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5970U -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5970U
CN221105970U CN202322251001.0U CN202322251001U CN221105970U CN 221105970 U CN221105970 U CN 221105970U CN 202322251001 U CN202322251001 U CN 202322251001U CN 221105970 U CN221105970 U CN 221105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ositioning
particles
guide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10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澄
陈世佳
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eng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eng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eng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eng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5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5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定位针;导向针,其设于定位针内且能从定位针的远端伸出,导向针作为粒子的输送通道;推进针,其设于导向针内且能从导向针的远端伸出,推进针用于将粒子从导向针内推出;导向针的远端所在的端部为工作段,工作段由记忆材料制成,其在不受外力时,呈弯曲状,与工作段的轴心线相切且经过其轴心线远端的切线为第一切线,第一切线与定位针的轴心线的夹角α随工作段伸出定位针的远端的长度增加而变大。植入装置可实现放射性粒子环形立体分布,即既可沿定位针的周向分布又可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方向分布,且布置位置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病灶部位,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放射出的射线杀死癌变细胞,该技术具有靶向性强、无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目前粒子植入手术一种是通过医生手动完成,另一种是通过机器人辅助完成,均需要多次穿过体表的插针,手术难度大,其精度难以保证,粒子植入效率低,病患所受创面相对较大。
如公开号为:CN214074691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其通过钢丝拉动内鞘管弯曲或伸直,实现粒子的环形布。通过钢丝驱动内鞘管变形运动的形式控制复杂,易受外力干扰从而影响粒子植入的精确性;且由于外力的拉扯,极易造成鞘管移位,无法精确定位。同时,由于其内鞘管采用类脊柱的形式,不仅制造难度大,且其内鞘管弯曲角度只有8°、16°、24°、32°四种形式,导致其分布范围较低,在需要粒子多角度多维度的复杂分布时,其难以实现或者需要多次插针才能实现。
又如公开号为:CN217593014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由弯折状的套管和针管以及细长元件组成的穿刺组件,针管包括弯曲段11e和穿刺尖端11c,针管的穿孔被配置为能够引导细长元件进入针腔,利用细长元件对针管进行引导,使得针管的穿刺尖端能够准确地对穿刺位置进行穿刺,减低穿刺过程中出现穿刺位置偏移的几率。由于套管呈弯折状,若利用该种结构布源同样需要多次穿刺才可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可以实现单次插针便能完成粒子环形立体分布,提升粒子布局精度,控制简单,结构简单,手术难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包括:
定位针,其用于穿刺被植入粒子的目标;
导向针,其设于所述定位针内且能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伸出,所述导向针作为粒子的输送通道;
推进针,其设于所述导向针内且能从所述导向针的远端伸出,所述推进针用于将粒子从所述导向针内推出;
所述导向针的远端所在的端部为工作段,所述导向针其他部分为支撑段,所述工作段由记忆材料制成,其在不受外力时,呈弯曲状,在所述工作段弯曲状态下,与所述工作段的轴心线相切且经过其轴心线远端的切线为第一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定位针的轴心线的夹角α随所述工作段伸出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长度增加而变大。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的轴心线为直线,在一次植入后,将导向针和推进针退回定位针内后,可以使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同步旋转,再次进行植入,可以实现一次穿刺,多次植入。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端面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所述定位针的远端呈尖状,便于定位针穿进体表和布源目标内。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一顶点,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端面与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所述导向针的远端呈尖状,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和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的两侧,设第一顶点为定位针的远端的最低点,导向针的远端能够较早的伸出定位针的远端,即其能将粒子放置在被放置的布源目标的更高点。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点、所述第二顶点和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中轴线共面,由于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分别在导向针的远端能够在定位针的远端的开口的最高点伸出,即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粒子位于被放置的布源目标内的高度。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所述导向针和所述推进针的近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定位针、所述导向针和所述推进针可同步转动,转动轴线为定位针的轴心线,可以确保定位针、所述导向针和所述推进针同步转动。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段由记忆材料制成,其自然状态下呈弯曲状且其弯曲方向与工作段相反,可以增加工作段伸出于定位针之后的的姿态。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段自然状态下的轴心线为直线,支撑段自然状态下轴心线与定位针的轴心线重合,能够降低导向管在定位针内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导向管的移动更为顺滑。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和所述导向针的近端部的周面上均开设有供粒子放入导向针内的放置口,从周面放入粒子更便于操作。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和导向针之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针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和导向针之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进针的端部呈钝状,钝头的推进针端部能更顺畅的对粒子进行推进。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进针的弯曲强度不大于所述导向针的弯曲强度,当导向针的远端伸出定位针的远端时,导向针的远端不会因为推进针在其内部的移动而变形。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针的弯曲强度不大于所述定位针的弯曲强度,能保证导向针收纳于定位针内时,定位针保持直管状。
另一种实施方式,0°<α<18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最大化。
另一种实施方式,30°≤α≤15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满足大部分需要的同时,降低推动弯曲的工作段移动的操作难度。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针的远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工作段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当所述工作段有1/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30°≤α≤50°,便于向下倾斜的布置粒子。
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工作段有1/2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60°≤α≤100°,便于在大致垂直定位针轴心线的面上布置粒子。
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工作段有2/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110°≤α≤140°,便于向上倾斜的布置粒子。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进针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针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和导向针之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针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针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和导向针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系统,其包括快速植入装置、驱动植入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用于向快速植入装置内补充放射性粒子的补给装置,所述植入装置为上述所述的快速植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0中心位P;
b.定位针固定,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c.导向针固定,推进针33后退;
d.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推进针33推进粒子M;
e.粒子M被从导向针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
f.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一定角度;
g.重复步骤b-f,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周向上的布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b中,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实现。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f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B.定位针固定,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C.导向针固定,推进针33后退;
D.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推进针33推进粒子M;
E.粒子M被从导向针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
F.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
G.重复步骤B-F,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B中,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实现。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F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A2.将粒子M布置在定位针的周向上
A3.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中心;
A4.定位针固定,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A5.导向针固定,推进针33后退;
A6.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推进针33推进粒子M;
A7.粒子M被从导向针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
A8.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一定角度;
A9.重复步骤A4-A8,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周向上的布置;
A10.完成在定位针某一轴向位置上粒子M的周向布置后,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一定距离;
A11.重复步骤A4-A10完成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的方向和定位针周向上的全面布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A4中,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实现。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A8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A10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B 1.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B2.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B3.使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中心;
B4.定位针固定,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B5.导向针固定,推进针33后退;
B6.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推进针33推进粒子M;
B7.粒子M被从导向针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
B8.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一定距离;
B9.重复步骤B4-B8,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B 10.导向针、推进针33后退,当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推进针3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一定角度;
B 11.重复步骤B4-B 10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轴向和周向上的全面布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B4中,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伸出定位针的长度实现。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B8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另一种实施方式,每次步骤B10中,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导向针和推进针3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放射性粒子环形立体分布,即既可沿定位针的周向分布又可沿平行于定位针的轴向方向分布,且布置位置精度高,当用于癌症治疗时,能精准有效的杀伤癌细胞;2.单次插针,病患所受创面极小;3.结构简单,控制简单,手术难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植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针完全收纳于定位针内且推进针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快速植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导向针伸出定位针且推进针完全收纳于导向针内时,快速植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在定位针的轴向的同一高度布置粒子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支撑段也有部分从第一开口处伸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系统,其包括快速植入装置O、驱动植入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P、用于向快速植入装置内补充放射性粒子的补给装置Q,如图2-3所示,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O包括定位针1、导向针2以及推进针3。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的近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可同步转动,转动轴线为定位针1的轴心线,可以确保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转动。
具体而言:
定位针1,其用于穿刺被植入粒子的目标;定位针1的轴心线为直线,在一次植入后,将导向针2和推进针3退回定位针1内后,可以使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再次进行植入,可以实现一次穿刺,多次植入。定位针1的远端11的端面与定位针1的远端11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定位针1的远端11呈尖状,便于定位针1穿进体表和布源目标内。
导向针2,其设于定位针1内且能从定位针1的远端11伸出,导向针2作为粒子的输送通道;导向针2的远端所在的端部为工作段21,导向针2其他部分为支撑段22,工作段21由记忆材料制成,其在不受外力时,呈弯曲状,在工作段21弯曲状态下,与工作段21的轴心线x相切且经过其轴心线远端的切线为第一切线y,第一切线y与定位针1的轴心线z的夹角α随工作段21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的长度增加而变大。支撑段22由记忆材料制成,其自然状态下呈弯曲状且其弯曲方向与工作段21相反,可以增加工作段21伸出于定位针1之后的的姿态。导向针2的弯曲强度不大于定位针1的弯曲强度,能保证导向针2收纳于定位针1内时,定位针1保持直管状。0°<α<18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最大化;优化的,30°≤α≤15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满足大部分需要的同时,降低推动弯曲的工作段21移动的操作难度。定位针1的远端11设有第一开口,工作段21从第一开口伸出,更优的,当工作段21有1/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30°≤α≤50°,便于向下倾斜的布置粒子;当工作段21有1/2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60°≤α≤100°,便于在大致垂直定位针1轴心线的面上布置粒子;当工作段21有2/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110°≤α≤140°,便于向上倾斜的布置粒子。
定位针1的远端11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一顶点11a,导向针2的远端的端面与导向针2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导向针2的远端呈尖状,导向针2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二顶点21a,第一顶点11a和第二顶点21a位于定位针1的远端11的中轴线的两侧,设第一顶点11a为定位针1的远端11的最低点,导向针2的远端能够较早的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即其能将粒子放置在被放置的布源目标的更高点。第一顶点11a、第二顶点21a和导向针2的远端的中轴线共面,由于第一顶点11a和第二顶点21a分别在导向针2的远端能够在定位针1的远端11的开口的最高点伸出,即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粒子位于被放置的布源目标内的高度。
推进针3,其设于导向针2内且能从导向针2的远端伸出,推进针3用于将粒子从导向针2内推出。推进针3的端部呈钝状,钝头的推进针3端部能更顺畅的对粒子进行推进。推进针3的弯曲强度不大于导向针2的弯曲强度,当导向针2的远端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时,导向针2的远端不会因为推进针3在其内部的移动而变形。
定位针1和导向针2的近端部的周面上均开设有供粒子放入导向针2内的放置口,从周面放入粒子更便于操作。定位针1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1和导向针2之间。导向针2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3和导向针2之间。推进针3的外周面与导向针2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3和导向针2之间。导向针2的外周面与定位针1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1和导向针2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系统,其包括快速植入装置O、驱动植入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P、用于向快速植入装置内补充放射性粒子的补给装置Q,如图5所示,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O包括定位针1、导向针2以及推进针3。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的近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可同步转动,转动轴线为定位针1的轴心线,可以确保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转动。
具体而言:
定位针1,其用于穿刺被植入粒子的目标;定位针1的轴心线为直线,在一次植入后,将导向针2和推进针3退回定位针1内后,可以使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再次进行植入,可以实现一次穿刺,多次植入。定位针1的远端11的端面与定位针1的远端11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定位针1的远端11呈尖状,便于定位针1穿进体表和布源目标内。
导向针2,其设于定位针1内且能从定位针1的远端11伸出,导向针2作为粒子的输送通道;导向针2的远端所在的端部为工作段21,导向针2其他部分为支撑段22,工作段21由记忆材料制成,其在不受外力时,呈弯曲状,在工作段21弯曲状态下,与工作段21的轴心线x相切且经过其轴心线远端的切线为第一切线y,第一切线y与定位针1的轴心线z的夹角α随工作段21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的长度增加而变大。支撑段22自然状态下的轴心线为直线,支撑段22自然状态下轴心线与定位针1的轴心线z重合,能够降低导向管在定位针1内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导向管的移动更为顺滑。导向针2的弯曲强度不大于定位针1的弯曲强度,能保证导向针2收纳于定位针1内时,定位针1保持直管状。0°<α<18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最大化;优化的,30°≤α≤150°,能使粒子的植入角度满足大部分需要的同时,降低推动弯曲的工作段21移动的操作难度。定位针1的远端11设有第一开口,工作段21从第一开口伸出,更优的,当工作段21有1/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30°≤α≤50°,便于向下倾斜的布置粒子;当工作段21有1/2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60°≤α≤100°,便于在大致垂直定位针1轴心线的面上布置粒子;当工作段21有2/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110°≤α≤140°,便于向上倾斜的布置粒子。
定位针1的远端11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一顶点11a,导向针2的远端的端面与导向针2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导向针2的远端呈尖状,导向针2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二顶点21a,第一顶点11a和第二顶点21a位于定位针1的远端11的中轴线的两侧,设第一顶点11a为定位针1的远端11的最低点,导向针2的远端能够较早的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即其能将粒子放置在被放置的布源目标的更高点。第一顶点11a、第二顶点21a和导向针2的远端的中轴线共面,由于第一顶点11a和第二顶点21a分别在导向针2的远端能够在定位针1的远端11的开口的最高点伸出,即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粒子位于被放置的布源目标内的高度。
推进针3,其设于导向针2内且能从导向针2的远端伸出,推进针3用于将粒子从导向针2内推出。推进针3的端部呈钝状,钝头的推进针3端部能更顺畅的对粒子进行推进。推进针3的弯曲强度不大于导向针2的弯曲强度,当导向针2的远端伸出定位针1的远端11时,导向针2的远端不会因为推进针3在其内部的移动而变形。
定位针1和导向针2的近端部的周面上均开设有供粒子放入导向针2内的放置口,从周面放入粒子更便于操作。定位针1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1和导向针2之间。导向针2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3和导向针2之间。推进针3的外周面与导向针2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推进针3和导向针2之间。导向针2的外周面与定位针1的内周面密封贴合,防止有物质进入定位针1和导向针2之间。
本植入装置具有以下四种使用方法,但不仅限于以下四种:
方法一
如图4所示,如只需完成粒子M在布源目标(肿瘤)中心位置周围布置,则基于上述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0中心位P;
b.定位针1固定,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c.导向针2固定,推进针3后退;
d.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2,推进针3推进粒子M;
e.粒子M被从导向针2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
f.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一定角度;
g.重复步骤b-f,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1周向上的布置。
每次步骤b中,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实现;每次步骤f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1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方法二
若只需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基于上述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B.定位针1固定,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C.导向针2固定,推进针3后退;
D.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2,推进针3推进粒子M;
E.粒子M被从导向针2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
F.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
G.重复步骤B-F,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每次步骤B中,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实现;每次步骤F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1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方法三
若需完成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和定位针1周向上的全面布置,可以先完成定位针1同一轴向位置上其周面的粒子M布置,再完成不同轴向位置上粒子M的布置,则基于上述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A2.将粒子M布置在定位针1的周向上
A3.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中心;
A4.定位针1固定,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A5.导向针2固定,推进针3后退;
A6.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2,推进针3推进粒子M;
A7.粒子M被从导向针2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
A8.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一定角度;
A9.重复步骤A4-A8,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1周向上的布置;
A10.完成在定位针1某一轴向位置上粒子M的周向布置后,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一定距离;
A11.重复步骤A4-A10完成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和定位针1周向上的全面布置。
每次步骤A4中,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实现;每次步骤A8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1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每次步骤A10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1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方法四
若需完成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和定位针1周向上的全面布置,可以先完成平行于定位针1轴向方向上的粒子M布置,再完成不同周面上不同角度的位置上粒子M的布置,则基于上述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的植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B 1.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内;
B2.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B3.使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运动插入体表,直至插入体积状的布源目标中心;
B4.定位针1固定,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继续前进一定距离至粒子M植入位置处;
B5.导向针2固定,推进针3后退;
B6.通过粒子M腔打入粒子M进入导向针2,推进针3推进粒子M;
B7.粒子M被从导向针2中推出并到达预定位置后,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
B8.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推进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一定距离;
B9.重复步骤B4-B8,沿平行于定位针1的轴向的方向完成布置粒子M;
B 10.导向针2、推进针3后退,当导向针2完全收纳于定位针1内,推进针3完全收纳于导向针2内时,同步旋转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一定角度;
B 11.重复步骤B4-B 10完成粒子M在定位针1轴向和周向上的全面布置。
每次步骤B4中,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伸出长度一致,则粒子M大致分布于同一平面,当需要将粒子M不同姿态送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通过调整导向针2伸出定位针1的长度实现;每次步骤B8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推进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推进的距离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沿平行于定位针1轴线的方向分布,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推进不同距离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每次步骤B10中,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定位针1、导向针2和推进针3同步旋转的角度相同,则粒子M大致均匀的分布于定位针1周面外,当不同位置需要布置的粒子M密度不同时,可以通过旋转不同角度以实现粒子M的疏密分布。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包括:
定位针,其用于穿刺被植入粒子的目标;
导向针,其设于所述定位针内且能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伸出,所述导向针作为粒子的输送通道;
推进针,其设于所述导向针内且能从所述导向针的远端伸出,所述推进针用于将粒子从所述导向针内推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针的远端所在的端部为工作段,所述导向针其他部分为支撑段,所述工作段由记忆材料制成,其在不受外力时,呈弯曲状,在所述工作段弯曲状态下,与所述工作段的轴心线相切且经过其轴心线远端的切线为第一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定位针的轴心线的夹角α随所述工作段伸出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长度增加而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的轴心线为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端面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所述定位针的远端呈尖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一顶点,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端面与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相倾斜设置使所述导向针的远端呈尖状,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尖状的顶点为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和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的中轴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点、所述第二顶点和所述导向针的远端的中轴线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所述导向针和所述推进针的近端在周向上相对固定,所述定位针、所述导向针和所述推进针可同步转动,转动轴线为定位针的轴心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由记忆材料制成,其自然状态下呈弯曲状且其弯曲方向与工作段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自然状态下的轴心线为直线,所述工作段为植入粒子时伸出在所述定位针外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和所述导向针的近端部的周面上均开设有供粒子放入导向针内的放置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针位于其放置口与其远端之间的周面为全密封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针的端部呈钝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针的弯曲强度不大于所述导向针的弯曲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针的弯曲强度不大于所述定位针的弯曲强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0°<α<18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30°≤α≤15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的远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工作段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当所述工作段有1/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30°≤α≤5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段有1/2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60°≤α≤10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段有2/3伸出到第一开口外时,110°≤α≤140°。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针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针的内周面密封贴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针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针的内周面密封贴合。
22.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系统,其包括快速植入装置、驱动植入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用于向快速植入装置内补充放射性粒子的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装置为权利要求1-21中任一所述的快速植入装置。
CN202322251001.0U 2023-08-22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2110597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5970U true CN221105970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36823A (en) Transendoscopic implant capsule
US7762940B2 (en) Directionally emitting radioactive sources for brachytherapy
EP3010577B1 (en) Radioactive therapeutic device with fixation
AU2004210628A1 (en) End cap for a string of seeds and spacers for brachytherapy
CN216417288U (zh) 柔性针穿刺装置
CN111658997A (zh) 一种可连续植入放射性粒子的装置及应用其的植入方法
US20120108881A1 (en) Expandable brachytherap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m
CN108525142B (zh) 一种碘-125粒子植入装置
CN221105970U (zh)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Konh et al. Steering a tendon-driven needle in high-dose-rate prostate brachy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ubic arch interference
WO2004101026A2 (en)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stitial radiation therapy using seed strands with custom end spacing
CN109414593A (zh) 具有可调节辐射发射方向的可插入身体的装置
CN117017445A (zh) 一种放射性粒子的快速植入装置及系统
CN1644224A (zh) 植入微型放射源的植入器
CN111658998A (zh) 一种可自动更换弹匣的粒子植入器及应用其的植入方法
AU2003266458B2 (en) Device for image guided automated insertion of an elongated hollow needle to a desired location in an animal body for effecting radiation therapy of cancerous tissue
CN2764426Y (zh) 植入微型放射源的植入器
CN216319557U (zh) 一种用于植入粒子的可定向弯曲的粒子植入针
CN214074691U (zh) 一种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系统
CN217526090U (zh) 一种放射性粒子植入器
WO200613705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issue positioning of a substance
CN219743676U (zh) 一种放射性粒籽防护植入器
EP1658870A1 (en) Brachytherapy catheter needle
CN215349349U (zh) 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针
CN220309575U (zh) 一种基于ct引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的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