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02736U -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02736U
CN221202736U CN202322859194.8U CN202322859194U CN221202736U CN 221202736 U CN221202736 U CN 221202736U CN 202322859194 U CN202322859194 U CN 202322859194U CN 221202736 U CN221202736 U CN 221202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usb device
earphone charging
positioning
protecti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591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林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n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591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02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02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02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耳机充电盒包括壳体、主板、保护套以及USB器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的底部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插孔,插孔与容纳腔连通,壳体内设有沉台,沉台连通于插孔并位于插孔的外周,主板设于容纳腔中,保护套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抵接于主板,第二端抵接于沉台,USB器件设于容纳腔中并与主板连接,USB器件被包覆于保护套内,且USB器件的接口部对应插孔设置。当耳机充电盒沿着USB器件的接口部方向朝地面跌落时,该耳机充电盒的保护套能够缓冲USB器件对主板的撞击力度,提高耳机充电盒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通常会配置耳机充电盒对其进行充电和收纳,为了保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耳机充电盒内的USB器件通常垂直连接于主板的下方。
然而,当耳机充电盒沿着USB器件的接口方向朝向地面跌落时,这种垂直连接的方式会造成耳机充电盒的壳体对USB器件发生碰撞,从而导致USB器件对相连接的主板产生撞击,造成主板变形,使得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发生脱落、变形的风险,影响耳机充电盒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在跌落时能够缓冲USB器件对主板的撞击力度,提高耳机充电盒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沉台,所述沉台连通于所述插孔并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
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容纳腔中;
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接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二端抵接于所述沉台;以及
USB器件,所述USB器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USB器件被包覆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USB器件的接口部对应所述插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二端的外周环绕的凹槽,沿所述容纳腔指向所述插孔的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USB器件和所述插孔的开口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限制所述保护套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陷部;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环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环设于所述沉台的外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沉台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于所述插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主体部和外环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外环部环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且所述外环部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指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凹环,所述凹环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以密封于所述通孔和所述主板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本体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壳体、主板、保护套以及USB器件,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孔,壳体内设有沉台,沉台连通于插孔并位于插孔的外周,USB器件包覆于保护套内以使保护套的第二端抵接于沉台,沉台的设计使得USB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增大,保护套可以延伸至与壳体接触。相对于USB器件撞击壳体产生的硬支撑,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保护套撞击壳体变成软支撑,当耳机充电盒沿着USB器件的接口部方向朝地面跌落时,保护套会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可以缓冲USB器件对主板的撞击力度,从而降低主板因受到撞击产生变形导致电子元器件掉落、开裂的风险,提高耳机充电盒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耳机充电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耳机充电盒;10、壳体;11、容纳腔;12、插孔;13、沉台;14、第二限位部;15、容纳空间;16、第二定位部;161、通孔;20、主板;30、保护套;31、第一部分;31a、第一端;311、第一限位部;312、主体部;313、外环部;32、第二部分;32a、第二端;321、凹槽;33、第一定位部;331、凹环;40、USB器件;X1:第一方向;X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内”、“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蓝牙耳机通常会配置耳机充电盒对其进行充电和收纳,由于耳机充电盒内设有耳机收纳部分、主板、电池、USB器件等,导致内部空间有限。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耳机充电盒内的USB器件通常垂直连接于主板的下方,并在耳机充电盒的壳体的底部开设插孔,USB器件对应插孔设置以使USB器件可以通过插孔连接数据线对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
然而,当耳机充电盒沿着USB器件的接口方向朝向地面跌落时,这种垂直连接的方式会造成耳机充电盒的壳体对USB器件发生碰撞,从而导致USB器件对相连接的主板产生撞击,造成主板变形,进而导致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发生脱落、变形的风险,影响耳机充电盒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多采用在垂直方向上增大USB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方式,使得耳机充电盒在跌落时USB器件有足够的活动行程以减小壳体对USB器件的撞击力度。然而,这种方式会导致耳机充电盒在外观上存在可见性间隙,不仅影响外观效果,而且该可见性间隙容易进水、进尘,不利于该耳机充电盒的防水防尘设计。
基于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壳体、主板、保护套以及USB器件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孔,壳体内设有沉台,沉台连通于插孔并位于插孔的外周,USB器件包覆于保护套内以使保护套的第二端抵接于沉台。
本申请的耳机充电盒,通过在壳体底部的插孔外周设置沉台,将保护套延伸至与沉台抵接以使保护套能连接于壳体,这样使得USB器件与壳体间的硬支撑变为软支撑,以此来缓冲USB壳体对USB器件的缓冲力度,从而减缓USB器件对主板的撞击,提高耳机充电盒的使用可靠性。此外,由于保护套可以延伸至与壳体的沉台接触,USB器件与壳体之间在外观上不会存在可见性间隙,一方面,不影响耳机充电盒的外观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保证耳机充电盒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能。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耳机充电盒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耳机充电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即,仅示出USB器件和主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100,包括壳体10、主板20、保护套30以及USB器件4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壳体10的底部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插孔12,插孔12与容纳腔11连通,壳体10内设有沉台13,沉台13连通于插孔12并位于插孔12的外周,主板20设于容纳腔11中。保护套3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1a和第二端32a,第一端31a抵接于主板20,第二端32a抵接于沉台13,USB器件40设于容纳腔11中并与主板20连接,USB器件40被包覆于保护套30内,且USB器件40的接口部对应插孔12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盒100包括壳体10、主板20、保护套30以及USB器件40,通过在壳体10底部的插孔12的外周设置沉台13,使得USB器件40与壳体10之间的间隙增大,因此保护套30可以延伸至与壳体10接触。这样,相对于USB器件40直接撞击壳体10的方式,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保护套30撞击壳体10变成软支撑。当耳机充电盒100沿着USB器件40的接口部方向朝地面跌落时,该保护套30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从而可以缓冲USB器件40对主板20的撞击力度,降低主板20因受到撞击产生变形导致电子元器件掉落、开裂的风险,从而提高耳机充电盒100的使用可靠性。
此外,由于上述沉台13为沿容纳腔11指向插孔12的方向进行设置的凹槽321,使得保护套30与壳体10的连接处的壁厚小于壳体其他位置的壁厚,从而使得沿容纳腔11指向插孔12的方向上(如图3所示的方向X1),USB器件40的接口部与插孔12之间的间隙增大,为保护套30的设置预留了空间,即,使得保护套30的第二端32a能够延伸到该间隙处(即沉台13处)抵接于该沉台13。这样,不用改变USB器件40与主板20的连接位置,即在耳机充电盒100原有的架构上即可实现,只需在加工时对USB器件40对应的壳体10位置进行减胶,并将保护套30进行延伸,该耳机充电盒100未增加额外成本,有利于确保耳机充电盒100不会增加新的制程风险。
参见图3和图5,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缓USB器件40对主板20的撞击力度,第二端32a的内壁上设有沿第二端32a的外周环绕的凹槽321,沿容纳腔11指向插孔12的方向上,凹槽321位于USB器件40和插孔12的开口之间。当耳机充电盒100沿着USB器件40的接口部方向朝地面跌落时,壳体10受到沿USB器件40方向的作用力导致保护套30产生变形,此时,该凹槽321可以提供变形空间,缓冲壳体10对USB器件40的撞击力度,从而缓冲USB器件40对主板20的撞击力度,降低主板20因受到撞击产生变形导致电子元器件掉落、开裂的风险。
可选地,上述保护套30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等,由此在耳机充电盒100受到撞击时可以吸收一部分的冲力,使得原本的撞击力得到缓解。
参见图3至图5,一些实施例中,若保护套30只依靠第一端31a与主板20抵接,第二端32a与沉台13抵接来实现保护套30的连接,当耳机充电盒100跌落受到碰撞时,可能会造成保护套30晃动或移位,从而影响保护套30连接的稳定性。基于此,为了防止保护套30在受到撞击或者是跌落作用发生移位的情况,保护套30设有第一限位部311,壳体10内设有第二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14配合连接于第一限位部311,以限制保护套30在壳体10内的位置。这样,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14配合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防止壳体10在受到碰撞时保护套30在壳体10内晃动或移位,确保保护套30在壳体10内能够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保护套3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该第一限位部311、第二限位部14二者之一可为凹环部,二者另一可为凸环部,本实施例将以该第一限位部311为凹环部,第二限位部14为凸环部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套30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具有第一端31a,第二部分32具有第二端32a,第一部分31围设于第二部分32的外周,第一部分31设有第一限位部311,且第一限位部311为凹陷部,第二限位部14为凸环部,第二限位部14环设于沉台13的外周,第二限位部14与沉台13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5,容纳空间15连通于插孔12和容纳腔11,第二部分32位于容纳空间15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31围设于第二部分32的外周,第一部分31的外径是大于第二部分32的外径的,并且第一部分31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15。通过将保护套30设置为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设有第一限位部311,第二限位部14为凸环部,第二部分32位于容纳空间15中,这样使得第二限位部14通过与第一限位部311配合连接对第一部分31起到限位作用,第二限位部14与沉台13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5容纳第二部分32同样起到限位作用,使得保护套30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第一部分31包括主体部312和外环部313,主体部312连接于主板20和第二部分32,外环部313环设于主体部312的外周,例如,该外环部313可一体成型于该主体部312的外周,且外环部313与主体部312沿主体部312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限位部311。可以理解的是,外环部313与主体部312沿主体部312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形成了位于第一部分31的凹环部,该凹环部即形成该第一限位部311,由前述可知,第二限位部14为凸环部,那么凸环部刚好能嵌入到该凹环部内,也即,第一部分31卡合到第二限位部14以实现保护套30与壳体10的连接。这样,保护套30不仅受到沿容纳腔11指向插孔12的方向上的限位作用,还受到垂直于上述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使得该保护套30不易发生晃动或偏位的现象,使得保护套30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有利于提高耳机充电盒100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31也可不包括上述的外环部313,而是直接在第一部分31上开设凹环,也能够实现第一部分31与壳体10的限位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32的内径,和/或,第一部分31的壁厚大于第二部分32的壁厚。由于USB器件和保护套在组装时,主要是通过第一部分31的开口进行组装,基于此,通过设计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内径关系,能够使得USB器件40和保护套30进行组装时,USB器件40更容易插入到保护套30中,从而提高耳机充电盒100的装配效率。此外,由于第一部分31抵接于主板20,且部分第一部分31裸露于容纳腔11中,采用第一部分31的壁厚大于第二部分32的壁厚,一方面,使得保护套30有足够大的支撑面积与主板20连接,对来自于壳体10的撞击提供更好的阻挡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保护套30提供稳固的支撑,若第一部分31的壁厚小于第二部分31的壁厚,在受力的情况下导致保护套30极易变形使其连接不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11的宽度自第一端31a向第二端32a的方向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部311的宽度自第一端31a向第二端32a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第二限位部14为凹环部时,第二限位部14的内径自第一端31a向第二端32a的方向同样是逐渐增大的,第二限位部14的截面形状可大致为倒梯形。这样,当保护套30进行组装时,第二部分32更容易对位第二限位部14,并且使得第二部分32插入到第二限位部14的容纳空间15的过程中可以平稳地过渡,使得保护套30插入时更省力。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护套30在壳体10中的装配稳定性,定义容纳腔11指向插孔12的开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1。保护套30还包括第一定位部33,第一定位部33设置于第一端31a的外周,且第一定位部33沿第二方向X2延伸;壳体10内还设有第二定位部16,第二定位部16位于插孔12的一侧,第二定位部16与第一定位部33定位连接;其中,第二方向X2垂直于第一方向X1。这样,在组装保护套30时,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33和第二定位部16快速实现对保护套30的定位,减少保护套30对位不准的次数,从而提高耳机充电盒100的组装效率。
参见图3至图5,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部16凸设于壳体10的内壁,且第二定位部16沿第一方向X1上设有通孔161,通孔161连通于容纳腔11,第一定位部33设有凹环331,凹环331卡合于第二定位部16,以使第一定位部33至少部分伸入通孔161以密封于通孔161和主板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33为保护套30从第一端31a沿第二方向X2延伸出的一部分,该第一定位部33可以与保护套30一体成型,第二定位部16为设于壳体10内壁的凸环部。第一定位部33通过凹环331卡合于第二定位部16,第一定位部33至少部分插设于通孔161内,第一定位部33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定位部16外周。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定位部的定位作用使得保护套30与壳体10的连接更加稳固,另一方面,第一定位部33插设于通孔161和主板20之间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或者是灰尘进入耳机充电盒100中,有利于该耳机充电盒100的防水防尘设计。
耳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如上述的耳机充电盒100,耳机充电盒100用于收纳耳机本体,从而能够对收纳于其中的耳机本体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100的耳机组件具有如上述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100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沉台,所述沉台连通于所述插孔并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
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容纳腔中;
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接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二端抵接于所述沉台;以及
USB器件,所述USB器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USB器件被包覆于所述保护套内,且所述USB器件的接口部对应所述插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二端的外周环绕的凹槽,沿所述容纳腔指向所述插孔的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USB器件和所述插孔的开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限制所述保护套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陷部;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环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环设于所述沉台的外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沉台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于所述插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主体部和外环部,所述主体部连接于所述主板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外环部环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且所述外环部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和/或,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指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凹环,所述凹环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以密封于所述通孔和所述主板之间。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本体。
CN202322859194.8U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Active CN221202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9194.8U CN221202736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9194.8U CN221202736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02736U true CN221202736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1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59194.8U Active CN221202736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02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2298B (zh) 具有浮动构造的连接器
CN102573348B (zh) 电子装置
CN103578166A (zh) 扁平汽车钥匙
CN221202736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组件
KR20200086089A (ko) 무선 충전기
CN204578585U (zh) 一种内置缓冲机构的智能手机
EP2605341B1 (en) Socket connector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72920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接口保护盖的固定结构
CN211019217U (zh) 扬声器箱及电子设备
JP2012059644A (ja) 電子装置及びキャップ
CN201910244U (zh) 硬盘装置
JP3183269U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バウンド式ケース及びバウンド式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20399652U (zh) 一种gps定位器
CN113520003A (zh) 数码产品保护壳
CN220441057U (zh) 一种多功能u盘
CN217984571U (zh) 一种双盖设计的耳机充电舱
CN209928461U (zh) 一种u盘存储器
CN216121842U (zh) 一种充电器外壳及充电器
CN219938475U (zh) 音频输出单元的弹性固定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12183569U (zh) 一种具有抗压保护的手机主板
CN21975980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
CN211309516U (zh) 一种软件存储设备运输用缓冲装置
CN215345016U (zh) 蓝牙耳机
CN219513258U (zh) 一种高强度防冲击用于电芯安装的安装壳体
CN214492172U (zh) 便携式打印机跌落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