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833U - 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833U
CN221049833U CN202322533868.5U CN202322533868U CN221049833U CN 221049833 U CN221049833 U CN 221049833U CN 202322533868 U CN202322533868 U CN 202322533868U CN 221049833 U CN221049833 U CN 221049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rolley
connecting rod
limiting
rotating shaft
distribu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33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
张红财
崔恒
司尚金
白文廷
张东
贾磊
王海龙
司道强
冯俊龙
孙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xian Water Curtain Cave Co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xian Water Curtain Cave Co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xian Water Curtain Cave Co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xian Water Curtain Cave Co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涉及煤柱群分布区域综合物探技术领域,该探测小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的技术问题;该探测小车包括有底板,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车轮,车轮设置有多组,车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管,限位管设置有多组,限位管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设置有钉盘;该探测小车通过液压杆伸缩带动钉盘线性移动将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撑起,转动车轮的同时带动钉盘转动,从而使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驶出,实现了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柱群分布区域综合物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背景技术
现今,探测小车的使用在煤柱群分布区域综合物探领域较为常见,为了解决煤矿目前面临资源枯竭和生产接续较为紧张的问题,需要进行物探补充探查工作,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地面瞬变电磁勘探、地面磁法及α杯氡法勘探等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但现有技术下的探测小车在煤矿泥泞路段探测不够方便,从而需要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目前,专利号为CN20998802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省力型地质探测小车,该探测小车通过六轮的平衡设置使得底部各轮受力均匀,其次通过气囊的设置减轻重力影响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但该探测小车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泥泞路段时可能会导致车轮陷入泥泞中,使探测小车受困,需要在派遣工作人员去协助探测小车脱困,费时费力,不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该探测小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该探测小车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设置有多组,所述车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设置有多组,所述限位管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设置有钉盘。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时,通过第一限位板对第一转轴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车轮转动,从而带动探测小车前进,通过第一连接块对限位管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限位管对液压杆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液压杆伸缩运动带动钉盘线性移动,当探测小车行驶到泥泞路面被陷时,通过液压杆伸缩带动钉盘线性移动将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撑起,转动车轮的同时带动钉盘转动,从而使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驶出,实现了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多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通过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连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齿条线性移动,通过齿条线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线性移动,通过第二限位板对第一连接杆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筒,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和限位筒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杆线性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三连接杆转动带动限位筒转动,通过连接架对限位筒的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通过限位筒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通过转动第四转轴调整车轮角度,从而控制探测小车进行转向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机,通过伸缩杆对台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弹簧对台板进行减震处理,对检测机进行减震保护,通过检测机对周围煤矿环境进行探测。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通过第一限位板对第一转轴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车轮转动,从而带动探测小车前进,通过第一连接块对限位管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限位管对液压杆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液压杆伸缩运动带动钉盘线性移动,当探测小车行驶到泥泞路面被陷时,通过液压杆伸缩带动钉盘线性移动将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撑起,转动车轮的同时带动钉盘转动,从而使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驶出,实现了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通过伸缩杆对台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弹簧对台板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对检测机进行减震保护,防止遇到颠簸路段造成剧烈晃动对检测机造成损害,通过检测机对周围煤矿环境进行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限位板;3、第一转轴;4、车轮;5、第一连接块;6、限位管;7、液压杆;8、钉盘;9、第一电机;10、第二转轴;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二电机;14、第三转轴;15、第一齿轮;16、第二限位板;17、第一连接杆;18、齿条;19、第二连接杆;20、第三连接杆;21、限位筒;22、连接架;23、第二连接块;24、第四转轴;25、伸缩杆;26、弹簧;27、台板;28、检测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探测小车包括有底板1,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第一限位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车轮4,车轮4设置有多组,车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第一连接块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管6,限位管6设置有多组,限位管6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7,液压杆7的一端设置有钉盘8。
其中,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1,多数第一转轴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啮合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9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通过转动第二转轴10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2转动,通过转动第二锥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5,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3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通过转动第三转轴14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8,第一齿轮15和齿条18啮合连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15带动齿条18线性移动,通过齿条18线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7线性移动,通过第二限位板16对第一连接杆17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9,第一连接杆17和第二连接杆19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19和第三连接杆2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筒21,第二限位板1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和限位筒21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杆17线性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19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9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20转动,通过第三连接杆20转动带动限位筒21转动,通过连接架22对限位筒21的位置进行固定。
同时,限位筒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3,第二连接块2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转轴24,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25,通过限位筒21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23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23转动带动第四转轴24转动,通过转动第四转轴24调整车轮4角度,从而控制探测小车进行转向处理,伸缩杆25的外部设置有弹簧26,伸缩杆25的一端设置有台板27,台板27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机28,通过伸缩杆25对台板27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弹簧26对台板27进行减震处理,对检测机28进行减震保护,通过检测机28对周围煤矿环境进行探测。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9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通过转动第二转轴10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2转动,通过转动第二锥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通过第一限位板2对第一转轴3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转动第一转轴3带动车轮4转动,从而带动探测小车前进,通过第一连接块5对限位管6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限位管6对液压杆7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液压杆7伸缩运动带动钉盘8线性移动,当探测小车行驶到泥泞路面被陷时,通过液压杆7伸缩带动钉盘8线性移动将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撑起,转动车轮4的同时带动钉盘8转动,从而使探测小车从泥泞路面中驶出,实现了便于对探测小车在泥泞路段行驶中进行防陷处理,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3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通过转动第三转轴14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齿轮15带动齿条18线性移动,通过齿条18线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7线性移动,通过第二限位板16对第一连接杆17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第一连接杆17线性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19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杆19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20转动,通过第三连接杆20转动带动限位筒21转动,通过连接架22对限位筒21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限位筒21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块23转动,通过第二连接块23转动带动第四转轴24转动,通过转动第四转轴24调整车轮4角度,从而控制探测小车进行转向处理,通过伸缩杆25对台板27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通过弹簧26对台板27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对检测机28进行减震保护,防止遇到颠簸路段造成剧烈晃动对检测机28造成损害,通过检测机28对周围煤矿环境进行探测。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该探测小车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所述第一限位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车轮(4),所述车轮(4)设置有多组,所述车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所述第一连接块(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管(6),所述限位管(6)设置有多组,所述限位管(6)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7),所述液压杆(7)的一端设置有钉盘(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1),多数第一转轴(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所述第二锥齿轮(1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6),所述第二限位板(1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8),所述第一齿轮(15)和所述齿条(18)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9),所述第一连接杆(17)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第二连接杆(19)和第三连接杆(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筒(21),所述第二限位板(1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22),所述连接架(22)和限位筒(2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二连接块(2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转轴(24),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杆(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5)的外部设置有弹簧(26),所述伸缩杆(25)的一端设置有台板(27),所述台板(27)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机(28)。
CN202322533868.5U 2023-09-18 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Active CN22104983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833U true CN221049833U (zh) 2024-05-3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46799B (zh) 一种矿产勘探用采样装置
CN209231001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取样装置
CN110786103B (zh) 一种带有挖坑装置的高效移栽机
CN115949361B (zh) 一种煤层瓦斯含量测定随钻取芯装置及取芯方法
CN221049833U (zh) 一种煤柱群分布区域探测小车
CN113266346A (zh) 一种矿产地质勘查装置
CN210981854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旋转式取样装置
CN218546207U (zh) 一种矿产地质勘查用取样装置
CN211656830U (zh) 一种带有挖坑装置的高效移栽机
CN116558871A (zh) 一种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取样装置
CN213812940U (zh) 一种生态环境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111648721A (zh) 一种具有钻头矫正功能的钻探设备
CN113029664B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215865892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检测土壤取样装置
CN215927316U (zh) 一种石油钻采封隔器用支撑装置
CN214373465U (zh) 一种生态环境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213450236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操作便捷的钻机
CN211905342U (zh) 一种地质勘查用水质检测设备
CN113021136A (zh) 地质勘探岩样清扫打磨装置
CN206841565U (zh) 一种幕墙爬行机器人
CN220932413U (zh) 一种矿产地质勘查取样装置
CN220081332U (zh) 一种资源勘查勘探挖掘定位装置
CN111186501B (zh) 海底作业机器人
CN220708770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岩石取样装置
CN209590025U (zh) 一种大面积地毯元式石油地质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