有第三斜面,接槽设有第四斜面,推压杆通过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抵接以调节限转件的位置;限转件连接有弹簧以驱动限转件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限转件为一齿轮体,固接壳和活动壳均设有卡齿;限转件由推压杆驱动与卡齿相接,以控制活动壳的转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壳设有凸柱,活动壳设有旋转槽,固接壳与活动壳相接使凸柱接入旋转槽;通过凸柱与旋转槽配合转动以限制活动壳相对于固接壳的转动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设有极限卡口,固接壳设有顶块,座杆架随着活动壳向顶块方向旋转,使极限卡口与顶块嵌接,以限制座杆架继续向顶块方向转动。
CN202420067731.7U 2024-01-10 座椅调节结构 Active CN221293744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93744U true CN221293744U (zh) 2024-07-09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05498B2 (ja) 子供用座席装置
CA2126123C (en) Child safety seat for automobile
US7980631B2 (en) Ergonomic armrest
CA2394954C (en) Ergonomic chair
US7108326B2 (en) Seat, especially an airplane seat
CN110386182B (zh) 婴儿载具、婴儿座具及其连动收折机构
WO2003004307A8 (en) Tip easy entry and fold flat recliner assembly
KR101884741B1 (ko) 래치회동형 리어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
CN117962712A (zh) 头靠高度调节机构与载具本体
CN221293744U (zh) 座椅调节结构
CN209833734U (zh) 驱动婴儿车车架折收解锁的分离式座椅
CN210000177U (zh)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
CN211684780U (zh) 一种椅背角度调节档位联动释锁机构
US5197781A (en) Reclining apparatus
CN209063936U (zh) 儿童约束系统
AU2020475171A1 (en) Chair
GB2106172A (en) Seat back adjustment mechanism
US20040036335A1 (en) Nursery chair device with adjustable angle between the seat and a modifiable back and corresponding chair
CN113734002A (zh) 载具本体与幼儿汽车座椅
CN217320483U (zh) 一种儿童车
CN114633669B (zh) 一种高强度靠背调节机构
CN218229113U (zh) 小腿靠组及设有该小腿靠组的儿童座椅、婴儿车、高脚椅
CN219249692U (zh) 一种儿童用品
CN214874354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119593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其角度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