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1210U -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1210U
CN221091210U CN202322481246.2U CN202322481246U CN221091210U CN 221091210 U CN221091210 U CN 221091210U CN 202322481246 U CN202322481246 U CN 202322481246U CN 221091210 U CN221091210 U CN 221091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ication
wall
plate
ventilation device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12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
周文华
王凡民
陈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yu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yu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yu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yue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1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1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属于海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除湿筒,除湿筒内壁设置有固定架,固定圆板前方外壁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末端连接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连接块,导风筒内壁设置有导风板,多个导风板末端连接有贯穿圆筒,卡接板二内部卡接有依次卡接有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可利用除湿转轮对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除湿,避免导致船舱内部湿度过大,当吸附饱和的除湿转轮转到加热管位置时,可利用排风扇一和排风扇二将船舱内的空气排出的同时进行加热并吹向饱和的除湿辊轮将其内部的水分进行脱附,有效便于更好的循环除湿,并且可对过滤板二的表面灰尘或其他异物进行清理,避免造成通风装置的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平台机舱是指在海上进行钻井作业的平台上的舱室区域,钻井平台是一种特殊的海上设施,用于在海底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机舱是钻井平台上的一个重要区域,用于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是指用于提供机舱内部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供应的设备,由于海洋钻井平台机舱内部空间相对封闭,人员密集,工作环境复杂,通风装置的作用非常重要。
现有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现有通风装置大都是只能针对空气进行循环流通,但是由于在海面工作常常湿度较大,如果机舱湿度过大的话,可能导致机舱内的空气潮湿,增加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这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和其他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过敏史或呼吸系统敏感的人员来说,并且高湿度环境还可能导致机舱内的设备和设施受到腐蚀和损坏;
并且现有的通风装置在对外部灰尘进行过滤时,前方的过滤网常常可能会被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和其他固体颗粒堵塞,这些颗粒物可能来自海洋环境、机舱内部的活动或其他来源,极易影响通风效果,需要清理时常常需要人员对其进行清扫,并且有时还会导致频繁更换过滤网,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包括除湿筒,所述除湿筒内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外壁与所述除湿筒内部之间连接有加热管,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除湿转轮,所述除湿筒后方卡接有卡接板一;
固定圆板,所述除湿转轮侧壁前方外壁设置有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前方外壁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末端连接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接块;
导风筒,所述除湿筒前方外壁设置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内壁设置有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末端连接有贯穿圆筒,所述传动杆贯过贯穿圆筒;
卡接板二,所述卡接板二内部卡接有依次卡接有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
优选地,所述卡接板一侧壁设置有吸风扇一和排风扇一,所述卡接板二侧壁设置有吸风扇二和排风扇二。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一为玻璃纤维材质,所述过滤板二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前方设置有旋转刮杆,所述旋转刮杆后方外部设置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与过滤板二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风筒底部开设有引水贯穿槽,所述导风筒底部设置有与引水贯穿槽相对应的引水管道。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对船舱内部进行通风时,可利用多个吸风扇一和吸风扇二对外部新鲜空气进行吸入,利用除湿转轮对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除湿,避免导致船舱内部湿度过大,由于可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除湿转轮进行缓慢转动,当吸附饱和的除湿转轮转到加热管位置时,可利用排风扇一和排风扇二将船舱内的空气排出的同时进行加热并吹向饱和的除湿辊轮将其内部的水分进行脱附,有效便于更好的循环除湿,并且除湿成本较低;
在除湿辊轮转动的过程中则会带动携带清洁板的旋转刮杆进行旋转,方便对过滤板二的表面灰尘或其他异物进行清理,避免造成通风装置的堵塞,并且还可有效的减少更换过滤板的频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筒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转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除湿筒;110、固定架;120、驱动电机;130、加热管;140、除湿转轮;150、卡接板一;151、吸风扇一;152、排风扇一;200、固定圆板;210、传动杆;220、连接块;230、旋转刮杆;240、清洁板;300、导风筒;310、导风板;320、贯穿圆筒;330、引水贯穿槽;340、引水管道;400、卡接板二;410、吸风扇二;420、排风扇二;430、过滤板一;440、过滤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包括除湿筒100,除湿筒100内壁设置有固定架110,固定架110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120,固定架110外壁与除湿筒100内部之间连接有加热管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130为电加热管,可在外部设置控制其温度的温度控制器,方便在对船舱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的同时进行加热,从而使饱和的除湿转轮140内部水分进行蒸发脱附。
驱动电机120输出端连接有除湿转轮140,除湿筒100后方卡接有卡接板一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转轮140可使用硅胶材质,并且呈蜂窝状,更好的对吸入船舱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除湿转轮140侧壁前方外壁设置有固定圆板200,固定圆板200前方外壁设置有传动杆210,传动杆210末端连接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连接块220,方便更好的对过滤板440进行清洁;
除湿筒100前方外壁设置有导风筒300,导风筒300内壁设置有导风板310,多个导风板310末端连接有贯穿圆筒320,传动杆210贯过贯穿圆筒320,方便传动杆210进行穿过;
卡接板二400内部卡接有依次卡接有过滤板一430和过滤板二440。
具体的,卡接板一150侧壁设置有三个吸风扇一151和一个排风扇一152,卡接板二400侧壁设置有三个吸风扇二410和一个排风扇二420,方便对外部空气进行吸入的同时,可进行排出船舱内部的空气,方便起到空气循环的作用。
进一步的,过滤板一430为玻璃纤维材质,过滤板二440为不锈钢材质,更好的对外部的灰尘及异物进行过滤,避免进入船舱内。
再进一步的,连接块220前方设置有旋转刮杆230,旋转刮杆230后方外部设置有清洁板2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洁板240可选用微纤维材质,也可使用毛刷。
清洁板240与过滤板二440相接触,方便对粘连在过滤板二440的异物进行清洁,避免造成通风装置的堵塞,并且可减少更换过滤网的频率。
更进一步的,导风筒300底部开设有引水贯穿槽330,导风筒300底部设置有与引水贯穿槽330相对应的引水管道340,方便对脱附后的水进行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引水管道340底部再设置导水管,方便将水分排入大海或进行统一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使用的供电均可使用外部常规电源。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工作原理:首先在对船舱内部进行通风时,可利用多个吸风扇一151和吸风扇二410对外部新鲜空气进行吸入,利用除湿转轮140对空气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除湿,避免导致船舱内部湿度过大,由于可利用驱动电机120带动除湿转轮140进行缓慢转动,当吸附饱和的除湿转轮140转到加热管130位置时,可利用排风扇一151和排风扇二420将船舱内的空气排出的同时进行加热并吹向饱和的除湿辊轮140将其内部的水分进行蒸发脱附,再通过引水贯穿槽330和引水管道340将水分进行排出,更好的便于循环除湿,并且除湿成本较低,在除湿辊轮140转动的过程还会带动携带清洁板240的旋转刮杆230进行转动,方便对过滤板二440的表面灰尘或其他异物进行清理,避免造成通风装置的堵塞,并且还可有效的减少更换过滤板的频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包括除湿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筒(100)内壁设置有固定架(110),所述固定架(110)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120),所述固定架(110)外壁与所述除湿筒(100)内部之间连接有加热管(130),所述驱动电机(120)输出端连接有除湿转轮(140),所述除湿筒(100)后方卡接有卡接板一(150);
固定圆板(200),所述除湿转轮(140)侧壁前方外壁设置有固定圆板(200),所述固定圆板(200)前方外壁设置有传动杆(210),所述传动杆(210)末端连接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接块(220);
导风筒(300),所述除湿筒(100)前方外壁设置有导风筒(300),所述导风筒(300)内壁设置有导风板(310),多个所述导风板(310)末端连接有贯穿圆筒(320),所述传动杆(210)贯过贯穿圆筒(320);
卡接板二(400),所述卡接板二(400)内部卡接有依次卡接有过滤板一(430)和过滤板二(4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一(150)侧壁设置有吸风扇一(151)和排风扇一(152),所述卡接板二(400)侧壁设置有吸风扇二(410)和排风扇二(4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430)为玻璃纤维材质,所述过滤板二(440)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20)前方设置有旋转刮杆(230),所述旋转刮杆(230)后方外部设置有清洁板(240),所述清洁板(240)与过滤板二(440)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300)底部开设有引水贯穿槽(330),所述导风筒(300)底部设置有与引水贯穿槽(330)相对应的引水管道(340)。
CN202322481246.2U 2023-09-13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Active CN221091210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1210U true CN221091210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7977A (zh) 一种制药车间用具有检测密封性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9393493U (zh) 一种水性漆烘干装置
CN109420420A (zh) 一种大气污染净化处理装置
CN221091210U (zh)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机舱通风装置
CN216498212U (zh) 一种制药车间用具有检测密封性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16592015U (zh) 一种转轮蜂窝除湿设备
CN113864968B (zh) 一种自动清洗滤网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4288768A (zh) 一种废气处理反应装置以及废气处理方法
CN209971468U (zh) 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吸尘排烟系统
CN113899870A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加固型的远程检测质控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6817692U (zh) 一种建筑通风系统
CN207822722U (zh) 一种循环新风用的油烟净化设备
CN108579336B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有机废气吸附浓缩设备
CN214949539U (zh) 一种新风过滤装置
CN215175701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结构的节能环保的新风设备
CN219140947U (zh) 一种可净化的新风除湿机
CN211358005U (zh) 一种废气处理滤芯清洁机构
CN211290428U (zh) 一种净化车间用通风装置
CN220601696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CN220444310U (zh) 一种可吸附磁性颗粒的干燥烘箱
CN220187012U (zh) 一种无尘车间用换气装置
CN217785346U (zh) 一种隔音且通风效果好的新风除湿机
CN114623545B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CN221122771U (zh) 一种净化车间用地面除湿器
CN211424572U (zh) 一种可祛湿的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