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3833U -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3833U
CN221013833U CN202321935529.3U CN202321935529U CN221013833U CN 221013833 U CN221013833 U CN 221013833U CN 202321935529 U CN202321935529 U CN 202321935529U CN 221013833 U CN221013833 U CN 221013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elastic
walking aid
transmission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55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彩霞
郑文晓
王清林
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55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3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3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3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包括将行走助力装置固定于腰部的固定组件和拉力传递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腰带;拉力传递组件包括弹性带、下端与鞋连接提供拉力的传递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与腰带和传递带固定连接。如此,当患者按照要求穿戴好本装置后直立时,弹性带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当患侧腿抬起时,因弹性带的收缩,拉力传到传递带上,传递带带动鞋产生向上的助力,帮助患侧腿抬起;当患侧脚落地时,患者身体向前送,身体重回直立状态,弹性带再次被拉紧,为下一步行走做准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助力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有些因脑卒中等疾病造成的偏瘫患者。这类患者大多会出现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甚至部分丧失步行能力。由于患侧下肢肌力下降或下肢张力过高,拮抗肌与原动肌肌力不平衡,躯干控制不稳等原因造成患者在步行时出现协调与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有一种行走助力装置,能够在患侧腿抬起时施加向上的助力,就能帮助患者稳定步态,降低患者行走的难度。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助行器大都是助行杖、助行架等。能够在患者行走时施加助力的装置大多为比较复杂的机械装置,需要外加电源及电机和传动机构等,成本较高,维护困难。现有技术(CN112497197A)提供一种无动力可蹲坐休息的行走助力机械腿,不使用电池等外在动力,可以长时间使用,适用于老年人和腿部疾患人员,走路和上楼时由于机械腿具有支撑能力,减轻膝盖负重的压力,可以形成助力效果,腰围承重活圈按照臀部形状,装置有三角形尼龙兜带,形成座椅的效果,使用中可以随时蹲坐休息。(CN 215607392U)公开了一种外穿行走助力足托,主要包括主体支架和脚踏板,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纵向的腿部支架,所述腿部支架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脚部支架;所述腿部支架和所述脚部支架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脚部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卡脚架,所述卡脚架上设有弯曲结构;所述卡脚架游离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脚踏板。以上现有技术中的行走助力装置均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和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包括将行走助力装置固定于腰部的固定组件和拉力传递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腰带;拉力传递组件包括弹性带、下端与鞋连接提供拉力的传递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与腰带和传递带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带包括至少两节分弹性带,相连的两节分弹性带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带包括两节分弹性带,两节分弹性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拉力传递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鞋两侧的第二环扣,所述传递带为两条,两条传递带的下端分别挂接在鞋两端的第二环扣上,两条传递带的上端分别连接挂带。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挂带,挂带一端挂接在腰带上,挂带另一端通过第一环扣连接弹性带;所述弹性带通过三角环扣连接传递带。
所述三角环扣位于患侧腿膝盖上方10-15cm之间。
在未受力的松弛状态下,行走助力装置从最上端到鞋底的总高度,比患者直立时患侧腿的总长度短10-20%。
所述弹性带的宽度为60-80mm,最大拉力范围为60-120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当患者按照要求穿戴好本装置后直立时,弹性带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当患侧腿抬起时,因弹性带的收缩,拉力传到传递带上,传递带带动鞋产生向上的助力,帮助患侧腿抬起;当患侧脚落地时,患者身体向前送,身体重回直立状态,弹性带再次被拉紧,为下一步行走做准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分弹性带分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鞋子和拉力传递机构结合示意图。
其中1是腰带、2是挂带、3是第一环扣、4是弹性带、41是分弹性带、5是三角环扣、6是传递带、7是鞋、8是第二环扣、9是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比如“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图中以患者左侧为患侧腿,如果患者右侧为患侧,其原理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包括将行走助力装置固定于腰部的固定组件、拉力传递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腰带1;拉力传递组件包括弹性带4、下端与鞋7连接提供拉力的传递带6,所述弹性带4两端分别与腰带1和传递带6固定连接。这里的弹性带是具有弹性,拉长时具有弹力并且可以回复的材料支撑的带。弹性带也叫弹力带,是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弹性材料和制作方法制成。这里的与鞋7连接可以有多种方法,比如和鞋7的两侧连接,或者通过环绕捆绑的方式固定鞋7等.腰带1作为整个系统受力的基础,可以通过弹性带4和传递带6对患侧腿施加上抬时的助力。如此,当患者按照要求穿戴好本装置后直立时,弹性带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当患侧腿抬起时,因弹性带的收缩,拉力传到传递带上,传递带带动鞋产生向上的助力,帮助患侧腿抬起;当患侧脚落地时,患者身体向前送,身体重回直立状态,弹性带再次被拉紧,为下一步行走做准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机械装置,成本低适合推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4的长度可以设置成可调的。具体的调节方式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弹性带4包括至少两节分弹性带41,每两节分弹性带41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设置分弹性带41,并且可拆卸连接。这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不同人的身高、体重和助力需求进行分弹性带41节数和长短的设置。如此可以调节弹性带4的长度,进而根据患者身高和患侧腿的长度调节整个行走助力系统的高度,该高度应当使患者行走时处于舒适状态,不宜过松或过紧。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选择用在弹性带4上的都可以,比如汽车安全带上两端连接的卡扣等。
具体的,弹性带4可以包括两节分弹性带41,两节分弹性带41之间通过卡扣9连接。这里的卡扣9属于可调节卡扣。其中卡扣9可以采用安全带用的卡扣,或者其他常用的一端设置插头、一端设置插槽的连接结构。卡扣9也可以采用现有的一个分弹性带41端头设置吊环、另一个分弹性带41端头设置可以闭合以及打开的连接环扣的结构。通过打开连接环扣,将连接环扣和吊环相连,闭合后两节分弹性带41自动连接,类似皮包肩带连接拆卸上常用的结构。卡扣9也可以采用书包带、皮带等结构,一节分弹性带41上设置卡扣9,另一节分弹性带41穿过卡扣9被固定,调节另一节分弹性带41穿过卡扣9的长度可以调节整个弹性带4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卡扣9可以调节弹性带4的长度,进而根据患者身高和患侧腿的长度调节整个行走助力系统的高度,该高度应当使患者行走时处于舒适状态,不宜过松或过紧。
所述拉力传递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鞋7两侧的第二环扣8,所述传递带6为两条,两条传递带6下端分别挂接在鞋7两侧的第二环扣8上。传递带6可以为皮制,两条传递带的上端分别连接三角环扣5。所述第二环扣8可以设置在鞋7的左右两侧,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优选设置在鞋7的左右两侧居中位置。鞋7的每侧可以设置多个环扣,每个鞋7也可以通过多条传递带来固定,从而使拉力均匀分布。在其他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只用一条传递带6,传递带6的中间部位通过三角环扣5和弹性带4连接,两下端和鞋7通过第二环扣8连接。所述传递带6可以通过第二环扣8连接鞋7,也可以采用别的常用的连接方式,比如捆绑鞋7等。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挂带2,挂带2一端挂接在腰带1上,挂带2另一端通过第一环扣3与弹性带4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挂带2和腰带之间可以通过缝制而连接在一起。所述挂带2通过第一环扣3连接弹性带4,弹性带4通过三角环扣5连接传递带6。两根传递带6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三角环扣5的两个倾斜的边。弹性带4松弛状态的长度,应使三角环扣5位于患侧腿膝盖上方10-15cm之间,或者根据患者的要求自行进行调节,以不妨碍屈膝行走为佳。
在未受力的松弛状态下,整个系统从最上端到鞋底的总高度,比患者直立时患侧腿的总长度短10-20%。当患者按要求穿上这套行走助力系统且直立时,拉力系统会被拉伸10-20%。这样当患侧腿抬起时,因弹性带4的收缩,可以产生向上的助力。
所述弹性带4的宽度为60-80mm,如65mm、70mm、75mm;其拉力范围可以在60-120磅之间调节。弹性带4可以是经编弹性带,经编弹性带是现有技术,可以采用以聚酯纤维为主材,混织乳胶纤维的经编弹性带。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助力需求,在生产拉力弹性带时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带中乳胶纤维的含量调节其弹性。这部分是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未受力的松弛状态下,整个系统从最上端到鞋底的总高度,比患者直立时患侧腿的总长度短10-20%。当患者按照要求穿戴好本装置后直立时,弹性带4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即拉力系统会被拉伸10-20%。当患侧腿抬起时,因弹性带4的收缩,拉力传到传递带6上,传递带6带动鞋产生向上的助力,帮助患侧腿抬起;当患侧脚落地时,患者身体向前送,身体重回直立状态,弹性带4再次被拉紧,为下一步行走做准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的前提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及作出的若干改变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包括将行走助力装置固定于腰部的固定组件和拉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腰带;拉力传递组件包括弹性带、下端与鞋连接提供拉力的传递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与腰带和传递带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包括至少两节分弹性带,相连的两节分弹性带之间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包括两节分弹性带,两节分弹性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递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鞋两侧的两个第二环扣,所述传递带为两条,两条传递带的下端分别挂接在鞋两端的第二环扣上,两条传递带的上端分别连接挂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挂带,挂带一端挂接在腰带上,挂带另一端通过第一环扣连接弹性带;所述弹性带通过三角环扣连接传递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环扣位于患侧腿膝盖上方10-15c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未受力的松弛状态下,行走助力装置从最上端到鞋底的总高度,比患者直立时患侧腿的总长度短10-20%。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的宽度为60-80mm,最大拉力范围为60-120磅。
CN202321935529.3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Active CN221013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5529.3U CN22101383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5529.3U CN22101383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3833U true CN221013833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5529.3U Active CN221013833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3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865B2 (en)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brace
US9820870B2 (en)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brace
US6609642B2 (en) Mechanical advantage backpack
US8403872B2 (en)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brace
US9907687B2 (en) Ankle brace
DK2613745T3 (en) Adjustable dorsal rail
US8021316B2 (en)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brace
US8226589B2 (en) Night splint with digital dorsiflexion
US8540655B2 (en) Weight-bearing lower extremity brace
US20080077066A1 (en) Lewis lift AFO device
CN221013833U (zh)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行走助力装置
US20230201018A1 (en) Orthopedic brac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110680676A (zh)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机械腿
KR101106021B1 (ko) 키 성장 촉진용 보조구
CN103381112A (zh) 一种神经矫形康复装置
US20040073148A1 (en) Leg sling
CN203291088U (zh) 一种神经矫形康复装置
CN208625934U (zh) 一种脊柱固定支具
CN110664528A (zh) 滑轮助力伸缩式一体支撑护腰带
CN217366233U (zh) 一种偏瘫下肢外骨骼步行支具
CN214858922U (zh) 一种单腿助行器
CN219207943U (zh) 一种辅助助行器行走绑带
CN219049018U (zh) 一种矫正器
CN212547287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矫正装置
CN209285957U (zh) 一种助步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