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3080U -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3080U
CN220983080U CN202322090371.0U CN202322090371U CN220983080U CN 220983080 U CN220983080 U CN 220983080U CN 202322090371 U CN202322090371 U CN 202322090371U CN 220983080 U CN220983080 U CN 22098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rod
base
multifunctional
measu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03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烨宏
欧德阳
黄校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oke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ok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oke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oke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03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3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包括底座、测量杆和横杆,底座的底面形成一测量基面,测量杆连接于底座且垂直于测量基面,横杆连接于测量杆且平行于测量基面,横杆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相对滑动;还包括可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的测量主体。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试样高度的准确测量,通过底座可实现对试样表面的整平压实,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传统工序中一般需要多个工具配合完成的工作,提高了试验的测量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减少误差,提高了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击实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中,击实试验作为其他试验的前置试验,是控制路基路面压实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
在击实试验过程中,需要将待测样品拌合均匀后分层装入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材料(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材料及石灰(或水泥)稳定材料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材料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用到主要仪器包括击实筒、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电子天平、直刮刀等。在对已经浸润完毕的试料进行制件时,需要将击实筒固定在多功能自控电动击实仪上,由击实仪上配置的击锤对试料进行规定次数击实,每个试样分数层击实完毕(一般是三至五层)。在击实每层前,要将规定高度的试料均匀装入筒内,用直刮刀整平其表面并压紧,在第一层击实完后,要检查该层高度是否合适并做拉毛处理。全部击实完后,应检查试样高度是否合格。
目前尚未有专门应用于测量击实后试样高度的通用工具,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试验装样,采用多种工具进行测量,降低试验效率的同时,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试样击实完毕后,要测量试样高度,现在通用的方式是将两根钢板尺呈九十度放置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存在一定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用于解决现有的测量工具测量精度低、效率低、对试验结果影响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包括底座、测量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底面形成一测量基面,所述测量杆连接于底座且垂直于测量基面,所述横杆连接于测量杆且平行于测量基面,所述横杆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相对滑动;还包括可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的测量主体。
所述底座紧贴击实筒内的试样表面,用于确定测量的起始点。所述测量杆提供可调节的测量范围。所述横杆可以调节为与击实筒的上侧边缘处于同一平面上,用于确定测量的终点。测量时,将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所述底座放在击实筒内的试样表面,所述横杆可以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相对滑动,抬起所述横杆并使其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由于所述横杆平行于测量基面,则测量主体可显示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已知击实筒高度,可以求得试样高度。
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试样高度的测量,完成传统工序中需要两根钢板尺配合完成的工作,提高了试验的测量效率,省时省力,并且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稳定性强,可以减少操作误差,提高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主体包括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置在测量基面,且所述刻度线自下而上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底座和测量杆上。
所述刻度线可以直观地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所述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置在测量基面,避免了底座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此外,多次测量可能会对所述底座的底面造成磨损,可以通过观察零刻度线判断所述底座的底面是否磨损,避免磨损影响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测量杆上,实现与测量杆的相对滑动,所述套筒的下侧边缘与横杆的下侧边缘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所述套筒与测量杆的连接,可以方便地调节所述横杆的位置,测量时只需要将所述横杆抬起并使其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即可。测量时,具体通过观察所述套筒的下侧边缘对准的刻度线来确定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所述套筒的下侧边缘与横杆的下侧边缘在同一直线上,可以使所述套筒的下侧边缘准确地反映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位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设有螺孔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孔抵接测量杆,阻碍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滑动。
所述螺孔和调节螺栓的配合实现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滑动或套筒与测量杆的固定。当调节螺栓拧松时,套筒与测量杆相对滑动;当调节螺栓拧紧时,套筒与测量杆固定。套筒与测量杆固定后可以方便试验人员将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从击实筒取出读数。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顶部设有直径大于杆径的圆形端帽。
所述端帽用于防止横杆从测量杆滑脱,也可以方便试验人员握住端帽将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或取出,提高试验效率。所述端帽可拆卸,当需要更换横杆时可以将端帽拆卸再取下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底座的边缘环绕设有竖边,所述测量杆设置在底座的中心。
所述底座还具有整平压实实筒内的试样表面的功能,圆形的底座设有竖边,使底座能够紧贴击实筒的内壁进行整平压实,替代了传统工序中整平工具,避免了反复更换工具的麻烦,提高了试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为直杆,且关于测量杆对称设置。
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中,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避免横杆倾斜造成测量误差,能够准确地反映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位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分布于底座和测量杆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方便试验人员观察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主体包括长度测量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测量杆或横杆上,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测量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并将距离显示在显示屏上。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测量杆或横杆上,方便试验人员观察。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为可以实现测量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可以自动测量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并显示将其在显示屏上,节省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的长度范围为12.7-20cm。
各种击实筒高度均不超过12.7cm,击锤落高为45cm,则所述测量杆可以适用于各种击实筒,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使用时也可以方便地移动,不会受到阻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试样高度的测量,通过底座可实现对试样表面的整平压实,本实用新型可以完成传统工序中一般需要多个工具配合完成的工作,提高了试验的测量效率,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并且所述多功能测量工具稳定性强,可以减少操作误差,提高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底座1,测量杆2,横杆3,刻度线4,套筒5,调节螺栓6,端帽7,显示屏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包括底座1、测量杆2和横杆3,底座1的底面形成一测量基面,测量杆2连接于底座1且垂直于测量基面,横杆3连接于测量杆2且平行于测量基面,横杆3沿测量杆2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2相对滑动;还包括可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2与横杆3连接处的距离的测量主体。
底座1紧贴击实筒内的试样表面,用于确定测量的起始点。测量杆2提供可调节的测量范围。横杆3可以调节为与击实筒的上侧边缘处于同一平面上,用于确定测量的终点。测量时,将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底座1放在击实筒内的试样表面,横杆3可以沿测量杆2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2相对滑动,抬起横杆3并使其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由于横杆3平行于测量基面,则测量主体可显示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已知击实筒高度,可以求得试样高度。
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试样高度的测量,完成传统工序中需要两根钢板尺配合完成的工作,提高了试验的测量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多功能测量工具稳定性强,可以减少操作误差,提高精确度。
测量主体包括刻度线4,刻度线4的零刻度线4设置在测量基面,且刻度线4自下而上沿测量杆2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底座1和测量杆2上。
刻度线4可以直观地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2与横杆3连接处的距离。刻度线4的零刻度线4设置在测量基面,避免了底座1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此外,多次测量可能会对底座1的底面造成磨损,可以通过观察零刻度线4判断底座1的底面是否磨损,避免磨损影响测量结果。
横杆3设有套筒5,套筒5套设在测量杆2上,实现与测量杆2的相对滑动,套筒5的下侧边缘与横杆3的下侧边缘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套筒5与测量杆2的连接,可以方便地调节横杆3的位置,测量时只需要将横杆3抬起并使其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即可。测量时,具体通过观察套筒5的下侧边缘对准的刻度线4来确定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套筒5的下侧边缘与横杆3的下侧边缘在同一直线上,可以使套筒5的下侧边缘准确地反映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位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测量杆2为光滑的圆柱状直杆,采用工程级塑料或者合金钢制成;套筒5为圆筒,圆筒的内径略大于测量杆2的杆径。
如图2和3所示,套筒5设有螺孔和调节螺栓6,调节螺栓6穿过螺孔抵接测量杆2,阻碍套筒5与测量杆2的相对滑动。螺孔和调节螺栓6的配合实现套筒5与测量杆2的相对滑动或套筒5与测量杆2的固定。当调节螺栓6拧松时,套筒5与测量杆2相对滑动;当调节螺栓6拧紧时,套筒5与测量杆2固定。套筒5与测量杆2固定后可以方便试验人员将多功能测量工具从击实筒取出读数。
测量杆2顶部设有直径大于杆径的圆形端帽7。端帽7用于防止横杆3从测量杆2滑脱,也可以方便试验人员握住端帽7将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或取出,提高试验效率。端帽7可拆卸,当需要更换横杆3时可以将端帽7拆卸再取下横杆3。
底座1为圆形,底座1的边缘环绕设有竖边,测量杆2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底座1还具有整平压实实筒内的试样表面的功能,圆形的底座1设有竖边,使底座1能够紧贴击实筒的内壁进行整平压实,替代了传统工序中整平工具,避免了反复更换工具的麻烦,提高了试验效率。本实施例中,底座1直径为9.8cm,底座1厚度为5mm,具有一定强度,便于整平压实实筒内的试样表面。
横杆3为直杆,且关于测量杆2对称设置。多功能测量工具放入击实筒中,横杆3的两侧均卡在击实筒的上侧边缘,避免横杆3倾斜造成测量误差,能够准确地反映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位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横杆3的长度大于击实筒的外径。
刻度线4分布于底座1和测量杆2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方便试验人员观察刻度线4。
测量主体包括长度测量传感器(图未示)和显示屏8,显示屏8设置在测量杆2或横杆3上,长度测量传感器测量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2与横杆3连接处的距离并将距离显示在显示屏8上。显示屏8设置在测量杆2或横杆3上,方便试验人员观察。长度测量传感器为可以实现测量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2与横杆3连接处的距离的现有技术,可以是霍尔传感器。本技术方案可以自动测量从试样表面到击实筒的上侧边缘的距离并显示将其在显示屏8上,节省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测量杆2的长度范围为12.7-20cm。各种击实筒高度均不超过12.7cm,击锤落高为45cm,则测量杆2可以适用于各种击实筒,多功能测量工具使用时也可以方便地移动,不会受到阻碍。本实施例中,测量杆2长度为15cm,刻度线4长度为10cm。
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测量工具进行击实试验,步骤如下:
根据试验要求使用的击实筒型号,由测量主体对击实筒内的试样高度进行测量,测量时使多功能测量工具紧贴击实筒的内壁;若试样高度不符合要求,则向击实筒内多加入设定质量的试料,以增加下一层试样高度;加入试料后,击锤对试料进行锤击,并通过多功能测量工具整平压实,拉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试样高度满足要求。
此外,在对最后一层试料进行击实后,击实筒内的试样相对于试验要求一般都是偏高的(1-6mm),通过对试样表面微处理,依然可以测量试样高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测量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底面形成一测量基面,所述测量杆连接于底座且垂直于测量基面,所述横杆连接于测量杆且平行于测量基面,所述横杆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与测量杆相对滑动;还包括可显示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的测量主体;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底座的边缘环绕设有竖边,所述测量杆设置在底座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主体包括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零刻度线设置在测量基面,且所述刻度线自下而上沿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底座和测量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测量杆上,实现与测量杆的相对滑动,所述套筒的下侧边缘与横杆的下侧边缘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有螺孔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孔抵接测量杆,阻碍套筒与测量杆的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顶部设有直径大于杆径的圆形端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直杆,且关于测量杆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分布于底座和测量杆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主体包括长度测量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测量杆或横杆上,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测量从测量基面到测量杆与横杆连接处的距离并将距离显示在显示屏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的长度范围为12.7-20cm。
CN202322090371.0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Active CN22098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371.0U CN220983080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371.0U CN220983080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3080U true CN220983080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0371.0U Active CN220983080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5779U (zh) 拉伸试样断后参数测量用夹具
CN106225654B (zh) 一种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2798495A (zh) 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和方法
CN206037923U (zh) 一种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
CN220983080U (zh) 一种击实试验的多功能测量工具
CN207571138U (zh) 自动化一体式坍落度测试仪
CN107246995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的多功能夹具
CN210638607U (zh) 一种路面结构层松铺厚度检测装置
CN201716226U (zh) 抗压强度试件制作器
CN104614286A (zh) 基于界值比较法的混凝土坍落度筒测量值的方法
CN111663786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厚度控制的施工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12762U (zh) 一种混凝土粗糙面检验工具
CN208653367U (zh) 一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装置
CN213689229U (zh) 一种金属板抗变形性能测试装置
CN204422526U (zh) 开合坍落度筒
CN211477108U (zh) 一种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
CN208762845U (zh) 路基测平仪
CN111928822B (zh) 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CN213714131U (zh) 一种辅助检查样板圆孔孔位的测量尺规
CN211317292U (zh) 一种地面找平用水平尺
CN206193000U (zh) 一种塌落度测试筒
CN219957584U (zh) 一种混凝土坍落度筒
CN114606922B (zh) 一种便携土工测量仪及土工路基测量方法
CN21210983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构件厚度即时检测仪
CN109490092A (zh) 一种半定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