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2494U -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2494U
CN221102494U CN202322679974.4U CN202322679974U CN221102494U CN 221102494 U CN221102494 U CN 221102494U CN 202322679974 U CN202322679974 U CN 202322679974U CN 221102494 U CN221102494 U CN 221102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rotary
torsion spring
bent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99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叶珍珍
刘伦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mscop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mscop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mscop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mscop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99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02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2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2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以及两个折弯旋转结构,每一折弯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旋转扭弹部、第二旋转扭弹部及弯折弧形接触部,第一旋转扭弹部及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弯折弧形接触部的弯折凹区分别朝向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设置;两个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第二折弯旋转结构;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进而保持连接器在第一电连接板及第二电连接板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Description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针对板对板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领域,例如在芯片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之间,或者在PCB与PCB之间,通过多个导电端子实现信号的互连。
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如CN203466320U,导接体内装设有弹性导电体即螺旋弹簧,实现弹性电连接。然而,上述的连接器仅能实现单通道信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通道信号传输的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折弯旋转端子,包括:
第一固持部;
第二固持部;以及
两个折弯旋转结构,每一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旋转扭弹部、第二旋转扭弹部及弯折弧形接触部,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弯折凹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持部及所述第二固持部设置;
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第二折弯旋转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平行且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包括弯折弧形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折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弧形部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所述弯折弧形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圆角过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两个固持片,其中一个所述固持片开设有卡紧凸起,另外一个所述固持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卡紧凸起卡入所述燕尾槽内,两个所述固持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所述绝缘基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固持部及所述第二固持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绝缘基座卡接;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卡槽、弹性活动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持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固持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两个折弯旋转结构均位于弹性活动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还包括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卡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弹性活动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槽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弹性活动槽连通。
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板、第二电连接板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板及所述第二电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座的两侧;
所述第一电连接板设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弯折弧形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
所述第二电连接板设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弯折弧形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一电连接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均位于安装槽内并与绝缘基座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固定于绝缘基座上,由于每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及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使弯折弧形接触部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持部的一端,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在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与弯折弧形接触部之间均形成有电连接通道,如此对于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与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同理,对于第二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与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二导电片。因此,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进而保持连接器在第一电连接板及第二电连接板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A-A线剖视图;
图3a为图3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B-B线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又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连接器的折弯旋转端子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电连接组件的C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弯旋转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以及两个折弯旋转结构,每一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旋转扭弹部、第二旋转扭弹部及弯折弧形接触部,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弯折凹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持部及所述第二固持部设置;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第二折弯旋转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另一端。
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均位于安装槽内并与绝缘基座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固定于绝缘基座上,由于每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及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使弯折弧形接触部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持部的一端,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在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与弯折弧形接触部之间均形成有电连接通道,如此对于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与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同理,对于第二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与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二导电片。因此,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进而保持连接器在第一电连接板及第二电连接板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为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基座110及折弯旋转端子120。同时参见图6,所述绝缘基座110开设有安装槽102。同时参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折弯旋转端子120包括第一固持部122、第二固持部124以及两个折弯旋转结构126。每一所述折弯旋转结构126包括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及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一端,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的弯折凹区1267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持部122及所述第二固持部124设置。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为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及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122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124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12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124的另一端。
如图3a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部122及所述第二固持部124均位于所述安装槽102内并与所述绝缘基座110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120可靠地固定连接于绝缘基座110。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126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02内,使折弯旋转端子120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电连接板200及第二电连接板300,进而使第一电连接板200通过连接器100电连接于第二电连接板300。可以理解,第一电连接板200可以为PCB或芯片,第二电连接板300可以为PCB。
上述的连接器100及其折弯旋转端子120,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均位于安装槽102内并与绝缘基座110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120固定于绝缘基座110上,由于每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一端,使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持部122的一端,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持部124的一端,在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与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之间均形成有电连接通道,如此对于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电连接板200的第一导电片210;同理,对于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二电连接板300的第二导电片310。因此,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120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及第二导电片310,进而保持连接器100在第一电连接板200及第二电连接板300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0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卡槽1022、弹性活动槽1024及第二卡槽1026,所述第一固持部122卡入所述第一卡槽1022内,所述第二固持部124卡入所述第二卡槽1026内,两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均位于弹性活动槽1024内,使折弯旋转端子120固定于绝缘基座110,且两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及第二导电片310,进而使第一电连接板200通过连接器100电连接于第二电连接板30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折弯旋转结构126与弹性活动槽1024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两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均活动设置于弹性活动槽1024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02还包括第一连通口1023及第二连通口1025,所述第一卡槽1022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1023与所述弹性活动槽1024连通,所述第二卡槽1026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1025与所述弹性活动槽1024连通,如此能够较好地分别对第一卡槽1022及第二卡槽1026进行加工,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组装于安装槽102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部122与所述第二固持部124平行且相对设置,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平稳地安装固定于安装槽102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包括弯折弧形部1266a、第一连接部1266b及第二连接部1266c,所述弯折弧形部1266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66b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66c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66b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所述第二连接部1266c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使弯折弧形部1266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连接。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弧形部1266a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66b的宽度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66c的宽度,所述弯折弧形部1266a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66b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66c的端部圆角过度,避免了折弧形部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66b的端部及第二连接部1266c的端部的应力产生,同时使弯折弧形部1266a能够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或第二导电片310。在本实施例中,弯折弧形部1266a的宽度在平行于X轴方向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66b的宽度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66c的宽度,折弯旋转端子120的两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在平行于Y轴方向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或第二导电片310。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持部122包括两个固持片122a,其中一个所述固持片122a开设有卡紧凸起1223,另外一个所述固持片122a开设有燕尾槽1225,所述卡紧凸起1223卡入所述燕尾槽1225内,使两个固持片122a牢固连接。两个所述固持片122a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及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以便折弯旋转端子120的制造及组装。在本实施例中,卡紧凸起1223过盈卡接于燕尾槽1225内。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10,包括第一电连接板200、第二电连接板3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100,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00及所述第二电连接板300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座110的两侧。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00设有第一导电片210,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210;所述第二电连接板300设有第二导电片310,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的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片310。
上述的电连接组件10,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均位于安装槽102内并与绝缘基座110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120固定于绝缘基座110上,由于每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一端,使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持部122的一端,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持部124的一端,在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与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之间均形成有电连接通道,如此对于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同理,对于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二导电片310。因此,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120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及第二导电片310,进而保持连接器100在第一电连接板200及第二电连接板300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如图1至图4、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座1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112及第二定位件114;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00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02,所述第一定位件11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板200连接,使绝缘基座110与第一电连接板200可靠地相对定位,进而使折弯旋转端子120的其中一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可靠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所述第二电连接板300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02,所述第二定位件11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板300连接,使绝缘基座110与第二电连接板300可靠地相对定位,进而使折弯旋转端子120的另外一个折弯旋转结构126可靠地弹性抵接于第二导电片310。同时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基座1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0a及第二限位凸起110b,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电连接板200对应设置,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电连接板300对应设置,使绝缘基座11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电连接板200及第二电连接板300相对装配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120,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均位于安装槽102内并与绝缘基座110卡接,使折弯旋转端子120固定于绝缘基座110上,由于每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一端及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一端,使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具有较好的弹性,加上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一旋转扭弹部126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持部122的一端,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的第二旋转扭弹部126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固持部124的一端,在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与弯折弧形接触部1266之间均形成有电连接通道,如此对于第一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同理,对于第二折弯旋转结构126分别与第一固持部122及第二固持部124连接共形成有两个电连接通道,同时使折弯旋转端子120较好地弹性抵接于第二导电片310。因此,上述的折弯旋转端子120能够分别可靠地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10及第二导电片310,进而保持连接器100在第一电连接板200及第二电连接板300之间可靠地信号互连。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折弯旋转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持部;
第二固持部;以及
两个折弯旋转结构,每一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旋转扭弹部、第二旋转扭弹部及弯折弧形接触部,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彼此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一端,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的弯折凹区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持部及所述第二固持部设置;
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分别为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第二折弯旋转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与所述第二固持部平行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弧形接触部包括弯折弧形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弯折弧形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扭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扭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弧形部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所述弯折弧形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圆角过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两个固持片,其中一个所述固持片开设有卡紧凸起,另外一个所述固持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卡紧凸起卡入所述燕尾槽内,两个所述固持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及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第一旋转扭弹部。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座及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弯旋转端子;所述绝缘基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固持部及所述第二固持部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绝缘基座卡接;两个所述折弯旋转结构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卡槽、弹性活动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固持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固持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两个折弯旋转结构均位于弹性活动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还包括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卡槽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弹性活动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槽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弹性活动槽连通。
9.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板、第二电连接板及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板及所述第二电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座的两侧;
所述第一电连接板设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折弯旋转结构的弯折弧形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
所述第二电连接板设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折弯旋转结构的弯折弧形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
所述第一电连接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板连接。
CN202322679974.4U 2023-09-28 2023-09-28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Active CN221102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9974.4U CN2211024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9974.4U CN2211024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2494U true CN221102494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0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9974.4U Active CN22110249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02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6102B1 (en) Contact element for plug-in connector socket
US76352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JP2001006771A (ja) コネクタ
JPH1127380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378374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21102494U (zh) 折弯旋转端子、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CN211789576U (zh) 一种接触弹片及插头
US5519586A (en) Fuse holde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fuse clips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CN210607748U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114976795A (zh) 一种公母同体的自耦合连接器
CN220934440U (zh) 多通道弹性端子、连接器及连接组件
CN218039889U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9247036U (zh) 单边接触fpc连接器
CN220934439U (zh) 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CN220291140U (zh) 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8123760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及线对板连接器
US11444403B2 (en) Terminal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809172U (zh) 一种无线安装的风扇框架
CN218940219U (zh) 电连接器
CN216903605U (zh) 屏蔽板及母端连接器
CN218123759U (zh) 一种连接器、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及线对板连接器
CN216698808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679405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