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82235U - 一种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82235U
CN221282235U CN202323107817.2U CN202323107817U CN221282235U CN 221282235 U CN221282235 U CN 221282235U CN 202323107817 U CN202323107817 U CN 202323107817U CN 221282235 U CN221282235 U CN 221282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film
film
area
shell
re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078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凝
邵俊华
徐广�
许久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078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82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82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82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壳体;UV减粘膜,环绕所述壳体周面设置,所述UV减粘膜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重叠,形成叠层区;所述叠层区在所述UV减粘膜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D1,D1满足:1mm<D1<100mm;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为所述UV减粘膜在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叠层区通过限定UV减粘膜重叠的尺寸范围,既能够保证UV减粘膜对壳体侧面覆盖完全,避免壳体侧面有部分裸露,提升UV减粘膜整体的绝缘性能;又能够避免重叠区域过大造成减粘效果较差的问题,尽量缩小厚度较大部分的面积,即缩小减粘效果不足的部分的区域,在需要将UV减粘膜撕下时更加彻底,缩小有UV减粘膜残留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结构中在壳体外侧包覆有绝缘膜,以实现电池壳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缘,避免电池发生短接的问题;绝缘膜为UV减粘膜,即经过UV光照射后粘性降低;电池以方壳电池为例,绝缘膜环绕电池的周面一周,绝缘膜的两侧超出至电池壳体的外侧,并在后续将绝缘膜超出壳体的部分弯折至与壳体相贴,以保证绝缘膜与壳体固定的牢固性。
此外,绝缘膜的两端需要有部分重合,若是设计绝缘膜首、尾两端恰好相接,容易因包覆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导致绝缘膜覆盖不完全的问题;但是,绝缘膜重叠会导致该部分绝缘膜的整体厚度增大,在使用紫外光照射进行减粘处理后,会导致重叠区域部分位于内侧的绝缘膜的减粘效果较差,给绝缘膜的撕除以及后续重新粘贴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降低因绝缘膜重叠部分给绝缘膜的减粘处理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升绝缘膜经过紫外光照射后的减粘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包括,
壳体;
UV减粘膜,环绕所述壳体周面设置,所述UV减粘膜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重叠,形成叠层区;
所述叠层区在所述UV减粘膜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D1,D1满足:1mm<D1<100mm;
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为所述UV减粘膜在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叠层区通过限定UV减粘膜重叠的尺寸范围,既能够保证UV减粘膜对壳体侧面覆盖完全,避免壳体侧面有部分裸露,提升UV减粘膜整体的绝缘性能;又能够避免重叠区域过大造成减粘效果较差的问题,尽量缩小厚度较大部分的面积,即缩小减粘效果不足的部分的区域,在需要将UV减粘膜撕下时更加彻底,缩小有UV减粘膜残留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V减粘膜上设有避让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V减粘膜上设有避让缺口个数为多个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避让缺口位于第一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UV减粘膜;21、第一端;22、第二端;23、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首先对电池结构进行简要说明,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的电芯以及包覆在壳体外侧的绝缘膜,其中,绝缘膜环绕壳体一周,绝缘膜的首、尾两端部分重叠,以避免绝缘膜的端部之间因包覆过程中的误差等问题而存在部分裸露的问题,保证绝缘膜具有较好的包覆质量。
但是,由于绝缘膜的首、尾两端存在重叠的部分,在重叠部分绝缘膜的厚度较大,使用紫外光照射处理后减粘效果较差,尤其是位于内层的绝缘膜,仍保有较大的粘接强度,难以实现绝缘膜完全、彻底的撕除,后续需要重新包覆绝缘膜时,也会对包覆的绝缘膜的平整性造成破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降低因绝缘膜重叠部分厚度较大影响内层绝缘膜经紫外光照射后的减粘效果,便于对绝缘膜进行减粘处理后的各种操作。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包括壳体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的电芯以及包覆在壳体1外侧的UV减粘膜2;UV减粘膜2环绕壳体1周面设置,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重叠,形成叠层区,以避免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之间存在缝隙的问题,保证绝缘性能的稳定性;其中,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为UV减粘膜2在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端。叠层区在UV减粘膜2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即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重叠部分的尺寸D1满足:1mm<D1<100mm。
并且对图1进行补充说明,在图1中UV减粘膜2上、下两侧并未完全覆盖壳体1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两种结构进行区分,以避免混淆。
通过限定UV减粘膜2重叠的尺寸范围,能够避免因重叠尺寸过小,导致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相接处可能会出现缝隙,导致壳体1的表面裸露的问题,设置足够大的重叠区域,能够保证UV减粘膜2对壳体1表面覆盖的完全性;若是UV减粘膜2重叠部分的尺寸过小,或是设置UV减粘膜2包覆在壳体1上的状态下,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恰好相接,在包覆的过程中若是存在较小的误差就会导致UV减粘膜2无法实现首尾相接,造成壳体1侧面有部分裸露在外,绝缘效果变差。
此外,对于UV减粘膜2重叠尺寸的上限值限定,一方面,在叠层区,只需要一层UV减粘膜2就能够实现绝缘的效果,若是重叠的尺寸过大,会造成材质的浪费;另一方面,使用紫外光照射进行减粘处理时,叠层区的部分因厚度较大,位于内层的UV减粘膜2相较于外层UV减粘膜2以及叠层区之外的UV减粘膜2,减粘效果较差,仍然保有较大的粘接强度,难以顺利、彻底的将UV减粘膜2从壳体1上撕下,若是后续需要重新粘贴UV减粘膜2,也会造成后续包膜不平整的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UV减粘膜2重叠部分的尺寸在合适的范围区间,既能够保证UV减粘膜2对壳体1侧面覆盖完全,避免壳体1侧面有部分裸露,提升UV减粘膜2整体的绝缘性能;又能够避免重叠区域过大,造成大面积UV减粘膜2减粘效果较差的问题,尽量缩小厚度较大部分的面积,即缩小减粘效果不足的区域的面积,在需要将UV减粘膜2撕下时更加彻底,缩小有UV减粘膜2残留的区域。
此外,叠层区在设定方向上的尺寸为D2,D1与D2满足:0.005<D1/D2<2;其中,设定方向平行于UV减粘膜2位于叠层区部分的表面,并且垂直于UV减粘膜2的延伸方向;以图示状态为例,设定方向即为电池的高度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电池的规格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即D2存在差别,因此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池,对应的D1也应该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二者相对保持合适的大小。D1与D2二者保持线性关系,随着D2的增大,D1也适应增大,若是D1不变,UV减粘膜2的顶角脱离壳体1情况下,随着脱离的趋势向UV减粘膜2中部延展,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分离导致壳体1表面漏出的风险增大;若是适当增大D1的值,能够降低发生壳体1裸露在外的风险。
参考图2和图3,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或第二端22位于叠层区的部分开设有避让缺口23;即叠层区中避让缺口23所在部分为单层UV减粘膜2,避让缺口23之外的部分为双层UV减粘膜2。如此,能够保证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具有足够大面积的重叠,在保证UV减粘膜2稳定覆盖壳体1外侧周面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双层UV减粘膜2区域的面积,又不至于出现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相接处存在缝隙的问题。
设置的避让缺口23的开口位于UV减粘膜2的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上,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为UV减粘膜2在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侧边沿;示例性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一端21,第二侧边位于第二端22。设置避让缺口23的开口位于第一侧边或是第二侧边,能够保证UV减粘膜2上第一端21以及第二端22的两侧均为实体的UV减粘膜2、而非避让缺口23,如此,UV减粘膜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重叠的状态下,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的边沿重叠,能够保证较好的粘接效果。
而在发生UV减粘膜2脱离壳体1表面时,绝大部分脱离现象首先发生在UV减粘膜2的顶角位置,而设置避让缺口23的开口在第一侧边或是第二侧边上,尽量避开UV减粘膜2的顶角,能够在减少叠层区面积的同时,降低UV减粘膜2有部分脱离壳体1表面、造成壳体1表面裸露在外的风险。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避让缺口23位于UV减粘膜2的内侧,即避让缺口23不与UV减粘膜2的边沿连通,将避让缺口23设置为位于UV减粘膜2内侧的通孔结构。如此,能够在减小UV减粘膜2重叠部分的面积的同时,降低对UV减粘膜2粘接牢固度的破坏;尤其是在设置的避让缺口23位于外层的情况下,该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图2和图3,设置的避让缺口23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可以设置避让缺口23的个数为一个,也可以设置避让缺口23的个数为多个(两个、三个、四个等)。
在设置避让缺口23的个数为一个时,能够尽量减少避让缺口23一侧顶角数量,而在电池装配完成、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在顶角位置出发生UV减粘膜2与壳体1脱离、形成翘边问题的概率更大,而尽量减少避让缺口23所在一侧的顶角数量,能够尽量降低发生翘边问题的风险。另外注意到,若是设置避让缺口23位于UV减粘膜2的内侧,防止发生翘边问题的效果更好。此处仅以设置避让缺口23的开口与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连通的情况,对避让缺口23设置的具体数量进行示例说明。
此外,在设置避让缺口23的个数为多个时,若UV减粘膜2的最外侧的部分发生翘边问题,能够降低外侧的翘边因连锁反应、向UV减粘膜2的中间延展的情况。具体的,参考图3,若其中A部分发生翘边问题,由于A部分脱离壳体1的部分的粘接面直接裸露在外,会导致脱离壳体1的部分逐渐增大;但是,当UV减粘膜2与壳体1脱离的边界由外侧逐渐向中间延展,延展至A部分与B部分之间的避让缺口23处时,即UV减粘膜2脱离壳体1的边界线达到图示中点线(多个独立的点排布形成的线)位置时,避让缺口23靠近A部分与避让缺口23相接处的阴角,在UV减粘膜2脱离壳体1的趋势由边侧向中部延展过程中,在阴角的部位会受到更大的阻力,相较于未设置避让缺口23、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为完整直线边沿的情况,通过设置的避让缺口23能够对UV减粘膜2脱离壳体1的趋势起到阻碍作用。
设置的避让缺口23位于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时,避让缺口23关于所在侧边的中点对称分布。能够在满足减小重叠部分面积的基础上,使得UV减粘膜2整体在电池高度方向上,保持上、下部分的均衡性,避免出现将避让缺口23集中设置在其中某一侧的情况下,导致发生UV减粘膜2与壳体1脱离的风险增大的问题。
参考图4,第一端21位于第二端22靠近壳体1的一侧,即第一端21相较于第二端22位于内层,避让缺口23位于第一端21。将避让缺口23设置在位于内层的第一端21,在实际设置UV减粘膜2时,第二端22覆盖在避让缺口23的外侧,覆盖避让缺口23部分,相较于避让缺口23位于外侧的情况,能够进一步降低UV减粘膜2发生翘边问题的风险,并且不会破坏电池整体外侧表面的完整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申请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另外,本申请中的多个指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UV减粘膜,环绕所述壳体周面设置,所述UV减粘膜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重叠,形成叠层区;
所述叠层区在所述UV减粘膜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为D1,D1满足:1mm<D1<100mm;
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为所述UV减粘膜在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膜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位于所述叠层区的部分开设有避让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UV减粘膜的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上;
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UV减粘膜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侧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或所述第二侧边时,所述避让缺口关于所在侧边的中点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个数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个数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
所述避让缺口位于所述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区在设定方向上的尺寸为D2,D1与D2满足:0.005<D1/D2<2;
其中,设定方向平行于所述UV减粘膜位于叠层区部分的表面,并且垂直于UV减粘膜的延伸方向。
CN202323107817.2U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电池结构 Active CN221282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7817.2U CN221282235U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7817.2U CN221282235U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82235U true CN221282235U (zh) 2024-07-05

Family

ID=9170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07817.2U Active CN221282235U (zh) 2023-11-16 2023-11-16 一种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82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528262B2 (ja) 電池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361358A1 (en) Battery
EP358862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ode plate thereof
WO2018049561A1 (zh) 电池
US9246139B2 (en) Pouch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20200381765A1 (en) Battery
WO2022213379A1 (zh) 电芯和用电装置
EP4266447A1 (en) Winding cell and pouch battery
EP3509124B1 (en) Insulation plate for secondary battery, secondary battery, and vehicle
WO2023071835A1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3710030A (zh) 一种静电防护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5458879A (zh) 电芯及电芯制造方法
EP3654433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CN221282235U (zh) 一种电池结构
JP7482248B2 (ja) 電池セルおよびこれを適用した電気化学装置
WO2022068216A1 (zh)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块
WO2022000342A1 (zh) 极片、应用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和电池
CN213150879U (zh) 动力电池
EP4131557A1 (en)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CN114284539A (zh) 电池
US20220223952A1 (en)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battery core using the same
WO2021189380A1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EP3678253A1 (en) Coiled battery cell
CN217426912U (zh) 电池及具有电池的装置
CN220400721U (zh) 电池封装膜、电池、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