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5969U -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5969U
CN221055969U CN202322581457.3U CN202322581457U CN221055969U CN 221055969 U CN221055969 U CN 221055969U CN 202322581457 U CN202322581457 U CN 202322581457U CN 221055969 U CN221055969 U CN 221055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cylinder
pipeline
acetylen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14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连才
郝亮
刘锡林
陈桂林
马忠贤
马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Dongjing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Dongjing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Dongjing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Dongjing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14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5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5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5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包括套设于管路上的空心状且两端通路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有若干个自走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自走机构抵顶于管路表面,并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所述自走机构通过自适应组件适配不同管径并进行抵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通过自动化装置,能够全面覆盖管路系统,并且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监测,确保不会漏掉任何潜在的泄漏点。这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不容易错过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缸等高精度设备,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实现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这消除了人为因素,减少了误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厂中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是用于将乙炔气体从存储容器输送到各个生产区域或工作站的管道系统。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用于多种应用,如焊接、切割、加热和合成化学反应。
乙炔供气连接管路通常由高强度的铜合金制成,因为铜对乙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这些管道通常会受到特殊处理,以确保其抗腐蚀性能和耐压能力。在管路的起始点,通常会设置压力调节器,以确保将高压储气瓶中的乙炔气体降低到安全工作压力。这有助于防止管道破裂或泄漏。
监测乙炔供气连接管路是否泄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乙炔是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具有广泛的爆炸极限。任何管路泄漏都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对工厂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乙炔泄漏会导致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可能会导致空气质量问题,并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管路泄漏可能导致乙炔供应中断,影响生产连续性。在某些工业过程中,中断乙炔供应可能会损害产品质量和产量。
为了确保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安全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是定期检查管路系统,包括阀门、管道接头和连接部分,以检测潜在的泄漏或损坏。但是,经过发明人长期工作与研究发现,传统技术中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1)全面性和连续性:传统的人工检查往往是定期的,可能在检查周期内漏掉问题。
(2)精确性:传统的人工检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漏判情况。
(3)实时响应:传统的人工检查需要等待定期巡检,响应速度较慢。
为此,提出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全面性和连续性、精确性和实时响应,并对此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包括套设于管路上的空心状且两端通路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有若干个自走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自走机构抵顶于管路表面,并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所述自走机构通过自适应组件适配不同管径并进行抵顶;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同轴环形阵列排布的线性自由度,所述线性自由度连接作用于乙炔检测器作循环万向角度调节,所述乙炔检测器面向于管路,用于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露。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这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采用了一种套设于管路上的筒体,该筒体的内壁上装有环形阵列的自走机构和检测机构。自走机构位于管路表面,并能够自主移动,以覆盖整个管路。此外,自走机构具备自适应组件,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路并保持紧密的接触。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走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包括四个自走机构和四个检测机构。每个自走机构抵顶于管路表面,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每个自走机构都具备自适应组件,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路并进行抵顶。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走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筒体的机架,以及用于自走的轮履组件;摇臂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轮履组件的外部框体和所述机架。所述自适应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以平行于所述轮履组件的形式布置,其缸体固设于所述机架,其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缸体;所述第一伸缩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轮履组件的外部框体,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缸体通过一个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机架。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缸和所述第二伸缩缸均为油压缓冲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自走机构包括机架、轮履组件和摇臂。自适应组件由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组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均为油压缓冲器。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固设于所述筒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中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布置有六个用于输出所述线性自由度的直线执行器;所述第二架体安装有所述乙炔检测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固定在筒体上,而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在这个间距中,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布置了六个用于输出线性自由度的直线执行器。第二架体上安装有乙炔检测器。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执行器优选为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均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万向铰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相互相对的各自一面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直线执行器优选选择了伺服电缸。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通过万向节联轴器万向铰接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相互相对的各自一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全面性和连续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通过自动化装置,能够全面覆盖管路系统,并且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监测,确保不会漏掉任何潜在的泄漏点。这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不容易错过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缸等高精度设备,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实现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这消除了人为因素,减少了误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2)实时响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实时监测乙炔泄漏情况,一旦检测到泄漏,可以立即发出警报,使得应急响应更加迅速。这有助于减小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了工厂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检测装置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减少了人工巡检的时间和成本。此外,由于可以连续监测,可以更早地发现问题,减少了潜在的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
(3)适应性: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装置具备自适应组件,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路系统,增加了通用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无论管路的规格如何,装置都能够有效地执行检测任务。
(4)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自动化性质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直接接触可能危险的管路情况的需求,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这对于处理潜在危险物质如乙炔的管路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走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筒体;2、自走机构;201、轮履组件;202、第一伸缩缸;203、摇臂;204、第二伸缩缸;205、机架;3、检测机构;301、第一架体;302、第二架体;303、直线执行器;304、万向节联轴器;305、乙炔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对称”、“阵列”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与位置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对称”等特征的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同样,对于未以“两个”、“三只”等文字形式对某些特征进行数量限制时,应注意到该特征同样属于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度”类的术语均指代至少一个部件的连接关系及施加作用力的关系,例如“线性自由度”指代某部件通过该线性自由度与另一个或多个部件相连并对其施加作用力,使得其能够在一个直线方向上滑动配合或施加力;“转动自由度”指代某个部件至少能够绕一个旋转轴自由旋转,并且可以施加扭矩或承受扭矩。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同时,所有的轴向描述例如X轴向、Y轴向、Z轴向、X轴向的一端、Y轴向的另一端或Z轴向的另一端等,均基于笛卡尔坐标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安全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是定期检查管路系统,包括阀门、管道接头和连接部分,以检测潜在的泄漏或损坏;为此,请参阅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将提供相关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包括套设于管路上的空心状且两端通路的筒体1,筒体1的内壁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有若干个自走机构2和检测机构3;自走机构2抵顶于管路表面(可参阅图5,图5所示的位置即管路的横截面示意),并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自走机构2通过自适应组件适配不同管径并进行抵顶;检测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同轴环形阵列排布的线性自由度,线性自由度连接作用于乙炔检测器305作循环万向角度调节,乙炔检测器305面向于管路,用于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露。
在本方案中:这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采用了一种套设于管路上的筒体1,该筒体1的内壁上装有环形阵列的自走机构2和检测机构3。自走机构2位于管路表面,并能够自主移动,以覆盖整个管路。此外,自走机构2具备自适应组件,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路并保持紧密的接触。
具体的:该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自走机构2的移动,将检测机构3覆盖在管路的内壁上,确保全面而密切的接触。检测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同轴环形阵列排布的线性自由度,这些自由度通过连接到乙炔检测器305,可以实现循环万向角度调节。乙炔检测器305面向管路,负责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漏。由于自走机构2能够适应不同管径,这个装置适用于多种管道尺寸,而检测机构3的多个自由度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检测乙炔供气连接管路是否发生泄漏。通过自走机构2的移动,装置可以覆盖整个管路,确保检测的全面性。检测机构3的多个自由度允许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确保安全性。此外,自适应组件允许该装置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路,增加了其实用性和多功能性。总结性的,这个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有助于提高工厂的安全性,防止乙炔泄漏造成的潜在危害。
在本方案中,本装置整体的所有电器元件依靠筒体1内所安装的蓄电池进行供能;具体的,装置整体的电器元件与蓄电池输出端口处通过继电器、变压器和按钮面板等装置进行常规电性连接,以满足本装置的所有电器元件的供能需求。
具体的,本装置的外部还设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连接并控制本装置整体的所有电器元件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作为预设值及驱动模式进行驱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驱动模式即对应了下文中的相关电器元件之间对应的启停时间间距、转速、功率等输出参数,即满足了下文所述的相关电器元件驱动相关机械装置按其所描述的功能进行运行的需求。
优选的,控制器外还配置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发出工作或暂停的指令信号经由介质传送至无线接收模块;必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后台无线遥控装置对该无线收发模块输入指令,以远程控制控制器,并进而遥控本装置的所有电器元件按照相关驱动模式进行驱动;同时,无线收发模块还可传递本装置中相关传感元件,或伺服驱动元件的系统所检测的相关系数或其他信息于后台的工作人员。
优选的,乙炔检测器305的型号为BSA/QT-ZN(C2H2)-100。
在本申请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4:自走机构2和检测机构3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本方案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包括四个自走机构2和四个检测机构3。每个自走机构2抵顶于管路表面,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每个自走机构2都具备自适应组件,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路并进行抵顶。
具体的:四个自走机构2均位于管路表面,通过它们的移动,装置可以覆盖整个管路,确保全面的检测。每个自走机构2都具备自适应组件,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根据管路的不同直径进行调整,保持紧密的接触。每个自走机构2带动一个检测机构3,共计四个检测机构3。这些检测机构3包括同轴环形阵列排布的线性自由度,通过连接到乙炔检测器305,可以实现循环万向角度调节。乙炔检测器305面向管路,负责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实施方式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更高的检测覆盖率和精确性,因为它使用了四个自走机构2和四个检测机构3。四个自走机构2同时移动,确保管路的全面覆盖,而每个自走机构2的自适应性允许它们适应不同管径,提高了灵活性。每个检测机构3都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乙炔泄漏检测,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总结性的,这个具有四个自走机构2和四个检测机构3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在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本申请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4:自走机构2包括固设于筒体1的机架205,以及用于自走的轮履组件201;摇臂203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铰接于轮履组件201的外部框体和机架205。自适应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第二伸缩缸204以平行于轮履组件201的形式布置,其缸体固设于机架205,其活塞杆铰接于第一伸缩缸202的缸体;第一伸缩缸202的活塞杆铰接于轮履组件201的外部框体,第一伸缩缸202的缸体通过一个滑块滑动配合于机架205。
具体的: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自走机构2的移动和自适应组件的工作。轮履组件201通过摇臂203驱动自走机构2,使其在管路表面上自行移动。自适应组件由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组成。第一伸缩缸202的活塞杆连接到轮履组件201的外部框体,而第二伸缩缸204的缸体连接到机架205。当自走机构2移动时,第一伸缩缸202的活塞杆和第二伸缩缸204的活塞杆允许自适应地适应管路的曲率和直径,以保持稳定的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是确保自走机构2紧密地贴附在管路表面上,从而能够全面检测管路的状态。轮履组件201通过摇臂203的驱动在管路上自行移动,而自适应组件则允许机构适应不同管径和曲率的管路。这种自适应性确保了检测装置能够在各种管路条件下进行可靠的乙炔泄漏检测,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轮履组件201包括:
(1)轮子或履带:轮履组件的核心是轮子或履带,它们负责与管路表面接触并提供移动力。轮子通常是固定在轴上并通过电机或其他动力源驱动,以在管路上滚动。履带则是由一系列连接的板块组成,它们可以在管路表面上爬行。
(2)驱动装置:轮履组件201需要一种驱动装置,通常是电机或液压驱动装置,以提供动力来推动轮子或履带。这个驱动装置负责控制自走机构2的移动,使其在管路上自行移动。
(3)支撑和悬挂系统:为了保持轮履组件与管路表面的接触,通常会包括支撑和悬挂系统。这些支撑结构可以是弹性的,例如伸缩缸,以适应管路的曲率和不平整表面。
(4)控制系统:轮履组件201通常受控于一个集成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或其他自动控制方式来实现。这个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调整轮履组件的速度和方向,以确保自走机构2在管路上正确移动。
(5)传感器和反馈装置:为了实现自适应性和精确控制,轮履组件可能包括传感器和反馈装置,以监测其位置、速度和接触力。这些信息可以反馈给控制系统,以调整自走机构2的运动。
(6)外部框体:轮履组件201的外部框体用于支撑和固定所有组件,以确保其在运动中稳定性和坚固性。
在本申请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4: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均为油压缓冲器。
在本方案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自走机构2包括机架205、轮履组件201和摇臂203。自适应组件由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组成。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均为油压缓冲器。
具体的: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油压缓冲器的使用。油压缓冲器是一种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液体压力来控制机械部件的移动速度和稳定性。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均采用油压缓冲器的形式。当自走机构2移动时,油压缓冲器通过油液的流动来缓冲和控制活塞的移动速度,从而确保自走机构2的运动稳定,防止快速冲击或振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是提高自走机构2的稳定性和控制性。油压缓冲器通过精确控制油液的流动,使自走机构2的移动速度更加稳定和可控。这对于在管路上进行精确的检测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检测装置的平稳运行,防止不必要的冲击或振动,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油压缓冲器的应用使得该装置更适合用于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泄漏检测,尤其是在复杂的管路条件下。
在本申请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4: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第一架体301固设于筒体1,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具有间距,间距中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布置有六个用于输出线性自由度的直线执行器303;第二架体302安装有乙炔检测器305。
在本方案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第一架体301固定在筒体1上,而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在这个间距中,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布置了六个用于输出线性自由度的直线执行器303。第二架体302上安装有乙炔检测器305。
具体的: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之间的间距以及六个均匀布置的直线执行器303,实现了多个线性自由度的控制。第一架体301位于筒体1上,而第二架体302装有乙炔检测器305。六个直线执行器303被布置在环形阵列中,它们通过调整长度来实现不同方向的线性移动,从而实现了多个自由度的控制。乙炔检测器305位于第二架体302上,面向管路,负责检测乙炔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是提供多个线性自由度的控制,以便检测机构3能够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通过六个直线执行器303的调整,检测机构3可以进行全方向的角度调节,以确保对管路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检测。乙炔检测器305位于第二架体302上,可靠地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漏。这种设计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精确性和全面性,有助于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提高工厂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2~4:直线执行器303优选为伺服电缸,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均通过万向节联轴器304万向铰接于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相互相对的各自一面上。
在本方案中: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的直线执行器303优选选择了伺服电缸。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通过万向节联轴器304万向铰接于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相互相对的各自一面上。
具体的: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采用了伺服电缸作为直线执行器303。伺服电缸是一种能够通过电控系统精确控制位移的装置。在这里,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通过万向节联轴器304连接到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位于它们相互相对的各自一侧。通过电控系统的调节,伺服电缸可以实现精确的线性位移控制,从而使第二架体302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是提供高度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检测机构3能够进行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采用伺服电缸作为直线执行器303,能够通过电控系统实现高度可控的线性位移。这意味着检测机构3可以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精确的角度调节,以确保对管路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检测。万向节联轴器304的使用使得这种运动能够自由进行,而不受约束,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这种设计有助于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乙炔泄漏问题,从而提高了工厂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筒体1套设在管路上是实现自动化乙炔供气连接管路检测的关键步骤之一。以下是几种方案:
(1)套管夹:筒体1采用两个半筒体合页连接制成,然后使用套管夹,筒体1可以夹在管路的外部。套管夹由两半构成。这种方案适用于已经安装好的管路,无需拆卸管路就可以进行安装。
(2)分段套设:如果管路是由多段管道组成的,在管路设计与装配阶段,就可以考虑将筒体1分段套设在不同的管段上。这样,每个管段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检测,以增加全面性和灵活性。
总结性的,针对传统技术中的相关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基于上述所提供的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或特征实现了解决:
(1)全面性和连续性:自动化检测装置的原理在于使用伺服电缸等精确控制装置,通过调整伺服电缸的活塞杆长度,实现了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管路覆盖。伺服电缸的位移是可以精确控制的,因此可以确保装置在整个管路表面上均匀地移动,不会漏掉任何区域。
(2)精确性和实时响应:伺服电缸作为直线执行器303,具有高精度的位移控制。通过电控系统的精确调节,可以确保检测机构3能够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精确的乙炔泄漏检测。此外,伺服电缸的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活塞杆的位置,从而实现实时响应。一旦检测到乙炔泄漏,装置可以立即发出警报,而不需要等待人工巡检的周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实际应用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管路上的空心状且两端通路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壁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安装有若干个自走机构(2)和检测机构(3);
所述自走机构(2)抵顶于管路表面,并带动整体装置进行自走移动;所述自走机构(2)通过自适应组件适配不同管径并进行抵顶;
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同轴环形阵列排布的线性自由度,所述线性自由度连接作用于乙炔检测器(305)作循环万向角度调节,所述乙炔检测器(305)面向于管路,用于检测管路是否发生乙炔泄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机构(2)包括固设于所述筒体(1)的机架(205),以及用于自走的轮履组件(201);
摇臂(203)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轮履组件(201)和所述机架(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缸(202)和第二伸缩缸(204);
所述第二伸缩缸(204)以平行于所述轮履组件(201)的形式布置,其缸体固设于所述机架(205),其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缸(202)的缸体;
所述第一伸缩缸(202)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轮履组件(201),所述第一伸缩缸(202)的缸体滑动配合于所述机架(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缸(202)和所述第二伸缩缸(204)均为油压缓冲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架体(301)和第二架体(302),所述第一架体(301)固设于所述筒体(1),所述第一架体(301)和所述第二架体(302)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中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均匀布置有六个用于输出所述线性自由度的直线执行器(303);
所述第二架体(302)安装有所述乙炔检测器(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执行器(303)为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缸体和活塞杆分别均通过万向节联轴器(304)万向铰接于所述第一架体(301)和所述第二架体(302)相互相对的各自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机构(2)和所述检测机构(3)的数量均为四个。
CN202322581457.3U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21055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1457.3U CN22105596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1457.3U CN22105596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5969U true CN221055969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2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1457.3U Active CN221055969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5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2133B (zh) 管道机器人
CN103439415B (zh) 一种用于外露式管道电磁超声自动检测爬行器
CN106090530B (zh) 一种自适应管道探伤机器人
CN105465551B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的支撑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
CN203431506U (zh) 一种用于外露式管道电磁超声自动检测爬行器
CN203743732U (zh) 一种管道内行走支撑机构
CN103395064A (zh) 一种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排管检测机器人
CN105020537A (zh) 管道无损检测机器人
KR20150085058A (ko) 다관절 아암
CN111562309B (zh) 一种超声相控阵焊缝检测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KR101706110B1 (ko) 멀티콥터를 이용한 표면 검사 장치
CN107606387A (zh) 一种自适应管道爬行器及管道焊缝检测方法
Xu et al. A wheel-type in-pipe robot for grinding weld beads
CN221055969U (zh) 一种乙炔供气连接管路的检测装置
CN113049683B (zh) 一种面向水下管线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CN111002324A (zh) 一种圆管外壁爬行机器人
CN104482238A (zh) 一种高温熔盐输送节流阀
CN211502354U (zh) 一种压力管道超声内检测自动化设备
CN105909910B (zh) 一种衬胶完整性在线监测系统
CN113172612A (zh) 一种用于水下作业训练的大型机械臂
KR101292999B1 (ko) 파이프 검사 로봇
CN109282108B (zh) 一种用于管道检测的载具机器人
CN113977562B (zh) 一种恶劣环境用紧凑型蛇形机械臂
CN111156367B (zh) 蛇形机器人
CN212203564U (zh) 膨胀节和管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