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5538U -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85538U CN220985538U CN202322039230.6U CN202322039230U CN220985538U CN 220985538 U CN220985538 U CN 220985538U CN 202322039230 U CN202322039230 U CN 202322039230U CN 220985538 U CN220985538 U CN 2209855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winding
- power supply
- switching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公开了一种宽输入电压的开关电源,其包括M个小电源模块,各电源模块中的功率单元至少包括:一电容、一开关管和一功率绕组,除此之外,原边电路所有功率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功率单元拥有钳位电路,其作用为:漏感吸收以及为原边各功率绕组提供负向电流,实现原边各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各电源模块中功率单元串联,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中各电源模块串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辅助绕组的并联实现多个小电源模块之间的均压,在宽压输入电源产品中可大大提升系统均压稳定性,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且由于主功率各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大大降低开通损耗,提升产品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当前,柔直输电作为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采用了可关断器件(通常为IGBT)和高频调制技术,可独立的控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做到精准补偿。而控制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补偿,则是利用H桥中IGBT的交替导通,控制电网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角度。随着IGBT组(H桥)耐压值的不断提升(由最初的几百伏耐压发展至今的几千伏耐压),使得对开关电源产品的输入范围要求也渐渐提升,而目前行业上超宽范围输入的开关电源仍然空缺,使用多模块输入串联电路又存在可靠性风险如控制复杂、动态性能较差等,因此需要加快对该方面的研发投入。
超宽输入范围的开关电源,目前常见采用的方案是输入电路串联以实现满足高压耐压的需求,但由于变压器绕组数量的限制以及变压器的耦合性能差异,输入电路并不能无限多的串联,此时诞生了多个变压器、多个输入模块串联的电路形式,如申请号为201821557890.6的实用新型电路,该串联型反激变换器,如图1所示为该实用新型的示意图,该电路对多个模块的输入进行检测,通过运放采样比较各模块的均压效果,适当的减少或增大不同模块的占空比,实现产品输入均压、输出均流。但该电路存在缺点为:不同的两个控制电路,环路的控制效果较差,在动态条件下可能会造成环路振荡,输出不稳定,甚至造成失调,损坏现象,产品可靠性风险较大。
在串联电路中由于不均压导致某一输入电路承受的耐压值高于其器件本身的耐压值,将会对整个开关电源系统造成损坏,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串联输入电路的均压是该电路所需要考虑的尤为重要的点。
公开号为CN112072926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解决超高压输入开关电源均压问题的现有技术,请参见图2,输入电路方案为:多级串联,各级输入电路中的变压器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的匝比一致,各级输入电路的开关管同时导通。该方案实现了无需任何检测电路,即可使得开关电源的各级输入电压均分。
但是,该专利文献中所提供的技术,有较大局限性,由于拓扑原因限制,通常原副边的匝比会取值相对较大,且副边的绕组圈数较少,单靠副边绕组并联使反射到原边绕组的电压均压这种做法会有较大局限性。且由于副边绕组在变压器结构中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法灵活改变位置,耦合性能也会受影响,导致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高压输入下原边绕组不均压而导致某一单元超过耐压值,出现产品炸机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包括输入串联的多个电源模块,每个电源模块有一个或多个功率单元,能提升开关电源输入均压稳定性,同时在至少一个功率单元中加入钳位电路,为原边所有功率单元提供功率管开通之前的负向电流,实现原边多个功率管的零电压开通,提升开关电源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包括:
M个电源模块,M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各电源模块中位于变压器原边的电路包括:N个功率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各电源模块中的功率单元至少包括:一电容、一开关管和一功率绕组,电容一端和开关管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对应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电容的另一端和变压器原边功率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对应功率单元的输出端;
S个辅助绕组,S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且S小于或等于N,辅助绕组与功率单元中的功率绕组并联连接后参与主功率工作或不参与主功率工作;
钳位电路,钳位电路设置于电源模块的其中一个功率单元中,用于吸收功率单元所产生的漏感。
进一步地,钳位电路包括MOS管和容性器件,容性器件的一端与MOS管的漏极连接,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功率绕组的一端连接,MOS管的源极与功率绕组的另一端和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辅助绕组以及钳位电路;
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单元以及第二功率单元,第一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作为第一电源模块的正输入端,第一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其中,第一功率单元至少包括电容C1、开关管Q1以及功率绕组P11,电容C1、开关管Q1以及功率绕组P11形成第一原边回路;第二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2、开关管Q2、功率绕组P21,电容C2、开关管Q2、功率绕组P21形成第二原边回路;
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功率单元以及第三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第三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22,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22形成第三原边回路;
辅助绕组与功率绕组P21或功率绕组P22并联;
钳位电路设置于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或第三功率单元中,用于吸收并回收利用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和第三功率单元所产生的漏感。
进一步地,第一功率单元还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13,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13形成第四原边回路。
进一步地,钳位电路设置在第三功率单元中,钳位电路包括开关管Q4和电容C4,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4的漏极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3的源极和功率绕组P22的一端连接,功率绕组P22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4的源极和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S1,变压器副边绕组S1、功率绕组P11与辅助绕组P12合形成第一变压器;第二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S2,变压器副边绕组S2、功率绕组P21与功率绕组P22合形成第二变压器。
进一步地,功率绕组P11与变压器副边绕组S1的匝比和辅助绕组P12与变压器副边绕组S1的匝比相同。
进一步地,变压器副边绕组S1与变压器副边绕组S2的匝数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经过整流后并联形成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即:各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各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负输出端;
或者,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后经过整流,形成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即: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中第一个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中前一个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连接后一个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中最后一个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负输出端。
进一步地,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同时导通、同时关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后面会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通过在各电源模块中设置辅助绕组,该辅助绕组并联后可不参与主功率回路工作,也可作为功率绕组参与主功率回路工作;该辅助绕组位置相对灵活,可起到增强各个小模块电源变压器之间增加耦合性的作用,在多管串联拓扑中可实现各功率单元均压效果,大大增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不需要增加任何均压检测电路即可实现各电源模块之间的均压效果,只需在设计端确保所有功率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的副边绕组匝比相同,即可实现自动均压效果;另外,各电源模块中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时序一致,同时开通同时关断,利用单芯片控制信号即可实现多管串联各功率单元的开关信号一致,使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实现控制简易、可靠,也大大增加了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理论上可实现无限增加电源模块的串联数量,达到扩宽输入电压的效果,使宽压输入开关电源适应不同需求下的输入电压。
4、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通过设置钳位电路,钳位电路使对应功率单元中功率绕组及其他功率绕组产生负向电流,在功率开关管关断周期内抽取寄生电容电荷,为下一周期功率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做准备;可降低功率开关管损耗,提升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超宽输入开关电源电路图;
图2为公开号为CN112072926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供的超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电路固有的元器件、单元电路或控制时序。
另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以下简称为开关电源),其包括M个依序连接电源模块,M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开关电源中第一个电源模块的正入端为开关电源的正输入端,开关电源中最后一个电源模块的负入端为开关电源的负输入端。
各电源模块包括N个功率单元,各电源模块中第一个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为对应电源模块的正输入端,各电源模块中前一个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后一个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各电源模块中最后一个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为对应电源模块的负输入端;开关电源中前一个电源模块的最后一个功率单元作为后一个电源模块的第一个功率单元。
各电源模块中的各功率单元包括:一电容、一开关管和一功率绕组;各功率单元中的电容一端和开关管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对应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开关管另一端连接功率绕组一端,电容另一端和功率绕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对应功率单元的输出端。
此外,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中设置辅助绕组,辅助绕组与功率单元中的功率绕组并联连接后参与主功率工作或不参与主功率工作。
其中,所有的功率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中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目的在于使得各功率绕组上感应出的电压相同,实现所有的原边回路均分输入电压。
其中,所有的辅助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中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目的在于在开关电源稳定工作后,副边输出电压会经过变压器辅助绕组耦合到位于原边的功率绕组,从而增加原副边绕组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高各电源模块的均压程度。
进一步地,其中所有的功率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中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该匝比记为N1;所有的辅助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中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该匝比记为N2;即上述两个匝比条件均应当满足,当辅助绕组不参与主功率工作时,N1和N2是否相同不做要求,但当辅助绕组参与主功率工作时,需满足N1=N2。
进一步地,所有电源模块中副边绕组的匝数相同,这意味着各电源模块中的变压器设计方案相同,从而使得加工制造更为容易。
其中,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后形成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具体为:各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各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负输出端;或者各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后形成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具体为:开关电源中第一个电源模块的正出端作为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开关电源中前一个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连接后一个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开关电源中最后一个电源模块的负出端为开关电源的负输出端;各电源模块输出为并联关系,目的为获得多倍的输出功率;输出为串联关系,目的是获得多倍的电压输出。
其中,各电源模块中的开关管的时序为同时开通和同时关断,目的在于确保不会因为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的时序不一致,导致输入电压加在后开通或者先关断的开关管上,从而会超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导致开关管损坏。
本实施例的开关电源在其中一个电源模块的功率单元中增加一个辅助绕组,辅助绕组与功率绕组并联连接后参加或不参与主功率工作,当辅助绕组不参与各开关电源各原边回路工作时,仅利用灵活调节辅助绕组的匝数和辅助绕组的个数,从而增强各变压器绕组之间的耦合性,大大提高开关电源各电源模块的均压程度,使得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得以提升。
本实施例的开关电源不需要添加任何均压检测电路,只需要确保所有的功率绕组与对应电源模块中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即可实现自动均压;另外,各电源模块中的开关管的时序为同时开通和同时关断,控制方案简单,只需要通过单一控制芯片即可实现,这些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源电路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施例的开关电源中电源模块数量、各电源模块中的功率单元数量可以无限增加,以达到拓宽输入电压的效果,使得其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下面进行举例说明拓展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举示例不应当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了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面对实际的应用场景时,可以根据自行选择M和N的取值,以及各电源模块输出端的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引入钳位管及钳位电容组成的钳位电路,增加对钳位管的驱动逻辑,实现开关管关断周期内对功率绕组电流的方向改变,由正向电流改变为负向电流,同步可抽取开关管的漏源极之间的电压,为下一周期功率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做准备,其中钳位电路可以设置在所有功率单元中的任一功率单元。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中,开关电源包括2个电源模块、辅助绕组P12、钳位电路,其中,2个电源模块分别为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以及第一副边电路;其中,第一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1、开关管Q1以及功率绕组P11,电容C1、开关管Q1和功率绕组P11形成第一原边回路;第二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2、开关管Q2以及功率绕组P21,电容C2、开关管Q2和功率绕组P21形成第二原边回路;第一副边电路包括副边绕组S1以及二极管D1。
第二电源模块包括上述第二功率单元、第三功率单元以及第二副边电路,其中,第三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22,电容C3、开关管Q3和功率绕组P22形成第三原边回路;第二副边电路包括副边绕组S2以及二极管D2。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模块中最后一个功率单元(即第二功率单元)作为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个功率单元。
辅助绕组P12与功率绕组P21并联。在其它实施例中,辅助绕组P12可选择与功率绕组P22并联.
钳位电路设置在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功率单元中,其包括电容C4以及开关管Q4(MOS管)。
本实施例中,功率绕组P11、副边绕组S1与辅助绕组P12组合成第一变压器T1,功率绕组P11和辅助绕组P12为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功率绕组P21、副边绕组S2与功率绕组P22组合成第二变压器T2,功率绕组P21和功率绕组P22为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绕组。本实施例中变压器T1的匝数比为:
P11:P12:S1=2:2:1;变压器T2的匝数比为:P21:P22:S2=2:2:1。
具体的,电容C1的正极与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作为开关电源的正输入端+Vin,电容C1的负极连接功率绕组P11的异名端、电容C2的正极与开关管Q2的源极,开关管Q1的源极与功率绕组P11的同名端相连;电容C2的负极与辅助绕组P12的异名端、功率绕组P21的异名端、电容C3的正极与开关管Q3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2的源极与辅助绕组P12的同名端、功率绕组P21的同名端连接;电容C3的负极与开关管Q4的漏极、电容C4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3的源极与电容C4的负极、功率绕组P22的同名端相连,功率绕组P22的异名端与开关管Q4的源极和原边的地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S1的异名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出端子VO+、输出电容CO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S1的同名端连接变压器T2的副边绕组S2的同名端、输出电容CO的负极和输出端的地,变压器T2的副边绕组S2的异名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当开关管Q1、开关管Q2与开关管Q3同时导通时(驱动信号一致),电容C1、电容C2与电容C3分别通过功率绕组P11、辅助绕组P12、功率绕组P21和功率绕组P22进行激磁储能,当开关管Q1、Q2、Q3同时关断时,位于原边的功率绕组P11、P21、P22的漏感能量通过开关管Q4的体二极管给电容C4进行充电,实现漏感能量回收,而励磁能量通过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S1与变压器T2的副边绕组S2进行释放,给输出电容CO充电,同时对输出端提供能量。在开关管Q1、Q2、Q3开通期间储存的能量消耗完后,开关管Q4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将会导通一段时间,给各个功率绕组P11、P21、P22进行反向激磁,提供负向电流,使各个开关管下个周期导通时为零电压开通。
由于辅助绕组P12的存在,变压器T1与变压器T2可实现耦合自均压,开关管Q1、Q2、Q3开通时,功率绕组P11、辅助绕组P12、功率绕组P21与功率绕组P22上电压相等,为1/3Vin,由于两个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的匝比相等,而辅助绕组P12与功率绕组P21并联,故,变压器T1的匝数比:P11:P12:
S1=2:2:1,变压器T2的匝数比:P21:P22:S2=2:2:1,因此
P11:P12(P21):P22:S1=2:2:2:1,原边绕组工作过程中,只需要确保开关管同时开通、同时关断,即可使原边绕组自动保持均压效果。
其中,图3所示电路的各副边电路用于将对应变压器传输过来的能量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各副边电路除了图3所示的具体电路外,还可采用同步整流方式进行整流滤波,具体采用何种副边电路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同样的,图3所示电路中开关管Q1、Q2、Q3以及Q4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体管(MOSFET),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器件,具体采用何种开关器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与第一实施的开关电源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的副边电路中,两个副边绕组S1与S2串联后经过二极管D1和输出电容C0整流滤波,形成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也即:第一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为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第一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正输出端,第二电源模块的负输出端为开关电源的负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同样能实现原边绕组自动均压以及提升开关电源效率的目的,此处不做详细赘述。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与第一实施的开关电源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单元还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13,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13形成第四原边回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模块包括功率绕组P11、功率绕组P13、辅助绕组P12、功率绕组P21,第二电源模块包括功率绕组P21、功率绕组P22、功率绕组P23,其工作原理与图3电路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与第一实施的开关电源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少了一个功率单元,且对应的辅助绕组P12不参与主功率工作,仅做并联处理增加变压器T1与变压器T2之间的耦合性,且该辅助绕组P12位置相对比较灵活,仅需保证各自与对应的副边绕组的匝比相同即可,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实施例:
参考图7,图7中的开关电源为图6中开关电源的拓展应用,仅电源模块数量不同,对应三个副边绕组的连接方式与两个副边绕组的连接方式类似,此处代表多电源模块同样适用该电路形式,且工作原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第六实施例:
参考图8,图7中的开关电源为图6中开关电源的拓展应用,仅原边电源模块数量以及各模块电源对应的功率绕组数量同,此处代表多电源模块、多功率绕组同样适用该电路形式,且工作原理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示范性的实施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辅助绕组以及钳位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单元以及第二功率单元,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单元至少包括电容C1、开关管Q1以及功率绕组P11,所述电容C1、所述开关管Q1以及所述功率绕组P11形成第一原边回路;所述第二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2、开关管Q2、功率绕组P21,所述电容C2、所述开关管Q2、所述功率绕组P21形成第二原边回路;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功率单元以及第三功率单元,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功率单元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22,所述电容C3、所述开关管Q3以及所述功率绕组P22形成第三原边回路;
所述辅助绕组与所述功率绕组P21或功率绕组P22并联;
所述钳位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或所述第三功率单元中,用于吸收并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第二功率单元和所述第三功率单元所产生的漏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还包括电容C3、开关管Q3以及功率绕组P13,所述电容C3、所述开关管Q3、以及所述功率绕组P13形成第四原边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三功率单元中,所述钳位电路包括开关管Q4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4的漏极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3的源极和所述功率绕组P22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绕组P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4的源极和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S1,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1、所述功率绕组P11与所述辅助绕组P12合形成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还包括变压器副边绕组S2,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2、所述功率绕组P21与所述功率绕组P22合形成第二变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绕组P11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1的匝比和所述辅助绕组P12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1的匝比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1与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S2的匝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经过整流后并联形成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或者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后经过整流,形成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所述开关管Q2和所述开关管Q3同时导通、同时关断。
9.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M个电源模块,M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各所述电源模块中位于变压器原边的电路包括:N个功率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各所述电源模块中的功率单元至少包括:一电容、一开关管和一功率绕组,所述电容一端和所述开关管一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对应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绕组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功率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对应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出端;
S个辅助绕组,S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且S小于或等于N,所述辅助绕组与所述功率单元中的所述功率绕组并联连接后参与主功率工作或不参与主功率工作;
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设置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其中一个所述功率单元中,用于吸收所述功率单元所产生的漏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宽压输入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电路包括MOS管和容性器件,所述容性器件的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功率绕组的另一端和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9230.6U CN22098553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9230.6U CN22098553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85538U true CN220985538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6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39230.6U Active CN22098553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85538U (zh) |
-
2023
- 2023-07-31 CN CN202322039230.6U patent/CN2209855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46599B1 (en) | Constant frequency resonant inverters with a pair of resonant inductors | |
CN110768549B (zh) | 一种单相零电压软开关充电器拓扑及其调制方法 | |
US9641090B2 (en) | Multiple-input soft-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s | |
CN100438286C (zh) | 双管双正激升压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
CN101521460B (zh) | 一种多路输出直流-直流变换器 | |
CN101488719B (zh) | 适用于倍压整流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 |
US20240154517A1 (en) | Soft-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 |
CN112994499B (zh) | 一种三电平半桥软开关变流电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384858A (zh) | 全桥电路及全桥变换器 | |
CN114070070A (zh) | 一种高效双向变换器 | |
US11323037B2 (en) | Forward converter with secondary LCD connected in series to realize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 |
CN109450261A (zh) | 一种多管反激变换器 | |
CN101588138B (zh) | 适用于中心抽头结构整流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 |
CN220985538U (zh) | 一种宽压输入开关电源 | |
CN116545216A (zh) | 一种组合式均压反激磁耦合高压直流变换器 | |
CN216794865U (zh) | 一种高效双向变换器 | |
CN114301292B (zh) | 一种软开关型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 |
CN213243819U (zh) | 一种高压输入反激变换器 | |
CN111682779B (zh) | 抑制输出能量倒流的副边串联lcd励磁能量转移正激变换器 | |
CN213661445U (zh) | 一种限流电路 | |
CN103633850A (zh) | 一种半桥llcpfm变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4480290U (zh) | 一种采样电路及包含该采样电路的多绕组串联变换器 | |
CN217240597U (zh) | Buck-Boost电路 | |
KR102623743B1 (ko) | Dc-dc 컨버터 | |
CN217824741U (zh) |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无源移相全桥zvzcs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