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3195U -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3195U
CN221003195U CN202322713111.4U CN202322713111U CN221003195U CN 221003195 U CN221003195 U CN 221003195U CN 202322713111 U CN202322713111 U CN 202322713111U CN 221003195 U CN221003195 U CN 22100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an blade
eccentric wheel
elast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131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洲
庞德亮
郑月男
张书坤
曹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131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3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包括扇叶组件、转向组件、动力组件,扇叶组件包括风扇叶片和偏心轮,转向组件包括始终与动力组件抵接的第一弹性件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动力组件可移动并推动第一弹性件使其被压缩在预设距离内,或者使其被压缩超出预设距离后可对第二弹性件施加压力,并可推动第二弹性件继续压缩;动力组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偏心轮移动,并带动与偏心轮连接的风扇叶片转动。采用本方案,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结构,不需对动力组件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并实现了风扇叶片旋转角度的精准调节,成本控制好,适用性强,便于在普通收获机上进行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风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背景技术
农用机械中非道路收获机械现面临作业工况较多,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散热需求并不一致,单纯的靠节温器调节水温并不能降低风扇的实时功率消耗。且现阶段农业收获机械配套的风扇,并不能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实时进行风量调整,这将使机械运行过程中损耗掉很多的无用功率;此外,由于动力件提供的用于调节风扇角度的压力值难以精确,导致风扇角度的控制难以准确或稳定,而对该动力件提供的压力值进行精确控制则所需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在普通收获机上进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收获机难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对风扇转动角度进行准确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控制好且能对风扇进行角度精确调节的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包括扇叶组件、转向组件、动力组件,扇叶组件包括风扇叶片和偏心轮,转向组件包括始终与动力组件抵接的第一弹性件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动力组件可移动并推动第一弹性件使其被压缩在预设距离内,或者使其被压缩超出预设距离后可对第二弹性件施加压力,并可推动第二弹性件继续压缩;动力组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偏心轮移动,并带动与偏心轮连接的风扇叶片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第二弹性件,由于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动力组件在推动第一弹性件移动一段距离后再与第二弹性件抵接,即动力组件再次移动时需克服第二弹性件已被压缩的一段产生的反作用力,才能推动第二弹性件继续压缩并带动风扇叶片继续转动;即动力组件在与第二弹性件抵接的位置,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但是风扇叶片角度保持不变,因而使风扇叶片达到该角度时,不需要对动力组件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即可利用该位置设置所需的风扇叶片旋转角度,以满足对风扇叶片角度的不同需求;也可设置多个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使得每个第二弹性件端部与动力组件的距离不同,从而对应风扇的多个调节角度;综上,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结构,不需对动力组件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并实现了风扇叶片旋转角度的精准调节,成本控制好,适用性强,便于在普通收获机上进行推广使用。
预设距离为第一弹性件独自被推动压缩的距离,在该段中,动力组件只需克服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产生的反作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风扇壳体,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通油或通气的管道、压力腔和推动件,管道伸入风扇壳体内并与压力腔连接,压力腔连接有可移动的推动件,推动件与第一弹性件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组件通过控制通入物质的压力,从而控制风扇叶片的旋转角度,动力组件通入的物质通过压力腔推动推动件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弹性件移动并带动偏心轮移动,从而带动风扇叶片转动。
进一步,推动件的中部设有下凹的第一容纳槽,和环绕第一容纳槽外周的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容纳槽与压力腔相连,第一弹性件伸入第二容纳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动件的一侧通过第一容纳槽与压力腔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弹性件抵接并容纳第一弹性件,防止第一弹性件的脱出,保持第一弹性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推动件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件,卡接件设在第二容纳槽外侧,偏心轮伸入卡接件的卡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动件连接有卡接件,卡接件设置卡槽并容纳偏心轮的伸入,方便带动偏心轮沿一个方向运动。
进一步,扇叶组件还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固定有风扇叶片,另一端穿入风扇壳体内并固定有偏心轮,连接轴和偏心轮的轴心平行且不重合;推动件与偏心轮抵接并可带动偏心轮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扇叶组件通过连接轴与偏心轮相连,由于偏心轮和连接轴偏心设置,因而偏心轮被推动沿一个方向移动时将带动连接轴和风扇叶片转动,从而调节风扇叶片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可移动的压缩件和风扇壳体抵接,风扇壳体内设有供压缩件移动的限位槽,限位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件的最大、最小压缩量对应,推动件在移动至压缩第一弹性件超出预设距离后与压缩件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弹性件位于压缩件和风扇壳体形成的腔体内,并使得第二弹性件在该腔体内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设置限位槽,限位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件的两个压缩量对应,分别是第二弹性件的最大、最小压缩量,即最大压缩量对应为风扇叶片的最大旋转角度,最小压缩量为风扇叶片的中间旋转角度;方便风扇叶片的角度调节。
进一步,第二弹性件有一个,第二弹性件的最小和最大压缩量处分别对应风扇的正转和反转。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一个第二弹性件,使得风扇具有三个使用角度,分别为动力组件未施加作用力时、第二弹性件的最小和最大压缩量处;即风扇正传时具有两个角度,可根据具体工况进行所需角度的选用,通过风扇叶片的角度来调节进风量,控制冷却效果和所耗功率,风扇叶片反转时可清楚除尘罩、水箱等部件上的附着物,实现清洁的效果。
进一步,风扇叶片呈瓦片状的弧面结构且对称设置,风扇叶片上固定有中间细、两端粗的哑铃状平衡块,平衡块的两端穿出风扇叶片,平衡块的轴向与风扇叶片的对称轴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平衡块,提高风扇叶片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组件断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转角为35°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转角为20°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叶片转角为-30°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扇叶组件;11风扇叶片;12偏心轮;13连接轴;14平衡块;
20转向组件;21第一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
24压缩件;25卡接件;
30动力组件;31管道;
32推动件;32-1第一容纳槽;32-2第二容纳槽;
40风扇壳体;41压力腔;4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包括扇叶组件10、转向组件20、动力组件30,扇叶组件10包括风扇叶片11和偏心轮12,转向组件20包括始终与动力组件30抵接的第一弹性件21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22,动力组件30可移动并推动第一弹性件21使其被压缩在预设距离内,或者使其被压缩超出预设距离后可对第二弹性件22施加压力,并可推动第二弹性件22继续压缩;动力组件30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偏心轮12移动,并带动与偏心轮12连接的风扇叶片11转动。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第二弹性件22,由于第二弹性件22处于压缩状态,且动力组件30在推动第一弹性件21移动一段距离后再与第二弹性件22抵接,即动力组件30再次移动时需克服第二弹性件22已被压缩的一段产生的反作用力,才能推动第二弹性件22继续压缩并带动风扇叶片11继续转动;即动力组件30在与第二弹性件22抵接的位置,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但是风扇叶片11角度保持不变,因而使风扇叶片11达到该角度时,不需要对动力组件30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即可利用该位置设置所需的风扇叶片11旋转角度,以满足对风扇叶片11角度的不同需求;也可设置多个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22,使得每个第二弹性件22端部与动力组件30的距离不同,从而对应风扇的多个调节角度;综上,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结构,不需对动力组件30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精确控制并实现了风扇叶片11旋转角度的精准调节,成本控制好,适用性强,便于在普通收获机上进行推广使用。
预设距离为第一弹性件21独自被推动压缩的距离,在该段中,动力组件30只需克服第一弹性件21被压缩产生的反作用力。
如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22可设置多个;还分为两种情况,1)多个第二弹性件22的端面距动力组件30的距离相同,动力组件30运动时会同时与多个第二弹性件22抵接,并克服多个第二弹性件22的预先压缩距离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后,才会对第二弹性件22继续进行压缩,使得动力组件30推动第二弹性件22移动时所需的力增大,提高对施加作用力的容差值;2)多个第二弹性件22的端面距动力组件30的距离不相同,使得动力组件30沿对弹性件进行压缩方向运动时,动力组件30的压力增长与风扇叶片11转动角度的关系图上可出现多个阶梯式的位置,即第二弹性件22可在一段受力范围内保持位置不变,增多了转向风扇的可控角度,即风扇转动时具有多个中间角度。
转向组件20与偏心轮12抵接并推动偏心轮12移动;或转向组件20可设置对应的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容纳偏心轮12。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设有一个第二弹性件22,其中,第一弹性件21对应的风扇叶片11的角度值为A,第二弹性件22的最小、最大压缩量分别对应风扇叶片11的角度值为B、C;A和B对应的风扇叶片11进风方向相同,A和C对应的风扇叶片11进风方向相反。
如图6、7、8,示出了风扇叶片11的转角为35°、20°、-30°时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风扇的角度定义为:将与风扇转动时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扇叶组件10的平衡块14轴向垂直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即为ABC角度值的定义。图6-7中中间角度为20°,具体使用时,中间角度值根据需求可进行调整,以下选用15°为优选的中间角度进行阐述。
其中,优选的,A为35°,为动力组件30未作用时风扇叶片11的角度,即动力组件30的油缸没有行程,该角度的风力大且为风扇叶片11的常规工作角度,对应的风量大,可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快速的降温;
B为15°,为动力组件30作用并使得推动件32与第二弹性件22抵接时的角度,该处也为风扇叶片11转动时的中间角度,由于推动第二弹性件22继续运动需克服第二弹性件22的预压缩量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即在该位置处动力组件30的作用力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推动件32位置不变且风扇叶片11的角度依旧能维持在15°,使得达到该角度时对动力组件30所提供的作用力的精度要求低,只需使得作用力维持在一定范围既可满足,且在15°时,风扇叶片11的出风量相对35°更小,以满足需要轻微冷却时的工况,也避免了风扇的过度冷却;通过改变风扇叶片11的角度,降低风量,可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以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
C为-30°,即相对A角度初始角度、常规角度来说,风扇叶片11进行了反转,可实现快速清除水箱、除尘罩上附着物的技术效果,起到清洁的效果。
综上,本方案可通过对动力组件30内的油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风扇叶片11角度的精准控制。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优选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风扇壳体40,动力组件30包括用于通油或通气的管道31、压力腔41和推动件32,管道31伸入风扇壳体40内并与压力腔41连接,压力腔41连接有可移动的推动件32,推动件32与第一弹性件21抵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组件30通过控制通入物质的压力,从而控制风扇叶片11的旋转角度,动力组件30通入的物质通过压力腔41推动推动件32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弹性件21移动并带动偏心轮12移动,从而带动风扇叶片11转动。
实施例3
如图4,优选的,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推动件32的中部设有下凹的第一容纳槽32-1,和环绕第一容纳槽32-1外周的第二容纳槽32-2,第一容纳槽32-1和第二容纳槽32-2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容纳槽32-1与压力腔41相连,第一弹性件21伸入第二容纳槽32-2内。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动件32的一侧通过第一容纳槽32-1与压力腔41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容纳槽32-2与第一弹性件21抵接并容纳第一弹性件21,防止第一弹性件21的脱出,保持第一弹性件2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容纳槽32-2的槽底与压力腔41连接,第二容纳槽32-2的侧壁设有密封圈,提高推动件32移动时的密封性。
实施例4
优选的,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推动件32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接件25,卡接件25设在第二容纳槽32-2外侧,偏心轮12伸入卡接件25的卡槽内。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动件32连接有卡接件25,卡接件25设置卡槽并容纳偏心轮12的伸入,方便带动偏心轮12沿一个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偏心轮12与卡槽松配合,卡槽呈长条状,卡槽的长度方向与偏心轮12的移动方向垂直,以便通过推动件32移动并带动偏心轮12移动时,便于偏心轮12在卡槽长度方向的移动。
实施例5
如图3至图5,优选的,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扇叶组件10还设有连接轴13,连接轴13一端固定有风扇叶片11,另一端穿入风扇壳体40内并固定有偏心轮12,连接轴13和偏心轮12的轴心平行且不重合;推动件32与偏心轮12抵接并可带动偏心轮12移动。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扇叶组件10通过连接轴13与偏心轮12相连,由于偏心轮12和连接轴13偏心设置,因而偏心轮12被推动沿一个方向移动时将带动连接轴13和风扇叶片11转动,从而调节风扇叶片11的旋转角度。
实施例6
优选的,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第二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与可移动的压缩件24和风扇壳体40抵接,风扇壳体40内设有供压缩件24移动的限位槽42,限位槽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件22的最大、最小压缩量对应,推动件32在移动至压缩第一弹性件21超出预设距离后与压缩件24抵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弹性件22位于压缩件24和风扇壳体40形成的腔体内,并使得第二弹性件22在该腔体内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设置限位槽42,限位槽4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件22的两个压缩量对应,分别是第二弹性件22的最大、最小压缩量,即最大压缩量对应为风扇叶片11的最大旋转角度,最小压缩量为风扇叶片11的中间旋转角度;方便风扇叶片11的角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扇叶片11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结构可不为限位槽42,可为设在第二弹性件22中部的限位柱,通过限位柱与压缩件24抵接,以限制第二弹性件22的最大压缩量,该处即为风扇转动角度的一个极限值。
实施例7
优选的,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第二弹性件22有一个,第二弹性件22的最小和最大压缩量处分别对应风扇的正转和反转。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一个第二弹性件22,使得风扇具有三个使用角度,分别为动力组件30未施加作用力时、第二弹性件22的最小和最大压缩量处;即风扇正传时具有两个角度,可根据具体工况进行所需角度的选用,通过风扇叶片11的角度来调节进风量,控制冷却效果和所耗功率,风扇叶片11反转时可清楚除尘罩、水箱等部件上的附着物,实现清洁的效果。
实施例8
优选的,在实施例1-7的基础上,风扇叶片11呈瓦片状的弧面结构且对称设置,风扇叶片11上固定有中间细、两端粗的哑铃状平衡块14,平衡块14的两端穿出风扇叶片11,平衡块14的轴向与风扇叶片11的对称轴重合。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平衡块14,提高风扇叶片11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扇叶片11连接平衡块14的位置设有凸起的结构加强部,以增强风扇叶片11在平衡块14安装处的局部强度。
实施例9
优选的,在实施例1-8的基础上,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均为弹簧。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在第二弹性件22中部设置定位柱,方便第二弹性件22的定位,避免第二弹性件22的歪斜。
实施例10
优选的,在实施例1-9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叶组件(10)、转向组件(20)、动力组件(30),所述扇叶组件(10)包括风扇叶片(11)和偏心轮(12),所述转向组件(20)包括始终与所述动力组件(30)抵接的第一弹性件(21)和处于压缩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22),所述动力组件(30)可移动并推动第一弹性件(21)使其被压缩在预设距离内,或者使其被压缩超出预设距离后可对第二弹性件(22)施加压力,并可推动所述第二弹性件(22)继续压缩;所述动力组件(30)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偏心轮(12)移动,并带动与所述偏心轮(12)连接的所述风扇叶片(1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壳体(40),所述动力组件(30)包括用于通油或通气的管道(31)、压力腔(41)和推动件(32),所述管道(31)伸入所述风扇壳体(40)内并与所述压力腔(41)连接,所述压力腔(41)连接有可移动的所述推动件(32),所述推动件(32)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2)的中部设有下凹的第一容纳槽(32-1),和环绕所述第一容纳槽(32-1)外周的第二容纳槽(32-2),所述第一容纳槽(32-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2-2)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容纳槽(32-1)与所述压力腔(41)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21)伸入所述第二容纳槽(3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2)固定有卡接件(25),所述卡接件(25)设在所述第二容纳槽(32-2)外侧,所述偏心轮(12)伸入所述卡接件(25)的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组件(10)还设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一端固定有所述风扇叶片(11),另一端穿入所述风扇壳体(40)内并固定有所述偏心轮(12),所述连接轴(13)和所述偏心轮(12)的轴心平行且不重合;所述推动件(32)与所述偏心轮(12)抵接并可带动所述偏心轮(12)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与可移动的压缩件(24)和所述风扇壳体(40)抵接,所述风扇壳体(40)内设有供所述压缩件(24)移动的限位槽(42),所述限位槽(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最大、最小压缩量对应,所述推动件(32)在移动至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21)超出预设距离后与所述压缩件(24)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22)有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22)的最小和最大压缩量处分别对应风扇的正转和反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片(11)呈瓦片状的弧面结构且对称设置,所述风扇叶片(11)上固定有中间细、两端粗的哑铃状平衡块(14),所述平衡块(14)的两端穿出所述风扇叶片(11),所述平衡块(14)的轴向与所述风扇叶片(11)的对称轴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均为弹簧。
10.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
CN202322713111.4U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Active CN22100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3111.4U CN22100319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13111.4U CN22100319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3195U true CN221003195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13111.4U Active CN22100319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20225A (en) Integrated electric motor driven inline hydraulic apparatus
US4884952A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5653028A (en) Saw blade machine and trimmer
CN221003195U (zh)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US9046114B1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having an expansion bladder
CN117249099A (zh) 一种多角度控制的转向风扇及收获机
KR20030083590A (ko) 포터블 작업기계용 구동축
KR20040063759A (ko) 왕복동형 펌프 및 진공 펌프
CN110810045A (zh) 修枝机
US4960194A (en) Centrifugal clutch
US20020049106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210218022U (zh) 一种无油空压机
KR101510349B1 (ko) 가변 용량 컴프레서
CN214196600U (zh) 一种叠片式偏心轴孔结构组件及配装有该组件的空压机
CN113339319A (zh) 一种汽车水泵
CN218913191U (zh) 一种具有轴承箱冷却结构的卧式离心泵
CN210564946U (zh) 一种直联便携式汽油动力空压机
CN219605510U (zh) 一种空压机机头
CN214304229U (zh) 增压抽真空泵用泵芯
CN219570298U (zh) 一种微型四腔隔膜泵
CN211503013U (zh) 风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5370165U (zh) 一种自带降温功能的泵体
CN214092255U (zh) 泵芯传动机构
CN219876936U (zh) 绿篱机
CN220857806U (zh) 一种可调振幅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