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0448U - 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0448U
CN221090448U CN202323480168.0U CN202323480168U CN221090448U CN 221090448 U CN221090448 U CN 221090448U CN 202323480168 U CN202323480168 U CN 202323480168U CN 221090448 U CN221090448 U CN 221090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oor
integrated assembly
integrated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4801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丰
蒋超
邢宪才
邓红虎
叶刚
朱先祥
邝文峰
赵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0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0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车辆的车门腰线位置外观与车辆设计不匹配且抗风噪性能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用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门外板上,该车门集成组件包括集成壳体和密封件,集成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本体的前端与第一本体的前端连接,第二本体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一本体的后端延伸设置;密封件连接在第一本体上且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一体成型的集成壳体配合密封件,可以对车门腰线位置的外观进行适配优化,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并提高车辆的抗风噪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传统车辆的外后视镜安装在车门外板上,一般为悬臂结构。并且外后视镜与车门外水切为两个单独的零部件,外后视镜的部件较多,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使的外后视镜无法与其他零部件集成,造成外后视镜的外观与车辆的车门腰线位置处的外观设计不匹配。
另一方面,随着车门腰线位置处齐平式造型设计的增多,外后视镜与外水切在造型设计上也出现了齐平式配合设计,也就是两者在车门上采用对接的结构设计。但由于零件公差波动、外观易产生轮廓度匹配超差及间隙等因素,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车门处的抗风噪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的车门腰线位置外观与车辆设计不匹配且抗风噪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用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门外板上,所述车门集成组件包括:
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用于表征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延伸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且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定角度为锐角。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且朝向所述密封件的端侧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
基所述车门外板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和一个限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之一适配连接,所述限位孔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另一适配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本体部以及沿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依次连接的直线段、弧形段和曲线段;
所述直线段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圆角,所述第一圆角的角度大于90°,其中,所述直线段上设置有第一功能附件;
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二功能附件,所述弧形段的弧度大于120°,且所述弧形段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设置;
所述曲线段的首端与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曲线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所述曲线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圆角,所述第二圆角的角度小于90°。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功能附件包括LED转向灯带;
所述第二功能附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电子外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车门集成组件还包括集成线束,所述集成线束被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功能附件和所述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线束连接插头;
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一功能附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
所述线束连接插头适于与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车门外水切。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成壳体包括整体冲切成型的钣金件;
或者,所述集成壳体为注塑成型或模内注塑的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中,集成壳体由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其中,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设置,该第一本体可以与车门外板连接,第二本体的前端与第一本体的前端连接,并且,第二本体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一本体的后端延伸设置,该第二本体上可以用于安装电子摄像头等车辆的后视镜功能附件,从而使的后视镜功能附件与集成壳体进行集成,进而实现对车门腰线位置的外观进行适配优化;同时,通过一体成型的集成壳体配合密封件,有效保证并提高了车辆的抗风噪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集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集成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标记:
1、车门集成组件;11、集成壳体;12、密封件;111、第一本体;112、第二本体;11a、本体部;11b、直线段;11c、弧形段;11d、曲线段;13、灯带;14、电子外摄像头;15、雷达传感器;16、集成线束;161、第一线束;162、第二线束;163、线束连接插头;17、橡胶堵盖。
X、第一方向;A、第一圆角;B、第二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集成组件1,该车门集成组件1用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门外板(图中未示出)上。其中,车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轮、方向盘、动力系统等零部件,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可以轿车、SUV、MPV或者其他合适的车型。
车门集成组件1包括集成壳体11和密封件12。集成壳体11可以与车辆的车门外板连接,以在集成壳体11上设置各种车辆的后视镜功能附件等。
集成壳体1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12,利用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12可以有效保证并提高集成壳体11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集成壳体11的制作成本。
其中,第一本体11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方向X用于表征车辆的前进方向,即第一方向X用于表示自车辆的后轮至其前轮的延伸方向。该第一本体111固定连接在车辆的车门外板上。
第二本体112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一本体111的后端延伸设置。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示例中,该预定角度为锐角,且该锐角的朝向为指向车辆的后轮侧方向,即,通过锐角结构的预定角度设置,可以在第二本体112上设置并集成多个车辆的后视镜功能附件,以便于在第二本体112上设置标准的电子外后视镜,大大缩小了车辆后视镜的设计体积,从而有效优化车门腰线位置处的外观设计,同时,也可以方便电子外后视镜结构的装配。
继续参照图1所示,密封件12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该密封件12连接在第一本体111上且远离第二本体112的一侧上。其中,密封件12可以是车门外水切件,即,车门玻璃下缘凹槽内的密封条,该密封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密封条,当车辆的车门玻璃升降时,利用该车门外水切可以有效切去玻璃表面的水滴、水雾及灰尘,同时也起到适应的美观作用。
本示例中,将集成壳体11设计成由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12组成,第一本体111沿第一方向X设置,该第一本体111可以与车门外板连接,第二本体112的前端与第一本体111的前端连接,并且,第二本体112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第一方向X并朝向第一本体111的后端延伸设置,该第二本体112上可以用于安装电子摄像头等车辆的后视镜功能附件,从而使的后视镜功能附件与集成壳体11进行集成,进而实现对车门腰线位置的外观进行适配优化;同时,通过一体成型的集成壳体11配合密封件12,有效保证并提高了车辆的抗风噪性能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1的前端且朝向密封件12的端侧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在车门外板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和一个限位孔(图中未示出)。
其中,定位孔可以是圆形孔,该定位孔与两个固定孔的其中之一固定孔适配连接,利用该定位孔和与其相适配的固定孔可以实现第一本体111的初步固定,同时还可以对第一本体111的X向和Z向起到限制作用。
限位孔的形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腰形孔。限位孔与两个固定孔的其中另一固定孔适配连接,利用该限位孔和与其适配的固定孔可以实现对第一本体111的再次固定,同时,还可以对第一本体111的Z向和Y向起到限位作用。也就是说,利用定位孔和限位孔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本体111固定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在第一本体111的内表面设计若干加强筋,以实现第一本体111与车门外板之间的有效贴合加持,从而有效提高第一本体111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12包括本体部11a、直线段11b、弧形段11c和曲线段11d,其中,直线段11b、弧形段11c和曲线段11d分别设置在本体部11a的侧壁上,且直线段11b、弧形段11c和曲线段11d顺次连接。
其中,直线段11b的前端与第一本体111连接。该直线段11b与第一本体11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角度大于90°的第一圆角A,第一圆角A既可以保证第二本体112与第一本体111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对第二本体112与第一本体111之间的外观起到优化作用,从而平衡集成壳体11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外观匹配问题,有效提高车门腰线位置处的观赏性。
直线段11b上设置有第一功能附件。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功能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ED转向灯带13,以便于在车辆转向时,利用LED转向灯带13实现转向提示。
弧形段11c设置有第二功能附件。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功能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间隔开设置的电子外摄像头14和雷达传感器15。其中,电子外摄像头14配合雷达传感器15可以实时获取车外的环境信息和行人信息等,并通过与电子外摄像头14连接的显示器,将车外的环境信息和行人信息提供给车辆驾驶者,以实现车辆的电子外后视镜功能。
弧形段11c的弧度大于120°,且该弧形段11c朝向第一本体111的后端设置。
曲线段11d的首端与弧形段11c连接,曲线段11d的尾端与第一本体111连接,且曲线段11d的尾端与第一本体11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圆角B,第二圆角B的角度小于90°。第二圆角B既可以保证第二本体112与第一本体111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对第二本体112与第一本体111之间的外观起到优化作用,从而平衡集成壳体11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外观匹配问题,有效提高车门腰线位置处的观赏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集成组件1还包括集成线束16。该集成线束16被配置为用于与第一功能附件和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以将通过第一功能附件获取的转向信息、以及通过第二功能附件获取的车辆外部的环境信息和行人信息等传递至车辆的控制系统上,以对车辆的驾驶者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集成线束16包括第一线束161、第二线束162和线束连接插头163。第一线束161用于与第一功能附件电连接。第二线束162用于与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其中,第一线束161和第二线束162远离第一本体111的一端通过橡胶堵盖17与线束连接插头163连接,橡胶堵盖17适于与车门外板固定连接。线束连接插头163适于与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
本示例中,利用第一线束161、第二线束162和线束连接插头163配合LED转向灯带13、电子外摄像头14和雷达传感器15,可以实现车辆的电子外后视镜的功能,从而有效减小后视镜的设计体积,且实现了电子外后视镜功能与车门外水切的集成,使的车门腰线位置处主要功能零部件的一体化,在方便装配以及外观匹配的同时,简化车辆的外观造型,有效提高了车辆的抗风噪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壳体11可以采用整体冲切成型的钣金件,其中,钣金件可以采用铝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的金属材质制备而成,并通过不同的外观处理方式(如喷漆或阳极氧化等)满足车辆不同的外观要求。
或者,集成壳体11还可以是利用注塑成型或模内注塑的塑料件。其中,当集成壳体11采用注塑成型时,集成壳体11的材质可以选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或工程塑料合金(PC+ABS),其中,工程塑料合金(PC+ABS)为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其既具有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采用注塑成型的集成壳体11的外观可以采用喷漆或者电镀工艺以满足车辆不同的外观要求。
而当集成壳体11采用模内注塑成型时,集成壳体11的材质可以选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或工程塑料合金(PC+ABS)。且采用模内注塑成型的集成壳体11的外观可以采用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In-Mold Decoration,简称IMD)或嵌片注塑工艺(Film Insert Molding,简称INS)制备而成,以满足车辆不同的外观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图中未示出),该车辆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车门集成组件1。
其中,车辆包括但不限于车轮、方向盘、动力系统等零部件,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可以轿车、SUV、MPV或者其他合适的车型。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用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门外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集成组件包括:
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用于表征车辆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偏离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延伸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上且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且朝向所述密封件的端侧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
所述车门外板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和一个限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之一适配连接,所述限位孔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其中另一适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本体部以及沿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依次连接的直线段、弧形段和曲线段;
所述直线段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所述直线段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圆角,所述第一圆角的角度大于90°,其中,所述直线段上设置有第一功能附件;
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第二功能附件,所述弧形段的弧度大于120°,且所述弧形段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后端设置;
所述曲线段的首端与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曲线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所述曲线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圆角,所述第二圆角的角度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附件包括LED转向灯带;
所述第二功能附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电子外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集成组件还包括集成线束,所述集成线束被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功能附件和所述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和线束连接插头;
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一功能附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二功能附件电连接;
所述线束连接插头适于与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车门外水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壳体包括整体冲切成型的钣金件;
或者,所述集成壳体为注塑成型或模内注塑的塑料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
CN202323480168.0U 2023-12-19 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21090448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0448U true CN221090448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3816B2 (en)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system incorpora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879250B2 (en) For a motor vehicle, an outside element providing a capacitive sensor, and a piece of bodywork including such an outside element
US8191942B2 (en)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EP1108620A3 (en) A grommet for a door
US8130156B2 (en) Center high mount stop lamp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CN221090448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集成组件及车辆
JP2003165336A (ja) 合成樹脂製ドアパネル
US20180281868A1 (en) Roof header modules in a vehicle
US20140118199A1 (en) Low profile applique antenna
CN211001154U (zh) 一种天线盖板安装结构
CN107776375A (zh) 汽车塑料背门集成结构
US20070095571A1 (en) Door grommet for vehicle
CN217945098U (zh) 车辆
CN216374128U (zh) 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汽车遮阳装置
CN218558712U (zh) 一种车用内饰智能触控表面装饰层结构
CN211642011U (zh) 一种牌照灯的安装结构
CN214450606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
CN220465201U (zh) 后背门及车辆
CN216636378U (zh) 一种乘用车顶棚usb固定结构
CN211930136U (zh) 一种etc车载单元线束固定卡扣结构及etc车载单元
CN208119271U (zh) 翼子板及电动汽车
JP7221024B2 (ja) 車両用の外装部品
CN215361636U (zh) 一种电动车塑件装配结构
CN209795328U (zh) 重型卡车用环境监控系统
CN209738941U (zh) 汽车智能内后视镜安装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