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71294U -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71294U
CN221171294U CN202323320275.7U CN202323320275U CN221171294U CN 221171294 U CN221171294 U CN 221171294U CN 202323320275 U CN202323320275 U CN 202323320275U CN 221171294 U CN221171294 U CN 22117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ea
metallurgical
flux
composite pipe
meta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202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yang Steel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yang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yang Steel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yang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202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7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7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7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包括高通量组件,所述高通量组件的外部安装有冶金复合管组件,所述高通量组件包括接触面积增加翅片、多孔层,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多孔层,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横截面形状为“S”字型设置,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关于冶金复合管组件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并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方向与冶金复合管组件的竖直中轴线为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液体与多孔层接触面积的形式,便于增加高通量管的传热性能,同时在高通量管的外部设置有多层结构的复合金属管,便于增加高通量管道的强度与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背景技术
冶金复合管是一种由不同材料组成的管道,通常由内层金属管、中间层聚合物层和外层金属管组成,这种管道结构的设计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以提高管道的性能和寿命,高通量管是通过改变管子形状或对管子进行表面处理来强化传热,以提高换热器的效率,用于强化沸腾传热过程的换热器新技术,高通量管是一种在光滑表面上覆盖多孔层后所形成的换热元件,它能够对沸腾换热进行显著的强化,根据不同的强化需求可加工成管内多孔表面或管外多孔表面。
在中国专利CN210231873U中,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口径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所述大口径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端部设有焊接坡口,所述焊接坡口包括倾斜部及功能部,所述倾斜部为设置在所述大口径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端部的贯通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端部设有环形的所述功能部。倾斜部形成的坡口适用于焊条电弧焊的填充盖面,有效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大开口角度可采用快速焊接、多道排焊的方法,进而有利于控制层间温度和加快焊缝冷却速度,从而降低焊缝气孔缺陷和热裂纹倾向;功能部能够进一步增加坡口的优良性能,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高硫高盐工况下镍基合金冶金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的点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的风。
现有的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存在现有的冶金复合管热交换能力较差,在一些石油或化工等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适用性较低,而现有的高通量管虽然热交换能力较强,但由于自身材质等问题,强度与承载力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收到外界较大的力,容易出现弯折或断裂,在化工行业中容易导致危险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现有的冶金复合管热交换能力较差,在一些石油或化工等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适用性较低,而现有的高通量管虽然热交换能力较强,但由于自身材质等问题,强度与承载力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收到外界较大的力,容易出现弯折或断裂,在化工行业中容易导致危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包括高通量组件,所述高通量组件的外部安装有冶金复合管组件,所述高通量组件包括接触面积增加翅片、多孔层,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多孔层,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横截面形状为“S”字型设置,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关于冶金复合管组件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并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方向与冶金复合管组件的竖直中轴线为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层的材质为铁粉烧结而成,且铁粉在烧结之前均匀包裹有镍磷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层的厚度设置为两毫米,且多孔层的外壁分布有若干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冶金复合管组件包括第一金属复合管、聚合物中间层、第二金属复合管,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有聚合物中间层,且聚合物中间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复合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与聚合物中间层构成嵌套结构,且聚合物中间层与第二金属复合管构成嵌套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设置,且第一金属复合管的内壁均匀涂抹有聚氨酯涂料,所述聚合物中间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设置,且聚合物中间层的厚度设置为零点八毫米,所述第二金属复合管的材料为低合金钢材料设置,且第二金属复合管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横截面为“S”字型的接触面积增加翅片便于能够增加附着在接触面积增加翅片上的多孔层与管道内部流经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升传热效率,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的方向与液体流向相一致,不会对液体的流速产生影响,使液体能够更快的接触到多孔层,进而便于提升传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孔层,多孔层有铁粉烧结而成,且铁粉的外部包裹有镍磷合金,能够避免化工液体与铁粉接触,造成铁粉的腐蚀,进而便于能够对多孔层进行防护,增加此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不锈钢的第一金属复合管,且在第一金属复合管的内壁涂抹有聚氨酯涂料,便于能够增强第一金属复合管的耐腐蚀性,第一金属复合管与第二金属复合管之间设置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聚合物中间层,能够有效的减少管内摩擦,进而便于提升此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的耐磨性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低合金钢材料的第二金属复合管,便于使此高通量管能承受更高的压力和负载,进而便于提升整个高通量管的强度及食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通量组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冶金复合管组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通量组件;2、冶金复合管组件;101、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2、多孔层;201、第一金属复合管;202、聚合物中间层;203、第二金属复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包括高通量组件1,高通量组件1的外部安装有冶金复合管组件2,高通量组件1包括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多孔层102,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多孔层102。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横截面形状为“S”字型设置,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关于冶金复合管组件2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并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方向与冶金复合管组件2的竖直中轴线为平行设置,横截面为“S”字型的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便于能够增加附着在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上的多孔层102与管道内部流经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升传热效率,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方向与液体流向相一致,不会对液体的流速产生影响,使液体能够更快的接触到多孔层102,进而便于提升传热效率,多孔层102的材质为铁粉烧结而成,且铁粉在烧结之前均匀包裹有镍磷合金,多孔层102的厚度设置为两毫米,且多孔层102的外壁分布有若干孔洞,多孔层102有铁粉烧结而成,且铁粉的外部包裹有镍磷合金,能够避免化工液体与铁粉接触,造成铁粉的腐蚀,进而便于能够对多孔层102进行防护,增加此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与图4所示,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冶金复合管组件2包括第一金属复合管201、聚合物中间层202、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外壁紧密贴合有聚合物中间层202,且聚合物中间层2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第一金属复合管201与聚合物中间层202构成嵌套结构,且聚合物中间层202与第二金属复合管203构成嵌套结构,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设置,且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内壁均匀涂抹有聚氨酯涂料,聚合物中间层202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设置,且聚合物中间层202的厚度设置为零点八毫米,通过设置有不锈钢的第一金属复合管201,且在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内壁涂抹有聚氨酯涂料,便于能够增强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耐腐蚀性,第一金属复合管201与第二金属复合管203之间设置有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聚合物中间层202,能够有效的减少管内摩擦,进而便于提升此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的耐磨性能,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的材料为低合金钢材料设置,且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低合金钢材料的第二金属复合管203便于使此高通量管能承受更高的压力和负载,进而便于提升整个高通量管的强度及食用寿命。
工作原理:首先,当高温的化工液体从此冶金复合高通量管的内部流过时,会流经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外部,依旧是与多孔层102向接触,多孔层102多孔的表面形成了众多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泡核沸腾中心,使液体的膜状沸腾改变为泡核沸腾,液体在微孔中以薄液膜的形式处于四周受热状态,气泡内气体升温后迅速膨胀破裂,脱离沸腾表面,此时液体借助表面张力作用不断吸入微孔,并在孔穴中受热、蒸发,使沸腾设备保持在泡核沸腾的状态下,由于改变了沸腾状态,使总传热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液体在孔穴内受气泡不断膨胀、收缩而持续循环作用,孔穴也不易被堵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通量组件(1),所述高通量组件(1)的外部安装有冶金复合管组件(2),所述高通量组件(1)包括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多孔层(102),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多孔层(102);
所述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横截面形状为“S”字型设置,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关于冶金复合管组件(2)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并且接触面积增加翅片(101)的方向与冶金复合管组件(2)的竖直中轴线为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层(102)的材质为铁粉烧结而成,且铁粉在烧结之前均匀包裹有镍磷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层(102)的厚度设置为两毫米,且多孔层(102)的外壁分布有若干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冶金复合管组件(2)包括第一金属复合管(201)、聚合物中间层(202)、第二金属复合管(203),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外壁紧密贴合有聚合物中间层(202),且聚合物中间层(2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复合管(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201)与聚合物中间层(202)构成嵌套结构,且聚合物中间层(202)与第二金属复合管(203)构成嵌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设置,且第一金属复合管(201)的内壁均匀涂抹有聚氨酯涂料,所述聚合物中间层(202)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设置,且聚合物中间层(202)的厚度设置为零点八毫米,所述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的材料为低合金钢材料设置,且第二金属复合管(203)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
CN202323320275.7U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Active CN22117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20275.7U CN221171294U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20275.7U CN221171294U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71294U true CN221171294U (zh) 2024-06-18

Family

ID=9146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20275.7U Active CN221171294U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7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9252B (zh) 一种强化传热管
CN101504261B (zh) 一种纵向流一体式翅片管
CN204329696U (zh) 一种内翅强化换热管
CN201133781Y (zh) 换热器用螺旋波纹换热管
CN221171294U (zh)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
CN204830966U (zh) 一种火力发电凝汽器用高效冷凝管
CN206146272U (zh) 交错凹面管管壳式换热器
CN101929821B (zh) 一种通孔金属泡沫多孔螺纹管
CN117489899A (zh) 一种冶金复合高通量管及其生产工艺
CN207991332U (zh) 一种交错凹面换热管套管式换热器
CN206347902U (zh) 一种高效钛材同轴套管换热器
CN215725318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螺纹翅片套管换热器
CN105758016A (zh) 一种集热管尺寸规律变化的太阳能集热器
CN202339123U (zh) 一种焊接连续螺旋曲面折流板换热器
CN203657552U (zh) 一种低温高通量管重沸器
CN100467993C (zh) 螺旋折流板支撑丁胞管束换热器
CN109612312B (zh) 一种波浪形板灯笼结构的球形换热器
CN220304359U (zh) 一种高频焊圆型不等厚散热管
RU2502930C2 (ru) Струй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типа труба в трубе
CN207688712U (zh) 一种整体挤压式螺旋翅片管
CN105737662A (zh) 一种防腐翅片管
CN206146271U (zh) 交错凹面换热管
CN113865403A (zh) 翅片换热器
CN209926939U (zh) 卧式斜锥纹冷凝管热交换器
CN217900584U (zh) 一种螺旋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