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61589U - 一款平板电脑 - Google Patents
一款平板电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61589U CN221261589U CN202323222685.8U CN202323222685U CN221261589U CN 221261589 U CN221261589 U CN 221261589U CN 202323222685 U CN202323222685 U CN 202323222685U CN 221261589 U CN221261589 U CN 221261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main pcb
- module
- pcb
- lc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LAHWLEDBADHJGA-UHFFFAOYSA-N 1,2,4-trichloro-5-(2,5-di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l)C(C=2C(=CC(Cl)=C(Cl)C=2)Cl)=C1 LAHWLEDBADHJG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MPCDNZSLJWJDNW-UHFFFAOYSA-N 1,2,3-trichloro-4-(3,5-di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l)=CC(C=2C(=C(Cl)C(Cl)=CC=2)Cl)=C1 MPCDNZSLJWJDN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款平板电脑,由内部组件、后盖、LCD TP盖板和边框组成,所述内部组件包括主PCB板,主PCB板通过第一FPC与副PCB板通信控制连接,副PCB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组件,主PCB板上开设缺口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分别通过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与主PCB板上的两FAN连接座电性连接;蓄电板两端与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支架上紧密贴合有散热铜管,散热铜管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鳍借助风扇疏导到外空间,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散热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以一款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英文: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称TabletPC、Flat Pc),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机型配备的话)实现输入。市面很多的平板电脑散热不理想,为此我们设计一款散热效果较好的平板电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一款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这样实现的:一款平板电脑由内部组件、后盖、LCD TP盖板和边框组成,所述内部组件包括主PCB板,所述主PCB板通过第一FPC与副PCB板通信控制连接,且通过电池模组、电源线与蓄电板电性连接,所述主PCB板通过LCD模组、第二FPC与LCD TP盖板后的LCD插座通信控制连接,所述主PCB板通过pogo pin模组、第三FPC与固定于边框底部和后盖底部上的外设键盘口卡接,所述主PCB板通过LCD TP模组、第四FPC与固定于LCD TP盖板后的LCD TP插座通信控制连接,所述主PCB板通过light sensor模组及第五FPC、前置摄像模组及第六FPC分别与位于主PCB板一侧的摄像头组件两端通信控制连接;
所述副PCB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组件,所述主PCB板上开设缺口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分别通过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与主PCB板上的两FAN连接座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板两端与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紧密贴合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的散热鳍借助风扇疏导到外空间。
优选的,所述主PCB板中部焊接有保护CPU的支架,侧边设置有SSD模组及后置摄像模组、POWER键、USB模组、指纹控制模组、通讯模组、FAN连接座和RTC连接座,所述副PCB板上焊接有DDR模组、用于调控耳机音量的控制组件。
优选的,所述由主PCB板、副PCB板、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蓄电板、固定块合围的四周卡接有边框,所述边框卡接于后盖内,位于所述后盖底部与边框底部叠合的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磁铁组。
优选的,所述后盖上设计有散热孔、进气孔,卡接后置摄像头的摄像头孔、卡接若干第一磁铁组、第三磁铁组和固定条的若干条形槽。
优选的,位于所述边框内的LCD TP盖板后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主PCB板、副PCB板、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固定块通过螺丝与后盖固定。
优选的,所述后盖顶部磁吸有电容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PCB板上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可以对第二散热组件周边焊接的后置摄像模组、SSD模组和USB模组起到散热降温作用;副PCB板上设置第一散热组件,可以对DDR模组、控制组件起到降温作用;
2、在主PCB板上开口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开口正对底盖的散热孔,本身有利于对热气流的疏散;散热铜管将核心发热元件CPU的高温传导到第一、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正对的底盖处也设计有散热孔,借助风扇和底盖侧沿的气孔热量方便与外界对流;
3、蓄电板与后盖大面积贴合,电板产生的热可以通过后盖传导疏散,蓄电板工作产生的热量也随热气流排到平板电脑外,设计在平板电脑左右侧的气孔进入冷气流,有效降低电脑内部的温度。
4、第一、二、三组磁铁组有利于将内部组件与底盖磁吸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组件正面结构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组件正面结构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盖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边框、固定板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LCD TP盖板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组件背面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盖外部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中:1内部组件、2后盖、3LCD TP盖板、4边框、5固定板、6电容笔、101主PCB板、102蓄电板、103固定块、104SSD模组、105POWER键、106后置摄像模组、107第一FPC、108副PCB板、109DDR模组、110控制组件、111耳机、112散热铜管、113第一散热组件、114第二散热组件、115a第一电源线、115b第二电源线、116第五FPC、117通讯模组、118前置摄像模组、119前置摄像头、120固定孔、121支架、122USB模组、123指纹控制模组、124电池模组、125LCD模组、126摄像头组件、127后置摄像头、128第一磁铁组、129固定条、130第三FPC、131第二磁铁组、132LCD TP模组、133第二FPC、134FAN连接座、135第四FPC、136pogo pin模组、137第三磁铁组、138light sensor模组、139第六FPC、140RTC连接座、21散热孔、22摄像头孔、23条形槽、41LCD TP插座、42外设键盘口、43LCD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2、图3,一款平板电脑由内部组件1、后盖2、LCD TP盖板3和边框4组成,所述内部组件1包括主PCB板101,主PCB板101通过第一FPC 107与副PCB板108通信控制连接,且通过电池模组124、电源线与蓄电板102电性连接,主PCB板101通过LCD模组125、第二FPC 133与LCD TP盖板3后的LCD插座43通信控制连接,主PCB板101通过pogo pin模组136、第三FPC130与固定于边框4底部和后盖底部上的外设键盘口42卡接,主PCB板101通过LCD TP模组132、第四FPC 135与固定于LCD TP盖板3后的LCD TP插座41通信控制连接,主PCB板101通过light sensor模组138及第五FPC116、前置摄像模组118及第六FPC139分别与位于主PCB板101一侧的摄像头组件126两端通信控制连接;
请参考图2、图3,副PCB板1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组件113,所述主PCB板101上开设缺口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114,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分别通过第一电源线115a、第二电源线115b与主PCB板上的两FAN连接座134电性连接;第一散热组件主要对副PCB板上DDR模组、控制组件、通讯模组降温同时承担CPU降温,主PCB板上开设缺口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可以对CPU、后置摄像模组、SSD模组、USB模组起到降温作用。
请参考图2、图3,蓄电板102两端与固定块103分别固定连接,支架121上紧密贴合有散热铜管112,散热铜管112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组件113和第二散热组件114的散热鳍借助风扇疏导到外空间。第一散热组件113和第二散热组件除了直接对主PCB板101、副PCB板108上发热源起到降温作用外,第一、二组件内部的风扇、散热鳍作用下向平板电脑外部排热气流,蓄电板102工作产生的热量也随热气流排到平板电脑外,设计在平板电脑左右侧的气孔进入冷气流,有效降低电脑内部的温度。
请参考图2、图3,主PCB板101中部焊接有保护CPU的支架121,侧边设置有SSD模组104及后置摄像模组106、POWER键105、USB模组122、指纹控制模组123、通讯模组117、FAN连接座134和RTC连接座140,副PCB板108上焊接有DDR模组109、用于调控耳机111音量的控制组件110。
请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7,由主PCB板101、副PCB板108、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蓄电板102、固定块103合围的四周卡接有边框4,边框4卡接于后盖2内,位于后盖2底部与边框4底部叠合的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磁铁组131。
请参考图4、图7、图8,后盖2上设计有散热孔21、进气孔24、卡接后置摄像头127的摄像头孔22、卡接若干第一磁铁组128、第三磁铁组137和固定条129的若干条形槽23。
通过第一、二、三磁铁组和底盖上若干条形槽的设计,若干磁铁可以与主、副PCB板上多处含铁部件产生磁吸作用,进一步将内部组件1整体与后盖2稳固起来。
请参考图5、图6,位于边框4内的LCD TP前盖3后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请参考图2、图4,主PCB板、副PCB板、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和固定块103通过螺丝与后盖2固定。
请参考图1、图2,后盖2顶部磁吸有电容笔6。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款平板电脑,由内部组件(1)、后盖(2)、LCD TP盖板(3)和边框(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组件(1)包括主PCB板(101),所述主PCB板(101)通过第一FPC(107)与副PCB板(108)通信控制连接,且通过电池模组(124)、电源线与蓄电板(102)电性连接,所述主PCB板(101)通过LCD模组(125)、第二FPC(133)与LCD TP盖板(3)后的LCD插座(43)通信控制连接,所述主PCB板(101)通过pogo pin模组(136)、第三FPC(130)与固定于边框(4)底部和后盖底部上的外设键盘口(42)卡接,所述主PCB板(101)通过LCD TP模组(132)、第四FPC(135)与固定于LCD TP盖板(3)后的LCD TP插座(41)通信控制连接,所述主PCB板(101)通过lightsensor模组(138)及第五FPC(116)、前置摄像模组(118)及第六FPC(139)分别与位于主PCB板(101)一侧的摄像头组件(126)两端通信控制连接;
所述副PCB板(10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组件(113),所述主PCB板(101)上开设缺口设置有第二散热组件(114),所述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分别通过第一电源线(115a)、第二电源线(115b)与主PCB板上的两FAN连接座(134)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板(102)两端与固定块(103)分别固定连接,支架(121)上紧密贴合有散热铜管(112),所述散热铜管(112)将CPU的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组件(113)和第二散热组件(114)的散热鳍借助风扇疏导到外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PCB板(101)中部焊接有保护CPU的支架(121),侧边设置有SSD模组(104)及后置摄像模组(106)、POWER键(105)、USB模组(122)、指纹控制模组(123)、通讯模组(117)、FAN连接座(134)和RTC连接座(140),所述副PCB板(108)上焊接有DDR模组(109)、用于调控耳机(111)音量的控制组件(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PCB板(101)、副PCB板(108)、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蓄电板(102)、固定块(103)合围的四周卡接有边框(4),所述边框(4)卡接于后盖(2)内,位于所述后盖(2)底部与边框(4)底部叠合的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二磁铁组(1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上设计有散热孔(21)、进气孔(24),卡接后置摄像头(127)的摄像头孔(22)、卡接若干第一磁铁组(128)、第三磁铁组(137)和固定条(129)的若干条形槽(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边框(4)内的LCD TP盖板(3)后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PCB板(101)、副PCB板(108)、第一散热组件(113)、第二散热组件(114)和固定块(103)通过螺丝与后盖(2)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顶部磁吸有电容笔(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22685.8U CN221261589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款平板电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22685.8U CN221261589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款平板电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61589U true CN221261589U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623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22685.8U Active CN221261589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一款平板电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61589U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23222685.8U patent/CN2212615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22658B (zh) | ||
WO2017202254A1 (zh) | 电脑cpu散热器的安装固定装置及专用的cpu散热器 | |
JP3672253B2 (ja) | モジュール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該モジュール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のための接続装置、モジュール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の冷却方式および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
US2023006680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494013A (zh) | 电子设备 | |
US20120170233A1 (en) | Mainframe structure | |
KR100831738B1 (ko) | 휴대용단말기의 방열구조 | |
CN101164164A (zh) | 散热器、电路基板、电子设备 | |
CN221261589U (zh) | 一款平板电脑 | |
TW201423343A (zh) | 伺服器及伺服主機 | |
KR101359740B1 (ko) | 컴퓨터 케이스 | |
JP2004047751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の冷却構造 | |
US2009023787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 |
CN101299161A (zh) | 一种低功耗无噪声嵌入式计算机 | |
CN112333992A (zh) | 电子设备 | |
CN210119749U (zh) | 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 |
CN221378579U (zh) | 一种计算机主板保护结构 | |
CN213399379U (zh) | 一种方便散热的笔记本 | |
CN221927068U (zh) | 一种平板电脑散热模组 | |
CN221927024U (zh) | 一种平板电脑后壳 | |
CN110018723A (zh) | 一种桌面式一体机 | |
CN214427900U (zh) | 一种通用于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散热器 | |
CN213518059U (zh) | 带有5g模块的一体机 | |
TWM249105U (en) | Cooling module of computer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with air wall for preventing recycling of heated air | |
CN210244275U (zh) | 一种带xmc扩展的vpx模块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