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3806U - 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3806U
CN221103806U CN202322960468.2U CN202322960468U CN221103806U CN 221103806 U CN221103806 U CN 221103806U CN 202322960468 U CN202322960468 U CN 202322960468U CN 221103806 U CN221103806 U CN 221103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wire
remote control
connecting wir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604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龙
李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3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3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涉及遥控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连接装置以及遥控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连接线以及卡线结构;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显示装置和遥控装置连接;安装支架形成有容纳空间,连接线容纳于容纳空间内,连接线的一端与显示装置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遥控装置连接。另外,安装支架的一侧形成敞开侧,卡线结构用于通过敞开侧与安装支架连接,以对连接线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连接线显露;卡线结构还用于与连接线接触以对连接线限位。利用卡线结构可以将连接线包覆在整个连接装置内,避免连接线外露,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该卡线结构还对连接线进行限位,避免其松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遥控器控制无人机时,往往需要同时观看显示器以获取无人机飞行时拍摄的图像,以及通过观看显示器控制无人机进行飞行动作,一般地,需要在遥控器上固定一支架,再将显示器连接到支架上,显示器通过连接线与遥控器实现通信。
然而,现有技术中,连接线容易松动,并且由于外露更容易导致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其能够对连接线进行有效的围合防护,避免其外露,同时利用卡线结构可以对其限位避免其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连接装置以及遥控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连接线以及卡线结构;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遥控装置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连接线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遥控装置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形成敞开侧,所述卡线结构用于通过所述敞开侧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以对所述连接线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所述连接线显露;所述卡线结构还用于与所述连接线接触以对所述连接线限位。
可选地,所述连接线包括线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缆本体两端的第一插接端口和第二插接端口,所述第一插接端口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口与所述遥控装置连接;其中,所述卡线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二插接端口限位。
可选地,所述遥控装置设置有第三插接端口,所述第三插接端口用于与第二插接端口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卡线结构与所述安装支架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锁定紧固件,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遥控装置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所述锁定紧固件用于通过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卡线结构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堵塞结构,所述堵塞结构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以堵塞所述锁定紧固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显示装置铰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软体结构,所述软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显示装置的铰接处,所述软体结构用于部分或全部包覆所述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软体结构套装或集成于所述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铰接支架,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铰接支架连接,所述铰接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
可选地,所述铰接支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上的第一铰接支耳和第二铰接支耳,所述第一铰接支耳和所述第二铰接支耳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两侧,所述第一铰接支耳和所述第二铰接支耳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
可选地,所述遥控装置设置有横向安装部和纵向安装部;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横向紧固件和纵向紧固件分别与所述横向安装部和所述纵向安装部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系统,其包括无人机和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遥控装置用于与所述无人机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连接装置以及遥控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连接线以及卡线结构;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显示装置和遥控装置连接;安装支架形成有容纳空间,连接线容纳于容纳空间内,连接线的一端与显示装置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遥控装置连接。这样,可以利用安装支架将显示装置进行支撑,并且,连接线可以穿设在安装支架内,从而对连接线进行有效的保护。另外,安装支架的一侧形成敞开侧,卡线结构用于通过敞开侧与安装支架连接,以对连接线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连接线显露;卡线结构还用于与连接线接触以对连接线限位。利用卡线结构可以将连接线包覆在整个连接装置内,避免连接线外露,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该卡线结构还对连接线进行限位,避免其松动,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另外,为了适配不同的遥控装置,当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线时,通过拆下卡线结构便可以相对轻松地对连接线进行更换,有效提升更换效率。
该飞行系统包括该电子设备,其具有该电子设备的全部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飞行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五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0-飞行系统;100-电子设备;10-显示装置;11-显示器;12-铰接支架;121-第一铰接支耳;122-第二铰接支耳;20-连接装置;21-安装支架;210-容纳空间;211-敞开侧;212-凹陷部;22-连接线;220-线缆本体;221-第一插接端口;222-第二插接端口;23-卡线结构;24-软体结构;251-第一紧固件;252-第二紧固件;253-锁定紧固件;26-堵塞结构;271-横向紧固件;272-纵向紧固件;30-遥控装置;301-横向安装部;302-纵向安装部;303-第三插接端口;200-无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在使用遥控器控制无人机时,往往需要同时观看显示器以获取无人机飞行时拍摄的图像,以及通过观看显示器控制无人机进行飞行动作,一般地,需要在遥控器上固定一支架,再将显示器连接到支架上,显示器通过连接线与遥控器实现通信。然而,现有技术中,连接线容易松动,并且由于外露更容易导致其损坏。
有鉴于此,请参考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及飞行系统1000,其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图3,以下将对飞行系统1000进行详细说明。
该飞行系统1000包括无人机200和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和无人机200通信,从而可以利用电子设备100操控无人机200。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装置10、连接装置20以及遥控装置30。显示装置10通过连接装置20与遥控装置30连接,并且,该遥控装置30用于与无人机200通信。
一般地,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器件。当显示装置10、连接装置20以及遥控装置30装配到位后,可以组装成一台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可以利用遥控装置30操控该无人机200。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被操控的对象也可以是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者其它需要远程操控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无人机200为四旋翼无人机,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双旋翼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八旋翼无人机等,另外,不排除该无人机200为固定翼飞机。
请参考图4-图6,为了更好地理解显示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的结构,图中省去了遥控装置30,以下将对显示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连接装置20包括安装支架21、连接线22以及卡线结构23;安装支架21的两端分别与显示装置10和遥控装置30连接。安装支架21形成有容纳空间210,连接线22容纳于容纳空间210内,连接线22的一端与显示装置10连接,连接线22的另一端与遥控装置30连接。
遥控装置30通过连接线22与显示装置10进行通信,这样,相关的画面可以通过显示装置10进行显示,利于使用者观看。利用安装支架21将显示装置10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操作遥控装置30,并且,连接线22可以穿设在安装支架21内,从而对连接线22进行有效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对连接线22进行限位以及围合保护,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1的一侧形成敞开侧211,卡线结构23用于通过敞开侧211与安装支架21连接,以对连接线22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连接线22显露。卡线结构23还用于与连接线22接触以对连接线22限位。
利用卡线结构23可以将连接线22包覆在整个连接装置20内,避免连接线22外露,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该卡线结构23还对连接线22进行限位,避免其松动,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另外,为了适配不同的遥控装置30,当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线22时,通过拆下卡线结构23便可以相对轻松地对连接线22进行更换,有效提升更换效率。
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线22包括线缆本体220以及设置于线缆本体220两端的第一插接端口221和第二插接端口222,第一插接端口221与显示装置10连接,第二插接端口222与遥控装置30连接;其中,卡线结构23用于对第二插接端口222限位。
可以理解地,该连接线22的两端分别与显示装置10和遥控装置30插接配合,插拔的方式方便更换相关的装置。同时,利用卡线结构23对第二插接端口222限位,可以提升其稳定性,避免其产生松动。一般地,会先将显示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装配到位(如图4所示),因此,对第二插接端口222的限位可以方便该图4的结构安装至遥控装置30上。当然了,不排除也可以设置一个卡线的结构对第一插接端口221进行限位,或者该卡线结构23同时对第一插接端口221、第二插接端口222进行限位。
为了便于插接配合安装,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遥控装置30设置有第三插接端口303,第三插接端口303用于与第二插接端口222插接配合。连接装置20安装至显示装置10后(如图4所示),第二插接端口222相对安装支架21伸出,因此在连接装置20靠近遥控装置30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第二插接端口222与第三插接端口303插接配合进行初定位,同时在插接配合到位后,实现遥控装置30和显示装置10的通信。
与此同时,在插接配合到位,并确定通信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固件将安装支架21锁定至遥控装置30上。具体地,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遥控装置30设置有横向安装部301和纵向安装部302;安装支架21通过横向紧固件271和纵向紧固件272分别与横向安装部301和纵向安装部302连接固定。
结合图3,横向安装部301类似于竖向设置的支耳,支耳上开设有通孔,利用横向紧固件271穿过通孔可以将该安装支架21锁定至支耳上。纵向安装部302类似于竖向开设的通孔,利用纵向紧固件272可以将安装支架21锁定至遥控装置30上。可选地,横向紧固件271和纵向紧固件272选用螺丝或螺栓。
结合图5和图6,为了便于卡线结构2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卡线结构23与安装支架21卡接配合。例如,在卡线结构23的前端设置卡扣,在卡线结构23安装至安装支架21的过程中,卡扣先与安装支架21的内壁卡接固定,从而实现预定位。
同时,为了增强其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20还包括锁定紧固件253,安装支架21靠近遥控装置30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212,锁定紧固件253用于通过凹陷部212与卡线结构23连接固定。换言之,在安装支架21的底部形成凹陷区域,锁定紧固件253从下向上通过该区域锁紧卡线结构23。可选地,锁定紧固件253选用螺丝或螺栓。
为了对该锁定紧固件253进行隐藏,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20还包括堵塞结构26,堵塞结构26设置于凹陷部212内,以堵塞锁定紧固件253。可选地,堵塞结构26为软胶塞,例如采用硅胶或橡胶制成。
为了便于使用者观看显示装置10,该显示装置10通过连接装置20相对于遥控装置30可旋转,从而在使用时能够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以利于使用者观看。可以理解地,图1和图3中的显示装置10相对于遥控装置30平行,图2中的显示装置10相对于遥控装置30倾斜。
具体地,结合图4-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20的安装支架21与显示装置10铰接。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铰接形式并不限定,可以是球铰、也可以是绕单一方向的旋转等。
由于连接线22会经过铰接的位置,在显示装置10相对于遥控装置30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连接线22移动,因此可能会造成连接线22的磨损,为了减缓该技术问题,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20还包括软体结构24,软体结构24设置于安装支架21与显示装置10的铰接处,软体结构24用于部分或全部包覆连接线22。
该软体结构24采用软胶塞,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例如采用硅胶或橡胶制成。通过弹性抵接于铰接处,可以避免连接线22直接接触显示装置10或安装支架21,因此可以对连接线22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降低其磨损,提升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软体结构24可以选择套装或集成于连接线22。采用套装方式的情况下,该软体结构24为一种环形结构,其通过套装连接线22,并在弹性收缩的情况下固定至连接线22上。当然了,在采用集成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在制造阶段,利用模具一体成型出连接线22和软体结构24。
结合图4-图6,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器11和铰接支架12,显示器11与连接线22连接;显示器11与铰接支架12连接,铰接支架12与安装支架21铰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1和铰接支架12一体成型,即,显示器11的壳体和铰接支架12为一个整体结构,当然了,不排除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器11和铰接支架12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铰接支架12包括间隔设置于显示器11上的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分别位于安装支架21的端部两侧,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251和第二紧固件252与安装支架21铰接。
该第一紧固件251和第二紧固件252均可以选用螺丝或螺栓,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1相对于安装支架21的旋转轴心线为第一紧固件251和第二紧固件252的轴线(图6虚线所示)。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其安装过程如下:
由于显示器11和铰接支架12一体成型,因此可以先将连接线22的第一插接端口221与显示器11插接配合固定到位。然后将软体结构24套装固定至连接线22的中部位置,这样最后安装到位后,连接线22通过软体结构24与其它结构是软接触,显示装置10在摇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对连接线22的折弯损耗,从而延长其寿命。
然后,将连接线22的第二插接端口222穿过安装支架21的容纳空间210,并使其伸出安装支架21,保持该状态,此时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正好位于安装支架21的端部两侧,利用第一紧固件251和第二紧固件252可以分别将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安装至安装支架21上,从而实现铰接支架12和安装支架21的铰接。
最后,利用卡线结构23对连接线22的第二插接端口222进行限位,并将锁定紧固件253放置于安装支架21的凹陷部212内,利用锁定紧固件253将卡线结构23安装固定至安装支架21,此时,将堵塞结构26放置于凹陷部212内,对锁定紧固件253进行堵塞。
由于卡线结构23安装至安装支架21后能实现对连接线22进行周向的包覆,因此,可以理解为该连接线22被隐藏在安装支架21里。
通过上述操作,可以组装出如图4所示的半成品。
接着,如图3所示,将安装支架21放置于遥控装置30上,先利用连接线22的第二插接端口222对准遥控装置30上的第三插接端口303,然后向下插入实现显示装置10和遥控装置30的通信,接着利用横向紧固件271和纵向紧固件272将安装支架21固定至遥控装置30上,最终呈现出如图2所示的状态。
通过优化结构和走线方式对连接线22进行隐藏,让连接线22的收纳与防护性更强。通过设置软体结构24,在显示装置10摇摆的时候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连接线22。安装支架21的敞开侧211设置一个卡线结构23,通过卡接与锁定紧固件253紧固的方式固定至安装支架21上并把连接线22的第二插接端口222卡住,达到连接线22的第二插接端口222在安装支架21内部固定的作用。通过该卡线结构23,从而实现在后续安装的过程中,快速与遥控装置30上的第三插接端口303插接配合。该连接装置20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方便拆装的同时外观更加简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及飞行系统1000,该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装置10、连接装置20以及遥控装置30;连接装置20包括安装支架21、连接线22以及卡线结构23;安装支架21的两端分别与显示装置10和遥控装置30连接;安装支架21形成有容纳空间210,连接线22容纳于容纳空间210内,连接线22的一端与显示装置10连接,连接线22的另一端与遥控装置30连接。这样,可以利用安装支架21将显示装置10进行支撑,并且,连接线22可以穿设在安装支架21内,从而对连接线22进行有效的保护。另外,安装支架21的一侧形成敞开侧211,卡线结构23用于通过敞开侧211与安装支架21连接,以对连接线22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连接线22显露;卡线结构23还用于与连接线22接触以对连接线22限位。利用卡线结构23可以将连接线22包覆在整个连接装置20内,避免连接线22外露,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该卡线结构23还对连接线22进行限位,避免其松动,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另外,为了适配不同的遥控装置30,当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线22时,通过拆下卡线结构23便可以相对轻松地对连接线22进行更换,有效提升更换效率。
该飞行系统1000包括该电子设备100,其具有该电子设备100的全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10)、连接装置(20)以及遥控装置(30);
所述连接装置(20)包括安装支架(21)、连接线(22)以及卡线结构(23);所述安装支架(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10)和所述遥控装置(30)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1)形成有容纳空间(210),所述连接线(22)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210)内,所述连接线(22)的一端与所述显示装置(10)连接,所述连接线(22)的另一端与所述遥控装置(30)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21)的一侧形成敞开侧(211),所述卡线结构(23)用于通过所述敞开侧(211)与所述安装支架(21)连接,以对所述连接线(22)进行周向围合,从而避免所述连接线(22)显露;所述卡线结构(23)还用于与所述连接线(22)接触以对所述连接线(22)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22)包括线缆本体(220)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缆本体(220)两端的第一插接端口(221)和第二插接端口(222),所述第一插接端口(221)与所述显示装置(10)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口(222)与所述遥控装置(30)连接;其中,所述卡线结构(23)用于对所述第二插接端口(222)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装置(30)设置有第三插接端口(303),所述第三插接端口(303)用于与第二插接端口(222)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结构(23)与所述安装支架(21)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0)还包括锁定紧固件(253),所述安装支架(21)靠近所述遥控装置(30)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部(212),所述锁定紧固件(253)用于通过所述凹陷部(212)与所述卡线结构(23)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0)还包括堵塞结构(26),所述堵塞结构(26)设置于所述凹陷部(212)内,以堵塞所述锁定紧固件(25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与所述显示装置(1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0)还包括软体结构(24),所述软体结构(24)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与所述显示装置(10)的铰接处,所述软体结构(24)用于部分或全部包覆所述连接线(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结构(24)套装或集成于所述连接线(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器(11)和铰接支架(12),所述显示器(11)与所述连接线(22)连接;所述显示器(11)与所述铰接支架(12)连接,所述铰接支架(12)与所述安装支架(21)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架(12)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显示器(11)上的第一铰接支耳(121)和第二铰接支耳(122),所述第一铰接支耳(121)和所述第二铰接支耳(12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1)的端部两侧,所述第一铰接支耳(121)和所述第二铰接支耳(122)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251)和第二紧固件(252)与所述安装支架(21)铰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装置(30)设置有横向安装部(301)和纵向安装部(302);所述安装支架(21)通过横向紧固件(271)和纵向紧固件(272)分别与所述横向安装部(301)和所述纵向安装部(302)连接固定。
13.一种飞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200)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所述遥控装置(30)用于与所述无人机(200)通信。
CN202322960468.2U 2023-11-01 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Active CN22110380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3806U true CN221103806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1380B1 (en) Bulkhead connector system including angled adapter
EP2619853B1 (en) Terminal block structure
US20040011918A1 (en) Aviation ground power unit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CA215476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r computer construction
US11415264B2 (en) Bracke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between a monitor and a supporting structure
US20170171992A1 (en) Cable retention assembly for a head mounted display
US20180123295A1 (en) Power connectors with integrated fuse suppor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677120A (zh) 安装组件、便携式计算装置以及电子进入控制板
CN109319086B (zh) 无人机机架及无人机
KR20190132935A (ko) 전기 멀티 커넥터 피드스루 패널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221103806U (zh) 电子设备及飞行系统
CN209767536U (zh)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行器通信装置和具有其的飞行器
CN109353287A (zh) 一种车联网控制主机
IE45871B1 (en) Connection piece for provid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an air connection between two parts of a suction cleaner
WO2020062583A1 (zh) 装甲快拆结构及装甲机器人
CN215098272U (zh) 一种便于调节gps的无人机
JP2022513812A (ja) 複数の空間方向において接触するためのプラグコネクタ部
CN220754400U (zh) 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
CN220731966U (zh) 一种带壁挂结构的装甲车辆can分线器
CN210120290U (zh) 一种可扩展智能交互设备
CN220750051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控制器
US20130090003A1 (en) Plug connection having increased vibration resistance
WO2020000653A1 (zh) 无人机扩展系统及其无人机、扩展模块
CN221057724U (zh) 充电座和车辆
CN218548501U (zh) 一种蓄电池外通讯线组件结构及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