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7905U - 美容面罩 - Google Patents

美容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7905U
CN220967905U CN202322052107.8U CN202322052107U CN220967905U CN 220967905 U CN220967905 U CN 220967905U CN 202322052107 U CN202322052107 U CN 202322052107U CN 220967905 U CN220967905 U CN 220967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ner shell
light source
mask
f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21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冠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GBGB24059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GB202405954D0/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7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7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美容面罩,包括:面罩本体,用于罩设于人的面部,包括外壳和用于朝向面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围成安装空间;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阵列地布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的若干光源模组;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灯珠,所述内壳具有若干透光区域,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对应一个所述透光区域,以将光线从相应的所述透光区域射出所述内壳。本申请的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域分别设有包含至少两个灯珠的光源模组,使得可以在美容面罩的有限空间内合理地布置更多的灯珠,可以保证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都有足够的光线射向面部皮肤,提高产品的美容效果,保证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美容面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皮肤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容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保养皮肤的方法不尽相同,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美容仪进行护肤。
美容面罩是一种可以佩戴在脸部的美容仪,美容面罩主要是利用光照、加热或按摩等方式对面部皮肤进行护理,从而起到美容的效果。
当用户使用光照式美容面罩对面部皮肤进行护理时,如果射向面部的光线不足,美容面罩的美容效果会大打折扣,影响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美容面罩,可以保证美容面罩有足够的光线射向面部皮肤,提高产品的美容效果,保证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美容面罩,包括:
面罩本体,用于罩设于人的面部,包括外壳和用于朝向面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围成安装空间;
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阵列地布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的若干光源模组;
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灯珠,所述内壳具有若干透光区域,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对应一个所述透光区域,以将光线从相应的所述透光区域射出所述内壳。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板为柔性板;和/或,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光源组件的表面形成为朝向所述外壳拱起的弧面,所述基板呈弧面,且贴设于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子基板,所述多个子基板两两相邻地设置,且每个所述子基板分别对应所述内壳表面的不同区域。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以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反射。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光件包括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的若干反光罩,每个所述反光罩罩设于一个所述光源模组外围,以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反射。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反光罩连接成一体。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一侧的间隔垫;
所述间隔垫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透光孔,每个所述反光罩朝向内壳的一端至少部分插入并固定于一个对应的所述透光孔内。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间隔垫包括多个子间隔垫,所述多个子间隔垫两两相邻地设置,每个所述子间隔垫分别对应部分所述反光罩。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间隔垫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凸设有若干限位柱,所述间隔垫贴设于所述内壳,且所述限位柱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光件包括:
第一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设于所述内壳的表面,且位于所述透光区域外;
和/或,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二反光层设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
和/或,第三反光层,所述第三反光层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
所述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三反光层的至少一个为反光涂层或反光垫片。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光源模组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用于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引导。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对应一个所述导光件,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光件连接成一体。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壳背向所述内壳的表面,和/或,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由多个多边形的子区域两两相邻地拼接而成。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多边形的子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光源模组。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视窗框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内壳上开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视窗框体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第二观察窗的第三观察窗,且所述视窗框体阻挡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所述安装空间泄露至所述第三观察窗。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美容面罩还包括:
窗体组件,所述窗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且具有对应所述第三观察窗的观察区域。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窗体组件包括眼罩体,所述眼罩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背向人的面部的表面,并盖设于所述第三观察窗。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窗体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于鼻梁的眼部支撑组件,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朝向人的面部的表面,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围成环形的眼部通道,所述眼部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观察窗。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及安装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第二弹性件包裹于其中,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模量,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所述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眼部支撑组件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的内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美容面罩还包括:
头部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顶部,用于搭接于用户的头部;所述头部支撑组件包括刚性件和软质的保护层,所述刚性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面罩本体,另一端背向所述面罩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保护层将所述刚性件包裹于其中;和/或,
固定带组件,用于将所述面罩本体固定于用户头部;所述内壳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带体和分别设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连接头;其中,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本申请的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域分别设有包含至少两个灯珠的光源模组,使得可以在美容面罩的有限空间内合理地布置更多的灯珠,可以保证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都有足够的光线射向面部皮肤,提高产品的美容效果,保证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美容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实施例的一种美容面罩的一个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为更好显示基板的结构特征,去除了部分基板;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的基板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面罩本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眼罩体的美容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眼部支撑组件的美容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眼部支撑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头部支撑组件的其中一个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头部支撑组件的剖视图;
图11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头部支撑组件的保护层的剖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阅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容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和光源组件14,其中,面罩本体1用于罩设于人的面部,以对面部皮肤进行护理,面罩本体1包括外壳11和用于朝向面部的内壳12,外壳11和内壳12围成安装空间;光源组件14设于安装空间内,其主要包括基板1411和阵列地布置于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的若干光源模组1412,其中的每个光源模组1412均包括至少两个灯珠,内壳12具有若干透光区域,每个光源模组1412对应一个透光区域,以将光线从相应的透光区域射出内壳12,然后照射至用户的面部皮肤。
在组装美容面罩时,可以先将基板1411安装于内壳12或外壳11,使光源模组1412朝向内壳12,每个光源模组1412对应内壳12的一个透光区域,然后将外壳11盖设于内壳12表面,使内壳12与外壳11形成包围光源组件14的安装空间。当点亮光源模组1412时,每个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内壳12的相应透光区域对面部皮肤进行护理,每个透光区域的都有足够的光线射出,因此可以保证护理效果。其中,若干光源模组1412在基板1411上呈阵列设置,为适应人体面部的外形轮廓,存在基板1411呈弧形构造的情况,故若干光源模组1412在基板1411上呈阵列设置,可以理解为基板1411上的若干光源模组1412分别具有不同的位置和朝向,但大致呈阵列设置,且进一步地,光源模组1412的设置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面部外形轮廓特征)进行设置。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光源模组1412在基板1411的中间区域设置相对密集,从中间区域往两侧方向设置则相对分散。
本实施例的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域分别设有包含至少两个灯珠的光源模组1412,使得可以在美容面罩的有限空间内合理地布置更多的灯珠,可以保证美容面罩的每个透光区都有足够的光线射向面部皮肤,提高产品的美容效果,保证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
考虑到灯珠需要以预定的出射角度射出光线才能保证护理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411为柔性板,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形状,从而使得各光源模组1412被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和朝向。例如,内壳12朝向光源组件14的表面形成为朝向外壳11拱起的弧面,基板1411可以呈与内壳12表面匹配的弧面,其可以贴设于内壳12朝向外壳11的一侧,从而与内壳12表面保持良好的贴合效果。
本申请中,面罩本体1被构造为与面部匹配的弧面形状,相应地,内壳12、外壳11均呈弧面。为了更好地适应面罩本体1的弧面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基板1411包括多个子基板,多个子基板两两相邻地设置,且每个子基板分别对应内壳12表面的不同区域。如此,各子基板可以适应内壳12的不同表面进行布置,各子基板拼接呈可以覆盖内壳12表面的不同区域的组合基板,因此,此种分体拼接式基板1411可以很好地适应面罩本体1的弧面构造,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
考虑到单纯依靠光源本身的光线透过内壳12射出至人的面部不能很好地保证光线利用率,例如,一部分光线会发生散射,导致其无法穿透内壳12而发生损耗。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包括基板1411、灯珠和反光件,反光件设于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一侧,以将灯珠发出的光线朝向内壳12反射。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面罩本体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进一步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件包括设于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一侧的若干反光罩142,每个反光罩142罩设于一个光源模组1412外围,以将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线朝向内壳12反射。例如,反光罩142呈喇叭状,其一端固定于基板1411上的光源模组1412外围,其朝向内壳12的另一端为开口较大的自由端1421,反光罩采用喇叭状外扩的设计,可以将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均匀反射至与其正对的内壳12的透光区域而射出,提高出光均匀性和光线覆盖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反光罩142可以与基板1411一体设置,也可以与基板1411分体设置。又或者,至少两个相邻的反光罩142连接成一体,例如,相邻的反光罩142通过连接筋连接成一体,或者,相邻的反光罩142一体成型。示例性地,所有的反光罩142连接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件,以便于产品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还可以包括设于基板1411朝向内壳12一侧的间隔垫143。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垫143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透光孔1430(如图2),每个反光罩142的朝向内壳12的一端至少部分插入并固定于一个对应的透光孔1430内。如此,可以利用间隔垫143对各反光罩142进行限位和辅助安装。例如,当反光罩142与基板1411分体设置时,如果需要为每个光源模组1412都逐个组装反光罩142,则通常会比较费时,此时,可以先将每个反光罩142安装于间隔垫143的透光孔1430,然后再将基板1411与装有反光罩142的间隔垫143进行组装,即可实现反光罩142与光源模组1412的快速对位和组装固定,提高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光的利用率,间隔垫143上还设有反光层,以将灯珠朝向四周发出的光朝向内壳12反射,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光线自光源模组1412发出,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后的光线经人的面部皮肤反射或漫射到反光层后,经间隔垫143上的反光层反射至面部皮肤,此时,内壳12的所有区域都可设置成透光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反光层可以设于间隔垫143朝向外壳11的一面,或者设于间隔垫143朝向内壳12的一面。可以理解的是,在间隔垫143上设置反光层,可以形成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增加作用于面部皮肤的光量。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包括间隔垫143。间隔垫143上设置反光层。也即,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在本实施例中为包括设置有反光层的间隔垫143的组件。需要指出的是,在名称上,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或者也可称为聚光镜,其包括设置反光层的间隔垫143,其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增加作用于面部皮肤的光量,提高了对光线的利用效率,该效果定义为再生光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6中,反光罩142的靠近其自由端1421的外缘设有一圈安装凸缘1422,当反光罩142的自由端1421插入间隔垫143的透光孔1430后,安装凸缘1422抵接于间隔垫143表面,从而反光罩142可以与间隔垫143进行插接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垫143为柔性材质,例如,间隔垫143可以采用硅胶或橡胶,一方面,反光罩142可以与间隔垫143过盈配合而保证插接效果,另一方面,柔性的间隔垫143也可以随面罩本体1的弧面构造而适应性改变形状,保证其与内壳12贴合效果。
类似基板1411,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垫143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间隔垫143包括多个子间隔垫,多个子间隔垫两两相邻地设置,每个子间隔垫分别对应部分反光罩142。例如,间隔垫143包括4个子间隔垫,4个子间隔垫分别设置在面罩本体1的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形成与面罩本体1的形状基本一致的弧面。又例如,基板1411包括2个子基板,2个子基板左右布置,形成与面罩本体1的形状基本一致的弧面,每个子基板分别对应上下两个子间隔垫。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411包含的子基板的数量、间隔垫143包含的子间隔垫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子基板具有6个,子间隔垫具有3个。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间隔垫143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43H,内壳12朝向外壳11的表面凸设有若干限位柱1200,间隔垫143贴设于内壳12,且限位柱1200穿设于相应的限位孔143H内。
通过在内壳12表面设有限位柱1200,在间隔垫143上相应开设有限位孔143H,可以将间隔垫143初步限位于内壳12表面,当基板1411、外壳11安装完成后,间隔垫143可以被可靠地限位于安装空间内。
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减轻美容面罩的重量,反光件可以包括反光层,以将灯珠朝向四周发出的光朝向内壳12反射,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层包括设置在内壳12位于透光区域外的第一反光层,光线自光源模组1412发出,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后的光线作用于人的面部皮肤,部分光线经面部皮肤反射或漫射到第一反光层后,经第一反光层反射至面部皮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光层可以设于内壳12朝向外壳11的一面,或者设于内壳12朝向人体面部的一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层包括设置在外壳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的第二反光层。光线自光源模组1412发出,部分光线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后作用于人的面部皮肤,部分光线从基板1411或内壳12反射或漫射到第二反光层,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的少量光线经面部皮肤反射或漫射到第二反光层,反射或漫射到第二反光层的光将会再次被反射后,经内壳12的透光区域射出。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反光层还会将基板1411或内壳12反射或漫射回来的光再次反射,在该实施例中,基板141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以使得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反光层再次向面部方向反射,以增加作用于面部皮肤的光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光层包括设置在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的第三反光层。光线自光源模组1412发出,部分光线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后作用于人的面部皮肤,部分光线从内壳12反射或漫射到第三反光层,穿过内壳12透光区域的少量光线经面部皮肤反射或漫射到第三反光层,反射或漫射到第三反光层的光将会再次被反射后,经内壳12的透光区域射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设置反光层,可以形成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增加作用于面部皮肤的光量。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包括基板1411。基板14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设置反光层。也即,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在本实施例中为包括设置有反光层的基板1411的组件。需要指出的是,在名称上,增光镜(也可称为超光镜),或者也可称为聚光镜,其包括设置反光层的基板1411,其实现光线的充分利用,增加作用于面部皮肤的光量,提高了对光线的利用效率,该效果定义为再生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第三反光层可以是反光涂层,也可以是独立的反光垫片。例如,第一反光层可以是涂布于内壳12表面的涂层,或者是贴设于内壳12表面的反光垫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包括基板1411、灯珠和导光件,导光件设于灯珠朝向内壳12的一侧,用于将灯珠发出的光线朝向内壳12引导。其中,导光件可以是凸点、凸柱等构造,起到将灯珠发出的光线引导至从内壳12射出的作用。
示例性地,每个光源模组1412对应一个导光件,至少两个相邻的导光件连接成一体。例如,相邻的导光件通过连接筋连接成一体,或者,相邻的导光件一体成型。示例性地,所有的导光件连接成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同时包含了反光罩142和导光件,光源模组1412的所有反光罩142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件,所有的导光件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件,每个光源模组1412分别对应一个反光罩142与一个导光件,自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线,经反光罩142汇聚和反射后,经导光件导向,最后从内壳12射出至人的面部进行护理。如此,每个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线均得以最大化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源组件14包括反光件或者导光件时,每个光源模组1412内的灯珠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至少两个。在光源组件14内设置反光件、导光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本出光量的不足,通过提升光线利用率实现保证出光量的效果。
另外,外壳11背向内壳12的表面,和/或,外壳11朝向内壳12的表面由多个多边形的子区域两两相邻地拼接而成。即,外壳1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个由多边形区域拼接而成,当外壳11的外表面由多边形区域拼接而成时,可以提升美容面罩独特、炫酷的外观效果;当外壳11的内表面由多边形区域拼接而成,且外壳11的内表面具有反光层时,美容面罩的内侧可以呈现由拼接的多边形区域组成的发光面,又例如,还可以设置为每个多边形区域对应一个光源模组1412,每个多边形区域的反光层主要对一个光源模组1412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可以产生更美观的灯光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面罩本体1还包括夹设于外壳11与内壳12之间的视窗框体13,外壳11上开设有第一观察窗110,内壳12上开设有第二观察窗122,视窗框体13形成连通第一观察窗110与第二观察窗122的第三观察窗130,且视窗框体13阻挡光源组件14发出的光从安装空间泄露至第三观察窗130,第三观察窗130用于正对人眼。也即,视窗框体13阻挡于外壳11、内壳12之间,视窗框体13与外壳11、内壳12围成无法从视窗框体13处泄露光线的密闭的安装空间。
当用户佩戴好美容面罩后,其双眼正对第三观察窗130,视窗框体13紧贴于人眼周边区域,视窗框体13正对的人眼区域基本不会受到光线照射,因此,用户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实现正常的浏览手机、看电视等功能。
如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美容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和窗体组件1W,其中,面罩本体1具有用于正对人眼的第三观察窗130;窗体组件1W可拆卸地安装于面罩本体1,且具有对应第三观察窗130的观察区域。
当美容面罩佩戴于用户头部后,面罩本体1罩设于人的面部,用户的双眼则正对第三观察窗130及窗体组件1W的观察区域。通过将窗体组件1W可拆卸地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外表面,在用户使用美容面罩进行面部护理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窗体组件1W的安装状态,或者选择不同功能的窗体组件1W,从而使得美容面罩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窗体组件1W包括眼罩体5,眼罩体5可拆卸地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背向人的面部的表面,并盖设于第三观察窗130。示例性地,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窗体组件1W的安装状态,当眼罩体5安装于面罩本体1时,眼罩体5遮挡于第三观察窗130前方,用户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观察到眼罩体5上的观察区域;当从面罩本体1上取下眼罩体5时,用户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观察到面罩本体1外的视野。例如,用户佩戴装有眼罩体5的美容面罩后,当眼罩体5上的观察区域为遮光区域时,外界光线无法透过眼罩体5,用户可以享受不受外界打扰的沉浸式场景;当取下眼罩体5后,用户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浏览手机、获取美容面罩外的视野。又例如,当眼罩体5上正对第三观察窗130的部分(观察区域)为透光材质时,用户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眼罩体5的观察区域观察到面罩本体1外的视野,同时,具有透光的观察区域的眼罩体5又可以遮挡外界的灰尘、气流等吹入人眼,起到防护作用。又例如,眼罩体5上正对第三观察窗130的部分为显示屏,用户佩戴装有眼罩体5的美容面罩后,可以透过第三观察窗130观看眼罩体5的显示屏的画面,例如播放影像,或者体验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游戏或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游戏等。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窗体组件1W包括用于支撑于鼻梁的眼部支撑组件3,眼部支撑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朝向人的面部的表面,眼部支撑组件3围成环形的眼部通道H,眼部通道H连通第三观察窗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眼部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1和第二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1将第二弹性件32包裹于其中,且第二弹性件32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弹性件31的弹性模量,第一弹性件31朝向面罩本体1的一侧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内表面。
由于眼部支撑组件3的内部采用弹性模量更小的第二弹性件32,眼部支撑组件3可以在受外力挤压后具有较大的形变,且在挤压力撤去后迅速回复形变,保证了用户佩戴时眼部支撑组件3与鼻梁和眼部周围的贴合程度和用户的佩戴舒适性;由于眼部支撑组件3的外部采用弹性模量更大的第一弹性件31,可以对内部的第二弹性件32进行保护,眼部支撑组件3耐磨性更好,眼部支撑组件3的使用寿命更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眼部支撑组件3还包括安装件33,安装件33设于第一弹性件31朝向面罩本体1的一侧,眼部支撑组件3通过安装件33可拆卸地安装于面罩本体1的内表面。
第一弹性件31通过安装件33可拆卸地连接于面罩本体1,可兼顾眼部支撑组件3和面罩本体1的稳定连接和便捷安装。另外,安装件33设于弹性模量更大的第一弹性件31上,可以保证安装件33与第一弹性件31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31为硅胶或橡胶,第二弹性件32为海绵。
示例性地,第一弹性件31包括一端开口的容纳腔31Q和设于容纳腔31Q的开口端的第三翻边310,第三翻边310朝容纳腔31Q内延伸;安装件33包括第一子安装件33B和第二子安装件33C,第一子安装件33B设于容纳腔31Q内,第二子安装件33C设于容纳腔31Q外,第二子安装件33C与第一子安装件33B可拆卸连接,且第三翻边310被压紧于二者之间,第二子安装件33C磁吸于面罩本体1的内表面。
如此,即使眼部支撑组件3的第一弹性件31受到拉扯,第一弹性件31在安装件33压紧作用下不会轻易从面罩本体1脱落,保证了第一弹性件31的固定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31与第二弹性件32之间,安装件33的第一子安装件33B与第一弹性件31和/或第二弹性件32之间,均可彼此结合在一起,例如,采用胶水粘合在一起,或者,安装件33、第一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2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子安装件33B可以与第二子安装件33C卡接。具体在安装眼部支撑组件3时,首先将组装完成后的第一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2、第一子安装件33B与第二子安装件33C卡接,使第一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2、第一子安装件33B与第二子安装件33C形成整体,然后将该整体安装到面罩本体1的内壳12即可。
结合图8和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美容面罩还包括头部支撑组件4,头部支撑组件4连接于面罩本体1的顶部,用于搭接于用户的头部。
示例性地,固定带组件2包括带体,带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面罩本体1的左右两侧,当用户佩戴面罩时,固定带组件2的带体围成封闭的环形,固定带组件2套设于用户的头部,从而将面罩本体1定位在与面部正对的位置。
如图7和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壳12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的安装孔12H,固定带组件2包括带体21和分别设于带体21两端的两个连接头(图未示),其中,带体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12H内,且连接头固定于安装空间内。
通过在面罩本体的内壳开设有安装孔12H,在面罩组装完成后,带体2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12H内,并通过各自的连接头固定在外壳11和内壳12围成的安装空间内,使得带体21的连接头隐藏于面罩本体1中,用户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带体21的两端的连接头,因此,可以避免固定带组件2与面罩本体1的连接部位暴露在外,提升了面罩的美观效果。
在佩戴时,固定带组件2套设于用户的头部,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头部支撑组件4搭接于用户的头顶,起到辅助的定位和支撑作用。
考虑到头部支撑组件4需要兼顾一定的刚性和柔性,既能保证头部支撑组件4的搭接承重功能,又能避免其与用户头部硬性接触引起佩戴不适,或因长期接触头皮造成组织损伤,如图8、图10~11B所示,头部支撑组件4包括刚性件41和软质的保护层42,刚性件41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面罩本体1,另一端背向面罩本体1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搭接部,保护层42将刚性件41包裹于其中。
在头部支撑组件4搭接于头部时,内部的刚性件41可以保证头部支撑组件4具有足够的强度,避免其整体轮廓轻易变形;外层的软质保护层42则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可以与头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升贴合效果,从而提升佩戴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用户头部的作用。
示例性地,延伸部41C呈弧形,可以与人的头部形状适配,实现更好的贴合效果。可选地,刚性件41与保护层42一体成型,或者,刚性件41与保护层42采用胶水粘合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如图10和图11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42内部形成第一腔体420,至少部分刚性件41设于第一腔体420内。具体地,刚性件41包括块状的安装部41B和连接于安装部41B背面的延伸部41C,延伸部41C背向面罩本体1的方向倾斜设置,安装部41B则与面罩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将头部支撑组件4整体固定于面罩本体1。
如图11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体420包括连通的第一子空间421和第二子空间422,延伸部41C嵌设于第一子空间421内,安装部41B嵌设于第二子空间422内。如此,延伸部41C与形成第一子空间421的内壁贴合,安装部41B与形成第二子空间422的内壁贴合。例如,延伸部41C、安装部41B通过胶水与保护层42粘合在一起,或者,刚性件41与保护层42通过双色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头部支撑组件4搭接于用户的头顶,采用眼部支撑组件3将面罩本体1辅助支撑于用户的鼻梁,并采用固定带组件2将面罩本体1固定于用户头部,面罩本体1被在多个部位稳固、精确地固定于用户的头部,固定带组件2、眼部支撑组件3、头部支撑组件4三者配合,将面罩的重力分散作用于用户头部的多个部位,可以实现良好的佩戴舒适性,而且,佩戴过程中,面罩不会轻易发生移位,有利于保证护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罩本体,用于罩设于人的面部,包括外壳和用于朝向面部的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围成安装空间;
光源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阵列地布置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的若干光源模组;
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灯珠,所述内壳具有若干透光区域,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对应一个所述透光区域,以将光线从相应的所述透光区域射出所述内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柔性板;和/或,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光源组件的表面形成为朝向所述外壳拱起的弧面,所述基板呈弧面,且贴设于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子基板,所述多个子基板两两相邻地设置,且每个所述子基板分别对应所述内壳表面的不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以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包括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的若干反光罩,每个所述反光罩罩设于一个所述光源模组外围,以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反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反光罩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一侧的间隔垫;
所述间隔垫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透光孔,每个所述反光罩朝向内壳的一端至少部分插入并固定于一个对应的所述透光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垫包括多个子间隔垫,所述多个子间隔垫两两相邻地设置,每个所述子间隔垫分别对应部分所述反光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垫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表面凸设有若干限位柱,所述间隔垫贴设于所述内壳,且所述限位柱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包括:
第一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设于所述内壳的表面,且位于所述透光区域外;
和/或,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二反光层设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
和/或,第三反光层,所述第三反光层设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
所述第一反光层、所述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三反光层的至少一个为反光涂层或反光垫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光源模组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用于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内壳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源模组对应一个所述导光件,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光件连接成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背向所述内壳的表面,和/或,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表面由多个多边形的子区域两两相邻地拼接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多边形的子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光源模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视窗框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内壳上开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视窗框体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第二观察窗的第三观察窗,且所述视窗框体阻挡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所述安装空间泄露至所述第三观察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窗体组件,所述窗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且具有对应所述第三观察窗的观察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组件包括眼罩体,所述眼罩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背向人的面部的表面,并盖设于所述第三观察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于鼻梁的眼部支撑组件,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朝向人的面部的表面,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围成环形的眼部通道,所述眼部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观察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及安装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第二弹性件包裹于其中,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模量,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所述面罩本体的一侧,所述眼部支撑组件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面罩本体的内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美容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头部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面罩本体的顶部,用于搭接于用户的头部;所述头部支撑组件包括刚性件和软质的保护层,所述刚性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面罩本体,另一端背向所述面罩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保护层将所述刚性件包裹于其中;和/或,
固定带组件,用于将所述面罩本体固定于用户头部;所述内壳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带体和分别设于所述带体两端的两个连接头;其中,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CN202322052107.8U 2023-07-14 2023-07-31 美容面罩 Active CN220967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2405954.5A GB202405954D0 (en) 2023-07-14 2024-04-29 Beauty face mas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66702 2023-07-14
CN202321866670 2023-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7905U true CN220967905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6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498.XU Active CN221332468U (zh) 2023-07-14 2023-07-28 生光镜及美容面罩
CN202322052107.8U Active CN220967905U (zh) 2023-07-14 2023-07-31 美容面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498.XU Active CN221332468U (zh) 2023-07-14 2023-07-28 生光镜及美容面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21332468U (zh)
GB (1) GB202405954D0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2405954D0 (en) 2024-06-12
CN221332468U (zh) 202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0669B2 (en) Glasses
TWI626470B (zh) 頭戴式顯示設備
WO2018219238A1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US6563626B1 (en) Display device
EP4075827A1 (en) Headset
WO2021109903A1 (zh) 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
CN220967905U (zh) 美容面罩
JP3882211B2 (ja) イヤホン装置
TWM657127U (zh) 美容面罩
CN221106755U (zh) 美容面罩
CN212377884U (zh) 一种屏幕补光组件及一种具有屏幕补光功能的电子设备
JP4435133B2 (ja) イヤホン装置
CN208141050U (zh) 带增强现实功能的ar眼镜
CN209446990U (zh) 一种带蓝牙耳机的智能手表
CN220967897U (zh) 面罩
CN221106753U (zh) 面罩
CN214627322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3780546U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12730736U (zh) 射频头及具有该射频头的射频仪
CN215072901U (zh) 头戴式耳机
CN220046855U (zh) 面罩
CN216852304U (zh) 一种具有头戴发光结构的骨传导蓝牙耳机设备
CN215729100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
CN220193500U (zh) 腰部按摩仪
CN217821101U (zh) 可穿戴组件及具有其的vr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