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71531U -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71531U
CN221271531U CN202323046330.8U CN202323046330U CN221271531U CN 221271531 U CN221271531 U CN 221271531U CN 202323046330 U CN202323046330 U CN 202323046330U CN 221271531 U CN221271531 U CN 221271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autoclave
kettle body
circulation
heating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463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强
王泓霖
尚海涛
王林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arbon Neutraliz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nan Institute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dustry Co ltd
Henan Qiangna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arbon Neutraliz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nan Institute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dustry Co ltd
Henan Qiangna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arbon Neutraliz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enan Institute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dustry Co ltd, Henan Qiangna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arbon Neutraliz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463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71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71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71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压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包括釜体、釜盖、辅助加热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釜体底部的底部电热丝以及设置在釜体左右两侧中下部的侧部电热丝;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连接在釜体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蒸汽循环设备;在蒸汽循环设备的作用下,蒸压釜内的蒸汽从釜体顶部进入循环管路、并从釜体底部进入蒸压釜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的中下部设置有电热丝以及设置蒸汽循环系统,能够在蒸压釜达到保温保压阶段通电加热下部的蒸汽以及促使蒸压釜内的蒸汽循环,促使蒸压釜内的蒸汽温度均匀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压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背景技术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蒸压釜通常情况下是由供热系统把水蒸气加热加压到一定条件(如180℃的饱和水蒸气)后输送到蒸压釜中对产品进行蒸压,供热系统通常采用高压锅炉。
工业用的蒸压釜内直径很多情况下超过2m,长度方向一般都超过20m,甚至超过30m。由于蒸压釜周壁的散热及产品蒸压养护过程中吸收热量,会导致蒸压釜内的蒸汽温度下降。虽然蒸压釜中设置有排气阀,可以通过排冷气进热气方法使得蒸压釜中的整体温度变化不大,但蒸压釜内部空间大,特别是上下空间落差大,即便供气与排气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进行也很容易出现蒸压釜内部上部温度高,底部温度低,导致蒸压釜内部会出现温度阶梯现象。出现此种情况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能够避免在蒸压过程中蒸压釜内部出现温度阶梯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情况的发生,同时降低锅炉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包括釜体、釜盖、辅助加热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釜体底部的底部电热丝以及设置在釜体左右两侧中下部的侧部电热丝;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连接在釜体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蒸汽循环设备;在蒸汽循环设备的作用下,蒸压釜内的蒸汽从釜体顶部进入循环管路、并从釜体底部进入蒸压釜内。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横板,所述底部电热丝位于所述横板下方,所述侧部电热丝位于所述横板上方,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若干板孔。
进一步的,所述板孔的直径为5mm~10mm,所述板孔呈梅花形布置,两个相邻所述板孔圆心的间距比板孔直径大3mm~5mm。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电热丝沿所述釜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记釜体水平中心为0°线,则侧部电热丝上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10°~15°,侧部电热丝下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45°~60°。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电热丝功率为500W/m~1200W/m,相邻两个侧部电热丝的安装弦长间距为10mm~20mm。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循环设备为蒸汽泵或电动蒸汽风机,所述蒸汽循环设备的风量为6立方米/小时~18立方米/小时,风压为4帕斯卡~7帕斯卡。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釜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与所述排气孔连接的排气管、与所述进气孔连接的进气管、用于汇总所述排气管的上管、用于汇总所述进气管的下管以及连接上管与蒸汽循环设备、下管与蒸汽循环设备的过渡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均间隔0.8m~3.0m布设。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进气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进气孔在两个排气孔投影的中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电热丝沿釜体的周向设置有若干组,每一组的所述底部电热丝沿釜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底部电热丝对应所述进气管布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的中下部设置有电热丝以及设置蒸汽循环系统,能够在蒸压釜达到保温保压阶段通电加热下部的蒸汽;同时蒸汽循环系统能够在保温保压阶段促使蒸压釜内的蒸汽循环,将蒸汽从釜顶排出后再由釜底送入,送入的蒸汽经电热丝加热并在蒸压釜内形成对流,减小蒸压釜内上下的温度差,促使蒸压釜内的蒸汽温度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电热丝区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侧部电热丝、2-底部电热丝、3-铁轨、4-轨座、5-横板、6-板孔、7-进气管、8-排气管、9-下管、10-上管、11-釜体、20-底部电热丝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包括釜体11、釜盖、辅助加热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
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釜体11底部的底部电热丝以及设置在釜体11左右两侧中下部的侧部电热丝1;电热丝覆盖了蒸压釜中下部大部分面积,能够实现对中下部蒸汽的加热,有助于减少蒸汽凝结、减小压力损失。
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连接在釜体11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蒸汽循环设备;在蒸汽循环设备的作用下,蒸压釜内的蒸汽从釜体11顶部进入循环管路、并从釜体11底部进入蒸压釜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对区别于一般蒸压釜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本申请中的蒸压釜也具有常规蒸压釜所具有的配套的蒸汽发生装置(一般是锅炉)以及配套的蒸汽输送管路,在升温阶段,通过蒸汽输送管路向蒸压釜内送入蒸汽,直至达到保温阶段;在保温阶段,蒸汽输送管路不再输入蒸汽,仅依靠蒸压釜内的蒸汽来保温保压,这时每隔一段时间,如间隔5min、10min通电加热一段时间,使得蒸压釜各处蒸汽温度差异性不大;
所述蒸汽循环装置也是在蒸压釜达到保温保压阶段时工作:蒸汽循环设备开启时对循环管道中的气体产生推力作用,使得蒸压釜上部的热蒸汽通过排气孔、排气管8经过过渡管,在蒸汽循环设备的作用下快速通过循环管道,从进气孔通过蒸压釜底部进入蒸压釜;进蒸压釜的高温蒸汽流有底部电热丝2加热并由横板5分散,使得高速运动的高温蒸汽在蒸压釜内部进行对流,更近一步的混合了蒸压釜内上下的气流,使得蒸压釜内部蒸汽温度趋于一致。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釜体11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横板5,所述底部电热丝2位于所述横板5下方,所述侧部电热丝1位于所述横板5上方,所述横板5上设置有若干板孔6;横板5能够分散从底部进入的蒸汽气流,还可以防止铁轨3上运输的货物意外掉下后砸在底部电热丝2上,起到保护底部电热丝2的作用;与常规的蒸压釜相同,本实施例的横板5是通过设置在釜体11底部的轨座4实现的,在轨座4上安装铁轨3和横板5;底部电热丝2和侧部电热丝1均采用防水电热丝。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板孔6的直径为5mm~10mm,所述板孔6保证水蒸气可以自由通过,同时板孔6尺寸能够保持横板5强度防止大块杂物下落砸毁底部电热丝2;所述板孔6呈梅花形或矩阵形布置,孔圆心间距与孔圆直径有关,一般情况下此值比孔圆直径大3mm~5mm即可,此值过大,水蒸气通过的有效面积会大幅下降,此值过小,横板5的承载能力不足相邻板孔6圆心的间距;所述能够保证经进气管7进入的循环蒸汽被板孔6均匀的分散到蒸压釜的底部;且由于横板5的阻挡作用,从进气管7进入的蒸汽能够在横板5下方暂时停留,增加与底部电热丝2接触的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侧部电热丝1沿所述釜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记釜体11水平中心为0°线则侧部电热丝1上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10°~15°,侧部电热丝1下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45°~60°;安装时,侧部电热丝1与釜体11内壁的间距为10cm~20cm;侧部电热丝1与底部电热丝2的安装数量按照蒸压釜内径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电热丝功率主要是线功率,即1米电热丝的发热功率,蒸压釜内半径越大,在相同条件下电热丝的线功率要求就越高。根据标准JC/T 720-2011《蒸压釜》中蒸压釜的内径值在1.65m~3.50m,相应的所述侧部电热丝1功率取值500W/m~1200W/m,相邻两个侧部电热丝1的安装弦长间距为10mm~20mm,这里的安装弦长间距理解为相邻两个电热丝安装时的直线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循环设备为蒸汽泵或电动蒸汽风机,所述蒸汽循环设备的风量为6立方米/小时~18立方米/小时,风压为4帕斯卡~7帕斯卡。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釜体1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釜体1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与所述排气孔连接的排气管8、与所述进气孔连接的进气管7、用于汇总所述排气管8的上管10、用于汇总所述进气管7的下管9以及连接上管10与蒸汽循环设备、下管9与蒸汽循环设备的过渡管;排气管8、进气管7以及过渡管的外层可以设置保温层以减少蒸汽循环时的温度损失;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进气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进气孔在两个排气孔投影的中点位置,因此在循环蒸汽从釜体11底部的进气孔进入后,必须要经过路径转换后才能进入排气孔,增加釜体11内部气流的对流。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排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均间隔0.8m~3m,优选的,排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均间隔2m~3m布设;可选的,所述排气孔间隔1m,所述进气孔间隔2m~3m。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底部电热丝2沿釜体1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组,每一组的所述底部电热丝2沿釜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底部电热丝2对应所述进气孔布设,但也不是每个进气孔处都必须设置底部电热丝2;优选的,每隔2m~3m设置一个由长约1m的底部电热丝2组成的底部电热丝区块20,如图3所示为釜体11底部电热丝区块20的俯视示意图;底部电热丝区块20是不连续的,且与所述进气孔一一对应,进气孔间距与底部电热丝区块20间距保持一致,底部电热丝区块20的宽度L(L为底部电热丝区块20横向边界的宽度,L为弦长)与蒸压釜的内半径有关,内半径越大,则底部电热丝区块20的宽度L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底部电热丝区块20的宽度L为蒸压釜内半径的为100%~150%。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包括釜体(11)和釜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釜体(11)底部的底部电热丝(2)以及设置在釜体(11)左右两侧中下部的侧部电热丝(1);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连接在釜体(11)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蒸汽循环设备;在蒸汽循环设备的作用下,蒸压釜内的蒸汽从釜体(11)顶部进入循环管路、并从釜体(11)底部进入蒸压釜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1)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横板(5),所述底部电热丝(2)位于所述横板(5)下方,所述侧部电热丝(1)位于所述横板(5)上方,所述横板(5)上设置有若干板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孔(6)的直径为5mm~10mm,所述板孔(6)呈梅花形布置,两个相邻所述板孔(6)圆心的间距比板孔(6)直径大3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电热丝(1)沿所述釜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记釜体(11)水平中心为0°线,则侧部电热丝(1)上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10°~15°,侧部电热丝(1)下部界线与0°线的圆心角夹角范围为4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电热丝(1)功率为500W/m~1200W/m,相邻两个侧部电热丝(1)的安装弦长间距为10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循环设备为蒸汽泵或电动蒸汽风机,所述蒸汽循环设备的风量为6立方米/小时~18立方米/小时,风压为4帕斯卡~7帕斯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釜体(1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与所述排气孔连接的排气管(8)、与所述进气孔连接的进气管(7)、用于汇总所述排气管(8)的上管(10)、用于汇总所述进气管(7)的下管(9)以及连接上管(10)与蒸汽循环设备、下管(9)与蒸汽循环设备的过渡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均间隔0.8m~3.0m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进气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进气孔在两个排气孔投影的中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电热丝(2)沿釜体(1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组,每一组的所述底部电热丝(2)沿釜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底部电热丝(2)对应所述进气管(7)布设。
CN202323046330.8U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Active CN221271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46330.8U CN221271531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46330.8U CN221271531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71531U true CN221271531U (zh) 2024-07-05

Family

ID=9170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46330.8U Active CN221271531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71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9491B (zh) 退火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172177U (zh) 一种用于蒸压釜的节能循环系统
CN106285726A (zh) 一种隧道内衬混凝土保温养护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21703B (zh) 一种双层微晶发泡板材辊道窑
CN206563501U (zh)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21271531U (zh) 一种内部蒸汽匀热的蒸压釜
CN106802090A (zh) 一种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5403037A (zh) 一种助燃风加热蓄能的节能辊道窑
CN104328237A (zh) 高炉循环水换热装置及用其对循环水余热综合利用的方法
CN204211758U (zh) 一种高炉循环水换热装置
CN203836922U (zh) 一种应用于煤气化装置的余热回收设备
CN103285771B (zh) 蒸压釜釜内冷却及蒸汽抽吸系统
CN205245779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装置的梭式窑
CN108332447A (zh) 一种利用电厂排气余热制冷的空调系统
CN101413758B (zh) 钢帘线奥氏体炉高温废热气再利用装置
CN204301110U (zh) 一种防泄露的锅炉暖风器
CN204454888U (zh) 一种可以回收冷却风热能的套筒窑
CN206073757U (zh) 一种低温空气排放气升温装置
CN107013963A (zh) 一种废弃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简易废气余热采暖装置
CN219674265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07764074A (zh) 一种铝线退火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7953156U (zh) 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CN209740957U (zh) 高温烟气辅助供热干化装置
CN220417291U (zh) 节能型燃气锅炉
CN206916062U (zh) 一种双乙烯酮裂解炉除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