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0956U -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80956U
CN221080956U CN202322959823.4U CN202322959823U CN221080956U CN 221080956 U CN221080956 U CN 221080956U CN 202322959823 U CN202322959823 U CN 202322959823U CN 221080956 U CN221080956 U CN 221080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battery pack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98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罗成忠
魏云杰
黄启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98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80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80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80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属于储能装置领域,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电池包、电路元件,所述壳体内设有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纵向框、设于纵向框上下两端之间的横向框,所述电路元件设置在横向框的上方,所述纵向框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电池包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与底板之间,所述横向框设有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所述底板上设有下限位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升电池包的固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特别是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装置主要用于将市电、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提供电能储蓄,并可在需要时向外放电。储能装置随着现在电池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能源和户外运动需求,储能装置发展迅速,特别是可以移动的储能装置,满足户外生活短时用电以及家庭临时用电。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6819470U公开了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包括壳体组件和设于壳体组件的中框和电池包,通过两个侧面纵向框架和一个横向框架组装方式形成移动储能电源的中框,中框呈H形,在横向框架上方为电路元件安装区,在横向框架下方为电池包安装区,电池包安装在壳体组件的底盖上,虽然中框结构能够增加电池包的顶部和周向结构强度,但是电池包的底部是直接与底盖连接,底盖一般为塑料件,结构强度较低,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电池包固定可靠性降低,以及,电池包的顶部和周向缺少有效限位,在搬运移动储能电源过程中,电池包容易发生移动,移动的电池包容易碰撞壳体组件内部的其他元器件,造成电池包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解决了电池包缺少有效固定的问题,提升电池包的固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安全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电池包、电路元件,所述壳体内设有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纵向框、设于纵向框上下两端之间的横向框,所述电路元件设置在横向框的上方,所述纵向框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电池包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与底板之间,所述横向框设有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所述底板上设有下限位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金属框架通过增设底板,提升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能够对电池包的底部形成覆盖,从而对电池包的底部形成更好的保护作用,其次,电池包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与底板之间,限制电池包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以及,横向框设有上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底板上设有下限位结构,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对电池包的上部的周向和下部的周向分别实现限位,限制电池包在周向方向的移动,实现电池包的各个方向的限位,不仅结构简单,无需螺钉等额外的固定结构,将电池包夹装在金属框架内,也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固定可靠性,最后,由于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较高,有利于进一步对电池包形成更好的保护作用,提升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框设有沿电池包周向分布的上限位筋,所述上限位筋与电池包侧壁的上部相抵,所述底板设有沿电池包周向分布的下限位筋,所述下限位筋与电池包侧壁的下部相抵。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沿电池包周向分布的上限位筋和下限位筋能够增加对电池包的限位范围,可以更加可靠地固定电池包,也可以增加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金属框架抗冲击能力,对电池包形成更好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框、底板与纵向框之间通过卡槽、卡筋形成卡接配合,所述横向框、底板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形成固定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横向框、底板与纵向框之间通过卡槽、卡筋形成卡接配合,同时横向框、底板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形成固定连接,实现双重固定,有效提升金属框架的装配可靠性,从而提升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组装时,横向框、底板与纵向框之间通过卡槽、卡筋形成卡接配合后,也可以对紧固件的组装形成预定位的作用,便于紧固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框包括前横梁、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前侧部连接,所述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后侧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前横梁、后横梁独立结构,前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前侧部连接,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后侧部连接,增加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使金属框架重量更轻,便于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框为板状结构,所述横向框的四角分别连接在纵向框的前侧部、后侧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框为板状结构,横向框的四角分别连接在纵向框的前侧部、后侧部,增强金属框架的周向防形变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属框架的结构强度,也可以对电池包的顶部形成金属结构的覆盖,从而对电池包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电池包、电路元件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风道,所述壳体在对应纵向框的左右两侧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风道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道和通风孔,使外部空气能够进入壳体内部,对电池包和电路元件形成散热,有利于避免电池包和电路元件在工作时温升过高,保障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扇,以使从一侧通风孔流进风道的空气从另一侧通风孔流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增设风扇,通过风扇主动抽吸外部空气进入壳体内对电池包和电路元件进行散热,并将换热后的外部空气排出,增加进入壳体内的外部空气的量和速度,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外侧风口的高度低于通风孔内侧风口的高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风孔外侧风口的高度低于通风孔内侧风口的高度,使雨水需要由低向高才能进入壳体,增加雨水进入难度,从而有效阻挡雨水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顶面板、底面板,所述顶面板上设有两个手柄,所述手柄包围纵向框的顶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顶面板上设有两个手柄,便于搬动移动储能装置,其次,手柄包围纵向框的顶部,手柄的结构强度更高,在提起移动电能储存装置时,通过手柄和纵向框同时承受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合围形成手柄,所述金属框架还包括跨接在两个纵向框上端的上横梁,所述手柄包围上横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合围形成手柄,使得壳体零件少且重量轻,装配工艺简化,同时更有利于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携带,以及,金属框架还包括跨接在两个纵向框上端的上横梁,手柄包围上横梁,有利于提升手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金属框架和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金属框架、电路元件和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金属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金属框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纵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壳体在通风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金属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横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金属框架和电池包以及电路元件的装配图;
图中,1、壳体;11、前面板;12、后面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顶面板;16、底面板;17、风道;18、通风孔;181、外侧风口;182、内侧风口;2、电池包;3、电路元件;4、金属框架;41、纵向框;42、横向框;421、上限位筋;43、底板;431、下限位筋;44、卡槽;45、卡筋;46、安装孔;47、上横梁;5、操作面板;6、手柄;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如涉及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X和/或Y,可以表示:单独存在X、同时存在X和Y、单独存在Y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X、Y和Z”、“包含X、Y、Z”是指X、Y、Z三者都包含,“包含X、Y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之一,“包含X、Y和/或Z”是指包含X、Y、Z三者中任一个或任二个或三个。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互结合或替换,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壳体1及设在壳体1内的电池包2、电路元件3,壳体1内设有金属框架4,金属框架4包括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纵向框41、设于纵向框41上下两端之间的横向框42,电路元件3设置在横向框42的上方,纵向框41的下端设有底板43,电池包2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42与底板43之间,横向框42设有上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2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底板43上设有下限位结构,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2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
首先,金属框架4通过增设底板43,提升金属框架4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能够对电池包2的底部形成覆盖,从而对电池包2的底部形成更好的保护作用,其次,电池包2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42与底板43之间,限制电池包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以及,横向框42设有上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2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底板43上设有下限位结构,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2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对电池包2的上部的周向和下部的周向分别实现限位,限制电池包2在周向方向的移动,实现电池包2的各个方向的限位,不仅结构简单,无需螺钉等额外的固定结构,将电池包2夹装在金属框架4内,也可以提升电池包2的固定可靠性,最后,由于金属框架4的结构强度较高,有利于进一步对电池包2形成更好的保护作用,提升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安全可靠。
具体的,横向框42设有沿电池包2周向分布的上限位筋421,上限位筋421与电池包2侧壁的上部相抵,底板43设有沿电池包2周向分布的下限位筋431,下限位筋431与电池包2侧壁的下部相抵。如此设计,沿电池包2周向分布的上限位筋421和下限位筋431能够增加对电池包2的限位范围,可以更加可靠地固定电池包2,也可以增加金属框架4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金属框架4抗冲击能力,对电池包2形成更好地保护作用。
以及,上限位筋421与电路元件3侧壁的底部相抵,并通过紧固件与横向框42固定连接,实现电路元件3的可靠安装。
可以理解的,电路元件3也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41固定连接。
其中,横向框42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的前侧部通过卡槽44、卡筋45形成卡接配合,前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的前侧部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41形成固定连接,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的后侧部通过卡槽44、卡筋45形成卡接配合,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的后侧部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41形成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前横梁、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实现双重固定,有效提升金属框架4的装配可靠性,从而提升金属框架4的结构强度。组装时,前横梁、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之间通过卡槽44、卡筋45形成卡接配合后,也可以对紧固件的组装形成预定位的作用,便于紧固件的安装。
以及,底板43与纵向框41之间也通过卡槽44、卡筋45形成卡接配合,底板43也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41形成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前横梁、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41以及底板43上均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46,紧固件可为螺钉、螺栓等结构。
为了便于携带,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顶面板15、底面板16,顶面板15上设有两个手柄6,手柄6包围纵向框41的顶部。如此设计,通过设置手柄6,便于通过手柄6搬动移动储能装置,手柄6设有两个,实现双手搬动,尤其对于质量较大的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可以实现双人抓握一个手柄6,进行搬运,其次,手柄6包围纵向框41的顶部,手柄6的结构强度更高,在提起移动电能储存装置时,通过手柄6和纵向框41同时承受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重量。
由于电池包2、电路元件3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电池包2、电路元件3温升过高,影响工作性能,甚至出现安全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与电池包2、电路元件3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风道17,壳体1在对应纵向框41的左右两侧设有通风孔18,通风孔18与风道17连通,壳体1在对应横向框42的前后两侧设有操作面板5。如此设计,使外部空气能够通过通风孔18和风道17进入壳体1内部并沿壳体1左右方向流通,对电池包2和电路元件3形成散热,有利于避免电池包2和电路元件3在工作时温升过高,保障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工作性能。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面板5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在对应纵向框41的左右两侧,通风孔18设于壳体1对应横向框42的前后两侧,外部空气由通风孔18进入沿壳体1前后方向流通。
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壳体1内设有风扇7,以使从一侧通风孔18流进风道17的空气从另一侧通风孔18流出。如此设计,风扇7能够主动抽吸外部空气进入壳体1内对电池包2和电路元件3进行散热,并将换热后的外部空气排出,增加进入壳体1内的外部空气的量和速度,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风扇7可以设有一个,设于靠近其中一个通风孔18的一侧。当然,风扇7也可以设有两个,分别设于两个通风孔18的一侧,形成更强的抽吸外部空气能力,散热效果更好。
以及,为了保证雨水不能从通风孔18进入到壳体1内部产生安全问题,通风孔18外侧风口181的高度低于通风孔18内侧风口182的高度,使雨水需要由低向高才能进入壳体1,增加雨水进入难度,从而有效阻挡雨水进入。
需要说明的,通风孔18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为条形孔结构,内部为弧形孔结构。
可以理解的,壳体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遮挡筋等结构,对通风孔18的上方形成遮挡作用,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壳体1内。
为了使外部空气流通更流畅,通风孔18由一系列截面为带弧度的水平挡筋同其他竖直挡筋形成,使空气流动阻力更小。
需要说明的,也可以在壳体1上开设斜孔,以形成通风孔18,加工更简单。
需要说明的,电路元件3可为逆变器等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框42为板状结构,横向框42的四角分别连接在纵向框41的前侧部、后侧部。如此设计,增强金属框架4的周向防形变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属框架4的结构强度,也可以对电池包2的顶部形成金属结构的覆盖,从而对电池包2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板状结构可由一整块平板组成,也可以由前横梁和后横梁以及设于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的平板共同组成。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16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前面板11、后面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合围形成手柄6,金属框架4还包括跨接在两个纵向框41上端的上横梁47,手柄6包围上横梁47。如此设计,使得壳体1零件少且重量轻,装配工艺简化,同时更有利于移动电能储存装置的携带,以及,金属框架4还包括跨接在两个纵向框41上端的上横梁47,手柄6包围上横梁47,有利于提升手柄6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上横梁47设有一个,且设于纵向框41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提升移动电能储存装置搬运的稳定性。
当然,上横梁47也可以设有两个,设于纵向框41的两侧,便于双手抓握。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内的电池包、电路元件,所述壳体内设有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布置的纵向框、设于纵向框上下两端之间的横向框,所述电路元件设置在横向框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框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电池包在上下方向限位于横向框与底板之间,所述横向框设有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上部进行周向限位,所述底板上设有下限位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对电池包的下部进行周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框设有沿电池包周向分布的上限位筋,所述上限位筋与电池包侧壁的上部相抵,所述底板设有沿电池包周向分布的下限位筋,所述下限位筋与电池包侧壁的下部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框、底板与纵向框之间通过卡槽、卡筋形成卡接配合,所述横向框、底板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框形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框包括前横梁、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前侧部连接,所述后横梁与两个纵向框的后侧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框为板状结构,所述横向框的四角分别连接在纵向框的前侧部、后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电池包、电路元件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风道,所述壳体在对应纵向框的左右两侧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风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风扇,以使从一侧通风孔流进风道的空气从另一侧通风孔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外侧风口的高度低于通风孔内侧风口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顶面板、底面板,所述顶面板上设有两个手柄,所述手柄包围纵向框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合围形成手柄,所述金属框架还包括跨接在两个纵向框上端的上横梁,所述手柄包围上横梁。
CN202322959823.4U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Active CN221080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9823.4U CN22108095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9823.4U CN22108095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80956U true CN221080956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7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9823.4U Active CN221080956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80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2938B2 (en) Inverter power cabinet
CN108495538B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CN210093750U (zh) 一种防潮除尘电气柜
CN221080956U (zh) 一种移动电能储存装置
CN112636432A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充电系统
CN116315340A (zh) 一种具有双循环散热系统的电化学储能集成箱
CN214155198U (zh) 开关电源的散热结构
CN21190815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高压开关柜
CN210608154U (zh) 一种小型防潮散热防触电型电气配电箱
JP2003153404A (ja) 受配電設備
CN111273743A (zh) 一种计算机防水机箱
CN21388076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分段开关控制器
CN219165017U (zh) 整体上下通风冷却装置
CN219919262U (zh) 储能电源及其线路板模组
CN217641536U (zh) 一种散热锂电池包
CN215682888U (zh) 一种快速降温结构的电源模块外壳
CN219268515U (zh) 储能电源
CN209784930U (zh) 一种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
CN220210751U (zh) 一种防水电源逆变器
CN221201298U (zh) 一种户用储能电池包
CN208581170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散热结构
CN219698266U (zh) 一种车载隔爆型变频控制柜
CN21810963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焊机机壳
CN218336905U (zh) 一种复合型散热的组串式逆变器
CN213092988U (zh) 一种散热结构的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