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3891U - 覆膜支架 - Google Patents

覆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3891U
CN221083891U CN202320277175.1U CN202320277175U CN221083891U CN 221083891 U CN221083891 U CN 221083891U CN 202320277175 U CN202320277175 U CN 202320277175U CN 221083891 U CN221083891 U CN 221083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graft
expanded
portions
sten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71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朝华
邓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tler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tler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tler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tler Bio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3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3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介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覆膜;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呈塑性,所述覆膜具有柔性;所述覆膜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以导流血液;所述第一部扩张后与血管相对固定,植入后,所述第二部能够呈现多种扩张形态,因此具有多种直径形态,即使是覆膜支架植入到人体后,也可以多次通过调节覆膜支架的第二部的形态,来多次调节血流量,为医生手术提供方便,且在患者病情改变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应,不需要重新植入新的支架。

Description

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介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在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在病变段置入支架可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这类支架通常预设直径,在植入血管后,支架的直径通常与血管的直径相匹配。
但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例如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一侧大脑半球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导致脑内小动脉极度扩张,脑血管自主调节机制受损,脑内小血管不能相应收缩调节。当在颈动脉的狭窄处植入支架后,血管直径的增大使得该侧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升高,导致该侧大脑半球的脑组织呈过度灌注状态,扩张的小血管床渗漏大量血浆成分,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果选择直径规格较小的覆膜支架植入,虽然不会导致大脑一侧过渡灌注,但是对患者的治疗仍不完全,无法使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覆膜支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能够逐渐增大通过的血流量,满足不同情况的供血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覆膜支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覆膜;
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呈塑性,所述覆膜具有柔性;
所述覆膜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以导流血液;
所述第一部扩张后与血管相对固定,植入后,所述第二部能够呈现多种扩张形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初次扩张呈第一形态,所述第二部再次扩张后呈第二形态,所述第二部第N次扩张后呈第N形态,多次扩张后的第二部的直径逐步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部之间,所述覆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呈塑性或呈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呈弹性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环;
所述第二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单环,所述覆膜固定连接到每个所述第一单环和每个所述第二单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焊接、铆接、套结或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部扩张后的形态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部扩张后的形态对应的血流量大小沿血流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部的外侧,或是所述覆膜被设置为包覆所述第二部。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设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扩张后,与血管相对固定,为整个覆膜支架提供支撑。覆膜使得血液在其包覆的内部空间流动。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第二部能够被多次扩张,因此具有多种直径形态,即使是覆膜支架植入到人体后,也可以多次通过调节覆膜支架的第二部的形态,来多次调节血流量,为医生手术提供方便,且在患者病情改变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应,不需要重新植入新的支架。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膜支架在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收缩在外鞘管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位于血管里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位于血管里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覆膜支架;10.第一部;11.第一单环;20.第二部;30.覆膜;21.第二单环;200.输送系统;201.支撑轴;202.外鞘管;300.血管;400.球囊扩张导管;401.导管;402.球囊。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这里列举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只要没有违背自然规律或者技术规范,都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框架内任意组合或者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
需要指出,附图示出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用于具体和形象地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其在尺寸结构方面既不必然按照比例绘制,也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申请提供一种覆膜支架100,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膜支架在轴向上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收缩在外鞘管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位于血管里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位于血管里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膜支架100,包括:第一部10、第二部20和覆膜30;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固定连接,第二部20呈塑性,覆膜30具有柔性;
覆膜30包覆于第二部20上并与第二部20固定连接以导流血液;
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压缩时带动覆膜30折叠,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扩张时带动覆膜30展开;
第一部10扩张后与血管(例如血管300等)相对固定,植入后,第二部20能够呈现多种扩张形态。具体地,初次扩张后呈第一形态,第二部20再次扩张后呈第二形态,第二部20第N次扩张后呈第N形态,多次扩张后的第二部的直径逐步增大。
覆膜30被设置在第二部20的外侧,或是覆膜30被设置为包覆第二部20。
如图2所示,覆膜支架100在临床使用前被预装于输送系统200中,输送系统200包括支撑轴201及外鞘管202。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压缩后预装于外鞘管200中,支撑轴201的远端与覆膜支架100的近端相接触。由外鞘管200送入至血管300内,到达目标位置(即血管300)后,撤出外鞘管200,支撑轴201顶住覆膜支架100,使覆膜支架100留在目标位置。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扩张后与血管300相对固定,防止覆膜支架100移位。
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球囊扩张导管400对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进行扩张,球囊扩张导管400包括导管401和球囊402。球囊402由导管401输入的气体或液体充盈而膨胀,从而对第二部20进行扩张。
第二部20初次扩张后呈第一形态并带动覆膜30展开,覆膜30围成了中空的通道以便于血流通过。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呈第一形态时,此时通过覆膜支架100的血流量为第一血流量。若此时第一血流量不合适,可再次对第二部20进行扩张,此时第二部20呈第二形态,通过覆膜支架100的血流量为第二血流量。若仍不合适,可继续对第二部20进行扩张,直至调整到流量大小合适为止,如此能够避免医生选取的支架规格不合适而造成的手术失败或者给病患带来的不良后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也适用于病情变化的情况,例如在颈动脉重度狭窄疾病中,患者由于一侧大脑半球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脑内小动脉极度扩张,脑血管自主调节机制受损。若血流量开放到与正常人相同的状态,脑内小血管不能相应收缩调节,使得同侧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持续升高,扩张的小血管床渗漏大量血浆成分,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此时,可以将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扩张到适合当前病情所需血流量的形态,待患者康复/适应一段时间后(例如几周、几月或者几年),对已植入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进行再次扩张,增加血流量。根据病情,可进行多次扩张,直至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完成治疗。这种手术方式无需植入新的支架,医生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有多种形态,从而通过覆膜支架100的血流量有多种,为医生手术提供方便,且在患者病情改变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应。
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100设有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第一部10扩张后,与血管相对固定,为整个覆膜支架100提供支撑。覆膜30使得血液在其包覆的内部空间流动。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能够被多次扩张,因此具有多种直径形态,即使是覆膜支架100植入到人体后,也可以多次通过调节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的形态,来多次调节血流量,为医生手术提供方便,且在患者病情改变的情况下仍能够适应,不需要重新植入新的支架。
具体地,在临床中,使用与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相匹配的球囊扩张导管40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部20的数量为一个,第一部10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部20位于两个第一部10之间,覆膜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部10固定连接。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间隔设置并通过覆膜30连接,即第二部20的长度小于覆膜30的长度,并第二部20位于覆膜30的中部,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之间有间隔。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在两端均设有第一部10,两端均可与血管壁相对固定,固定效果好,还可起到让血流通道畅通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20由钴铬合金材料、316不锈钢或退火后表现出塑性的镍钛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均呈管网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10呈塑性或呈弹性。若第一部10呈弹性,覆膜支架100在植入后,第一部10自膨胀与血管位进行相对固定,使用方便,便于手术操作。若第一部10呈塑性,覆膜支架100在植入后,使用与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相匹配的球囊扩张导管即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级球囊扩张导管对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进行扩张,2级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位置、球囊长度与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的位置、长度相对应。
实施例2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二部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部20扩张后的形态相同或不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2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部10的数量为四个。三个第二部20扩张后的形态相同,对应的血流量也相等。
实施例3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第二部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部20扩张后的形态对应的血流量大小沿血流方向逐渐减小,使血液流速均匀降低,防止流速急剧下降对覆膜支架100的冲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2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部10的数量为四个。
实施例4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环11。
第二部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单环21,覆膜30固定连接到每个第一单环11和每个第二单环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环11呈弹性,第二单环21呈塑性,使用方便,手术操作简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环11和第二单环21均呈塑性。
实施例5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的数量均为多个,而每个第一部10包括一个第一单环11,每个第二部20包括一个第二单环21,第一单环11和第二单环21交替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第一部10的间隔较小,对血管300壁的支撑效果好,建立血流通道的效果好。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单环结构的组合灵活多变,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本申请中未提到的其他组合方式也应当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指出,在此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而这些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覆膜;
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呈塑性,所述覆膜具有柔性;所述覆膜与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以导流血液;所述第一部扩张后与血管相对固定,植入后,所述第二部能够呈现多种扩张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初次扩张呈第一形态,所述第二部再次扩张后呈第二形态,所述第二部第N次扩张后呈第N形态,多次扩张后的第二部的直径逐步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部之间,所述覆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呈塑性或呈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呈弹性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环;所述第二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单环,所述覆膜固定连接到每个所述第一单环和每个所述第二单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焊接、铆接、套结或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部扩张后的形态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所述第二部扩张后的形态对应的血流量大小沿血流方向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部的外侧,或是所述覆膜被设置为包覆所述第二部。
CN202320277175.1U 2023-02-22 覆膜支架 Active CN22108389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3891U true CN221083891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3428A1 (en) Cylindrical implant and balloon
US6319275B1 (en) Endolumenal prosthesis deliver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CA2052354C (en) Balloon device for implanting an aortic intraluminal prosthesis for repairing aneurysms
US775862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n endovascular stent-graft having a longitudinally unsupported portion
EP1898846B1 (en) Fiber mesh controlled expansion balloon catheter
CN103561686B (zh) 用于可膨胀球囊支架的经皮输送的临时灌注通道
US5782907A (en) Involuted spring stent and graf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20020133221A1 (en)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graft
EP1637177A1 (en) Temporarily indwelled stent and stent graft
CN1221222C (zh) 带柔软的侧枝部分的分叉的移植片固定模
US8622934B2 (en) Guidewire with two flexible end portions and method of accessing a branch vessel therewith
AU200527017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prostheses for deployment from a catheter
JPH046377B2 (zh)
EP0948296A2 (en) Bifurcate stent
MXPA98000715A (en) Endovascular forced extensions, and yaparato method for your colocac
JP2007500579A (ja) 脈管用補綴物
JP2022518927A (ja) 拡張可能な管腔ステントおよび使用方法
US11484399B2 (en) Stent graft with pockets
US20180116832A1 (en) Stent and stent set
CN114423377A (zh) 主动脉上通路三叉式模块化支架组件和方法
CN221083891U (zh) 覆膜支架
US11844680B2 (en) Expandable vascular implant
JP2021524797A (ja) マルチルーメンインプラント
CN116269960A (zh) 可调节血流量的覆膜支架
EP4197492A1 (en) Delivery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cardiovascula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