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1644U -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1644U
CN221031644U CN202323079692.7U CN202323079692U CN221031644U CN 221031644 U CN221031644 U CN 221031644U CN 202323079692 U CN202323079692 U CN 202323079692U CN 221031644 U CN221031644 U CN 221031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line
threaded hole
reinforcing plate
purl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96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zhong Heavy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zhong Heavy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zhong Heavy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zhong Heavy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96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1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1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1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檩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檩条,所述第一檩条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内加固板,且内加固板的二分之一部分延伸出第一檩条,所述内加固板的右端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檩条,所述第二檩条位于第一檩条的右侧并与第一檩条对齐,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外加固板,所述外加固板的左端覆盖在第一檩条上,所述外加固板的右端覆盖在第二檩条上,通过安装第一檩条、第一螺纹孔、第二檩条、内加固板、外加固板、螺杆等装置的设置,具备檩条加固施工方便、便捷的能力,且具备较强的加固能力,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可用于檩条之间的拼接,避免檩条拼接后出现薄弱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檩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檩条亦称檩子、桁条,垂直于屋架或椽子的水平屋顶梁,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材料,檩条是横向受弯(通常是双向弯曲)构件,一般都设计成单跨简支檩条,常用的檩条有实腹式和轻钢桁架式两种;
现有的檩条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潮湿环境或其他因素导致檩条容易出现生锈的情况,而生锈的檩条则会降低构件的承载力,且大部分建筑物后期会增加吊挂,如风道、喷淋等,从而导致檩条承载力出现超限的情况,因此则需要对檩条加固,来提升檩条的承载能力,多数情况下檩条在进行加固时会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加固件与檩条焊接,以此来提升承载能力,而檩条位于屋顶,使得加工施工并不方便进行,由此则需要一种操作方便的加固件达到便捷安装目的,同时现有的檩条在进行拼接时多数也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檩条整体较长,仅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会使整根檩条因连接处的存在出现承重和韧性能力的薄弱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具备檩条加固施工方便、便捷的能力,且具备较强的加固能力,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可用于檩条之间的拼接,避免檩条拼接后出现薄弱点的问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檩条加固施工不够方便的问题和檩条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拼接易出现薄弱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檩条和内加固板,所述内加固板的左半部分安装在第一檩条内,所述内加固板的右半部分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檩条,所述第二檩条位于第一檩条的右侧并与第一檩条对齐,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外加固板,所述外加固板的左端覆盖在第一檩条上,所述外加固板的右端覆盖在第二檩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檩条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檩条的前端两端靠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檩条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六螺纹孔,所述第二檩条的前端两端靠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七螺纹孔,且第七螺纹孔的左侧开设有第四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内加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三螺纹孔,所述内加固板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四螺纹孔,且第四螺纹孔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内加固板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五螺纹孔,且第五螺纹孔的左侧开设有第三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外加固板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八螺纹孔,所述外加固板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九螺纹孔,所述外加固板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螺纹孔,所述外加固板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一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相吻合,所述第一檩条和内加固板之间设置有螺杆,并通过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七螺纹孔与第五螺纹孔相吻合,所述第二檩条和内加固板之间使用螺杆穿过第七螺纹孔和第五螺纹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八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相吻合,所述第十螺纹孔与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吻合,所述第十一螺纹孔与第四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通过安装第一檩条、第一螺纹孔、第二檩条、内加固板、外加固板、螺杆等装置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檩条加固施工不方便,不够便捷的问题,且具备较强的加固能力,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2、该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通过安装内加固板、第三螺纹孔、外加固板、第八螺纹孔、螺杆等装置的设置,具备可用于檩条之间的拼接,避免檩条拼接后出现薄弱点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易于进行生产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檩条连接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檩条加固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檩条和加固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板叠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檩条1和内加固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固板4的左半部分安装在第一檩条1内,所述内加固板4的右半部分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檩条8,所述第二檩条8位于第一檩条1的右侧并与第一檩条1对齐,所述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外加固板11,所述外加固板11的左端覆盖在第一檩条1上,所述外加固板11的右端覆盖在第二檩条8上,所述第一檩条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所述第一檩条1的前端两端靠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3,且第二螺纹孔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贯穿孔31,所述第二檩条8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六螺纹孔9,所述第二檩条8的前端两端靠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七螺纹孔10,且第七螺纹孔10的左侧开设有第四贯穿孔1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对檩条进行加固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定义选择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或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与檩条进行安装,如对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先将内加固板4左端插入第一檩条1的内部,再将第二檩条8套在内加固板4的右端,此时需注意内加固板4顶部的第三螺纹孔5和侧部第四螺纹孔6、第五螺纹孔7分别与第一檩条1的第一螺纹孔2和第二螺纹孔3、第二檩条8的第六螺纹孔9和第七螺纹孔10对齐,再将外加固板11套接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并使外加固板11表面开设的第八螺纹孔12、第九螺纹孔13、第十螺纹孔14、第十一螺纹孔15分别与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上对应的螺孔对齐,最后使用螺杆16贯穿螺纹孔,对第一檩条1、内加固板4、第二檩条8、外加固板11进行固定即可,此时内加固板4被固定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内部,外加固板11被固定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外部,完成对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连接处的固定,如是对檩条某一处受力点进行加固,则可无需同时安装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在对檩条某一处受力点进行加固时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如内加固板4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内加固板4即可,如外加固板11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外加固板11即可,安装方式同上述相同,通过螺纹孔再使用螺杆16对檩条和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进行固定即可。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加固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三螺纹孔5,所述内加固板4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四螺纹孔6,且第四螺纹孔6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贯穿孔61,所述内加固板4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五螺纹孔7,且第五螺纹孔7的左侧开设有第三贯穿孔71,所述外加固板1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八螺纹孔12,所述外加固板1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九螺纹孔13,所述外加固板11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螺纹孔14,所述外加固板11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一螺纹孔15,所述第二螺纹孔3与第四螺纹孔6相吻合,所述第一檩条1和内加固板4之间设置有螺杆16,并通过螺杆16穿过第二螺纹孔3和第四螺纹孔6进行固定,所述第七螺纹孔10与第五螺纹孔7相吻合,所述第二檩条8和内加固板4之间使用螺杆16穿过第七螺纹孔10和第五螺纹孔7进行固定,所述第八螺纹孔12与第一螺纹孔2和第三螺纹孔5相吻合,所述第十螺纹孔14与第一贯穿孔31和第二贯穿孔61吻合,所述第十一螺纹孔15与第四贯穿孔101和第三贯穿孔71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的设置极大的提升了檩条的承重能力,且便于檩条之间的连接,并提高檩条拼接后接口处的牢固性与承重和韧性能力,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的安装方式简单,通过螺杆16对其进行固定即可,在不动火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檩条的拼接和对檩条的加固工作,且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使用的变化性多,可组合使用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对檩条连接处进行固定,并因内加固板4远超过外加固板11长度的设计以及内加固板4安装在檩条内部的设计,提升檩条拼接后接口处的韧性,并不会因檩条拼接的原因导致檩条整体承重和韧性产生变化,反而因内加固板4的加装提升韧性能力,可拆分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根据使用情况选用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对檩条某处受力点进行加强,如内加固板4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内加固板4即可,外加固板11同理,同时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易于进行生产和推广,并可为檩条提供较强的加固能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对檩条进行加固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定义选择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或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与檩条进行安装,如对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先将内加固板4左端插入第一檩条1的内部,再将第二檩条8套在内加固板4的右端,此时需注意内加固板4顶部的第三螺纹孔5和侧部第四螺纹孔6、第五螺纹孔7分别与第一檩条1的第一螺纹孔2和第二螺纹孔3、第二檩条8的第六螺纹孔9和第七螺纹孔10对齐,再将外加固板11套接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并使外加固板11表面开设的第八螺纹孔12、第九螺纹孔13、第十螺纹孔14、第十一螺纹孔15分别与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上对应的螺孔对齐,最后使用螺杆16贯穿螺纹孔,对第一檩条1、内加固板4、第二檩条8、外加固板11进行固定即可,此时内加固板4被固定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内部,外加固板11被固定在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外部,完成对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连接处的固定,如是对檩条某一处受力点进行加固,则可无需同时安装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在对檩条某一处受力点进行加固时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如内加固板4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内加固板4即可,如外加固板11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外加固板11即可,安装方式同上述相同,通过螺纹孔再使用螺杆16对檩条和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进行固定即可,本装置通过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的设置极大的提升了檩条的承重能力,且便于檩条之间的连接,并提高檩条拼接后接口处的牢固性与承重和韧性能力,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的安装方式简单,通过螺杆16对其进行固定即可,在不动火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檩条的拼接和对檩条的加固工作,且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使用的变化性多,可组合使用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对檩条连接处进行固定,并因内加固板4远超过外加固板11长度的设计以及内加固板4安装在檩条内部的设计,提升檩条拼接后接口处的韧性,并不会因檩条拼接的原因导致檩条整体承重和韧性产生变化,反而因内加固板4的加装提升韧性能力,可拆分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根据使用情况选用内加固板4或外加固板11对檩条某处受力点进行加强,如内加固板4安装方便则仅安装内加固板4即可,外加固板11同理,同时内加固板4和外加固板11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易于进行生产和推广,并可为檩条提供较强的加固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檩条(1)和内加固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固板(4)的左半部分安装在第一檩条(1)内,所述内加固板(4)的右半部分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檩条(8),所述第二檩条(8)位于第一檩条(1)的右侧并与第一檩条(1)对齐,所述第一檩条(1)和第二檩条(8)的连接处可拆卸安装有外加固板(11),所述外加固板(11)的左端覆盖在第一檩条(1)上,所述外加固板(11)的右端覆盖在第二檩条(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檩条(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所述第一檩条(1)的前端两端靠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二螺纹孔(3),且第二螺纹孔(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贯穿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檩条(8)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六螺纹孔(9),所述第二檩条(8)的前端两端靠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七螺纹孔(10),且第七螺纹孔(10)的左侧开设有第四贯穿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固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三螺纹孔(5),所述内加固板(4)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四螺纹孔(6),且第四螺纹孔(6)的右侧开设有第二贯穿孔(61),所述内加固板(4)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五螺纹孔(7),且第五螺纹孔(7)的左侧开设有第三贯穿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板(1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开设有第八螺纹孔(12),所述外加固板(1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开设有第九螺纹孔(13),所述外加固板(11)的前端两端左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螺纹孔(14),所述外加固板(11)的前端两端右侧位置均开设有两组第十一螺纹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3)与第四螺纹孔(6)相吻合,所述第一檩条(1)和内加固板(4)之间设置有螺杆(16),并通过螺杆(16)穿过第二螺纹孔(3)和第四螺纹孔(6)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螺纹孔(10)与第五螺纹孔(7)相吻合,所述第二檩条(8)和内加固板(4)之间使用螺杆(16)穿过第七螺纹孔(10)和第五螺纹孔(7)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螺纹孔(12)与第一螺纹孔(2)和第三螺纹孔(5)相吻合,所述第十螺纹孔(14)与第一贯穿孔(31)和第二贯穿孔(61)吻合,所述第十一螺纹孔(15)与第四贯穿孔(101)和第三贯穿孔(71)吻合。
CN202323079692.7U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Active CN221031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9692.7U CN221031644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9692.7U CN221031644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1644U true CN22103164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9692.7U Active CN221031644U (zh) 2023-11-15 2023-11-15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1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57341U (zh) 一种圆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形钢梁的刚性加强连接节点
CN221031644U (zh) 一种建筑檩条加固结构
CN207794432U (zh) 一种用于檩条的加强结构
CN21197382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钢梁连接装置
CN21424660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建筑铝合金阳台模板
CN207314905U (zh) 用于门式钢架房屋的屋面钢檩条加固结构
CN112695919A (zh) 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机构
CN220768435U (zh) 一种装配式公寓夹层结构的连接节点机构
CN217630534U (zh) 上弦接管结构
CN214402186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219931221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拼装连接部件
CN211523488U (zh) 桁架梁相贯补强连接节点
CN216689778U (zh) 基于张弦梁的改版钢混结合内支撑架
CN218951938U (zh) 一种拱肋节段结构
CN21516704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檩条加固的隅撑结构
CN21395248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异形柱结构梁柱节点
CN115419171B (zh) 一种复合张弦桁架支座的连接节点及其制作工艺
CN213087079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h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结构
CN214833533U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的限位装置
CN214833541U (zh) 一种型钢骨架连接结构
CN210342382U (zh) 一种檩条的加固结构
CN216893570U (zh) 一种钢管桁架现场拼接的新型胎架平台
CN215802291U (zh) 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主桁架安装用桁架梁支座
CN212295104U (zh) 一种装配式骨形梁端板节点
CN220848262U (zh) 房屋的屋檐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