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3403U -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3403U
CN221083403U CN202322427917.7U CN202322427917U CN221083403U CN 221083403 U CN221083403 U CN 221083403U CN 202322427917 U CN202322427917 U CN 202322427917U CN 221083403 U CN221083403 U CN 221083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valve
pressure relief
cover body
transparen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79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涛
朱恭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Qiansho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Qiansho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Qiansho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Qiansho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3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3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透明电饭煲,包括加热底座、盖体和内胆;内胆设置于加热底座的加热区域上;内胆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和底壁,第一侧壁与底壁连接以构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盖体上设置有第二侧壁和顶壁,第二侧壁与顶壁连接以构成容置腔;盖体与内胆密封配合以封闭烹饪腔顶部开口,第二侧壁支承于加热底座上,内胆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透视。本全透明电饭煲的透视区域较大,且使用方式独特新颖,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

Description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具体是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市面上比较普及的家用电器,且传统电饭煲的整体结构已经趋向同质化,电饭煲产品发展来到瓶颈位;为了提升消费者对电饭煲产品的消费欲,市面上出现了具有透视区域的电饭煲,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5305096U公开了玻璃电饭煲,具体公开了: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以及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罩壳,锅体设有窗口,罩壳设置于窗口,锅体还包括设置于窗口上部的上固定件、设置于窗口下部的下固定件、以及连接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夹持固定罩壳,上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悬臂端,下固定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悬臂端,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连接;锅体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分别与第一悬臂端和第二悬臂端固。该电饭煲只是在传统电饭煲结构上通过替换透明材料,进而到达透视效果,然而,其可以实现透视的区域有限,且使用方式与传统电饭煲基本一致,对于电饭煲的创新性较低,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透明电饭煲,本电饭煲的透视区域较大,且使用方式独特新颖,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包括加热底座、盖体和内胆;内胆设置于加热底座的加热区域上;内胆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和底壁,第一侧壁与底壁连接以构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盖体上设置有第二侧壁和顶壁,第二侧壁与顶壁连接以构成容置腔;盖体与内胆密封配合以封闭烹饪腔顶部开口,第二侧壁支承于加热底座上,内胆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透视。
作为一具体方案,盖体上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与第一侧壁密封配合,盖体通过密封部件封闭烹饪腔顶部开口。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盖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密封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和密封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装配连接,第一侧壁顶部与密封部密封配合。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第二侧壁间隔式包围于第一侧壁外侧。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盖体上设置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和泄压阀,泄压座固定设置于盖体上,泄压阀弹性复位式设置于泄压座上;复位状态下,泄压座与泄压阀密闭配合,烹饪腔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泄压座与泄压阀导通配合,烹饪腔与外界连通。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泄压座上设置有孔位;泄压阀上设置有往外延伸的阀帽、呈柱形的阀体和往外延伸的阀边,阀体活动式穿过孔位,阀帽位于孔位外侧,阀边位于孔位内侧,阀边与孔位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阀体上设置有泄压孔;复位状态下,阀帽在弹性件作用下封闭孔位,使烹饪腔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内压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驱动阀帽打开孔位,烹饪腔通过泄压孔连通外界。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加热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第一限位凸部对内胆外侧进行限位。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加热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第二限位凸部对第二侧壁底端外侧和/或内侧进行限位。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加热底座包括发热体,发热体与加热区域对应,且发热体通电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胆上。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第一侧壁与底壁一体式连接;第二侧壁与顶壁一体式连接;顶壁透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全透明电饭煲中,内胆设置有第一侧壁和底壁,且第一侧壁与底壁连接以构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盖体设置有第二侧壁和顶壁,且第二侧壁与顶壁连接以构成容置腔;盖体封闭烹饪腔顶部开口,第二侧壁支承于加热底座上,内胆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透视。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透视,且透视区域360°无死角,即用户透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360°无死角查看内胆中食材的烹饪情况,本结构透视范围大;盖体呈罩体设置,且盖体罩住内胆整体或大部分,盖体中的第二侧壁支承于加热底座上;打开盖体时,内胆整体或大部分裸露,方便用户取放内胆,该使用方式独特且新颖,使用体验好,因此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饭煲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饭煲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饭煲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H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K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全透明电饭煲,包括加热底座1、盖体2和内胆3;内胆3放置于加热底座1顶部的加热区域101上;内胆3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侧壁301和底壁302,第一侧壁301与底壁302连接以构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303,烹饪腔303顶部开口设置;盖体2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二侧壁201和顶壁202,第二侧壁201与顶壁202连接以构成容置腔203,容置腔203底部开口设置;盖体2与内胆3密封配合以封闭烹饪腔303顶部开口,第二侧壁201底部支承于加热底座1顶部,内胆3设置于容置腔203中,加热底座1封闭容置腔203底部开口;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201分别透视,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201分别优选透明材料制成。本电饭煲中,由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201构成的透视区域达360°无死角,即用户透过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201可360°无死角查看内胆3中食材的烹饪情况,可见本电饭煲侧壁的透视范围最大化;盖体2呈罩体设置,且盖体2罩住内胆3整体或大部分,盖体2中的第二侧壁201支承于加热底座1顶部;打开盖体2时,内胆3整体或大部分裸露,方便用户取放内胆,该使用方式独特且新颖,使用体验好,因此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
进一步地,参见图4,盖体2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密封件4,密封件4位于顶壁202下方,密封件4与第一侧壁301顶部密封配合,即盖体2通过密封件4封闭烹饪腔303顶部开口。
进一步地,参见图4,盖体2内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连接部204,第一连接部204位于顶壁202下方,密封件4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01和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密封部402,第一连接部204与第二连接部401相互装配连接,第一侧壁301顶部与密封部402密封配合。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204截面呈条状,第二连接部401截面呈U形,第一连接部204与第二连接部401相互插接装配;密封部402为具有弹性且与第一侧壁301顶部抵触的面,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密封部402内外侧向下延伸有密封凸筋403,以包裹第一侧壁301顶部内外侧。
进一步地,第二侧壁201的内径大于第一侧壁301的内径,所以第二侧壁201间隔式包围于第一侧壁301外侧,第一侧壁301与第二侧壁201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可起到隔热作用,避免第二侧壁201表面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盖体2上设置有泄压组件5,泄压组件5包括泄压座501和泄压阀502,泄压座501固定设置于盖体2上,泄压阀502弹性复位式设置于泄压座501上;复位状态下,泄压座501与泄压阀502密闭配合,烹饪腔303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泄压座501与泄压阀502导通配合,烹饪腔303与外界连通。烹饪腔303内压力较低时,泄压组件5处于复位状态;烹饪腔303内压力达到或超过极限值时,泄压组件5进入泄压状态,使烹饪腔303在烹饪过程中处于微压,提高食材(如米饭等)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参见图4,泄压座501中部设置有孔位5011;泄压阀502顶部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阀帽5021、中部设置有呈柱形的阀体5022、底部设置有径向往外延伸的阀边5024,阀体5022活动式穿过孔位5011,阀帽5021位于孔位5011外侧,阀边5024位于孔位5011内侧,阀边5024与孔位501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03;阀体5022侧壁设置有泄压孔5023,泄压孔5023连通阀体5022内腔,烹饪腔303通过阀体5022内腔连通泄压孔5023;复位状态下,阀帽5021在弹性件503作用下封闭孔位5011,使烹饪腔303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内压克服弹性件503的作用力驱动阀帽5021打开孔位5011,烹饪腔303通过泄压孔5023连通外界。
进一步地,参见图5,加热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102,第一限位凸部102对内胆3外侧进行限位,第一限位凸部102呈环形设置或段式设置,内胆3放置于第一限位凸部102内侧。
进一步地,参见图5,加热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103,第二限位凸部103对第二侧壁201底端外侧(和/或内侧)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凸部103呈环形设置或段式设置,第二侧壁201位于第二限位凸部103内侧。
进一步地,加热底座1包括发热体6,发热体6与加热区域101对应,且发热体6通电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胆3上。
进一步地,顶壁202顶部设置有提手7。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301与底壁302一体式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内胆3由玻璃或石英材料一体成型;第二侧壁201与顶壁202一体式连接,顶壁202透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盖体2由透明材料一体成型。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底座(1)、盖体(2)和内胆(3);内胆(3)设置于加热底座(1)的加热区域(101)上;内胆(3)上设置有第一侧壁(301)和底壁(302),第一侧壁(301)与底壁(302)连接以构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303);盖体(2)上设置有第二侧壁(201)和顶壁(202),第二侧壁(201)与顶壁(202)连接以构成容置腔(203);盖体(2)与内胆(3)密封配合以封闭烹饪腔(303)顶部开口,第二侧壁(201)支承于加热底座(1)上,内胆(3)设置于容置腔(203)中;第一侧壁(301)和第二侧壁(201)分别透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盖体(2)上设置有密封件(4),密封件(4)与第一侧壁(301)密封配合,盖体(2)通过密封件(4)封闭烹饪腔(303)顶部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盖体(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04),密封件(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01)和密封部(402),第一连接部(204)与第二连接部(401)相互装配连接,第一侧壁(301)顶部与密封部(402)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201)间隔式包围于第一侧壁(30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盖体(2)上设置有泄压组件(5),泄压组件(5)包括泄压座(501)和泄压阀(502),泄压座(501)固定设置于盖体(2)上,泄压阀(502)弹性复位式设置于泄压座(501)上;复位状态下,泄压座(501)与泄压阀(502)密闭配合,烹饪腔(303)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泄压座(501)与泄压阀(502)导通配合,烹饪腔(303)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泄压座(501)上设置有孔位(5011);泄压阀(502)上设置有往外延伸的阀帽(5021)、呈柱形的阀体(5022)和往外延伸的阀边(5024),阀体(5022)活动式穿过孔位(5011),阀帽(5021)位于孔位(5011)外侧,阀边(5024)位于孔位(5011)内侧,阀边(5024)与孔位(501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03);阀体(5022)上设置有泄压孔(5023);复位状态下,阀帽(5021)在弹性件(503)作用下封闭孔位(5011),使烹饪腔(303)与外界不连通;泄压状态下,内压克服弹性件(503)的作用力驱动阀帽(5021)打开孔位(5011),烹饪腔(303)通过泄压孔(5023)连通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加热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102),第一限位凸部(102)对内胆(3)外侧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加热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103),第二限位凸部(103)对第二侧壁(201)底端外侧和/或内侧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加热底座(1)包括发热体(6),发热体(6)与加热区域(101)对应,且发热体(6)通电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内胆(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全透明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301)与底壁(302)一体式连接;第二侧壁(201)与顶壁(202)一体式连接;顶壁(202)透视。
CN202322427917.7U 2023-09-06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Active CN22108340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3403U true CN221083403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67890A (ja) 炊飯器
KR101353079B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패킹 구조체
CN221083403U (zh) 一种全透明电饭煲
CN221083402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CN21293935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20170070600A (ko) 전기압력조리기용 내솥 뚜껑
CN211559681U (zh) 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79595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609325U (zh) 蒸汽阀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TWI441608B (zh) Built-in universal pressure cooker lid
CN207428979U (zh) 密封件、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5838459U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1360927Y (zh) 一种蒸汽阀及电饭煲锅盖
CN2190000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在空炸压力锅上的清洗盖
CN214341659U (zh) 一种可视化的烹饪器具
CN216628251U (zh) 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533891U (zh) 烹饪器具
CN217792593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上开式烹饪器
CN21009544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270149U (zh) 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32617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838353U (zh) 密封圈、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362643U (zh) 一种用于汤婆子上的密封盖
CN213309028U (zh) 密封圈和烹饪器具
CN21527197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