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7988U -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7988U
CN220977988U CN202323059999.0U CN202323059999U CN220977988U CN 220977988 U CN220977988 U CN 220977988U CN 202323059999 U CN202323059999 U CN 202323059999U CN 220977988 U CN220977988 U CN 220977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eel
pipe pile
instrument
p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599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龙金
狄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ongliu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ongliu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ongliu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ongliu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599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7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7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7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涉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钢管桩本体和工具管本体,所述钢管桩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钢管桩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吊装孔,所述钢管桩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工具管本体。该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设置有工具管本体,根据不同的壁厚和扭矩要求选择相应的接头形式,采用数控激光切割,保证接头对接和组装间隙,并设置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利于现在施工吊装,提供一种简便、快捷施工所需要的钢构件,不需要现场进行焊接,工具管本体可以保证钢管桩本体能够顺利沉入地下达到设计标高并能够立即与钢管桩本体分离,工具管本体可重复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施工成本及缩短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工程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城市公共设施等等。城市建设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城市居民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城市建设工程需要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管等多个步骤,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基础条件。
目前城市建设工程中的桥梁工程项目较多,为了保证桥梁的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很多工程采用钢管混凝土桩基。目前在钢管桩沉桩的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承台面基本低于地面,从而造成钢管桩实际需要长度低于地面4米左右,开挖后再进行切割,从而造成多余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桩基施工的成本。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承台面基本低于地面,从而造成钢管桩实际需要长度低于地面4米左右,开挖后再进行切割,从而造成多余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桩基施工的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包括钢管桩本体和工具管本体,所述钢管桩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钢管桩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凸块,所述钢管桩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吊装孔,所述钢管桩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工具管本体,且工具管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工具管本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凸块,且工具管本体外侧开设有第二吊装孔,所述工具管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环。
优选的,所述钢管桩本体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钢管桩本体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呈圆形结构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钢管桩本体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可与工具管本体下表面的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进行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等距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与钢管桩本体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提高钢管桩本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吊装孔的中心线与钢管桩本体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二吊装孔的中心线与工具管本体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吊装孔可对钢管桩本体进行吊装,将钢管桩本体吊装至需要沉桩的位置,同理通过第二吊装孔将工具管本体吊装至钢管桩本体的上端,辅助钢管桩本体进行沉桩。
优选的,所述工具管本体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工具管本体下方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呈圆形结构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工具管本体可作为钢管桩本体沉桩的辅助管,用于推动钢管桩本体向下进行沉桩。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可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进行卡接。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与工具管本体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同时在使用工具管本体时,将工具管本体下端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与钢管桩本体上端的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进行卡接即可。
优选的,所述加强环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加强环与第二凸块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强环可通过拼焊的方式与第二凸块的内侧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在工具管本体和钢管桩本体进行卡接完成后,通过沉桩工具对工具管本体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带动工具管本体下方的钢管桩本体向下移动实现沉桩,同时在工具管本体受到向下的力的同时,加强环对工具管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工具管本体不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1、设置有工具管本体,根据不同的壁厚和扭矩要求选择相应的接头形式,采用数控激光切割,保证接头对接和组装间隙,并设置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利于现在施工吊装,提供一种简便、快捷施工所需要的钢构件,不需要现场进行焊接,工具管本体可以保证钢管桩本体能够顺利沉入地下达到设计标高并能够立即与钢管桩本体分离,工具管本体可重复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施工成本及缩短施工周期;
2、设置有加强环,在工具管本体和钢管桩本体进行卡接完成后,通过沉桩工具对工具管本体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带动工具管本体下方的钢管桩本体向下移动实现沉桩,同时在工具管本体受到向下的力的同时,加强环对工具管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工具管本体不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桩本体与工具管本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管本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桩本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管本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桩本体;2、第一凹槽;3、第一凸块;4、第一吊装孔;5、工具管本体;6、第二凹槽;7、第二凸块;8、第二吊装孔;9、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包括钢管桩本体1、第一凹槽2、第一凸块3、第一吊装孔4、工具管本体5、第二凹槽6、第二凸块7、第二吊装孔8、加强环9,钢管桩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钢管桩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凸块3,钢管桩本体1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钢管桩本体1上的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呈圆形结构分布,使钢管桩本体1上的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可与工具管本体5下表面的第一凸块3和第一凹槽2进行对应,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等距分布,使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与钢管桩本体1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提高钢管桩本体1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钢管桩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吊装孔4,第一吊装孔4和第二吊装孔8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吊装孔4的中心线与钢管桩本体1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二吊装孔8的中心线与工具管本体5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通过第一吊装孔4可对钢管桩本体1进行吊装,将钢管桩本体1吊装至需要沉桩的位置,同理通过第二吊装孔8将工具管本体5吊装至钢管桩本体1的上端,辅助钢管桩本体1进行沉桩,钢管桩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工具管本体5,工具管本体5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工具管本体5下方的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呈圆形结构分布,工具管本体5可作为钢管桩本体1沉桩的辅助管,用于推动钢管桩本体1向下进行沉桩。
工具管本体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6,工具管本体5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凸块7,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可分别与第一凸块3和第一凹槽2进行卡接,使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与工具管本体5之间没有缝隙,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5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同时在使用工具管本体5时,将工具管本体5下端的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与钢管桩本体1上端的第一凸块3和第一凹槽2进行卡接即可,且工具管本体5外侧开设有第二吊装孔8,工具管本体5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环9,加强环9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加强环9与第二凸块7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强环9可通过拼焊的方式与第二凸块7的内侧进行连接,在工具管本体5和钢管桩本体1进行卡接完成后,通过沉桩工具对工具管本体5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带动工具管本体5下方的钢管桩本体1向下移动实现沉桩,同时在工具管本体5受到向下的力的同时,加强环9对工具管本体5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工具管本体5不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5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时,首先,通过第一吊装孔4可对钢管桩本体1进行吊装,将钢管桩本体1吊装至需要沉桩的位置,同理通过第二吊装孔8将工具管本体5吊装至钢管桩本体1的上端,将工具管本体5下端的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与钢管桩本体1上端的第一凸块3和第一凹槽2进行卡接即可,在工具管本体5和钢管桩本体1进行卡接完成后,通过沉桩工具对工具管本体5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带动工具管本体5下方的钢管桩本体1向下移动实现沉桩,同时在工具管本体5受到向下的力的同时,加强环9对工具管本体5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工具管本体5不易发生形变,从而提高工具管本体5的使用寿命,沉桩完成后,可将工具管本体5向上提起,与钢管桩本体1进行分离。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包括钢管桩本体(1)和工具管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钢管桩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凸块(3),所述钢管桩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吊装孔(4),所述钢管桩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工具管本体(5),且工具管本体(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6),所述工具管本体(5)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凸块(7),且工具管本体(5)外侧开设有第二吊装孔(8),所述工具管本体(5)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本体(1)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钢管桩本体(1)上的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呈圆形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一凹槽(2)和第一凸块(3)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孔(4)和第二吊装孔(8)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吊装孔(4)的中心线与钢管桩本体(1)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二吊装孔(8)的中心线与工具管本体(5)的径向中心线相互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管本体(5)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工具管本体(5)下方的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呈圆形结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采用数控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切割,且第二凹槽(6)和第二凸块(7)可分别与第一凸块(3)和第一凹槽(2)进行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9)呈圆柱型结构设计,且加强环(9)与第二凸块(7)之间为固定连接,加强环(9)可通过拼焊的方式与第二凸块(7)的内侧进行连接。
CN202323059999.0U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Active CN220977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9999.0U CN22097798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9999.0U CN22097798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7988U true CN220977988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5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59999.0U Active CN220977988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7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61284Y (zh) 逆作工程中结构框架梁与排桩围护连接节点
CN104060617B (zh) 基坑支护系统的预制装配式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026780A (zh) 一种墩承台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14809062B (zh) 整体底板-整体竖环组合混凝土承台基础及其建造工艺
CN206143757U (zh) 加长型沉管夯扩灌注桩桩管及打桩机
CN220977988U (zh) 一种新型钢管桩沉桩工具管
CN111075015A (zh) 套接式预制钢-混凝土节点
CN20803926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组合结构支撑
CN111350187A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人工挖孔环型基桩的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1333866U (zh) 适用于不良地质的高速铁路制梁台座
CN219364968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柱连接结构
CN216689329U (zh) 一种基于海上钢斜桩支撑桩基础的钻孔平台
CN111197319A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多向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梁板基础
CN114809926A (zh) 伸缩式液压方桩钻头
CN112211292B (zh) 一种建筑施工的网架提升安装方法
CN110725334B (zh) 一种地铁车站群坑的中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66953A (zh) 适用于不良地质的高速铁路制梁台座及其施工方法
CN217681588U (zh) 伸缩式液压方桩钻头
CN215829464U (zh) 一种塔吊安装结构
CN215290116U (zh) 一种用于拔桩机的拔桩部件
CN216688997U (zh) 一种可更换部件的预制拼装桥墩
CN211616158U (zh) 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工具
CN102877483A (zh) 一种能够预制组装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53223U (zh) 一种预应力体系装配式地下结构
CN215290120U (zh) 钢管柱与工具柱同心同轴对接平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