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41428U -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41428U
CN221141428U CN202322658629.2U CN202322658629U CN221141428U CN 221141428 U CN221141428 U CN 221141428U CN 202322658629 U CN202322658629 U CN 202322658629U CN 221141428 U CN221141428 U CN 221141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egulating part
seawater
shell
flow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86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升
董慧栓
杨金水
李长岭
侯欣欣
刘浩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86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41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41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41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提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顶端设置有加压设备,所述壳体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滑槽内侧设有调流部,所述调流部内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调流部顶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维护设备,所述壳体与所述维护设备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承载座和调流部的配合,减少了工作人员将交换树脂从设备内向外移出的难度,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交换树脂进行移出维护,有利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维护保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提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溴元素都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碱法空气吹出法作为常见的海水提溴技术,其主要包括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提取流程将普通海水经过海水晒盐和提取氯化钾后形成含溴离子浓度较大的浓缩海水,然后在通入氯气使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并将生成的溴单质通入空气吹入含有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吸收塔里,氢氧化钠与溴单质和水反应生成溴化钠、溴酸钠和水,之后溴离子再次被氯气置换为溴单质,最后将含有较多溴单质的水溶液进行蒸馏和冷凝分离,从而能够完成海水提溴,由于经提溴后的海水主要为以氢氧根为主的碱性废水,需要进行中和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现有中通常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工艺去除海水提溴废水中的氢氧根,以达到中和净化废水的目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的过程中,废水中交换势能较高、附着力强的离子或大分子之类的物质,容易被交换或吸附到树脂上,并沉积在树脂内部,阻塞了离子交换的通道,而在再生时却难以洗脱下来,从而会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阳离子交换树脂长期良好地运行,不能光靠再生处理,还需要定期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从中和设备中取出进行维护保养,然而现有的中和设备不便于将交换树脂进行快速移出,且移除过程操作难度较大效率较低,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具有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交换树脂进行移出维护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座,所述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顶端设置有加压设备,所述壳体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滑槽内侧设有调流部,所述调流部内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调流部顶端设置有过滤层,所述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维护设备,所述壳体与所述维护设备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其中,所述调流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外侧。
其中,所述承载座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二连通槽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连接管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座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伸缩端与所述调流部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承载座和调流部的配合,减少了工作人员将交换树脂从设备内向外移出的难度,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交换树脂进行移出维护,从而有利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维护保养。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安装座;12、伸缩电机;2、壳体;21、封闭盖;22、加压设备;23、承载座;231、第一连通槽;232、第二连通槽;24、滑槽;241、导向槽;242、导向杆;25、排水管;3、调流部;31、导流槽;32、过滤层;33、导向块;4、维护设备;4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座1,支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顶端设置有壳体2,壳体2顶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盖21,封闭盖21顶端设置有加压设备22,壳体2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载座23,承载座23内部开设有滑槽24,壳体2一侧设置有排水管25,滑槽24内侧设有调流部3,调流部3内部开设有导流槽31,调流部3顶端设置有过滤层32,支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维护设备4,壳体2与维护设备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1。
本实施方案中:支座1为装置的各个部件提供了安装的载面,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安装座11负责对壳体2以及壳体2上方的部件进行承载,阳离子交换树脂层设置于壳体2内部,壳体2顶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外部的废水管路进行连接,海水提溴所产生的废水可通过进水管注入壳体2内部,壳体2为海水提溴废水提供了中和净化的空间,废水在通过树脂层的过程中其内部所含有的氢氧根离子能够在吸附到树脂上,从而能够完成对于废水的中和净化,封闭盖21用于对壳体2进行封闭,防止外界物质进入壳体2内部对树脂层造成污染,加压设备22设置于封闭盖21顶端,加压设备22一侧与外部水管进行连接,加压设备22用于将外部水流加压后的水送入壳体2内部,将壳体2内部树脂层冲刷送入维护设备4内部,承载座23顶端设置有斜面,承载座23能够对树脂层进行承载,斜面的设置能够便于树脂层在外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通过调流部3流动至维护设备4内部,调流部3垂直滑动于滑槽24内侧,滑槽24为调流部3提供了滑动的空间,使得调流部3能够在滑槽24内部完成垂直滑动,排水管25为完成净化的废水提供了向外排出的通道,调流部3和滑槽24之间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的设置使得调流部3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证调流部3和滑槽24之间处于密封状态,防止水流会从调流部3和滑槽24内壁之间向下泄漏,调流部3通过在滑槽24内侧进行垂直滑动能够对壳体2内部水流方向进行控制,调流部3顶端设置的过滤层32孔径小于树脂颗粒的粒径,维护设备4内部设置有对离子树脂进行彻底维护保养的设备,连接管41则为离子交换树脂提供了向维护设备4内部流通的通道,当调流部3在滑槽24内侧运动至最高处时,连接管41会与调流部3处于封闭状态,调流部3内部开设的导流槽31会恰好与排水管25进行连通,此时工作人员控制外部废水管路开启,将废水送入壳体2内部,废水在交换树脂的作用下完成中和净化后能够通过排水管25向外排出,完成对于废水的中和净化,而壳体2内部的树脂层则由于调流部3顶端设置的过滤层32无法进入导流槽31内部,从而能够避免树脂层会在中和净化的过程中向外泄漏,当调流部3滑动至最低处时,导流槽31与排水管25之间处于封闭状态,而维护设备4会与壳体2内腔进行连通,这时工作人员便可控制加压设备22进行开启,将外部水流经加压后注入壳体2内部,树脂层则能够在水流的冲刷下作用下,通过连接管41进入维护设备4内部,待树脂被完全冲刷至维护设备4内部后,工作人员便可通过维护设备4对树脂层进行维护保养。
调流部3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3,滑槽24内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41,导向槽241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42,导向块33滑动连接于导向杆242外侧;导向槽241为导向块33提供了滑动的空间,导向块33中部开设有导向杆242吻合的通槽,导向块33通过通槽滑动连接于导向杆242的外侧,导向杆242用于为导向块33在导向槽241的垂直滑动进行辅助导向,能够提升调流部3进行垂直滑动时的稳定性。
承载座23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231和第二连通槽232,第一连通槽231与第二连通槽232分别与排水管25和连接管41连通;第一连通槽231为完成中和净化的海水流入排水管25内部提供了流通的通道,使得完成中和净化的海水能够通过排水管25向外排出,第二连通槽23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便于树脂层在外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通过第二连通槽232流动至连接管41内部,从而使得树脂层可通过连接管41进入维护设备4内部进行维护保养。
安装座11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2,伸缩电机12伸缩端与调流部3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1内部安装的伸缩电机12用于控制调流部3在滑槽24内部进行垂直运动,使得调流部3能够在滑槽24内侧完成上下滑动,完成对于流路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对废水进行中和净化处理时,通过伸缩电机12控制调流部3在滑槽24内侧向上滑动至最高处,调流部3一侧会对第二连通槽232进行封闭,而调流部3内部开设的导流槽31会恰好与承载座23内部的第一连通槽231连通,此时工作人员控制外部废水管路开启,将废水送入壳体2内部,废水在通过树脂层的过程中其内部所含有的氢氧根离子能够在吸附到树脂上完成中和净化,而完成中和的净水则能够通过第一连通槽231进入排水管25内部并向外排出,壳体2内部的树脂层则由于调流部3顶端设置的过滤层32无法进入导流槽31内部,从而能够避免树脂层会在中和净化的过程中向外泄漏,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壳体2内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向外移出,进行彻底的维护保养时,工作人员通过伸缩电机12控制调流部3在滑槽24内侧向下滑动至最低处,此时导流槽31会运动至与第一连通槽231错位,使导流槽31不再与排水管25进行连通,并且当调流部3滑动至最低处时,调流部3不再对第二连通槽232进行封闭,第二连通槽232会与壳体2内腔进行连通,这时工作人员便可控制加压设备22进行开启,将外部水流经加压后注入壳体2内部,树脂层则能够在水流的冲刷下作用下,通过第二连通槽232和连接管41进入维护设备4内部,待树脂被完全冲刷至维护设备4内部后,工作人员便可通过维护设备4对树脂层进行维护保养,通过承载座23和调流部3的配合,减少了工作人员将交换树脂从设备内向外移出的难度,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交换树脂进行移出维护,从而有利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维护保养。

Claims (4)

1.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顶端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顶端固定连接有封闭盖(21),所述封闭盖(21)顶端设置有加压设备(22),所述壳体(2)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承载座(23),所述承载座(23)内部开设有滑槽(24),所述壳体(2)一侧设置有排水管(25),所述滑槽(24)内侧设有调流部(3),所述调流部(3)内部开设有导流槽(31),所述调流部(3)顶端设置有过滤层(32),所述支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维护设备(4),所述壳体(2)与所述维护设备(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流部(3)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3),所述滑槽(24)内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41),所述导向槽(241)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42),所述导向块(33)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24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23)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231)和第二连通槽(232),所述第一连通槽(231)与所述第二连通槽(232)分别与所述排水管(25)和所述连接管(4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2),所述伸缩电机(12)伸缩端与所述调流部(3)底端固定连接。
CN202322658629.2U 2023-09-29 2023-09-29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Active CN221141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8629.2U CN221141428U (zh) 2023-09-29 2023-09-29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8629.2U CN221141428U (zh) 2023-09-29 2023-09-29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41428U true CN221141428U (zh) 2024-06-14

Family

ID=9138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8629.2U Active CN221141428U (zh) 2023-09-29 2023-09-29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41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133A (zh) 水力自控初雨分流装置
CN115124213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11410535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21141428U (zh) 一种用于海水提溴废水的中和装置
CN220098628U (zh) 一种沉降罐式自动冲洗溶气气浮装置
CN112978956A (zh) 一种陶瓷膜高效深度处理矿井水的工艺
CN116675284A (zh) 一种污水净化系统及其处理装置
CN104016426B (zh) 用于地下水污染处理井反应材料的还原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5155653A (zh) 感应流速初雨分流装置
CN112624375B (zh) 一种基于pdca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设备过滤装置
CN114853216A (zh) 一种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23739A (zh)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
CN104692495B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74401U (zh)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107989010B (zh) 一种乏燃料贮存水池移动式撇沫装置
CN204919756U (zh) 感应流速初雨分流装置
CN210033337U (zh) 一种用于瓦斯抽采管道的湿式除尘装置
CN203710852U (zh)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预处理装置
CN117447008B (zh) 一种甲醇精馏塔残液分散处理机
CN108554119A (zh) 一种次氯酸钙生产尾气处理装置
CN215516882U (zh) 一种洗瓶机水循环油水分离装置
CN111719422B (zh) 一种自调节易排水桥梁
CN217188042U (zh) 湿法乙炔生产中废气回收利用系统
CN221867827U (zh) 生产橡胶助剂产生的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3266016U (zh) 一种反渗透工艺锅炉软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