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5286U -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5286U
CN221005286U CN202322409496.5U CN202322409496U CN221005286U CN 221005286 U CN221005286 U CN 221005286U CN 202322409496 U CN202322409496 U CN 202322409496U CN 221005286 U CN221005286 U CN 22100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denser
piece
air conditioner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94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翊冰
成汝振
刘庆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94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5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冷凝器散热装置用于空调,包括集水组件、抽水件和出水件,集水组件包括接水件,接水件用于设置在空调的冷凝器的下方;抽水件用于将接水件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出水件用于设置在冷凝器上部,以将冷凝水排出至冷凝器上;接水件还用于承接沿冷凝器流下的冷凝水。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抽水件将集水组件内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再由出水件排出至冷凝器上,冷凝器上流下的冷凝水,还会再次由集水组件的接水件承接,以使冷凝水可以循环使用。由此利用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流经冷凝器时与温度较高的冷凝器进行换热,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功率。

Description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通过热泵系统,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其中外机内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表面温度较高,需要及时散热,目前一般通过加快冷凝器表面的空气流通速率,利用空气散热。
然而,由于冷凝器通过空气散热效率较低,且空气中杂质易附着在冷凝器表面,使得空调的运行功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以解决现有冷凝器通过空气散热效率较低,且空气中杂质易附着在冷凝器表面,使得空调的运行功率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冷凝器散热装置用于空调,包括集水组件、抽水件和出水件,集水组件包括接水件,接水件用于设置在空调的冷凝器的下方,并用于容纳空调排出的冷凝水;
抽水件的进水端与接水件连通,且抽水件的出水端与出水件连通,抽水件用于将接水件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出水件用于设置在冷凝器上部,以将冷凝水排出至冷凝器上;
接水件还用于承接沿冷凝器流下的冷凝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接水件为接水槽,接水槽的槽口用于朝向冷凝器的下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冷凝器朝向槽口的竖直投影位于槽口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集水组件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盖设在槽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槽口相对两侧中一者的高度小于另一者的高度,以使过滤件倾斜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出水件包括水流通道和多个喷头,喷头与水流通道连通,多个喷头沿水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抽水件的出水端和出水件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出水件用于设置在冷凝器的迎风侧,且出水件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冷凝器的上端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还包括水位检测件、流量调节件和控制器,水位检测件和流量调节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抽水件电连接,且控制器用于与空调电连接,以获取冷凝器的温度;
水位检测件设置在接水件上,以检测接水件内冷凝水的水位,流量调节件设置在抽水件和出水件的至少一者上,以调节出水件的出水量;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冷凝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接水件的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时,控制抽水件运行,并根据冷凝器的温度控制流量调节件调节出水量,以使出水量与冷凝器温度成正比。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空调本体和上述任一冷凝器散热装置,空调本体包括冷凝器,冷凝器散热装置与冷凝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依次连通的集水组件、抽水件和出水件,使抽水件将集水组件内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再由出水件排出至冷凝器上,冷凝器上流下的冷凝水,还会再次由集水组件的接水件承接,以使冷凝水可以循环使用。由此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利用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降温,并且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表面清洁,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流经冷凝器时与温度较高的冷凝器进行换热,降低冷凝器运行温度,减少冷凝器表面的杂质附着,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优选技术实施方案。附图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与冷凝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集水组件;110-接水件;111-槽口;112-立壁;120-过滤件;
200-抽水件;210-进水端;220-出水端;
300-出水件;310-连接管;
400-冷凝器。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其中外机内设置有冷凝器,内机内设置有蒸发器,并且连接有排水管。在空调的制冷工作中,蒸发器表面温度较低会凝结冷凝水,该冷凝水会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出至外界。
而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表面温度较高,需要及时散热,目前一般在空调外机设置风扇等装置,通过加快冷凝器表面的空气流通速率以对冷凝器进行空气散热。
然而,仅凭加快空气流通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流经冷凝器的空气自身温度较高,也不利于冷凝器表面散热。
而且,随着空调的长期使用,空气中所夹杂着的灰尘等杂质,不免会附着在冷凝器的翅片上,难以清除,使得翅片与外界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更会降低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因此空气散热效率低,且灰尘附着减小有效散热面积,使得空调的运行功率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通过利用冷凝器散热装置使冷凝水循环多次流经冷凝器,对冷凝器进行降温与清洁,以降低冷凝器的运行温度,减少冷凝器表面的杂质附着,进而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实现降低空调的运行功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与冷凝器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冷凝器散热装置用于空调,包括集水组件100、抽水件200和出水件300,集水组件100包括接水件110,接水件110用于设置在空调的冷凝器400的下方,并用于容纳空调排出的冷凝水。
抽水件200的进水端210与接水件110连通,且抽水件200的出水端220与出水件300连通,抽水件200用于将接水件110内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300,出水件300用于设置在冷凝器400上部,以将冷凝水排出至冷凝器400上。
接水件110还用于承接沿冷凝器400流下的冷凝水。
可以理解的是,集水组件100包括接水件110,接水件110用于容纳空调排出的冷凝水,因此需要使接水件110与空调内机的排水管连通,以使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顺利流入接水件110。
具体的,可以将排水管直接引接入集水件内,或可以在集水件上设置与其连通的转接管,再将排水管与转接管插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而抽水件200的进水端210与接水件110连通,以此在抽水件200运行时可吸取接水件110内的冷凝水,对此需要将抽水件200的进水端210没入冷凝水的水位下方,或使进水端210的端口底部与接水件110容纳冷凝水一侧的底部齐平。
其中,抽水件200可以是水泵等能将对液体做功、并提升液体高度的设备,本申请对抽水件200不作具体限制。
抽水件200吸取冷凝水后,将冷凝水进一步输送至出水件300,而出水件300设置在冷凝器400的上部,即可将冷凝水排出至冷凝器400上方。具体的,可以是将冷凝水以水滴形式滴落在冷凝器400上,或是以水流形式喷淋至冷凝器400上,亦或是以水雾形式喷洒在冷凝器400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冷凝器400上的冷凝水受重力作用,将会沿冷凝器400的翅片向下流动,由于接水件110设置在冷凝器400下方,因此冷凝水会进一步滴落进入接水件110内,以使接水件110承接滴落的冷凝水,并使冷凝水实现循环利用。
所以冷凝器400的翅片表面上温度较低的冷凝水可与温度较高的冷凝器400的翅片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凝器400的温度,再配合外机内设置的风扇加快冷凝器400表面的空气流通,实现对冷凝器400的高效散热。
并且冷凝水在流经冷凝器400时,还会清除冷凝器400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质,对冷凝器400表面进行清洁,便于冷凝器400更好的散热。
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与冷凝器400接触进而产生热交换,使得冷凝器400外表面与冷凝器400内部之间的温差减小,并减少冷凝器400表面的杂质附着,增大冷凝器400的有效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凝器400的散热效率,进而降低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并以此使得空调的运行功率降低,随着空调的运行功率降低,其耗电量也相应降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设置依次连通的集水组件100、抽水件200和出水件300,使抽水件200将集水组件100内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300,再由出水件300排出至冷凝器400上,冷凝器400上流下的冷凝水,还会再次由集水组件100的接水件110承接,以循环使用冷凝水。以此使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利用冷凝水对冷凝器400进行降温以及一定程度的表面清洁,提高冷凝器400的散热效率,进而降低空调运行功率。
此外,相较于现有空调将冷凝水直接排出至外界,本申请提供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可对冷凝水进行二次收集,将收集的冷凝水充分循环利用,且不会产生额外的生产废弃物,更加环保,并且可使空调的运行更加节能高效。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接水件110为接水槽,接水槽的槽口111用于朝向冷凝器400的下端。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具有开放式槽口111的接水槽作为接水件110,并使槽口111朝向冷凝器400的下端,可便于接水件110能够稳定高效的承接冷凝器400上滴落的冷凝水。其中,槽口111可以直接由接水件110四周的立壁112围合形成,对此无需设置接水件110的顶盖;也可以是在接水件110上设置顶盖,并在顶盖上进一步开设出通孔,使该通过作为槽口111,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如此设置,当接水件110内的冷凝水由抽水件200和出水件300排出至冷凝器400的上方,并流至冷凝器400的下端时,可以通过槽口111再次准确回到接水件110内,且接水件11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并且开放式的槽口111也便于在后期接水件110内积攒杂质污垢时,更为简单快捷的对接水件110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冷凝器400朝向槽口111的竖直投影位于槽口111内。
可以理解的是,使冷凝器400朝向槽口111的竖直投影位于槽口111内,即冷凝器400下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槽口111的横截面积,以此可使冷凝器400下端的冷凝水准确无误的滴入接水件110,无需担心冷凝水滴落在接水件110以外,影响空调内机的其他结构,也有效提高了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集水组件100还包括过滤件120,过滤件120盖设在槽口111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冷凝水对冷凝器400表面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因此在冷凝水流经冷凝器400表面时,会有一些灰尘等杂质混入冷凝水中,而在槽口111上盖设过滤件120,则可以过滤冷凝水中混入的杂质,始终保持冷凝水较为洁净无杂质,避免杂质随冷凝水一同循环,便于冷凝水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并且,通过设置过滤件120,也可以始终保持接水件110内存储的冷凝水较为干净,基本无杂质,也就避免了位于过滤件120下方的抽水件200的进水端210被杂质堵塞,有效防止抽水件200损坏,并延长了抽水件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120可以是滤网,该滤网的网格半径需要小于杂质半径,以有效防止杂质穿过网格进入接水件110内,同时还需要不影响冷凝水的正常穿过,具体可以是金属滤网或塑料滤网。
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件120也可以是海绵片、棉布片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槽口111相对两侧中一者的高度小于另一者的高度,以使过滤件120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将槽口111相对两侧中一者的高度设置为小于另一者高度,即接水件110上相对的两侧壁中一者的高度小于另一者,以此在盖设过滤件120时,即可实现过滤件120的倾斜设置。
具体的,可通过调节两侧壁之间的相对高低关系,使过滤件120朝向外机的外侧倾斜,或使过滤件120朝向外机的内部倾斜,还可以具体调节两侧壁之间的高度差,实现对过滤件120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申请对过滤件120的具体倾斜设置不作限制,可依据具体使用需求而定。
通过将过滤件120倾斜设置,即可实现在过滤件120过滤冷凝水中杂质的同时,使被过滤的杂质沿过滤件120的倾斜方向移动汇集,避免过滤件120平放使得杂质移动受阻进而阻塞过滤件120,保证过滤件120的有效过滤面积,进而实现始终保持过滤件120过滤效果。并且,汇聚在一起的杂质,也便于后续的简单清理,提高对集水组件100的清洁效率。
此外,还可以在过滤件120较低的一侧与该侧立壁112的连接处做平滑过渡处理,以避免该处阻挡杂质移动,如此设置,随着冷凝水持续滴落,便可使过滤件120上的杂质在冷凝水的冲刷下,沿过滤件120的倾斜方向不断下滑进而直接排出至集水组件100外,以此省去了频繁复杂的集水组件100清洗工作,进一步提高过滤件120的过滤效果,也使冷凝器散热装置更加实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件300包括水流通道和多个喷头,喷头与水流通道连通,多个喷头沿水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出水件300的壳体内部空心,以形成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端口,以与连接管310进行插接,而水流通道的另一侧则间隔设置多个喷头,并通过喷头与外界连通,喷头具体朝向冷凝器400,以使冷凝水可以稳定排出至冷凝器400的外表面上。
其中,可以通过调节喷头相对于冷凝器400的倾斜角度,以调节冷凝水排出时的角度,使出水件300可以更加充分全面的向冷凝器400排水。具体的,可以通过旋转出水件300的安装角度实现。
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连接管310,连接管310的两端分别与抽水件200的出水端220和出水件300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出水件300和集水组件100分别设置在冷凝器400的上下两端,而为便于抽水件200高效吸水,抽水件200与集水组件100直接连通,所以有必要在抽水件200和出水件300之间设置用于连通二者的连接管310。
此外,出水件300用于设置在冷凝器400的迎风侧,且出水件300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冷凝器400的上端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将出水件300设置在冷凝器400的迎风侧,可使出水件300利用空调外机内设置的风扇,将冷凝水更为充分深入的排至冷凝器400的翅片缝隙间,并且通过风扇加快冷凝器400表面的空气流通速率,进而加快冷凝器400与冷凝水的换热速率。
而出水件300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冷凝器400的上端高度,即可使出水件300设置在冷凝器400上部的侧方,以使冷凝器散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冷凝器400散热结构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400的散热装置还包括水位检测件、流量调节件和控制器,水位检测件和流量调节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抽水件200电连接,且控制器用于与空调电连接,以获取冷凝器400的温度。
水位检测件设置在接水件110上,以检测接水件110内冷凝水的水位,流量调节件设置在抽水件200和出水件300的至少一者上,以调节出水件300的出水量。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冷凝器400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接水件110的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时,控制抽水件200运行,并根据冷凝器400的温度控制流量调节件调节出水量,以使出水量与冷凝器400温度成正比。
可以理解的是,水位检测件具体可以是设置在接水件110内的水位传感器,而流量调节件具体可以是设置在抽水件200的出水端220或连接管310上的节流阀,调速阀等,也可通过在喷头上设置开度调节结构,或是通过控制抽水件200运行功率等,实现对出水量的控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如此设置,可使冷凝器散热装置的运行更加智能高效,方便快捷,便于根据空调的具体运行状况控制出水量,减少能耗。
具体的,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冷凝器散热装置的运行档位,档位越高,出水量越大。以两档位为例,当天气严热时,空调在制冷模式下,预设的制冷温度较低,与室外温差较大,相对应的冷凝器400温度较高,此时空调内机产生的冷凝水较多,可使冷凝器散热装置以第二档位运行,即出水量较大的档位运行;若天气温度相较低于炎热天气,预设的制冷温度与室外温差较小,对应的冷凝器400温度也相对较低,此时可使冷凝器散热装置以第一档位运行,其出水量较第二档位更小,也更为节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空调本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冷凝器散热装置,空调本体包括冷凝器400,冷凝器散热装置与冷凝器400连接。
其中,冷凝器散热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通过设置冷凝器散热装置,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抽水件200将集水组件100内收集的冷凝水输送至出水件300,再由出水件300排出至冷凝器400上,冷凝器400上流下的冷凝水还会再次由集水组件100承接,以循环使用冷凝水。以此使冷凝器散热装置通过利用冷凝水对冷凝器400进行降温以及一定程度的表面清洁,提高冷凝器400的散热效率,进而降低空调运行功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散热装置,用于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组件、抽水件和出水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接水件,所述接水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冷凝器的下方,并用于容纳所述空调排出的冷凝水;
所述抽水件的进水端与所述接水件连通,且所述抽水件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件连通,所述抽水件用于将所述接水件内的所述冷凝水输送至所述出水件,所述出水件用于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上部,以将所述冷凝水排出至所述冷凝器上;
所述接水件还用于承接沿所述冷凝器流下的所述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件为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槽口用于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朝向所述槽口的竖直投影位于所述槽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盖设在所述槽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相对两侧中一者的高度小于另一者的高度,以使所述过滤件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件包括水流通道和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水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抽水件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件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件用于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迎风侧,且所述出水件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冷凝器的上端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检测件、流量调节件和控制器,所述水位检测件和所述流量调节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抽水件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空调电连接,以获取所述冷凝器的温度;
所述水位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接水件上,以检测所述接水件内冷凝水的水位,所述流量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抽水件和所述出水件的至少一者上,以调节所述出水件的出水量;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冷凝器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且所述水位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接水件的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时,控制所述抽水件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节件调节所述出水量,以使所述出水量与所述冷凝器温度成正比。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散热装置,所述空调本体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散热装置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CN202322409496.5U 2023-09-05 2023-09-05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Active CN22100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9496.5U CN221005286U (zh) 2023-09-05 2023-09-05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9496.5U CN221005286U (zh) 2023-09-05 2023-09-05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5286U true CN221005286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9496.5U Active CN221005286U (zh) 2023-09-05 2023-09-05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5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7189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热量回收组件
CN111043898A (zh) 一种具有智能清洗功能的制冷设备及自动清洗方法
CN103727649B (zh) 一种带辅助水冷装置的风冷式空调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US5694786A (en) Retrieving system for condensed water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21005286U (zh) 冷凝器散热装置及空调
CN211824044U (zh) 一种具有智能清洗功能的制冷设备
CN207585030U (zh) 一种空调的循环水系统
CN106931564A (zh)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CN205579795U (zh) 一种空调系统空气冷却式室外机的自动清洗系统
CN207081187U (zh) 无排水的空调器
CN212961908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0463318U (zh) 圆形空调室外机冷凝水辅助降温装置
CN115808016A (zh) 一种空调外机除尘系统及空调
CN205373117U (zh)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CN214038911U (zh) 用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装置和空调器
CN209926566U (zh) 空调器冷凝水雾化装置
CN112082212A (zh) 圆形空调室外机冷凝水辅助降温装置及消除冷凝水的方法
CN212299555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蒸发式冷凝器
CN217383131U (zh) 一种带有冷凝水回收组件的空调机组
CN215523554U (zh) 一种冷凝水节能回收的室外机
CN217209595U (zh) 一种冷媒管散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16716524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05138257U (zh) 一种复合型闭式冷却塔
CN218672472U (zh) 风冷洁净直膨式智能空调机组
CN216132090U (zh) 用于空调器的集水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