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8733U - 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8733U
CN221108733U CN202322443511.8U CN202322443511U CN221108733U CN 221108733 U CN221108733 U CN 221108733U CN 202322443511 U CN202322443511 U CN 202322443511U CN 221108733 U CN221108733 U CN 221108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bracket
felt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3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震
郭杰
佘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eliso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eliso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eliso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elison New Mate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8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8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所述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包括包括滴漆区,所述滴漆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安装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左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直线模组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一油漆滴加管,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二油漆滴加管,所述支撑板通过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涂覆控制区,所述涂覆控制区前方固定有穿线挑高区,所述滴漆区两侧固定有上漆装置。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的滚涂装置,安全性得到提高,伺服电机和直线模组精确控制后续道次涂覆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双变频分别精确控制两个油漆滴加管的上漆量,大大提高了漆包线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漆包线的工艺流程为放线-退火-涂漆-烘焙-冷却-收线,其中涂漆环节尤为重要,涂漆是将漆涂覆在金属导体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漆层的过程。随着漆包线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漆包线产品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保证漆包线的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
目前的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滚轮带漆进行涂覆,一组滚轮位于漆槽上方,漆槽内部注入油漆,滚轮在转动时将油漆带入毛毡,线材经过毛毡达到涂覆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滚涂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操作不当易将毛毡带入漆包机烘箱内造成失火,对带入的油漆无法精确控制,无法保证带漆量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多道次之间的油漆无差别控制,易产生漆瘤且产品尺寸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滚涂装置,安全性低且无法保证带漆量的连续性及稳定性,易产生漆瘤且产品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包括滴漆区,所述滴漆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安装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左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直线模组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漆滴加管,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油漆滴加管,所述第一油漆滴加管下方设有油漆导槽,所述第二油漆滴加管固定于进线线材第一道次上方,所述支撑板通过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有涂覆控制区;所述涂覆控制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调高机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方放置有第一毛毡,所述油漆导槽放置于所述第一毛毡上方,所述第一毛毡后方放置有第二毛毡,所述第一毛毡前方放置有第三毛毡,所述第二毛毡上方放置有压板于,所述第二毛毡后方固定有挡板,所述底板底部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固定所述涂覆控制区于卧式漆包机烘箱出口处。所述涂覆控制区前方固定有穿线挑高区,所述滴漆区两侧固定有上漆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线挑高区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两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有第一L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有第二L板,所述第一L板、第二L板分别与卧式漆包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漆装置包括置于滴漆区两侧的第一上漆电机和第二上漆电机,所述第一上漆电机、第二上漆电机分别通过第一油漆输送管、第二油漆输送管与所述第一油漆滴加管、第二油漆滴加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高机构为高度调节螺钉,所述高度调节螺钉安装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可分别在所述第一L板、第二L板上自由旋转。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与现有的滚涂装置相比,安全性得到提高,伺服电机和直线模组精确控制后续道次涂覆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双变频分别精确控制两个油漆滴加管的上漆量,大大提高了漆包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第一毛毡,2为第二毛毡,3为第三毛毡,4为油漆导槽,5为挡板,6为支撑板,7为压板,8为底板,9为第一固定杆,10为第二固定杆,11为第一支架,12为第二支架,13为高度调节螺钉,14为第一油漆滴加管,15为第二油漆滴加管,16为直线模组,17为伺服电机,18为第三支架,19为第四支架,20为第五支架,21为第六支架,22为第一L板,23为第二L板,24为第一连接板,25为第二连接板,26为滚筒,27为第一上漆电机,28为第一油漆输送管,29为第二上漆电机,30为第二油漆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漆包线线材是经过多道次的涂覆烘干,正常工作时,进线第一道次于第二油漆滴加管15的下方,第一道漆层比较关键,如果过薄会使漆膜产生一定的透气性使铜导体氧化,最后造成漆包线表面发花,过厚则可能使交联反应不能充分而出现漆膜附著力下降,拉断后出现尖端缩漆。第一道次是初次涂覆,需求油漆量与后道不同,因此需单独控制,独立持续滴加。通过第二变频器控制第二上漆电机29的转速来控制上漆量,其转速可跟随线材进线速度于上位机进行可控调节,第二上漆电机29运转将油漆从漆箱打至第二油漆滴加管15,从而滴加至第一毛毡1进行涂覆,线材进线时先经过第三毛毡3进行涂覆前的线材表面清理,后进入第一毛毡1进行涂覆,涂覆完成后经过第二毛毡2进行线材表面油漆的擦拭控制涂覆厚度,根据漆液表面的表面张力作用,不均匀的表面其各处的曲率不同,各点的正压力不平衡,在进入漆包炉之前,厚处的漆液受表面张力作用向薄处流动,使漆液赹于均匀,这个过程就叫做流平过程,漆膜的均匀程度除受流平作用影响外,还受重力作用的影响,是两者合力的结果。第二毛毡2的压紧力度通过其上方的压板7重量进行调节,以此调节涂覆厚度,经过第二毛毡2后进入卧式漆包机的烘箱,完成第一次涂覆后的烘干动作,第二毛毡2的线材出线高度与卧式漆包机的烘箱进线高度需通过高度调节螺钉13调整底板高度使其线材处于同一水平线,同时为防止第二毛毡2带入烘箱或带偏位置,在第二毛毡2后方增加挡板5保证其稳定性。
第一次烘干结束后,线材绕回进行第二次涂覆,线材绕回经过第一毛毡1进行涂覆,除初次涂覆外,其余道次的油漆涂覆工作由第一油漆滴加管14进行滴加涂覆。二次涂覆完成后经过第二毛毡2进行线材涂覆厚度的调整,经过第二毛毡2后再次进入卧式漆包机烘箱进行二次烘干,同理,进行第三次及后续的多道次涂覆工作,涂漆道次的多少受漆液的固体含量、粘度、表面张力、接触角、干燥速度、涂漆方法、漆层厚度等的影响。一般的漆包线漆都要经过多次涂复多次烘烤才能使溶剂蒸发充分,漆基树脂反应完全,形成良好漆膜。
初次涂覆后其余道次涂覆厚度较小,所需油漆量相比较低,通过第一变频器控制第一上漆电机27的转速控制上漆量,其转速可跟随线材进线速度于上位机进行可控调节,第一上漆电机27运转将油漆从漆箱打至第一油漆滴加管14,从而滴加至第一毛毡1进行涂覆,通过伺服电机17控制第一油漆滴加管14在直线模组16上进行往复运行实现滴加,往复距离可在上位机进行设置,随着涂覆道次的变化,往返距离也可进行不同的设置来保证每一道次的充分涂覆,例如涂覆10次时往返距离为200mm,涂覆15此时往返距离为300mm。通过控制伺服电机17的转速控制第一油漆滴加管14往复运行的速度,伺服电机17转速可通过上位机进行调节,以此保证每一道次对应的毛毡湿润度,例如第一油漆滴加管14运行至第一毛毡1左侧时,其第一毛毡1右侧已干燥无法很好的进行油漆的涂覆工作,此时应加快伺服电机17转速使第一油漆滴加管14进行更快速的往复运动来保证涂覆的连续性及均匀性。
设备停止运转后,调节第一连接板24及第二连接板25使滚筒26将线材挑高,脱离第一毛毡1、第二毛毡2、第三毛毡3,以此方便后续更快更方便的更换毛毡。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实际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他变形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滴漆区,所述滴漆区包括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方安装有直线模组(16),所述直线模组(16)左端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直线模组(16)通过第一固定杆(9)固定连接有第一油漆滴加管(14),所述支撑板(6)通过第二固定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油漆滴加管(15),所述第一油漆滴加管(14)下方设有油漆导槽(4),所述第二油漆滴加管(15)固定于进线线材第一道次上方,所述支撑板(6)通过底部两端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有涂覆控制区;
所述涂覆控制区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与所述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8)设有调高机构,所述底板(8)上方放置有第一毛毡(1),所述油漆导槽(4)放置于所述第一毛毡(1)上方,所述第一毛毡(1)后方放置有第二毛毡(2),所述第一毛毡(1)前方放置有第三毛毡(3),所述第二毛毡(2)上方放置有压板于(7),所述第二毛毡(2)后方固定有挡板(5),所述底板(8)底部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架(18)和第四支架(19),所述第三支架(18)、第四支架(19)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架(20)、第六支架(21),所述第五支架(20)、第六支架(21)固定所述涂覆控制区于卧式漆包机烘箱出口处;
所述涂覆控制区前方固定有穿线挑高区,所述滴漆区两侧固定有上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穿线挑高区包括滚筒(26),所述滚筒(26)两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所述第一连接板(24)连接有第一L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板(25)连接有第二L板(23),所述第一L板(22)、第二L板(23)分别与卧式漆包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漆装置包括置于滴漆区两侧的第一上漆电机(27)和第二上漆电机(29),所述第一上漆电机(27)、第二上漆电机(29)分别通过第一油漆输送管(28)、第二油漆输送管(30)与所述第一油漆滴加管(14)、第二油漆滴加管(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高机构为高度调节螺钉(13),所述高度调节螺钉(13)安装于所述底板(8)上表面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可分别在所述第一L板(22)、第二L板(23)上自由旋转。
CN202322443511.8U 2023-09-07 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Active CN22110873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8733U true CN221108733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4529B (zh) 一种改进的漆包线生产涂覆装置
CN209022475U (zh) 一种涂布干复机组
CN207086206U (zh) 一种微凹版与喷涂组合的涂布机生产线
CN221108733U (zh) 一种漆包线用油漆自动滴加装置
CN104549812A (zh) 一种立式建筑铝合金型材氟碳漆喷涂生产设备及工艺
CN110349712B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系统
CN103871690B (zh) 微细漆包扁线涂漆装置
CN210956294U (zh) 一种漆包线的多层涂漆装置
CN204135852U (zh) 用于镀层含锌的钢板生产的刷锌皮机
CN202725427U (zh) 一种成卷基材双面一次性涂布装置
CN216719609U (zh) 超高速矩形线漆包机智能涂漆装置
CN115240926A (zh) 一种基于重力修正的漆包线均匀喷漆系统
CN114454610B (zh) 印品烫金用电化铝斜穿设备及工艺
CN204857319U (zh) 同轴电缆铜线镀锡生产装置
CN109675756A (zh) 一种小型涂覆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1595764U (zh) 钢丝热镀锌擦拭装置
CN112509750B (zh) 一种云母玻璃丝包电磁线用防沉淀自动浸渍漆装置
CN204884701U (zh) 涂敷烘干镀锡一体机
CN110508440B (zh) 一种涂料涂覆装置
CN213877685U (zh) 一种云母玻璃丝包电磁线用防沉淀自动浸渍漆装置
CN208373458U (zh) 一种极片自动涂胶设备
CN201147752Y (zh) 一种连拉连包立式漆包机退火涂漆装置
CN1915539A (zh) 多层涂布机
CN20737180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专用背膜的浸涂设备
CN204857320U (zh) 同轴电缆铜线双通道镀锡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