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80575U - 快速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速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80575U CN221080575U CN202322623062.5U CN202322623062U CN221080575U CN 221080575 U CN221080575 U CN 221080575U CN 202322623062 U CN202322623062 U CN 202322623062U CN 221080575 U CN221080575 U CN 221080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 assembly
- accommodating
- shell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快速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多个转接组件,所述壳体具有与多个转接组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纳管道,所述多个容纳管道一端的内通口交汇连通,另一端的外通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转接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其余的至少一个转接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线在内通口的交汇处连接导通,所述转接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导通。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接装置,通过多个转接组件一端交汇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实现转接,且一个容纳管道对应一个转接组件,与外部管道连接安全可靠,使得布线规整有序,使用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接换线快速、效率高、利于施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装领域中,当电源线需要转接时,电工会将需要转接的导线先剥皮,而后进行绞拧,拧紧后为了保证其绝缘性,便用电工胶布将裸露的电线进行缠绕包裹。在此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1、由于去皮后的电源线是需要缠绕的,其需要保留比较长的裸铜丝,才能保证缠绕后的铜丝不易分离或者散丝,这就需要电源线的剥皮比较长的,无形中增加了所需电源线的长度,增加成本;2、由于是多股铜丝进行绞拧压紧,铜丝需要充分接触进而保证电路通畅,不然铜丝之间由于接触不良易冒火花,或者升温而导致电路烧毁,为了保证铜丝的充份接触,绞拧时就需要比较大的绞拧力,而单根硬铜丝是不易被绞拧,而多根铜丝,拧接后易散丝,始终有隐患;3、电工胶布使用寿命不长,且对使用环境有殊多限制,当时间久后电工胶布就会老化松散,不能在恶劣的天气或者潮湿的环境中使用,而且需要定期的检查,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很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快速转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快速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和多个转接组件,所述壳体具有与多个转接组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纳管道,所述多个容纳管道一端的内通口交汇连通,另一端的外通口与外部连通,所述转接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其余的至少一个转接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线在内通口的交汇处连接导通,所述转接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导通。
优选的,还包括压线帽,所述多个转接组件各自的第一电线交汇并通过压线帽压接导通。
优选的,还包括外部线管组件,所述外部线管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二电线与转接组件连接导通,所述外部线管组件的另一端从容纳管道的外通口伸出。
优选的,所述容纳管道内设有用于限位外部线管组件的第一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上下分体结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而成,每个容纳管道的外通口上套有用于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固定套。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每个容纳管道的外通口外壁上设有半圈齿轮,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半圈齿轮组装成环形齿轮,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齿轮相配合的内齿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每个容纳管道的外通口内设有在上壳体上的上抵部和在下壳体上的下抵部,所述外部线管组件限位于上抵部与下抵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抵部和下抵部的内壁上设有半圈卡齿,上抵部和下抵部的半圈卡齿组装成环形卡齿,所述外部线管组件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卡齿啮合的环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上抵部和下抵部为沿容纳管道侧壁设置的半环凸起,上抵部和下抵部组装成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孔与外部线管组件的外径适配。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中空的固定柱体,所述固定柱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内外的固定卡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固定卡扣,所述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上壳体的固定卡扣插入固定柱体内,固定卡扣的扣部卡入固定卡孔内。
优选的,具有至少三个转接组件,所述壳体对应具有至少三个容纳管道。
优选的,所述转接组件能够在壳体的容纳管道内绕轴线旋转。
优选的,所述转接组件能够在壳体的容纳管道内绕轴线360度旋转。
优选的,所述容纳管道为圆管结构,所述转接组件的外壁与容纳管道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容纳管道内设有位于转接组件两端的两个限制扣,用于限制转接组件的轴向移动,所述限制扣为沿转接组件的径向凸起的倒扣结构,限制扣的扣部扣在转接组件的端部边缘。
优选的,所述转接组件内设有插接端子,用于第一电线插入连接。
优选的,所述容纳管道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容纳管道成直线或L形;数量为三个时,三个容纳管道成T形;数量为四个时,四个容纳管道成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接装置,通过多个转接组件一端交汇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实现转接,且一个容纳管道对应一个转接组件,与外部管道连接安全可靠,使得布线规整有序,使用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接换线快速、效率高、利于施工。
此外,直接连接导通或者通过压线帽压接导通,接换线的方便快捷,所需要辅助工具少,且对操作的环境无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快速转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快速转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快速转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快速转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快速转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快速转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快速转接装置的爆炸图;
壳体1;容纳管道10;内通口101;外通口102;环形卡齿103;限制扣104;环形齿轮105;上壳体11;上抵部111;固定卡扣112;下壳体12;下抵部121;固定柱体122;固定卡孔123;固定套13;内齿轮131;外接导线2;外部线管组件3;环形卡槽31;第二电线4;转接组件5;第一电线6;压线帽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接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转接装置,包括壳体1和多个转接组件5,所述壳体1具有与多个转接组件5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纳管道10,容纳管道10优选为圆管结构,所述多个容纳管道10一端的内通口101交汇连通,另一端的外通口102与外部连通,所述转接组件5的一端用于与其余的至少一个转接组件5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线6连接导通,所述第一电线6在内通口101的交汇处连接,所述转接组件5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导线2连接导通。本申请的快速转接装置,通过多个转接组件5一端交汇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实现转接,且一个容纳管道10对应一个转接组件5,与外部管道连接安全可靠,使得布线规整有序,使用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接换线快速、效率高、利于施工。
优选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快速转接装置还包括外部线管组件3,转接组件5通过外部线管组件3与外接导线2连接导通。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一端通过第二电线4与转接组件5连接导通,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另一端从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伸出,并接入外接导线2。当然,转接组件5也可以直接与外接导线2连接,或通过其它的元件间接连接。
如图1-3所示的容纳管道10结构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容纳管道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容纳管道10成十字形;如图7-8所示的容纳管道10结构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容纳管道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容纳管道10成T形;如图8所示的容纳管道10结构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容纳管道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管道10成L形;如图10所示的容纳管道10结构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容纳管道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管道10成直线。多个容纳管道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形状,本实施例的多个容纳管道10形状便于制造,适用范围广。优选的,快速转接装置具有至少三个转接组件5,所述壳体1对应具有至少三个容纳管道10。
如图9-10所示的多个转接组件5的连接导通的一种方式,所述转接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两个转接组件5之间通过单个第一电线6实现连接导通,所述第一电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接组件5接通;如图1-3、图7-8所示的多个转接组件5的连接导通的另一种方式,所述转接组件5的数量大于两个时,所述多个转接组件5各自的第一电线6交汇并通过压线帽7压接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压线帽7的内部是导电的,含有导电件如铜件,外部是塑件,是不导电的。只需将裸露电线塞入压线帽,按压压线帽7的铜件部份,就可以将电线压紧,相互贴合卡紧。直接连接导通或者通过压线帽7压接导通,接换线的方便快捷,所需要辅助工具少,且对操作的环境无特殊要求。当然,转接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时一般不采用压线帽7,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压线帽7压接导通;另外,转接组件5的数量大于两个时,也可以不采用压线帽7。
如图1-10所示,所述壳体1为上下分体结构,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相互扣合而成,所述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设有用于限位外部线管组件3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壳体1的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内设有在上壳体11上的上抵部111和在下壳体12上的下抵部121,优选的,所述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为沿容纳管道10侧壁设置的半环凸起,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组装成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孔与外部线管组件3的外径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限位于上抵部111与下抵部121之间,防止外部线管组件3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的径向移动。所述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的内壁上设有半圈卡齿,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的半圈卡齿组装成环形卡齿103,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卡齿103啮合的环形卡槽31,以防止外部线管组件3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的轴向移动。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上套有用于固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固定套13。具体的,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外壁上设有半圈齿轮,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半圈齿轮组装成环形齿轮105,所述固定套13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齿轮105相配合的内齿轮131。壳体为上下分体并用套在各个容纳管道10外通口102固定套13进行固定,固定套13旋紧,有效保证产品的牢靠度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壳体1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壳体结构,例如将壳体1设计成中间的交汇模块及连接在交汇模块四周的多个容纳管道10也是可以的,壳体1由更多部分组成而成也是可以的。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的固定结构,所述下壳体12内设有中空的固定柱体122,所述固定柱体12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内外的固定卡孔123,所述上壳体11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固定卡扣112,所述上壳体11扣合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的固定卡扣112插入固定柱体122内,固定卡扣112的扣部卡入固定卡孔123内。固定卡扣112与固定柱体122配合,起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固定作用和安装定位作用,方便拆装,且安装牢靠。
优选的,所述转接组件5能够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绕轴线旋转,能够在内部的电线绕线时,通过转接组件5的旋转,将绕线的松紧度进行传递,避免在一个点绕线过紧,避免导致温升过高等相关问题,使得容易接线且避免绕线。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接组件5的旋转结构,所述转接组件5可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绕轴线360度旋转,所述转接组件5的外壁与容纳管道10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容纳管道10内设有位于转接组件5两端的两个限制扣104,用于限制转接组件5的轴向移动,所述限制扣104为沿转接组件5的径向凸起的倒扣结构,限制扣104的扣部扣在转接组件5的端部边缘,限制扣104的扣部与容纳管道10的内侧壁形成转接组件5的转动间隙。旋转结构简单,旋转顺畅且稳定,也便于转接组件5的拆装。在转接组件5内设有用于与第一电线6和第二电线4电连接的转接导体,所述转接导体为铜件。第一电线6和/或第二电线4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与所述转接导体电连接;优选的,在转接组件5内设有插接端子,用于第一电线6和/或第二电线4插入快速连接,第一电线6和/或第二电线4插入插接端子内固定并与所述转接导体连接,所述插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结构,可以夹持固定插入的导体。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转接组件5也可以不用旋转360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例如正负90度转动。另外旋转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转动配合结构。
本实施例的快速转接装置安装过程,先将多个转接组件5连接导通,转接组件5的端部有铜件可以铆接第一电线6,如图8-9所示的转接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时,将第一电线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接组件5接通;如图1-3、图7-8所示的转接组件5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将多个转接组件5端部出来的第一电线6(剥除一部份的线皮裸露铜芯)在内通口101的交汇处聚拢交汇,再通过压线帽7将第一电线6的裸露铜芯进行压接导通;
然后将外部线管组件3端部的第二电线4与转接组件5连接导通,再一起放入下壳体12内,转接组件5卡入下壳体12的两个限制扣104之间,外部线管组件3置于下壳体12的下抵部121上,外部线管组件3的环形卡槽31与下抵部121的半圈卡齿啮合;
再将上壳体11扣合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的固定卡扣112插入固定柱体122内,固定卡扣112的扣部卡入固定卡孔123内;外部线管组件3限位于上壳体11的上抵部111与下壳体12的下抵部121之间,外部线管组件3的环形卡槽31与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的半圈卡齿构成的环形卡齿103啮合;
最后,将固定套13套在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上,并通过固定套13的内齿轮131与容纳管道10的环形齿轮105配合旋紧实现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多个转接组件(5),所述壳体(1)具有与多个转接组件(5)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纳管道(10),所述多个容纳管道(10)一端的内通口(101)交汇连通,另一端的外通口(102)与外部连通,所述转接组件(5)的一端用于与其余的至少一个转接组件(5)的一端通过第一电线(6)在内通口(101)的交汇处连接导通,所述转接组件(5)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导体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线帽(7),所述多个转接组件(5)各自的第一电线(6)交汇并通过压线帽(7)压接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线管组件(3),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一端通过第二电线(4)与转接组件(5)连接导通,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另一端从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管道(10)内设有用于限位外部线管组件(3)的第一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上下分体结构,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相互扣合而成,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上套有用于固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固定套(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外壁上设有半圈齿轮,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半圈齿轮组装成环形齿轮(105),所述固定套(13)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齿轮(105)相配合的内齿轮(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每个容纳管道(10)的外通口(102)内设有在上壳体(11)上的上抵部(111)和在下壳体(12)上的下抵部(121),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限位于上抵部(111)与下抵部(1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的内壁上设有半圈卡齿,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的半圈卡齿组装成环形卡齿(103),所述外部线管组件(3)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卡齿(103)啮合的环形卡槽(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为沿容纳管道(10)侧壁设置的半环凸起,上抵部(111)和下抵部(121)组装成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孔与外部线管组件(3)的外径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内设有中空的固定柱体(122),所述固定柱体(12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内外的固定卡孔(123),所述上壳体(11)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固定卡扣(112),所述上壳体(11)扣合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的固定卡扣(112)插入固定柱体(122)内,固定卡扣(112)的扣部卡入固定卡孔(12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三个转接组件(5),所述壳体(1)对应具有至少三个容纳管道(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5)能够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绕轴线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5)能够在壳体(1)的容纳管道(10)内绕轴线(360)度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管道(10)为圆管结构,所述转接组件(5)的外壁与容纳管道(10)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容纳管道(10)内设有位于转接组件(5)两端的两个限制扣(104),用于限制转接组件(5)的轴向移动,所述限制扣(104)为沿转接组件(5)的径向凸起的倒扣结构,限制扣(104)的扣部扣在转接组件(5)的端部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5)内设有插接端子,用于第一电线(6)插入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快速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管道(1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容纳管道(10)成直线或L形;数量为三个时,三个容纳管道(10)成T形;数量为四个时,四个容纳管道(10)成十字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3062.5U CN221080575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快速转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3062.5U CN221080575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快速转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80575U true CN221080575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5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23062.5U Active CN221080575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快速转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80575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23062.5U patent/CN2210805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40039B (zh) | 具有可视指示器的高压电连接器 | |
EP2784878B1 (en) | Female connector | |
US795512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ne end threadably connected to a junction box and other end configured to be connected to a m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2760087A1 (en) |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cable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using same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 |
JP2020524358A (ja) | 縮径の多導体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接触装置 | |
CN109888560B (zh) |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 |
WO2023179026A1 (zh) | 用于光伏系统的y型铜铝连接器 | |
CN103688412B (zh) | 缆线联接构件 | |
CN106785625B (zh) | 一种磁悬浮列车圆形屏蔽连接器系统 | |
CN110034422B (zh) | 一种用于额定电压35kV以下输配电的电缆连接头 | |
CN221080575U (zh) | 快速转接装置 | |
US20120015539A1 (en) | Circular plug-type connector | |
CN213340739U (zh) | 一种工业多端口转接装置 | |
CN209896313U (zh) | 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 |
CN113612172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气快装管线、连接装置和系统 | |
CN204927539U (zh) | 电气接点快速连接器 | |
CN210040614U (zh) | 针对外螺纹接线端的电阻管所使用的螺栓型接线端子 | |
CN108376882B (zh) | 电缆快接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结构 | |
CN221428050U (zh) | 一种电力扭矩枪用电连接器 | |
CN110600895A (zh) | 一种电线连接头 | |
CN216563727U (zh) | 一种快速组装的电源连接器 | |
CN217427128U (zh) | 光伏系统及其连接装置 | |
CN220492378U (zh) | 自动化双向集成插头线缆 | |
CN101515670B (zh) | 线夹、应用该线夹的电源插座和该电源插座的制造方法 | |
CN217789202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气快装管线、连接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