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6730U -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6730U
CN221056730U CN202322433427.8U CN202322433427U CN221056730U CN 221056730 U CN221056730 U CN 221056730U CN 202322433427 U CN202322433427 U CN 202322433427U CN 221056730 U CN221056730 U CN 22105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djusting
adjusting module
piec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34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勇
吴阳
胡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34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光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第三调节模组和基座;第一调节模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光调制件的安装位,第一调节模组能够带动光调制件相对基座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能够协同第一调节模组相对基座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能够协同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一调节模组相对基座绕第三轴向转动;第一轴向、第二轴向与第三轴向相交;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三调节模组中至少其一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光调制件的工作面相对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从而使得光调制件投射出的光束满足使用要求,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装置)在DLP(数字光处理,DigitalLight Processing)投影机系统以及光学系统等多类系统中是成像的关键输出设备。特别是在有高精度要求的光学系统中,由于衍射的存在,DMD的微透镜跟照明光路、解像镜头都需要高精度的配合。
但,在常规的机加工或者模具成型生产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致性天然存在误差,而且解像镜头、照明光路也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保证DMD与解像镜头、照明光路的角度和位置关系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十分精密的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对DMD的安装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调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光学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应用于光调制件,所述光调制件用于出射调制光并投射至光投影件,包括:第一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第三调节模组和基座;
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三调节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模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调制件的安装位,所述第一调节模组能够带动所述光调制件相对所述基座绕第一轴向转动;所述第二调节模组能够协同所述第一调节模组相对所述基座绕第二轴向转动;所述第三调节模组能够协同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一调节模组相对所述基座绕第三轴向转动;所述第一轴向、所述第二轴向与所述第三轴向相交;所述第一调节模组、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三调节模组中的至少其一能够调节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相对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调节装置满足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所述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所述第三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上设置有光路传输通路;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消光曲面;所述消光曲面用于反射杂散光至非光路传输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中沿所述光路传输通路上设置有消光结构;所述消光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光路传输通路的侧壁上的具有变截面的凹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所述光调制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轴心和所述第一旋转件的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第一转接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的第二转接面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件的第一转接面上设置有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为形成于所述第二转接面上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旋转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件的转动轨迹能够通过所述避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件上两者择一的设置有导轴部,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轴部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导轴部与所述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导轴部与所述连接孔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件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旋转件相对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限位槽能够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旋转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抵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抵接部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件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绕第一轴向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旋转件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旋转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旋转件运动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绕所述第二轴向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模组包括第三旋转件和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旋转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三旋转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旋转件相对所述基座绕所述第三轴向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模组满足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三旋转件和所述基座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槽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旋转件和所述基座相对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三限位槽能够覆盖所述第三定位孔,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限位槽后与所述第三定位孔配合;所述第三旋转件上设有第二转动抵接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与第二转动抵接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模组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心与所述第三轴向同轴;所述第三旋转件和所述基座其中之一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件能够绕所述第三轴向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上述的光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光学系统包括光学模组和光投影件;所述光学模组设置有与所述光学调节装置连通的第一光路通道,所述光投影件和所述光学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路通道的两端;
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一光路通道与所述光投影件、所述光学调节装置的光路传输通路共光轴设置;
所述光学模组用于将光源的出射光投射至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上,所述光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所述光调制件的工作面至与所述光投影件的光轴间呈目标角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学调节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的光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三调节模组,光调制件固定设置在第一调节模组的安装位上,且第一调节模组与第二调节模组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模组与第三调节模组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模组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第一调节模组能够带动光调制件相对基座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能够协同第一调节模组相对基座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能够协同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一调节模组相对基座绕第三轴向转动,且第一轴向、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相交,在第一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三调节模组中的至少其一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光调制件的工作面相对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进而提高了通过光调制件投射到光接收区域的光的成像清晰度,使成像效果更佳,且光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第一调节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调节模组的爆炸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调节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调节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调节模组的爆炸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调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
1-第一调节模组,2-第二调节模组,3-第三调节模组,4-基座,5-光投影件,6-光学模组,10-光调制件,11-第一固定件,12-第一旋转件,13-第一调节机构,14-DMD电路板,15-电路板压紧件,16-导热件,17-散热片,18-转接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二旋转件,23-第二调节机构,31-第三旋转件,32-第三调节机构,33-转动轴,111-第一限位槽,112-第一定位孔,113-消光曲面,114-消光结构,115-第一转动抵接部,121-导轴部,122-安装位,123-连接孔,131-第一调节组件,132-第二调节组件,181-避让结构,221-第二转动抵接部,231-转动调节件,232-调节推动件,311-第三限位槽,312-第三定位孔,313-第三转动抵接部,321-第三转动调节手柄,322-第三调节推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
请参考图1-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应用于光调制件10,光调制件10用于出射调制光并投射至光投影件,光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第三调节模组3和基座4;第一调节模组1与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模组2与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在基座4上;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光调制件10的安装位122,第一调节模组1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相对基座4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2能够协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3能够协同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三轴向转动;第一轴向、第二轴向与第三轴向相交;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三调节模组3中的至少其一能够调节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相对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
如此,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三调节模组3,光调制件10固定设置在第一调节模组1的安装位122上,且第一调节模组1与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模组2与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设置在基座4上;第一调节模组1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相对基座4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2能够协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3能够协同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三轴向转动,且第一轴向、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相交,在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三调节模组3中的至少其一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转动至与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进而提高了通过光调制件10投射到光投射件的光的成像清晰度,且光学调节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所示,光调制件10可以为空间光调制器,具体为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装置)芯片。
进一步地,参考图2-4所示,第一调节模组1包括DMD电路板14和电路板压紧件15;DMD电路板14与DMD芯片电连接,DMD电路板14与DMD芯片设置在第一调节模组1与电路板压紧件15之间,通过螺栓将电路板压紧件15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进而通过电路板压紧件15将DMD电路板14和DMD芯片压紧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保证DMD芯片相对第一调节模组1固定。
具体地,DMD电路板14上设置有通孔,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与通孔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电路板压紧件15上设置有与通孔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二固定孔和通孔后与第一固定孔紧固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第一调节模组1的安装位122可以为安装槽,DMD芯片能够部分容纳在安装槽内。
具体地,安装槽与DMD芯片形状匹配,使得DMD芯片的中心与安装槽的结构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结构中心可以与第一调节模组1的转动轴心重合。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4所示,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16和散热片17;导热件16设置在DMD芯片与散热片17之间,导热件16的一端与DMD芯片抵接,导热件16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7固定连接,导热件16与电路板压紧件15固定连接。
具体地,DMD电路板14和电路板压紧件15上均设置有避让孔,导热件16的一端能够穿过避让孔后与DMD芯片抵接,导热件16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电路板压紧件15固定连接,导热件16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DMD芯片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通过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散热组件,能够减小温度对DND芯片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DMD芯片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学调节装置满足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之一:第一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第三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可以为X轴转动调节模组,第二调节模组2可以为Y轴转动调节模组,第三调节模组3可以为Z轴转动调节模组;第一轴向可对应为X轴方向,第二轴向可对应为Y轴方向,第三轴向可对应为Z轴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组1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绕X轴方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2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绕Y轴方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3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绕Z轴方向转动。
具体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与X轴转动调节模组的转动轴重合,通过调节X轴转动调节模组沿X轴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将光调制件10调整至X轴方向上的所需位置。
进一步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与Y轴转动调节模组的转动轴重合,通过调节Y轴转动调节模组沿Y轴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将光调制件10调整至Y轴方向上的所需位置。
进一步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与Z轴转动调节模组的转动轴重合,通过调节Z轴转动调节模组沿Z轴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将光调制件10调整至Z轴方向上的所需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与第一调节模组1的转动轴重合或第二调节模组2的转动轴重合或第三调节模组3的转动轴重合,提高了光学调节装置的结构紧密性,进而能够调整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能与光接收区域间呈目标角度,使得调整后的光调制件10的工作姿态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使得调整后的光调制件10能够将调制后的光路呈目标角度投射至光接收区域中,提高投射光在光接收区域中的光的成像清晰度。
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且第三轴向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进而通过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三调节模组3的协同配合,能够调整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能与光接收区域间呈目标角度,使得调整后的光调制件10的工作姿态满足使用要求,且进一步的提高了对光源调节装置的紧密性和操作便利性。
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光路传输通路;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消光曲面113;光调制件10用于接收光源投射的光束并进行调制以形成调制光,以成像输出;消光曲面113用于反射光路传输通路中光源投射的杂散光至非光路传输区域。
具体地,消光曲面113可以为凸弧面,凸弧面朝向背离光调制件10的一侧凸出设置。
可选地,消光曲面113可以设计为球面,且设置在第一调节模组1的背离光调制件10的一侧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消光曲面113,能够降低光线多次镜面反射对光路传输通路的影响,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光线的反射次数,减少杂散光对光路传输通路中工作光线的干扰。
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中沿光路传输通路上设置有消光结构114;消光结构114为形成于光路传输通路的侧壁上的具有变截面的凹陷结构。
具体地,消光结构114可以设置在消光曲面113上。
进一步地,消光结构114可以为螺纹孔和/或锥形孔,为提高消光效果,可以在消光曲面113上设置多个消光结构11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消光曲面113上设置消光结构114,通过将消光结构114设置为具有变截面的凹陷结构,进而通过变截面的凹陷结构可以吸收光路传输通路中的杂散光,进一步的减少杂散光对光路传输通路中工作光线的干扰。
参考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光调制件10与第一旋转件1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旋转件12连接,第一旋转件1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第一固定件11的轴心和第一旋转件12的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具体地,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第一光路通孔,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与第一光路孔对应的第二光路通孔,且第一光路通孔的孔心与第二光路通孔的孔心均在第一轴向的转动轴心上。
进一步地,安装位122设置在第一旋转件12上,且安装位122的结构中心与第一光路通孔的孔心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转接件18,转接件18的第一转接面与第二调节模组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接件18的第二转接面与第一固定件1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转接件18上设置有避让结构181;所述避让结构181为形成于所述第二转接面上的凹陷结构;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状态下,第一旋转件12的转动轨迹能够通过避让结构181。
具体地,避让结构181可以为避让台阶结构,第一旋转件1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状态下,通过设置的避让台阶结构,能够避免第一旋转件12在转动时与转接件18产生的干涉现象,进而保证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有效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固定件11的轴心和第一旋转件12的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通过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进而能够协同带动光调制件10沿其工作面中心转动,进而提高了第一调节模组1的紧密性和操作便利性。
参考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上两者择一的设置有导轴部121,另一设置有与导轴部121配合的连接孔123,导轴部121与连接孔123转动连接;导轴部121相对连接孔123转动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具体地,导轴部121内嵌于连接孔123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上两者择一的设置有导轴部121,另一设置有与导轴部121配合的连接孔123,导轴部121与连接孔123转动连接,导轴部121与连接孔123的转动轴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通过导轴部121与连接孔123的转动配合,为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配合,提供了转动导向的作用,提高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旋转件12同轴安装的效率和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旋转件12装配的紧密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连接孔123,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导轴部121,导轴部121可以为朝向第一固定件11凸出的导轴,且导轴的轴心与连接孔123的孔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同理,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连接孔123,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导轴部121,导轴部121可以为朝向第一旋转件12凸出的导轴,且导轴的轴心与连接孔123的孔心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参考图4-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另一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一限位槽111能够覆盖第一定位孔112;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槽111后与第一定位孔112配合。
具体地,第一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第一限位槽111可以为弧形腰型孔,第一定位孔112可以为与第一紧固件连接的螺纹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另一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一限位槽111能够覆盖第一定位孔112,提高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槽111与第一定位孔112的配合,进而对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行程进行限定,减少了调整误差,提高了调整的精确性和操作便利性,同时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限位槽111后与第一定位孔112配合,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保证了第一旋转件12与第一固定件11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1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槽111,第一旋转件12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且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一限位槽111能够覆盖第一定位孔112,进而通过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槽111后与第一定位孔112配合,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
同理,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进一步地,第一旋转件12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槽111,第一固定件11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且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一限位槽111能够覆盖第一定位孔112,进而通过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槽111后与第一定位孔112配合,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轴,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导向孔,且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状态下,第一导向轴能够部分穿过导向孔,并在导向孔内滑动;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1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导向轴,第一旋转件12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导向轴一一对应配合的导向孔,且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一导向轴能够在导向孔内滑动,且能够对第一导向轴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导向轴的紧固连接,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
参考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3,第一调节机构13固定设置在基座4上;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以带动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绕第一轴向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具体地,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调节固定件,且第一调节固定件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一侧,并与基座4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机构13固定在第一调节固定件上。
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13包括传动连接的调节部和推动部,推动部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调节部能够带动推动部往复移动,进而协同第一转动抵接部115带动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为精密调节装置,包括传动连接的转动调节手柄和调节推动轴,转动调节手柄与调节推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调节推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进而通过转动该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调节推动轴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绕第一轴向转动,从而协同带动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具体地,第一目标位置可以为光调制件10绕第一轴向转动至满足使用要求的第一轴向转动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旋转件12的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一侧设置第一调节机构13,进而可以提高第一调节模组1的结构紧密性,同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13能够驱动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进而提高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调节精度,从而保证了调节的可靠性。
参考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13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两端,且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解耦设置;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能够协同配合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组件131可以为顺时针精密调节装置,第二调节组件132可以为逆时针精密调节装置,顺时针精密调节装置与逆时针精密调节装置可以相对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上下两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两端,且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解耦设置,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能够协同配合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顺时针/逆时针调整的精密度、准确性及稳定性,且提高了第一调节机构13的结构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调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131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调节手柄和第一调节推动轴;第二调节组件132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调节手柄和第二调节推动轴;第一调节推动轴和第二调节推动轴分别垂直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两端,通过转动第一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推动轴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转动第二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推动轴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能够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具体地,第二调节推动轴与第一调节推动轴上下布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两侧,进而通过转动第一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推动轴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绕第一轴向顺时针转动,同时转动第二转动调节手柄带动第二调节推动轴朝向背离第一调节推动轴的一侧运动,且为提高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稳定性第二调节推动轴与第一调节推动轴可以始终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从而实现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顺时针调整的精密度及准确性。
同理,实现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逆时针转动调节,可以通过转动第二转动调节手柄带动第二调节推动轴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绕第一轴向逆时针转动,同时转动第一转动调节手柄带动第一调节推动轴朝向背离第二调节推动轴的一侧运动,且为提高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稳定性,第二调节推动轴与第一调节推动轴可以始终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从而实现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逆时针调整的精密度及准确性。
参考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模组2包括第二固定件21、第二旋转件22和第二调节机构23;第二固定件21与第二旋转件2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件21和第二旋转件2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另一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第二调节机构23能够推动第二导轨沿第二导向滑槽滑动,以使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绕第二轴向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目标位置可以为光调制件10绕第二轴向转动至满足使用要求的第二轴向转动角度。第二调节机构23可以为精密调节装置。
具体地,第二导向滑槽为弧形导向槽,第二导轨为与弧形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弧形导轨,且弧形导向槽和弧形导轨的弧心分别与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1和第二旋转件2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另一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通过第二导向滑槽与第二导轨的滑动配合,使得第二旋转件22协同第一调节模组1带动DMD芯片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提高了第二固定件21和第二旋转件22滑动配合的稳定性和紧密性,并且在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第二调节机构23设置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的一侧,提高了第二旋转件22与第二调节机构23传动连接的紧密性,使得第二调节模组2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通过第二调节机构23推动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绕第二轴向转动,提高了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调整的精密度及准确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导向槽,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与弧形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弧形导轨,且弧形导向槽的弧心和弧形导轨的弧心设置在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上。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导向槽,第二固定件21上设置有与弧形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弧形导轨,且弧形导向槽的弧心和弧形导轨的弧心设置在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上。
进一步地,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第二调节机构23设置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调节模组2还包括第二调节固定件,第二调节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的一侧,第二调节固定件固定在第三旋转件31上,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在第二调节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机构23包括传动连接的转动调节件231和调节推动件232,调节推动件232可以与第二转动抵接部221抵接,通过转动该转动调节件231能够带动调节推动件232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旋转件22协同第一调节模组1带动DMD芯片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模组2还包括定位机构,在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定位机构能够使得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固定,从而保证了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后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振动或其他操作导致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后发生轻微的移动,从而提高了第二调节模组2整体调整的精密度、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图7-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调节模组3包括第三旋转件31、第二紧固件和第三调节机构32,第三调节机构32固定在基座4上;第二固定件21与第三旋转件31固定连接;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1,另一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槽311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12;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三限位槽311能够覆盖第三定位孔312;第三调节机构32能够驱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绕沿第三轴向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第三目标位置可以为光调制件10绕第三轴向转动至满足使用要求的第三轴向转动角度。
具体地,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第三限位槽311后与第三定位孔312配合,将第三定位孔312固定在基座4上,进而保证了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后的位置固定,提高了调节的稳定性。可选地,第二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第三限位槽311为弧形腰型孔,第三定位孔312可以为与第二紧固件连接的螺纹孔,为保证调节装置的整体装配效率,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可以为同一紧固连接件,第三定位孔312与第一定位孔112相同设置。
进一步地,参考图7和8所示,第三旋转件31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第三调节机构32设置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的一侧,第三调节机构32固定在基座4上。
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机构32可以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调节手柄321和第三调节推动轴322,第三调节推动轴322可以与第三转动抵接部313抵接,通过转动第三转动调节手柄321能够带动第三调节推动轴322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第三调节机构32可以为精密调节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1,另一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槽311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12;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三限位槽311能够覆盖第三定位孔312;保证了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三限位槽311与第三定位孔312的配合,进而对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的行程进行限定,减少了调整误差,提高了调节的精确性和操作便利性,第三调节机构32能够驱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绕沿第三轴向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并通过第三调节机构32设置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的一侧,提高了第三旋转件31与第三调节机构32传动连接的紧密性,使得第三调节模组3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通过第三调节机构32推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绕第三轴向转动,提高了第三旋转件31协同第二调节模组2及第一调节模组1带动DMD芯片相对基座4转动调整的精密度及准确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旋转件3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1,基座4上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槽311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12,进一步地,第三旋转件31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限位槽311,基座4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槽311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12,且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三限位槽311能够覆盖第三定位孔312。
同理,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旋转件31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312,基座4上设置有与第三限位槽311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11,进一步地,第三旋转件31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定位孔312,基座4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三定位孔312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11,且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三限位槽311能够覆盖第三定位孔312。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4上可以设置有第三导向轴,第三旋转件31上设置导向孔,且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状态下,第三导向轴能够部分穿过导向孔,并在导向孔内滑动;进一步地,基座4上可以圆周阵列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导向轴,第三旋转件31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三导向轴一一对应配合的导向孔,且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第三导向轴能够在导向孔内滑动,且导向孔能够对第三导向轴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进而通过第二紧固件与第三导向轴的紧固连接,将第三旋转件31固定在基座4上,从而实现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后与基座4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8所示,第三调节模组3还包括转动轴33,转动轴33的轴心与第三轴向同轴设置;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其中之一与转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与转动轴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旋转件31能够绕第三轴向转动。
具体地,转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4上,第三旋转件31与转动轴33转动连接,第三旋转件31能够绕转动轴33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旋转件31上,转动轴33的另一端与基座4转动连接,第三旋转件31能够绕转动轴33转动。
具体地,基座4上设置有与转动轴33配合连接的螺纹孔,转动轴3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转动轴33与基座4螺纹连接;第三旋转件31的转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配合孔,转动轴3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转动配合孔,并与转动配合孔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轴33,且转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4上,第三旋转件31与转动轴33转动连接,第三旋转件31能够绕转动轴33转动,进而提高了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的转动偏差,提高了第三调节模组3整体的调整稳定性和准确性。
参考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包括光学模组6、光投影件5和如上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光学模组6设置有与光学调节装置连通的第一光路通道,光投影件5和光学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光路通道的两端,光学模组6的第一光路通道与光投影件5、光学调节装置的光路传输通路共光轴设置;光学模组6用于将光源的出射光投射至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上,光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至与光投影件5的光轴间呈目标角度,进而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经光调制件10调制后以预设角度投射至光投影件5中以成像。
具体地,光投影件5可以为解像镜头,光学模组6的第一光路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光投影件5与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口与光路传输通路连通且相对设置,进而光调制件10出射的调制光经第一光路通道成像输出并投射至光投影件5中。其中,光接收区域可以为解像镜头对工作光线投射的成像区域。
具体地,光学模组6上还设置有光源投射入口,光学模组6中包括有至少一片光学镜片,光源经光源投射入口传输至光学模组6的至少一片光学镜片上,进而通过至少一片光学镜片将光源投射至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上。
可选地,光学镜片为反射镜。反射镜将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至DMD芯片的工作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光投影件5和光学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光学模组6的第一光路通道的两端,且光学模组6的第一光路通道与光路传输通路连通,进而提高了光学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进一步地,通过光学模组6用于将光源的出射光投射至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上,光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至与光投影件5的光轴间呈目标角度,进而调整投射至光投影件5中的工作光线的入射角度,保证了光学系统的调整准确性,从而提高了通过光调制件投射到光投影件5的工作光线的成像清晰度,使成像效果更佳,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实施例
请参考图1-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应用于光调制件10,光调制件10用于出射调制光并投射至光投影件,光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第三调节模组3和基座4;第一调节模组1与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模组2与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在基座4上;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光调制件10的安装位122,第一调节模组1能够带动光调制件10相对基座4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二调节模组2能够协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三调节模组3能够协同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基座4绕第三轴向转动;第一轴向、第二轴向与第三轴向互相垂直;在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和第三调节模组3中至少其一的带动下,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能够运动至与光接收区域间呈目标角度。
参考图9并结合图1至5所示,光调制件10为DMD芯片,第一调节模组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第一固定件11螺栓连接在第二调节模组2上,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第一光路通孔,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第二光路通孔,第一光路通孔与第二光路通孔形成了光路传输通路,且第一光路通孔的孔心与第二光路通孔的孔心均在X轴的转动轴向上。
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朝向第一固定件11凸出的导轴,导轴能够插接在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转动连接。
参考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11上设置有四个圆周阵列的螺纹孔,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四个圆周阵列的弧形腰型孔,螺纹孔与弧形腰型孔的阵列圆心与阵列半径相同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弧形腰型孔能够覆盖螺纹孔,进而通过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弧形腰型孔后与螺纹孔配合,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
第一固定件11的朝向背离第一旋转件12的面设计为消光曲面,进而在消光曲面可以设置有螺纹消光孔和/或锥形消光孔,从而减少杂散光对光路传输通路中工作光线的干扰。
参考图5所示,在第一旋转件12上还设置有安装位122,安装位122具体为安装槽,安装槽朝向背离第一固定件11的一侧设置,且安装槽的轴心位于第一轴向上,安装槽与DMD芯片形状匹配,DMD芯片能够部分容纳在安装槽内。
参考图4所示,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DMD电路板14、电路板压紧件15、导热件16和散热片17;DMD电路板14与DMD芯片电连接,DMD电路板14与DMD芯片设置在第一调节模组1与电路板压紧件15之间,通过螺栓将电路板压紧件15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进而通过电路板压紧件15将DMD电路板14和DMD芯片压紧在第一调节模组1上,保证DMD芯片相对第一调节模组1固定;DMD电路板14和电路板压紧件15上均设置有避让孔,导热件16的一端能够穿过避让孔后与DMD芯片抵接,导热件16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电路板压紧件15固定连接,导热件16的另一端与散热片17固定连接。
参考图3所示,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31和第二调节组件132;第一旋转件12上还设置有一转动抵接部115,第一调节组件131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调节手柄和第一调节推动轴;第二调节组件132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调节手柄和第二调节推动轴;第二调节推动轴与第一调节推动轴上下布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两侧,进而通过转动第一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推动轴推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绕第一轴向顺时针转动,同时转动第二转动调节手柄带动第二调节推动轴朝向背离第一调节推动轴的一侧运动,且为提高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的稳定性,第二调节推动轴与第一调节推动轴可以始终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从而实现了第一旋转件12相对第一固定件11顺时针调整的精密度及准确性。
参考图6所示,第二调节模组2包括第二固定件21、第二旋转件22和第二调节机构23,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旋转件22连接,第二固定件21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导向槽,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槽一一对应滑动配合的弧形导轨;进而通过弧形导向槽与弧形导轨的滑动配合,实现了第二固定件21与第二旋转件22的相对转动。
第二旋转件2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第二调节机构23设置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的一侧,第二调节机构23包括传动连接的转动调节件和调节推动件,调节推动件可以与第二转动抵接部221抵接,通过转动该转动调节件能够带动调节推动件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参考图6-8所示,第三调节模组3包括第三旋转件31、第二紧固件和第三调节机构32;第二固定件21与第三旋转件31固定连接,第三旋转件31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弧形腰型孔,基座4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螺纹孔,螺纹孔与弧形腰型孔的阵列圆心与阵列半径相同设置,且第三旋转件31和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弧形腰型孔能够覆盖螺纹孔。
在第三旋转件31上设置有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第三调节机构32设置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的一侧,第三调节机构32固定在基座4上,第三旋转件31可以包括传动连接的第三转动调节手柄和第三调节推动轴,第三调节推动轴可以与第三转动抵接部313抵接,通过转动第三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三调节推动轴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进而通过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弧形腰型孔后与螺纹孔配合,将第三旋转件31固定在基座4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调节装置的装配过程,具体如下:
S1,将转动轴33与基座4固定连接,转动轴33的另一端穿过第三旋转件31的转动配合孔,进而通过螺钉穿过第三限位槽311后与第三定位孔312配合,将第三旋转件31安装在基座4上。
S2,将第三调节机构32设置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的一侧,且与基座4螺栓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机构32的第三调节推动轴与第三转动抵接部313抵接,通过转动第三转动调节手柄能够带动第三调节推动轴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三转动抵接部313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旋转件31相对基座4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
S3,将第二固定件21固定连接在第三旋转件31上,第二固定件21与第二旋转件22通过第二导向滑槽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S4,将第二调节机构23设置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的一侧,且第二调节机构23与第三旋转件31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机构23的调节推动件与第二转动抵接部221抵接,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机构23的转动调节件能够带动调节推动件往复运动,进而推动第二转动抵接部221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件22相对第二固定件2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S5,将DMD芯片固定在第一旋转件12的安装槽内,并将第一旋转件12的导轴部12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1的连接孔内,进而通过螺钉穿过第一限位槽111后与第一定位孔112配合,将第一旋转件12固定在第一固定件11上。
S6,将第一调节机构13设置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的一侧,且第一调节机构13与基座4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机构13的推动部与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第一调节机构13的调节部能够带动推动部往复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抵接部115相对第一固定件11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特征(包括记载在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结合,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应用于光调制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节模组(1)、第二调节模组(2)、第三调节模组(3)和基座(4);
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与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固定在所述基座(4)上;
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调制件(10)的安装位(122),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能够带动所述光调制件(10)相对所述基座(4)绕第一轴向转动;
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能够协同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所述基座(4)绕第二轴向转动;
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能够协同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和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相对所述基座(4)绕第三轴向转动;
所述第一轴向、所述第二轴向与所述第三轴向相交;
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和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中的至少其一能够调节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相对光接收区域呈目标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节装置满足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所述第二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所述第三轴向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光路传输通路;
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上设置有消光曲面(113);
所述消光曲面(113)用于反射杂散光至非光路传输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中沿所述光路传输通路上设置有消光结构(114);
所述消光结构(114)为形成于所述光路传输通路的侧壁上的具有变截面的凹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一旋转件(12);
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2)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1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11)转动;
所述光调制件(10)与所述第一旋转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轴心和所述第一旋转件(12)的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转接件(18),
所述转接件(18)的第一转接面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18)的第二转接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8)上设置有避让结构(181),所述避让结构(181)为形成于所述第二转接面上的凹陷结构;
所述第一旋转件(12)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11)转动状态下,所述第一旋转件(12)的转动轨迹能够通过所述避让结构(18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一旋转件(12)上两者择一的设置有导轴部(121),另一设置有与所述导轴部(121)配合的连接孔(123),所述导轴部(121)与所述连接孔(123)转动连接;
所述导轴部(121)与所述连接孔(123)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中心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紧固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一旋转件(1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1),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2);
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一旋转件(12)相对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11)能够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112);
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2)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1)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3),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4)上;
所述第一旋转件(1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与所述第一转动抵接部(115)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旋转件(12)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11)绕第一轴向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模组(2)包括第二固定件(21)、第二旋转件(22)和第二调节机构(23);所述第二固定件(21)与第二旋转件(22)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件(21)和所述第二旋转件(22)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23)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二旋转件(22)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21)绕所述第二轴向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包括第三旋转件(31)和第三调节机构(32);
所述第三旋转件(31)与所述基座(4)连接,所述第三旋转件(3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32)固定在所述基座(4)上,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旋转件(31)相对所述基座(4)绕所述第三轴向转动至第三目标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满足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三旋转件(31)和所述基座(4)两者择一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1),另一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槽(311)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12),所述第三旋转件(31)和所述基座(4)相对转动行程内,所述第三限位槽(311)能够覆盖所述第三定位孔(312),第二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限位槽(311)后与所述第三定位孔(312)配合;
所述第三旋转件(31)上设有第二转动抵接部(221),所述第三调节机构(32)与第二转动抵接部(221)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模组(3)还包括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的轴心与所述第三轴向同轴;
所述第三旋转件(31)和所述基座(4)其中之一与所述转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与所述转动轴(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件(31)能够绕所述第三轴向转动。
15.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调节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模组(6)和光投影件(5);
所述光学模组(6)设置有与光学调节装置连通的第一光路通道,所述光投影件(5)和所述光学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路通道的两端;
所述光学模组(6)的第一光路通道与所述光投影件(5)、所述光学调节装置的光路传输通路共光轴设置;
所述光学模组(6)用于将光源的出射光投射至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上,所述光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所述光调制件(10)的工作面至与所述光投影件(5)的光轴间呈目标角度。
CN202322433427.8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Active CN22105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427.8U CN22105673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3427.8U CN22105673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6730U true CN221056730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3427.8U Active CN22105673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1838B1 (en) Flexible assembly system and mechanism adapted for an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21073533A1 (zh) 空间光调制器的调节装置及其投影装置
CN221056730U (zh) 一种光学调节装置及光学系统
WO2022006883A1 (zh) 镜片调节装置、反射组件、激光雷达及智能驾驶设备
CN111208615A (zh) 光学元件调整架
US9835938B2 (en) Lens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projector
US10948808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projector
CN113050350B (zh) 投影主机
CN113075841B (zh) 光机及投影仪
CN111474672A (zh) 一种反射光束高度调节装置及其安装、调节方法
US20040165386A1 (en)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projection lamp
CN115832849A (zh) 激光光闸以及激光器
CN214308373U (zh) 激光发射器的调节机构及使用激光发射器调节机构的枪瞄
CN214308372U (zh) 枪瞄反射镜的调节机构
CN112437577B (zh) Dmd器件的定位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6009267A (zh) 光斑整形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3028920U (zh) 定位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8158498U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设备
CN108803206B (zh) 镜片调整机构
US9151955B2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light-homogenizing device adjustment element
CN116068834A (zh) 一种激光器和激光投影设备
WO2020039783A1 (ja)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CN220252375U (zh) 光机模组及投影装置
JP2004361589A (ja) ミラーの調整機構及びミラーの調整保持方法
US20040150898A1 (en)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light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