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0926U - 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0926U
CN221050926U CN202322844828.2U CN202322844828U CN221050926U CN 221050926 U CN221050926 U CN 221050926U CN 202322844828 U CN202322844828 U CN 202322844828U CN 221050926 U CN221050926 U CN 221050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oading
along
assembly
material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448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如初
蓝秋明
刘亮
曹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0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0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载料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载料机构,主体上设有上料工位;载料机构包括至少一载料组件,定义一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载料组件连接于主体,并可相对主体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载料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能够移至于上料工位,载料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能够移出于上料工位,每一载料组件上设有至少一载料位,每一载料位能够承载叠放的多个物料。主体为起主要承载作用的结构部分,为载料机构提供上料工位;载料机构用于承载生产所需物料,载料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于上料工位完成上料后,载料组件移出上料工位,可再次对该载料组件进行装料,从而再次移至上料工位。

Description

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上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自动化发展,生产作业逐渐朝着全自动化的方向转化,从而更大程度的解放人工。
以薄片状的物料为例,当前薄片状的物料在上料工序中,采用堆叠式的料盘盛放后置于上料工位,随着一层料盘上的薄片状的物料被取走后,通过人工将该空料盘移出上料工位,然后继续取下一层料盘上的薄片状的物料,直至该批次堆叠的所有料盘上的薄片状的物料被取走,而后将盛载有薄片状的物料的堆叠式的料盘再次置于上料工位。
由于当前料盘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每一料盘仅能够承载一层或者寥寥几层的物料,从而每一料盘上的物料短时间即可被取完,导致需要人工频繁介入以移出空料盘,降低了自动化运作程度,从而致使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升上料的自动化程度以提升生产效率,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料装置,能够提升上料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料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载料机构,所述主体上设有上料工位;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至少一载料组件,定义一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载料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可相对所述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能够移至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能够移出于所述上料工位,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设有至少一载料位,每一所述载料位能够承载叠放的多个物料。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沿每一所述载料位的边缘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对放置于对应所述载料位的物料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定义从所述载料位取料的夹取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或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同向,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载料位对应的所述挡板间隔设置;设置于每一所述载料位的第二方向一端的挡板间隔第一开口设置,设置于每一所述载料位的第二方向另一端的挡板间隔第二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载料组件并列设置,且所述载料组件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导向件与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抵接;随着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导向件随动转动以引导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抵接;随着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随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沿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的方向可调节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滑动连接组件,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载料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止挡件、第一限位件以及定位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定位件可旋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载料组件上,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抵接;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定位件可旋转与所述载料组件定位配合,使所述载料组件与所述主体相对固定。
进一步,定义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每一所述载料组件包括基架和门板,所述门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立设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门板与所述基架可相对移动调节连接;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滑动连接组件,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基架上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所述载料位,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立设于所述基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一所述载料位上的所述第一开口与另一所述载料位上的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支撑导向组件,所述支撑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座、支撑件以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的方向可调节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导向件与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所述支撑件与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三方向抵接,随着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所述导向件随动转动以引导对应的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支撑所述基架的同时随动转动;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止挡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驱动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件可旋转,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门板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门板侧,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可抵接;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件旋转能够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基架定位配合,使所述基架与所述主体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为完全移除于所述上料工位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料设备,包括上料装置和如上所述的载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设有用于夹取物料的夹爪,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夹爪设置为可夹取所述载料组件上的物料。
本申请的载料装置的主体为起主要承载作用的结构部分,用于承载载料机构,为载料机构提供上料工位,使载料机构在上料工位完成被取料;载料机构用于承载生产所需物料,承载机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料组件,每个载料组件均为独立的载料结构组件,载料组件于上料工位完成上料后,将载料组件沿第一方向完全移出上料工位,可再次对该载料组件进行装料,完成装料则可使该载料组件再次移至上料工位。
因此,若是载料机构包括一个载料组件,则载料组件的移动设置有助于提升上料效率;若是载料机构包括多个载料组件,则可相交替配合不间断运输物料至上料工位,能够更大提升上料效率。同时,每个载料组件上可堆叠一层或多层物料,相比于采用堆叠式的传统料盘设置,本申请的载料组件能够将传统料盘所占的空间用于装载更多层物料,从而在上料工位能够提升供料持续时长,配合多载料组件,本申请的载料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人工介入时长,甚至做到全自动化而取消人工介入工序,从而能够极大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料组件及相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的一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上料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载料装置;11、主体;12、载料机构;13、上料工位;14、载料组件;15、载料位;16、挡板;17、第一开口;18、第二开口;19、导向件;20、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支撑件;24、安装座;25、止挡件;26、第一限位件;27、定位件;28、基架;29、门板;30、把手;31、支撑导向组件;32、驱动件;33、第二限位件;34、定位组件;35、上料设备;36、上料装置;37、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料装置10进行说明。以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记为X,第二方向记为Y,第三方向记为Z,具体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分别相互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为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料装置10,包括主体11以及载料机构12,主体11上设有上料工位13;载料机构12包括至少一载料组件14,载料组件14连接于主体11,并可相对主体1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能够移至于上料工位13,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能够移出于上料工位13,每一载料组件14上设有至少一载料位15,每一载料位15能够承载叠放的多个物料。
本申请的载料装置10的主体11为起主要承载作用的结构部分,用于承载载料机构12,为载料机构12提供上料工位13,使载料机构12在上料工位13完成被取料;载料机构12用于承载生产所需物料,承载机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料组件14,每个载料组件14均为独立的载料结构组件,载料组件14于上料工位13完成上料后,将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完全移出上料工位13,可再次对该载料组件14进行装料,完成装料则可使该载料组件14再次移至上料工位13。
因此,若是载料机构12包括一个载料组件14,则载料组件14的移动设置有助于提升上料效率;若是载料机构12包括多个载料组件14,则可相交替配合不间断运输物料至上料工位13,能够更大提升上料效率。同时,每个载料组件14上可堆叠一层或多层物料,相比于采用堆叠式的传统料盘设置,本申请的载料组件14能够将传统料盘所占的空间用于装载更多层物料,从而在上料工位13能够提升供料持续时长,配合多载料组件14,本申请的载料装置10能够大大降低人工介入时长,甚至做到全自动化而取消人工介入工序,从而能够极大提升生产效率。
其中,载料组件14为多个时,多个载料组件14并列设置,且载料组件14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即多个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多个载料组件14相互独立,可分别相对主体11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多个载料组件14能够相交替配合运作,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为,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若是采用人工控制驱动,则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大大降低人工介入时长;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若是自动化控制驱动,则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取消人工介入时长。
请参阅图2,进一步,上述实施例的每一载料组件14上沿每一载料位15的边缘围设有挡板16,挡板16能够对放置于对应载料位15的物料进行限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料以水平放置于载料位15为例,若是堆叠则以沿竖直方向堆叠为例,利用挡板16沿载料位15的边缘将载料位15围设以及挡板16沿竖直方向立设,能够为物料提供水平限位作用,当然也可以为物料起到定位作用,便于上料过程被精准取走。可以理解的是,还可采用在载料位15设置凹陷的方式替代挡板16以对物料起限位作用,与采用挡板16的设置相比,采用凹陷设置的方式需要载料组件14具备一定的厚度,如此载料组件14的结构重量更大,而采用挡板16的设置能够灵活设置的同时,还能够做到载料组件14的结构重量优化。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定义从载料位15取料的夹取方向为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具体以第二方向为例,每一载料组件14上沿第二方向相邻的载料位15对应的挡板16间隔设置;设置于每一载料位15的第二方向一端的挡板16间隔第一开口17设置,设置于每一载料位15的第二方向另一端的挡板16间隔第二开口18设置,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载料位15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以防止不同载料位15承载的物料相干涉。每一载料组件14沿取料的夹取方向即第二方向的两端的挡板16分别留有围设间隔,即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以方便取料结构件沿第二方向通过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夹取作用于对应载料位15的物料,其中以第一开口17和第二开口18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为例,以便能够使取料结构件沿第二方向对称作用于物料,有助于稳定取料。而沿第二方向相邻的载料位15对应的挡板16之间间隔设置,能够为取料结构件预留较多空间,避免取料干涉。
上述实施例的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导向件19,导向件19可转动设置于主体11上,导向件19与对应的载料组件14抵接;随着对应的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导向件19随动转动以引导对应的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
导向件19采用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保持抵接作用,具体是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沿第二方向相抵接,当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导向件19则随之转动,如此,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之间为转动接触,能够减小彼此接触磨损程度,同时转动设置的导向件19对载料组件14的移动阻力更小。需要说明的是,导向件19的转动设置可以是类似导轮的旋转设置,也可以是类似滚珠的滚动设置,而导向件19的位置以相对主体11固定设置为例,以便为载料组件14提供稳定的导向作用。
当然,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的配合设置也可对调,即导向件19设置于载料组件14上,导向件19与主体11沿第二方向抵接,从而也能够为载料组件14起到导向作用。
请参阅图2至图4,进一步,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滑动连接组件20,滑动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设置于主体11上,第二连接件22设置于载料组件14上,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
滑动连接组件20可以是任何能够使主体11与载料组件14之间沿第一方向相对滑动的结构组件,具体以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滑动连接配合为例,将第一连接件21与主体11连接固定,将第二连接件22与载料组件14连接固定,当然,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之间的连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可相对固定连接设置,从而有助于受力后的结构连接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支撑件23,支撑件23可转动设置于主体11上,支撑件23与对应的载料组件14抵接;随着对应的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支撑件23随动转动。
支撑件23采用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支撑件23与载料组件14保持抵接作用,具体支撑件23与载料组件14是沿竖直方向即第三方向相抵接,以对载料组件14起到支撑作用,支撑件23能够对滑动连接组件20起到一定的受力保护作用,避免滑动连接组件20因受载料组件14沿第三方向的压力作用损坏而影响滑动连接作用。当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支撑件23则随之转动,支撑件23与载料组件14之间的转动接触能够减小彼此接触磨损程度,同时转动设置的支撑件23对载料组件14的移动阻力更小。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3的转动设置可以是类似导轮的旋转设置,也可以是类似滚珠的滚动设置,而支撑件23的位置以相对主体11固定设置为例,以便为载料组件14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当然,支撑件23与载料组件14的配合设置也可对调,即支撑件23设置于载料组件14上,支撑件23与主体11沿第三方向抵接,从而也能够为载料组件14起到支撑作用。
具体地,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安装座24,导向件19和支撑件23分别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24上,安装座24沿靠近或远离对应的载料组件14的方向可调节移动设置于主体11上,其中安装座24、支撑件23以及导向件19也可以是作为一个组件设置,记为支撑导向组件31。将导向件19和支撑件23集成于安装座24上,通过对安装座24的位置调整能够对导向件19和支撑件23同步调整,有助于优化结构和提升结构装配调试效率。其中安装座24的可调节移动设置的移动方向以第二方向为例,即支撑件23与载料组件14处于沿第三方向抵接的状态,通过移动安装座24能够调节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沿第二方向的距离,从而调节导向件19与载料组件14的抵接力度,以便使导向件19对载料组件14的第二方向进行定位,进而有助于对载料组件14的第一方向移动起到精准引导作用。
而安装座24的可调节移动设置中的可调节移动方式可以是任何既具备移动调节,又具备调节到位后固定的设置,例如可以是螺丝与条形孔的配合设置,在安装座24上设置沿第二方向的条形孔,然后利用螺丝穿设该条形孔与主体11连接,当将螺丝拧松至安装座24相对螺丝沿条形孔可移动时,即可移动安装座24调节位置,当安装座24调整到位后,再将该螺丝拧紧使安装座24与主体11固定。
请参阅图2,进一步,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止挡件25、第一限位件26以及定位件27,止挡件25设置于主体11上,定位件27可旋转设置于主体11上,第一限位件26设置于载料组件14上,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沿第一方向可抵接;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抵接时,对应的载料组件14位于上料工位13,定位件27可旋转与载料组件14定位配合,使载料组件14与主体11相对固定。
本实施中的止挡件25相对主体11固定设置,可以是直接与主体11连接固定,也可以与上述的安装座24连接固定,具体以止挡件25设置于安装座24上为例,如此设置有利于结构设置的优化。同理,第一限位件26与载料组件14可以是直接连接固定,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固定,利用第一限位件26与止挡件25沿第一方向可抵接的设置,通过计算设置第一限位件26与止挡件25的位置,能够使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抵接时,使载料组件14精准停于上料工位13。
而定位件27可以是直接设置于主体11上,也可以是间接设置于主体11上,定位件27可以是旋转设置,也可以是移动设置,只要能够满足在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抵接且载料组件14精准停于上料工位13状态时,能够将定位件27与载料组件14定位配合,使载料组件14与主体11相对固定均可。当然,定位件27也可以是设置于载料组件14上,然后定位件27与主体11定位配合。
请参阅图3,更具体地,载料组件14可包括基架28和门板29,门板29沿第三方向立设于基架28沿第一方向的一端,门板29与基架28可相对移动调节连接,主体11上可开设上料腔,上料工位13设于上料腔内,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进出于上料腔,载料组件14移至上料工位13时,门板29能够用于与上料腔密封配合,从而避免上料被外界干扰或者干扰外界。
其中门板29与基架28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将门板29相对基架28可移动调节的设置能够有助于使门板29与上料腔调节至密封配合,具体门板29相对基架28可移动调节的设置以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能够移动调节为例,而可移动调节的方式可以是参考上述的条形孔与螺丝配合的设置方式,同时采用中间连接件连接门板29与基架28,例如,中间连接件上分别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条形孔,门板29与沿第一方向的条形孔通过螺丝连接,基架28与沿第二方向的条形孔通过螺丝连接,通过拧松对应螺丝即可实现门板29相对基架28的位置调节,调节到位后拧紧对应螺丝即可实现门板29相对基架28的固定连接。
其中,门板29上还可设置用于推拉的把手30,便于人工介入移动载料组件14,当然该把手30也可采用其他可替代的设置。
进一步,前述滑动连接组件20的第二连接件22与基架28连接固定,基架28上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载料位15,挡板16沿第三方向立设于基架28上,前述的导向件19和支撑件23分别与基架28抵接。基架28作为载料组件14的结构承重架,结构的稳定性较佳,利用基架28作为载料组件14与第二连接件22、导向件19以及支撑件23的配合部分,能够有助于载料组件14的结构稳定。
请参阅图2,上述实施例的载料装置10还可包括第二限位件33和驱动件32,该驱动件32与上述的定位件27旋转驱动连接后可记为定位组件34,驱动件32以与主体11连接固定为例,具体第一限位件26设置于基架28沿第一方向靠近门板29侧,第二限位件33设置于基架28沿第一方向远离门板29侧,止挡件25位于第一限位件26和第二限位件33之间,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和第二限位件33沿第一方向分别可抵接;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抵接时,驱动件32驱动定位件27旋转能够使定位件27与基架28定位配合;止挡件25与第二限位件33抵接时,对应的载料组件14为完全移除于上料工位13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的定位件27以受驱动件32驱动旋转设置为例,驱动件32和定位件27的组合可以看作为定位组件34,当止挡件25与第一限位件26抵接时,驱动件32驱动定位件27旋转至与对应的基架28定位配合,从而使载料组件14与主体11相对固定。当载料组件14上的物料被取完后,将载料组件14沿第一方向从上料腔内滑出至第二限位件33与止挡件25抵接,此时载料组件14处于完全移除于上料工位13的状态,第二限位件33能够防止载料组件14与主体11脱离,同时第二限位件33与止挡件25抵接还可以起到表示载料组件14处于完全移除于上料工位13的状态的作用。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载料装置10上还设有多个用于配合控制机械结构自动化运作的传感组件,在机械结构配合清楚的条件下,对应的传感设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常规技术,因此,对于传感组件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料设备35,包括上料装置36和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载料装置10,上料装置36上设有用于夹取物料的夹爪37,载料组件14位于上料工位13时,夹爪37设置为可夹取载料组件14上的物料。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设备35,由于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载料装置10,故具有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载料装置10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而上料装置36的夹爪37以沿第二方向夹取设置为例,夹爪37能够通过每一载料位15边缘的挡板16间的第一开口17和相对的第二开口18实现夹取对应物料。当然,夹爪37还可以设置为采用吸附取料,通过在夹爪37的自由端设置吸盘以吸附方式抓取物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上料工位;以及
载料机构,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至少一载料组件,定义一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载料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并可相对所述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移动能够移至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移动能够移出于所述上料工位,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设有至少一载料位,每一所述载料位能够承载叠放的多个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沿每一所述载料位的边缘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对放置于对应所述载料位的物料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从所述载料位取料的夹取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或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同向,每一所述载料组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载料位对应的所述挡板间隔设置;
设置于每一所述载料位的第二方向一端的挡板间隔第一开口设置,设置于每一所述载料位的第二方向另一端的挡板间隔第二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载料组件并列设置,且所述载料组件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导向件与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抵接;
随着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导向件随动转动以引导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支撑件与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抵接;
随着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随动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沿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的方向可调节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滑动连接组件,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载料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止挡件、第一限位件以及定位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定位件可旋转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载料组件上,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抵接;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定位件可旋转与所述载料组件定位配合,使所述载料组件与所述主体相对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
每一所述载料组件包括基架和门板,所述门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立设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门板与所述基架可相对移动调节连接;
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滑动连接组件,所述滑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
所述基架上设有多个成矩阵排列的所述载料位,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立设于所述基架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一所述载料位上的所述第一开口与另一所述载料位上的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支撑导向组件,所述支撑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座、支撑件以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的方向可调节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导向件与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所述支撑件与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三方向抵接,随着对应所述载料组件的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移动,所述导向件随动转动以引导对应的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支撑所述基架的同时随动转动;
所述载料装置还包括止挡件、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驱动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件可旋转,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门板侧,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门板侧,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可抵接;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件旋转能够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基架定位配合,使所述基架与所述主体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时,对应的所述载料组件为完全移除于所述上料工位的状态。
11.一种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载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上设有用于夹取物料的夹爪,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夹爪设置为可夹取所述载料组件上的物料。
CN202322844828.2U 2023-10-23 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Active CN22105092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0926U true CN221050926U (zh) 2024-05-3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1647B2 (en) Transfer for tray feeder
CN109911571A (zh) 一种自动旋转翻转装置
CN221050926U (zh) 一种载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CN207923421U (zh) 一种能多工位同时预热的平板显示器光学特性测量机台
CN217350266U (zh) 存储式smt料盘带料的自动收送料系统
CN213875189U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0967511U (zh) 一种板材激光切割机
CN209232874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注液夹具
CN210192826U (zh) 一种吸塑盘上料装置
CN209975146U (zh) 一种吸边器
CN208928898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自动滚压装置
CN220299464U (zh) 一种控制卡安装板
CN116810330B (zh) 一种电器柜自动安装设备
CN215070011U (zh) 电池片规整装置及电池片提供设备
CN218730839U (zh) 不规则晶圆盒的夹持装置及晶圆盒装载仓
CN211278803U (zh) 一种背刀车床
CN219633333U (zh) 背光源板磨边装置
CN215469055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焊接设备
CN214212479U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极片剪切装置
CN220306845U (zh) 工程布线设备
CN215557136U (zh) 框架收料机
CN218139916U (zh) 一种覆膜机的送料平衡结构
CN218224807U (zh) 一种自动钥匙铣槽机
CN216785210U (zh) 转移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8559552U (zh) 一种用于移动电源的运输防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