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0744U - 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0744U
CN221090744U CN202323240877.1U CN202323240877U CN221090744U CN 221090744 U CN221090744 U CN 221090744U CN 202323240877 U CN202323240877 U CN 202323240877U CN 221090744 U CN221090744 U CN 221090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chamber
seat
air bag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408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程
张晓辉
郭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23232408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0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0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0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所述气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其中,所述安全气囊被布置在座椅的侧面,所述气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靠背的侧方,所述第二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侧方,并且,所述第三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下方。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安全装置,具体地,涉及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汽车中安装有各种安全装置。安全气囊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安全装置。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例如,布置在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布置在仪表盘中的安全气囊,布置在车辆的内侧壁上的气帘,以及,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汽车内的有限空间,布置在车辆顶部的顶置式安全气囊。当车辆发生碰撞或受到冲击时,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便会接收到经由连接到气体发生器的线束传送来的信号,从而发生爆破。接着,爆破所产生的气体将使安全气囊的被折叠的气袋迅速充气,充气后的气袋发生膨胀,随即便会从车辆的预定安装位置延伸到乘员周围的预定保护位置处,从而避免乘员受到冲击所带来的伤害。
考虑到自动驾驶汽车中,为了提供舒适感更好的座椅,座椅被以不同于传统车辆座椅的方式设计,例如,座椅的座垫部被设计为具有更高的高度,又例如,座椅的靠背部被设计为相对于座垫部具有更大范围内的倾斜角度,即,座椅具有大调节角度范围和多种调节姿态。
因此,期望一种适合于在具有大调节角度范围和多种调节姿态的座椅中使用的安全气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大调节角度范围和多种调节姿态的座椅中使用的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其包括,
气袋,所述气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
其中,
所述安全气囊被布置在座椅的侧面,所述气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靠背的侧方,所述第二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侧方,并且,所述第三腔室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角度调节部,所述角度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气袋的外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两者的外表面连接;以及
所述角度调节部在力的作用下被撕裂,以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相对角度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角度调节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腔室连接的第二连接区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的力薄弱区,以及,所述力薄弱区被构造为条状并且在力的作用下被撕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角度调节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气袋的两侧,并且,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气袋固定到座椅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部被构造为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
所述第一凸耳设置在所述气袋的靠近靠背的部分上,以将所述气袋的一部分固定到靠背的侧方,以及,
所述第二凸耳设置在所述气袋的靠近座垫下方的部分上,以将所述气袋的一部分固定到座垫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气袋由上下层叠布置的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形成,所述气袋包括边缘部和被所述边缘部围绕的中间部,所述边缘部由所述第一层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织物两者被连接在一起的边缘部分限定,并且,所述中间部包括彼此流体连通的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层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织物两者的边缘部分经由固定部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力薄弱区为被构造包括预固定部和狭缝,所述狭缝的两侧被所述预固定部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预固定部在力的作用下断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气袋的通气口处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面向所述第一腔室,并且,所述第二出口面向所述第二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气袋的通气口处的气体发生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进气口布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口处,所述导向部还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出口,并且,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出口。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座椅的第一调节姿态使用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安全气囊。
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座椅的第二调节姿态使用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安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此外,空间相关术语(诸如“上”、“下”、“左”和“右”等)用于描述附图所示的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应用到使用时与附图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中。显然,虽然为了易于说明,所有这些空间相关术语指的是附图所示的方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使用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座椅的第一调节姿态使用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安全气囊。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座椅的第二调节姿态使用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安全气囊。以下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气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囊1,该安全气囊1被布置在座椅的侧面,一般地,该安全气囊1被布置在座椅的邻近车门的侧面,以在特别是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座椅处于第一调节姿态,在该第一调节姿态下,座椅的座垫基本水平地设置,以及,座椅的靠背以基本垂直于座垫的方式设置,乘客以正常坐姿坐在座椅上。以及,图2所示的座椅处于第二调节姿态,在该第二调节姿态下,座椅的座垫和靠背两者均被基本水平地设置,乘客基本平躺在座椅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全气囊适用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座椅的第一调节姿态和第二调节姿态以及两者之间的任一调节姿态,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全气囊适用于座椅的靠背在基本水平位置和基本竖直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任意位置,以及,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全气囊适用于座椅的座垫在基本水平位置和基本竖直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任意位置,这将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
继续参照图1和图2进行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安全气囊1包括气袋10,气袋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气袋10处于展开状态。如图中清楚地示出,气袋10在展开状态下位于座椅的侧面,即,位于座椅上乘客的侧面。在收纳状态下,气袋10在被卷绕或折叠后、再收纳在座椅1的侧面预定位置(例如,座椅的座椅框架中)。安全气囊1还包括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用于对气袋10进行充气,在气体发生器的充气操作下,气袋10膨胀以从收纳状态逐渐进入展开状态,从而保护乘客。以及,尽管图1和图2中仅示出位于座椅右侧的气袋10,也就是仅示出位于驾驶员旁边的座椅上右侧的气袋10。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也可以布置在座椅的左侧,即,驾驶员所在的座椅的左侧同样地可以布置该气袋10。
如图1所示,气袋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这三个腔室在图1中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具体地,第一腔室11被定位在座椅的靠背的侧方,第二腔室12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侧方,并且,第三腔室13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下方”并非是指座垫的正下方,由于气袋10整体位于座椅的侧方,因此,这里的“下方”实际上是指座垫的“侧下方”。
如图1所示,第一腔室11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向上延伸超过乘客的头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延伸超过乘客的上肢并且向后延伸超过乘客的背部;第二腔室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向前延伸超过乘客的膝部并且向后延伸超过乘客的髋部;第三腔室13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分别超过乘客的腿部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上述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气袋10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完全覆盖乘客的右侧,以在侧面碰撞时免于乘客接触到车辆的侧壁而受到伤害。而且,由于安全气囊1设置在座椅上,气袋能够随着座椅的靠背和/或座垫的运动而运动,因此,能够在座椅的任何调节姿态下,始终确保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完全覆盖乘客的右侧,以向乘客提供可靠的保护。
此外,考虑到座椅的座垫和靠背之间的可变的相对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1还可以包括角度调节部20,该角度调节部20设置在气袋1的外侧并且分别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两者的外表面连接。角度调节部20的上述设置位置是基于乘客在座椅的坐姿调节过程中,以其髋部为折叠基准进行伸展或蜷曲,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的邻接位置基本在乘客的髋部。为此,在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设置角度调节部20,以使得这两个腔室之间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以适配座椅的调节姿态。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角度调节部20可以包括与第一腔室11连接的第一连接区21、与第二腔室12连接的第二连接区22和位于第一连接区21与第二连接区22之间的力薄弱区。能够理解,为了确保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为密闭腔室,角度调节部20的第一连接区21和第二连接区22与各个腔室之间不进行流体连通,并且可以被构造为织物或者其他适于折叠或卷绕的柔软材质的构件。以及,力薄弱区被构造为条状,条状的力薄弱区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为大致垂直于座椅的靠背所在的平面,并且在座椅的姿态调节期间,由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的相对于角度的变化而施加的力,在该力的作用下被撕裂。作为一个示例,力薄弱区为被构造包括预固定部24(例如,缝线)和狭缝23,狭缝23的两侧被预固定部24连接在一起,并且,预固定部24在力的作用下断裂。当然,这仅仅是示例,角度调节部20的力薄弱区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在力的作用下被撕裂的力薄弱区均可以采用,例如,力薄弱区还可以设置为相较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具有较小厚度的织物部段。
此外,为了固定到座椅的侧面,安全气囊1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与角度调节部20可以分别设置在气袋10的两侧,具体地,固定部设置在气袋10的后侧,角度调节部20设置在气袋10的前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前侧”和“后侧”基于车辆的前后侧方向进行定义,即,气袋的前侧与车辆的前侧保持一致,以及,气袋的后侧与车辆的后侧保持一致。该固定部可以被构造为第一凸耳31和第二凸耳32,座椅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凸耳31和第二凸耳32配合的配合部(例如,配合槽),经由第一凸耳31和第二凸耳32将气袋10固定到座椅上。具体地,第一凸耳31设置在气袋10的靠近靠背的部分上,以将气袋10的一部分固定到靠背的侧方,以及,第二凸耳32设置在气袋10的靠近座垫下方的部分上,以将气袋10的一部分固定到座垫的下方。气袋10与座椅之间的上述固定方式能够以简单且易操作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已经提到的,安全气囊1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气袋10进行充气的气体发生器,相应地,气袋10设置有通气口40,气体发生器设置在该通气口处。作为一个示例,气体发生器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面向第一腔室11,并且,第二出口面向第二腔室12,上述多个出口的设计有利于气袋的快速充气以进入展开状态。或者,作为另一个示例,安全气囊1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气袋10的通气口40处的气体发生器和导向部,导向部的进气口布置在气体发生器的出口处,以与气体发生器流体连通。导向部还包括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第一通道41连通第一腔室11和气体发生器的出口,并且,第二通道42连通第二腔室12和气体发生器的出口,这同样地有利于气袋的快速充气以进入展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气袋的制造方法如下:气袋可以由上下层叠布置的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形成,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各自包括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如图1所示,一对实线界定了封闭的中间部分和围绕该中间部分的边缘部分。该边缘部分用于形成气袋的边缘部,该中间部分用于形成气袋的各个腔室。也就是说,气袋的边缘部由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两者被连接在一起的边缘部分限定,并且,中间部包括彼此流体连通的上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两者的边缘部分经由固定部(例如缝线,又或者经由编织方式)以封闭各个腔室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两者的边缘部分被至少部分地编织在一起,以封闭各个腔室的方式彼此连接。
如前所述,尽管说明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含义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气囊(1),其包括,
气袋(10),所述气袋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1)被布置在座椅的侧面,所述气袋(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腔室(11)被定位在座椅的靠背的侧方,所述第二腔室(12)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侧方,并且,所述第三腔室(13)被定位在座椅的座垫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还包括角度调节部(20),所述角度调节部(20)设置在所述气袋(10)的外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两者的外表面连接;以及
所述角度调节部(20)在力的作用下被撕裂,以允许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之间的相对角度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所述角度调节部(20)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11)连接的第一连接区(21)、与所述第二腔室(12)连接的第二连接区(22)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21)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2)之间的力薄弱区,以及,所述力薄弱区被构造为条状并且在力的作用下被撕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角度调节部(20)分别设置在所述气袋(10)的两侧,并且,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气袋(10)固定到座椅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所述固定部被构造为第一凸耳(31)和第二凸耳(32),
所述第一凸耳(31)设置在所述气袋(10)的靠近靠背的部分上,以将所述气袋(10)的一部分固定到靠背的侧方,以及,
所述第二凸耳(32)设置在所述气袋(10)的靠近座垫下方的部分上,以将所述气袋(10)的一部分固定到座垫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所述气袋(10)由上下层叠布置的第一层织物和第二层织物形成,所述气袋(10)包括边缘部和被所述边缘部围绕的中间部,所述边缘部由所述第一层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织物两者被连接在一起的边缘部分限定,并且,所述中间部包括彼此流体连通的所述第一腔室(11)、所述第二腔室(12)和所述第三腔室(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所述第一层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织物两者的边缘部分经由固定部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所述力薄弱区为被构造包括预固定部(24)和狭缝(23),所述狭缝(23)的两侧被所述预固定部(24)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预固定部(24)在力的作用下断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气袋(10)的通气口(40)处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面向所述第一腔室(11),并且,所述第二出口面向所述第二腔室(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1),其中,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气袋(10)的通气口(40)处的气体发生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进气口布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口处,所述导向部还包括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2),所述第一通道(41)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和所述出口,并且,所述第二通道(4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和所述出口。
CN202323240877.1U 2023-11-29 2023-11-29 安全气囊 Active CN221090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40877.1U CN221090744U (zh) 2023-11-29 2023-11-29 安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40877.1U CN221090744U (zh) 2023-11-29 2023-11-29 安全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0744U true CN221090744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40877.1U Active CN221090744U (zh) 2023-11-29 2023-11-29 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0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5853B1 (ko) 루프탑 에어백 장치
KR102064844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장치
US20210101559A1 (en) Roof-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KR102656154B1 (ko) 에어백 장치
US20210031718A1 (en) Overhead airbag with leg interaction chamber
CN111976644B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11267433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same
WO2022053331A1 (en) Airbag arrangement
CN116194344A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11479204B1 (en) Airbag with reinforced tether
KR102096933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백 장치
KR102396754B1 (ko) 자동차의 파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KR20220131391A (ko) 에어백 장치 및 차량용 시트
CN221090744U (zh) 安全气囊
US11623599B2 (en) Airbag with inflator attachment
KR20100031370A (ko) 에어백 모듈
KR102408036B1 (ko) 에어백 장치
KR102416668B1 (ko) 자동차의 운전석 에어백 장치
CN113246902A (zh) 机动车辆的侧面碰撞缓冲垫装置
JP755547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352151B1 (ko) 자동차의 운전석 에어백 장치
KR102685104B1 (ko) 자동차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KR102352146B1 (ko) 자동차의 운전석 에어백 장치
CN220483242U (zh) 安全气囊
JP751430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