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1613U -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1613U
CN220981613U CN202322557227.3U CN202322557227U CN220981613U CN 220981613 U CN220981613 U CN 220981613U CN 202322557227 U CN202322557227 U CN 202322557227U CN 220981613 U CN220981613 U CN 22098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avity
main body
inlet pipe
cond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572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明
李凌志
李凌云
汤潮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t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572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1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涉及机房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冷凝管,其中冷凝管呈螺旋状,且冷凝管内部开设有与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通的螺旋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伏系统内部的蒸汽通入进气管内部,蒸汽通过螺旋状的冷凝管从排气管排出,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空腔内部,冷却水对空腔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旋转,进而驱动叶轮通过转轴带动冷凝管整体在空腔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冷却制冷也利用太阳能作能源,产生蒸汽或热水,来驱动普通的制冷机工作,它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也是当前制冷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并转换成为热能,由储热器将热能储存起来,这部分热能同辅助热源提供的热能一起被用来驱动制冷机,为建筑提供冷量。
其中吸收式太阳能制冷系统是利用太阳能提供的热能带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口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获取冷量的装置,即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吸热,再利用吸收剂吸收冷剂燕气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产生的低温冷冻水用于制冷,然后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剂强烈吸收,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形成的浓溶液由泵送入发生器中,被太阳能驱动热源加热后蒸发,产生高压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却,而稀溶液减压回流到吸收器,完成一个循环。
其中冷凝器作为辅助制冷装置起到对系统整体的辅助制冷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冷凝器在使用时,整体的冷凝效果较差,导致难以更好的对蒸汽进行快速冷凝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体的辅助制冷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在使用时,整体的冷凝效果较差,导致难以更好的对蒸汽进行快速冷凝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体的辅助制冷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冷凝管,其中冷凝管呈螺旋状,且冷凝管内部开设有与进气管和排气管相连通的螺旋通道,所述冷凝管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贯穿主体顶部和底部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进气管和排气管外侧皆设置有滑环,且滑环与外界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凝管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有驱动叶轮,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且空腔和进水管、排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光伏系统内部的蒸汽通入进气管内部,蒸汽通过螺旋状的冷凝管从排气管排出,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空腔内部,冷却水对空腔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旋转,进而驱动叶轮通过转轴带动冷凝管整体在空腔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内部顶端和底端皆固定有与进气管、排气管相配合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和进气管、排气管外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支撑板进一步起到对进气管、排气管转动时的活动限位作用,使冷凝管整体转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固定框架,且固定框架底部表面固定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固定框架起到对主体整体的固定支撑作用,且通过固定框架便于与外界设备框架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伏系统内部的蒸汽通入进气管内部,蒸汽通过螺旋状的冷凝管从排气管排出,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空腔内部,冷却水对空腔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旋转,进而驱动叶轮通过转轴带动冷凝管整体在空腔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空腔;3、冷凝管;4、进气管;5、排气管;6、支撑板;7、转轴;8、驱动叶轮;9、进水管;10、排水管;11、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2,主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冷凝管3,其中冷凝管3呈螺旋状,且冷凝管3内部开设有与进气管4和排气管5相连通的螺旋通道,冷凝管3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贯穿主体1顶部和底部的进气管4和排气管5,其中进气管4和排气管5外侧皆设置有滑环,且滑环与外界管道相连接,冷凝管3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转轴7,转轴7外侧固定有驱动叶轮8,主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9和排水管10,且空腔2和进水管9、排水管10相连通,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9进入空腔2内部,冷却水对空腔2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3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
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2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8旋转,进而驱动叶轮8通过转轴7带动冷凝管3整体在空腔2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2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3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请参阅图1和图2,主体1内部顶端和底端皆固定有与进气管4、排气管5相配合的支撑板6,且支撑板6和进气管4、排气管5外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支撑板6进一步起到对进气管4、排气管5转动时的活动限位作用,使冷凝管3整体转动更加稳定。
请参阅图3,主体1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固定框架11,且固定框架11底部表面固定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其中固定框架11起到对主体1整体的固定支撑作用,且通过固定框架11便于与外界设备框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将外界冷却水管道分别与进水管9和排水管10相连接,进而使外界冷却水源与主体1内部的空腔2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水源;
然后将光伏系统内蒸汽管道与进气管4相连通,其中蒸汽冷凝后通过排气管5排出,具体的说,进气管4和排气管5末端与外界管道皆通过滑环连接,进而在不影响通气排水的情况下,冷凝管3能够稳定转动;
通过将光伏系统内部的蒸汽通入进气管4内部,蒸汽通过螺旋状的冷凝管3从排气管5排出,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9进入空腔2内部,冷却水对空腔2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3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
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2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8旋转,进而驱动叶轮8通过转轴7带动冷凝管3整体在空腔2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2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3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通过将光伏系统内部的蒸汽通入进气管内部,蒸汽通过螺旋状的冷凝管从排气管排出,当外界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空腔内部,冷却水对空腔内部填充,进而可以对冷凝管内部的蒸汽进行冷凝过程,与此同时,冷却水进入空腔时,同步带动驱动叶轮旋转,进而驱动叶轮通过转轴带动冷凝管整体在空腔内进行旋转,从而使空腔内部的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和冷凝管进行接触,进而提高了整体冷凝效果,使用较为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主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冷凝管(3),所述冷凝管(3)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贯穿主体(1)顶部和底部的进气管(4)和排气管(5),所述冷凝管(3)内部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转轴(7),所述转轴(7)外侧固定有驱动叶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3)呈螺旋状,且冷凝管(3)内部开设有与进气管(4)和排气管(5)相连通的螺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9)和排水管(10),且空腔(2)和进水管(9)、排水管(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和排气管(5)外侧皆设置有滑环,且滑环与外界管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顶端和底端皆固定有与进气管(4)、排气管(5)相配合的支撑板(6),且支撑板(6)和进气管(4)、排气管(5)外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固定框架(11),且固定框架(11)底部表面固定有橡胶垫。
CN202322557227.3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Active CN22098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7227.3U CN220981613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57227.3U CN220981613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1613U true CN220981613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2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57227.3U Active CN220981613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1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2793B (zh) 基于潜热回收的高效热泵型热源塔溶液再生装置及方法
CN100575822C (zh) 复合式太阳能制冷装置
CN2932185Y (zh) 一种空调机
CN103062954A (zh) 太阳能驱动的有机郎肯-蒸汽压缩空调
CN101893347A (zh) 直接式太阳能空调复合系统
CN101619908A (zh) 一种太阳热能驱动的蓄能制冷方法
CN201535592U (zh) 一种采用降膜式发生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08968087U (zh) 一种太阳能协同制冷空调
CN114877558A (zh) 一种沙漠用太阳驱动的吸附式冷热电水联产系统及其方法
CN220981613U (zh) 一种机房光伏辅助制冷装置
CN201875830U (zh) 基于潜热回收的高效热泵型热源塔溶液再生装置
CN105135741A (zh) 模块化无泵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
CN202947235U (zh) 基于太阳能热回收的吸收式制冷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104596150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碟式聚光的吸附式冷热电联产系统
CN202145034U (zh) 太阳热吸收式低温驱动型制冷空调系统
CN201407762Y (zh) 一种直接发生式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15675901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09631413A (zh) 一种吸附冷却吸气的吸收/压缩混合循环系统
CN202420025U (zh) 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CN102252480A (zh) 太阳能冰箱
CN204421422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碟式聚光的吸附式冷热电联产系统
CN204214078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太阳能热传导空调系统
CN201463400U (zh) 集成化太阳能空调冷热复合能源装置
CN207048826U (zh) 一种空气能发电装置
CN206787109U (zh) 一种风冷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