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565U -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565U
CN221049565U CN202322729044.5U CN202322729044U CN221049565U CN 221049565 U CN221049565 U CN 221049565U CN 202322729044 U CN202322729044 U CN 202322729044U CN 221049565 U CN221049565 U CN 221049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metric
vehicle
carriage
main body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290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钱春娟
杨巍
黄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ren Hea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ren Hea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ren Hea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ren Hea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290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9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车载测听室设置在车厢的厢体内,所述车载测听室包括测听主体,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前后两侧的隔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架,所述测听主体分别与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测听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朝背离所述测听主体的方向弯折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厢体抵接。本申请固定结构可以使得车载测听室稳固的设置在车厢厢体内;其左右两侧优选与厢体间隔设置并通过固定架与厢体抵接,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增加刚性,去除柔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听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人耳能听取和辨别自然界各种声源发出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弱的声音,如果听力系统受到损害,就可能引起听觉障碍,导致耳聋。人们的听力完好程度要根据听力测试的结果来看,主要测试是否存在听力损伤,听力下降现象,这是进行听力测试的根本目的。
听力易受损人群通常包括儿童和老人,儿童和老人属于特殊照顾群体,检查与就诊相对困难,因此,为保障特殊群体的听力正常,定期定点进行听力测听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目前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均无法很好的满足测听需求,而且现场规划、摆放和收拾医疗设备等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浪费公共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测听车,通过将车载测听室固定设置在车厢内实现测听室的快速转移,进而随时随地进行听力测听以及提供上门测听服务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固定结构来实现对车载测听室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提出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车载测听室设置在车厢的厢体内,所述车载测听室包括测听主体,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前后两侧的隔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架,所述测听主体分别与所述隔板和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测听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厢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朝背离所述测听主体的方向弯折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厢体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弯折有抵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一端的弯折部,其抵接部朝背离另一端弯折部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后侧内壁和所述测听主体前侧内壁的第一加强筋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隔板与所述测听主体在所述第一加强筋处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测听主体在所述第二加强筋处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至少两个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隔板、所述测听主体和所述第一加强筋或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的固定孔,并通过所述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背离所述测听主体一侧或所述第二加强筋背离所述测听主体一侧,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加强筋或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测听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所述测听主体与所述厢体密封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可以使得车载测听室稳固的设置在车厢厢体内;其测听主体的上下两侧优选与厢体固定连接,可以保证测听主体固定的牢靠性;其左右两侧优选与厢体之间间隔设置并通过固定架与厢体抵接,前后两侧通过隔板进行密封限位,进而在测听主体的左右两侧形成间隔腔,可以用于设置测听室的换气口以及气压平衡通道;测听主体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设置固定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刚性,去除了柔性;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测听主体后侧内壁和前侧内壁的第一加强筋及分别设置在测听主体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第二加强筋,隔板与测听主体在第一加强筋处以及固定架与测听主体在第二加强筋处通过紧固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可以有效提高对车载测听室固定的牢靠性;紧固组件优选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螺母,进一步优选在螺母与加强筋之间设置垫片,以用来增大防松螺母和紧固螺母之间的阻力,避免防松系统过载,影响双螺母结构的紧固作用,提高双螺母对设备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垫片可以增大紧固螺母的受力面积,避免紧固螺母在螺栓上滑动,以及避免紧固螺母和防松螺母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相对移动,提高双螺母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车在俯视方向车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车在侧视方向车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在A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在密封门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在B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在I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上观察窗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在C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在II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2和图1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在密封门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和18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在测听主体上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9至图2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主体上固定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固组件的紧固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音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听坐具在测听主体内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在厢体顶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其中,1-测听车车体,2-测听车车厢,21-厢体,22-车厢出入口,23-工作区,24-测听区,25-气体交换区,26-后出入口,27-坐具安放区,271-坐具固定装置,28-地板,3-车载测听室,31-测听主体,311-测听出入口,312-观察窗口,313-密封凸缘,314-第一换气口,315-第二换气口,316-固定孔,317-消音板结构,3171-网孔板层,3172-聚酯纤维板层,3173-第一颗粒板层,3174-第一隔音棉层,3175-第一隔音毡层,3176-消音板外壳,318-减震板结构,3181-地毯层,3182-第二颗粒板层,3183-第二隔音棉层,3184-第二隔音毡层,3185-止震垫层,3186-减震板外壳,319-第一加强筋,320-第二加强筋,32-密封门,33-透明密封结构,331-中空玻璃,34-磁吸条,35-隔板,351-通口,352-气压平衡通道,36-固定架,361-弯折部,362-抵接部,37-紧固组件,371-螺栓,372-螺母,373-垫片,38-测听坐具,381-储物腔,39-防撞条,4-工作桌,41-第一弯折部,411-仪器区,42-第二弯折部,5-第一坐具,51-供电系统,6-扶手,7-第二坐具,9-空调设备,10-紫外消毒设备,11-照明设备,12-遮阳棚,13-灭火器,14-绕线盘,15-可折叠收纳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听车,其包括测听车车体1和测听车车厢2,如图1至图3所示。由于所述测听车车体1可以是多款车型,且其具体结构也非本申请保护的重点,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所述测听车车体1的具体结构进行展开说明。而所述测听车车厢2设置在所述测听车车体1上,进而实现测听室的快捷移动。
所述测听车车厢2包括厢体21,所述厢体21内形成有车厢腔室。所述厢体21宽度方向的一侧在靠近车头处设置有车厢出入口22,如图2所示。所述车厢腔室内沿长度方向包括工作区23和测听区24,所述工作区23靠近所述车头设置。所述车厢出入口22与所述工作区23连通。所述测听区24内设置有车载测听室3。在一个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厢腔室内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工作区23、测听区24和气体交换区25,也即设置在所述测听区24内的所述车载测听室3将所述车厢腔室进行分隔,在所述车载测听室3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区23和气体交换区25,如图2所示。在所述厢体21后端侧设置有后出入口26,所述后出入口26与所述气体交换区25连通。所述后出入口26通过后车门进行封闭,
在所述工作区23内靠近所述车厢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作桌4。所述工作桌4与所述车厢出入口22之间设置第一坐具5。所述第一坐具5与所述车厢出入口22之间设置有扶手6。所述扶手6的高度优选与所述工作桌4的高度一致。如图2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所述工作桌4优选呈U形,其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桌4对应所述车载测听室3的一端弯折有第一弯折部41,其对应所述车头的一端弯折有第二弯折部42。医师可以在所述第一弯折部4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2之间形成的间隔区域内工作。所述第一坐具5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折部42的端部侧。患者可以乘坐在所述第一坐具5上。医生可以与乘坐在所述第一坐具5上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或者给患者验配助听器等。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41的桌面可设置仪器区411用于放置或固定测听仪器。
当然以上仅是优选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工作桌4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比如所述工作桌4只有一端弯折有弯折部,或者没有弯折部等。
所述车载测听室3包括测听主体31,所述测听主体31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测听主体31内形成有测听腔室。所述测听主体31朝向所述工作区23的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测听腔室连通的测听出入口311和观察窗口312。所述测听出入口311和观察窗口312优选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分布,且所述测听出入口311靠近所述车厢出入口22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测听出入口311处设置有密封门32,所述观察窗口312处设置有透明密封结构3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听出入口31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凸缘313,所述密封门32闭合时,所述密封凸缘313与所述密封门32抵紧密封。所述密封凸缘313与所述密封门32之间优选磁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凸缘313背离所述测听腔室的一侧呈阶梯状,如图5至图8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所述密封凸缘313呈二级台阶状。每级台阶朝向所述工作区23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磁吸条34。所述密封门32采用钢、铁等铁磁材质,且其与所述密封凸缘313匹配设置,进而在所述密封门32闭合时,在磁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所述密封门32与所述密封凸缘313之间紧密抵紧,形成密封。多条磁吸条34的设置可以增大对所述密封门32的吸附力,从而有效提升密封门32对所述测听出入口311的密封效果。而且所述密封凸缘313采用阶梯式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所述测听主体31外的声音传入所述测听腔室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上端所述密封凸缘313的内口处设置防撞条39,进而可以防止患者从所述测听腔室内出来时头部撞到密封凸缘313而造成损伤。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门32内设置有空腔,可以通过在所述空腔内填充聚氨酯等隔音材料来提高密封门32的隔音效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密封门32与所述测听主体31之间设置一锁定装置,进而在所述密封门32闭合时,所述密封门32与所述测听主体31能够通过所述锁定装置进行锁定,防止在测听车开动时密封门32因惯性而自动打开。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优选采用迫紧把手,在测停车车体移动的情况下,所述密封门32闭合时,可以通过锁定所述迫紧把手来给所述密封门32施加迫紧力使其与所述密封凸缘313抵接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密封门32由于紧急刹车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车门突然打开。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听出入口311与所述车厢设置所述车厢出入口22的一侧间隔设置,进而形成坐具安放区27,如图2所示。所述坐具安放区27内可放置第二坐具7。所述第二坐具7可以是圆凳等,医生在工作时可以从所述坐具安放区27内获取所述第二坐具7来乘坐,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的,还可以在所述坐具安放区27内设置坐具固定装置271,对所述第二坐具7进行可拆卸固定。所述坐具固定装置271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弹性卡扣、束紧带等。通过在所述坐具安放区27内设置坐具固定装置271对所述第二坐具7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测听车开动时所述第二坐具7发生移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密封结构33包括至少一层中空玻璃331,所述中空玻璃331密封所述观察窗口312。进一步优选采用三层中空玻璃331,所述中空玻璃331与所述观察窗口312之间密封固定,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中空玻璃331与观察窗口312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形式,比如胶粘,卡条卡接等,由于中空玻璃331的固定方式为常规技术,且也并非本申请的保护重点,故在此不再展开说明。所述观察窗口312通过多层中空玻璃331进行密封,在保证医生能够看到所述测试腔室内部情况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所述测听主体31外的声音通过所述观察窗口312传入至所述测听腔室内。
所述测听腔室分别与所述工作区23和所述气体交换区25连通,所述工作区23和所述气体交换区25之间通过气压平衡通道352连通。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听主体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2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前后两侧的隔板35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左右两侧的固定架36。所述测听主体31分别与所述隔板35和所述固定架36固定连接。所述测听主体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优选通过螺栓等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隔板35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所述测听主体31与所述厢体21密封固定,进而在所述测听主体31的左右两侧形成间隔腔,如图2所示。所述隔板35与所述厢体21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形式,比如打胶密封或者焊接固定等。所述隔板35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隔腔连通的通口351,如图4所示。所述测听主体31优选在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与所述测听腔室连通的换气口,分别定义其为第一换气口314和第二换气口315,如图12至图15所示。所述第一换气口314或所述第二换气口315通过对应的所述通口351与所述工作区23或所述气体交换区25连通。所述气压平衡通道352优选设置在所述间隔腔内,且所述气压平衡通道352贯穿所述隔板35分别与所述工作区23和所述气体交换区25连通,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有效平衡所述工作区23、所述测听腔室以及所述气体交换区25的气压,并实现三者之间的气体循环。当在所述工作区23内设置空调设备9,比如在所述工作区23的厢体21顶部设置空调设备9时,所述工作区23内的冷空气或热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换气口314进入所述测听腔室内。由于所述工作区23、所述测听腔室以及所述气体交换区25之间的气体循环是在所述厢体21内进行的,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所述空调设备9的工作效率以及降低功耗。
如图16至图18所示,所述固定架3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架3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朝背离所述测听主体31的方向弯折有弯折部361。所述弯折部361与所述厢体21抵接。所述弯折部361的端部优选弯折有抵接部36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36一端的弯折部361,其抵接部362朝背离另一端弯折部361的方向弯折,也即所述固定架36优选呈“几”字形。所述测听主体31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设置所述固定架36,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刚性,去除了柔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后侧内壁和所述测听主体31前侧内壁的第一加强筋319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第二加强筋320,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筋31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加强筋319和所述第二加强筋320优选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5与所述测听主体31在所述第一加强筋319处通过紧固组件37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6与所述测听主体31在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处通过紧固组件37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组件37优选包括螺栓371和至少两个螺母372,优选设置两个所述螺母372。所述螺栓371穿过所述隔板35、所述测听主体31和所述第一加强筋319或所述第二加强筋320上的固定孔316,并通过所述螺母372锁紧。图19至图22展示了所述测听主体31上所述固定孔316的优选分布方式。以所述第一加强筋319的为例,如图23所示,其中内侧螺母372为紧固螺母,外侧螺母372为防松螺母。多螺母372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所述紧固组件37的紧固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母372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319背离所述测听主体31一侧,所述螺母372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19之间设置有垫片373,即在紧固螺母372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19之间设置所述垫片373,优选为弹性垫片,可以用来增大防松螺母和紧固螺母之间的阻力,避免防松系统过载,影响双螺母372结构的紧固作用,提高双螺母372对设备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所述垫片373可以增大紧固螺母372的受力面积,避免紧固螺母在螺栓371上滑动,以及避免紧固螺母和防松螺母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相对移动,提高双螺母372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测听主体31的侧壁和顶壁分别为消音板结构317。所述消音板结构317优选包括网孔板层3171、聚酯纤维板层3172、第一颗粒板层3173、第一隔音棉层3174和第一隔音毡层3175。所述聚酯纤维板层3172设置在所述网孔板层3171一侧,所述第一颗粒板层3173设置在所述聚酯纤维板层3172背离所述网孔板层3171一侧,所述第一隔音棉层3174设置在所述第一颗粒板层3173背离所述聚酯纤维板层3172一侧,所述第一隔音毡层3175设置在所述第一隔音棉层3174背离所述第一颗粒板层3173一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消音板结构317外包覆消音板外壳3176,所述消音板外壳3176对应所述网孔板处设置有开口,如图24所示。安装所述消音板结构317时,所述网孔板层3171朝向所述测听腔室。所述测听主体31的侧壁和顶壁设置成所述消音板结构317可以有效消除所述测听腔室内的噪音。
所述测听主体31的底壁为减震板结构318。所述减震板结构318包括地毯层3181、第二颗粒板层3182、第二隔音棉层3183、第二隔音毡层3184和止震垫层3185,所述第二颗粒板层3182设置在所述地毯层3181一侧,所述第二隔音棉层3183设置在所述第二颗粒板层3182背离所述地毯层3181一侧,所述第二隔音毡层3184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棉层3183背离所述第二颗粒板层3182一侧,所述止震垫层3185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毡层3184背离所述第二隔音棉层3183一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毯层3181、第二颗粒板层3182、第二隔音棉层3183和第二隔音毡层3184外包覆减震板外壳3186,所述止震垫层3185设置在所述减震板外壳3186背离所述第二隔音毡层3184一侧,且所述减震板外壳3186对应所述地毯层3181处设置有开口,如图25所示。安装所述减震板结构318时,所述地毯层3181朝向所述测听腔室。所述测听主体31的底壁设置成所述减震板结构318可以有效降低测听腔室地面产生噪音。
所述测听腔室内设置有测听坐具38和音频装置。如图3或图26所示,所述测听坐具38优选固定设置在对应所述观察窗口312处,进而可以方便医师观察乘坐在所述测听坐具38上的患者。所述测听坐具38内优选设置储物腔381,可以用于储物,增强测听车的空间利用率。所述音频设备与外部的测听设备连接,所述音频设备可以是耳机、音响又或者电视等,医师可通过操控测听设备控制所述音频设备工作来对患者进行测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厢体21的地板28优选为医用地板,如图2所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工作区23设置紫外消毒设备10对所述工作进行紫外消毒。所述紫外消毒设备10优选设置在所述工作区23的厢体21内侧壁上,如图3所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工作区23内设置照明设备11以对所述工作区23进行照明。所述照明设备11优选为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工作区23的厢体21顶部,如图27所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坐具5优选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坐具5内优选设置供电系统51,比如锂电池等,如图3所示,可以为所述空调设备9、所述紫外消毒设备10或所述照明设备11进行供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优选在所述车厢上设置遮阳棚12,比如图1中示意性展示的在所述车厢的一侧靠近顶部处设置手动遮阳棚12。当测听车停止在设定位置处时,可手动拉出遮阳棚12用来遮阳。所述气体交换区25内则还可以用于储放干粉等灭火器13、绕线盘14、可折叠收纳座椅15或遮阳棚12手摇杆等物品。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车载测听室(3)设置在测听车车厢(2)的厢体(21)内,所述车载测听室(3)包括测听主体(3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前后两侧的隔板(35)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左右两侧的固定架(36),所述测听主体(31)分别与所述隔板(35)和所述固定架(36)固定连接,所述测听主体(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5)与所述厢体(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架(3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朝背离所述测听主体(31)的方向弯折有弯折部(361),所述弯折部(361)与所述厢体(21)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361)的端部弯折有抵接部(3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6)一端的弯折部(361),其抵接部(362)朝背离另一端弯折部(361)的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后侧内壁和所述测听主体(31)前侧内壁的第一加强筋(319)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测听主体(31)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的第二加强筋(320),所述第一加强筋(31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加强筋(3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厢体(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隔板(35)与所述测听主体(31)在所述第一加强筋(319)处通过紧固组件(37)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6)与所述测听主体(31)在所述第二加强筋(320)处通过紧固组件(37)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37)包括螺栓(371)和至少两个螺母(372),所述螺栓(371)穿过所述隔板(35)、所述测听主体(31)和所述第一加强筋(319)或所述第二加强筋(320)上的固定孔(316),并通过所述螺母(372)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72)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319)背离所述测听主体(31)一侧或所述第二加强筋(320)背离所述测听主体(31)一侧,所述螺母(372)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19)或所述第二加强筋(320)之间设置有垫片(3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听主体(3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厢体(2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隔板(35)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所述测听主体(31)与所述厢体(21)密封固定。
CN202322729044.5U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Active CN221049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9044.5U CN221049565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29044.5U CN221049565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565U true CN221049565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29044.5U Active CN221049565U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9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5825B1 (en) Noise absorption blad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working vehicles
Singh et al. HVAC noise control using natural materials to improve vehicle interior sound quality
KR860000703B1 (ko) 침실용 캐비넷
CN221049565U (zh) 一种车载测听室的固定结构
CN106473870B (zh) 一种紧凑集成磁共振医疗车
CN221049566U (zh) 一种车载测听室
CN221049783U (zh) 一种测听车车厢结构
CN220924291U (zh) 一种测听车车厢及测听车
JPH11222125A (ja) 鉄道車両
CN117549971A (zh) 一种测听车车厢及测听车
CN212960631U (zh) 一种螺杆发电设备用的降噪减震装置
CN210483140U (zh) 一种可拆卸移动隔音室
CN216481532U (zh) 一种起坡看台座椅下空调静压装置
CN206475875U (zh) 一种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系统
CN209744691U (zh) 一种空调机组拼接式隔音装置
CN202273755U (zh) 车载式发电机组静音厢
JP2842354B2 (ja) 椅 子
CN2310108Y (zh) 可拆卸板式测听室
CN109720172A (zh) 空调风口降噪结构
CN216313644U (zh) 一种基于多声道音响控制器
CN212500085U (zh) 移动谈话室用车
Copeland et al. A mobile audiometric laboratory
CN102953812A (zh) 一种车载式发电机组静音厢
CN218754412U (zh) 一种通风性能好的电梯轿厢
CN220764290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复合橡胶阻尼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