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7783U -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7783U
CN220967783U CN202322087606.0U CN202322087606U CN220967783U CN 220967783 U CN220967783 U CN 220967783U CN 202322087606 U CN202322087606 U CN 202322087606U CN 220967783 U CN220967783 U CN 220967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ottle
drainage bottle
man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76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睿思
刘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876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7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7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7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瓶塞的引流瓶,在所述密封瓶塞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所述引流瓶连通的管路结构;在所述密封瓶塞上远离所述管路结构的另一侧设有负压管且该负压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引流瓶内,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瓶形成负压状态的手控负压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上,负压引流技术即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手术或者甲状腺手术或者体表潜行皮瓣手术或者转移皮瓣手术等术后脓腔或者血肿腔的持续负压引流,以促进创面的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常见的是通过负压机与引流管的配合来实现对患者手术创面的负压引流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其虽然能够满足对手术创面的持续负压引流,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负压机需要通过电源供电才能运行以产生负压满足对手术创面的持续负压引流,不仅负压机会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由于受电源供电限制导致难以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的负压引流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瓶塞的引流瓶,在所述密封瓶塞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所述引流瓶连通的管路结构;在所述密封瓶塞上远离所述管路结构的另一侧设有负压管且该负压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引流瓶内,所述负压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瓶形成负压状态的手控负压结构。
优选地,所述管路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密封瓶塞上远离所述负压管的另一侧的连接管且该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瓶塞伸入所述引流瓶内,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头与患者体内的留置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控负压结构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负压管远离所述引流瓶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一排气管以及一可拆卸设在所述引流瓶外壁上的手控抽吸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控抽吸组件包括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外壁上的限位套,在所述限位套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槽上可拆卸卡持设有一用于与所述三通阀的相应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注射器。
优选地,在所述引流瓶的底部可拆卸套设有一用于将该引流瓶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限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定结构包括限位垫,在所述限位垫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该限位垫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弧形吸盘,还包括设在所述限位垫的顶部用于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底部上的限位座。
优选地,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设有一与所述引流瓶2的内部连通用于监测该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的负压表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管路结构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引流瓶连通,再通过手动反复操作手控负压结构工作,利用手控负压结构将引流瓶内的气体经负压管持续抽至手控负压结构内再排至外部环境中,从而使引流瓶形成持续负压状态,通过呈负压状态的引流瓶将患者手术创面的脓腔或者血肿腔内的积液、积血和渗出物依次经留置管、管路结构引流收集至引流瓶内,以防止手术创面内积液,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手动操作手控负压结构即可替代传统的电动负压引流装置实现引流瓶的持续负压状态以满足负压引流治疗操作,不仅操作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而且不易产生噪音使患者感到烦躁以及产生焦虑进而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瓶的底部可拆卸套设有限定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定结构能够将引流瓶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以便于进行负压引流治疗操作,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瓶塞1上设有一与引流瓶2的内部连通的负压表7,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负压表7能够实时监测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以确保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始终维持在安全的压力下,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瓶塞,2、引流瓶,3、管路结构,31、连接管,32、连接头,4、负压管,5、手控负压结构,51、三通阀,52、排气管,53、手控抽吸组件,100、限位套,200、卡槽,300、注射器,6、限定结构,61、限位垫,62、弧形吸盘,63、限位座,7、负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瓶塞1的引流瓶2,在所述密封瓶塞1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所述引流瓶2连通的管路结构3;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远离所述管路结构3的另一侧设有负压管4且该负压管4的一端伸入所述引流瓶2内,所述负压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瓶2形成负压状态的手控负压结构5。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进行负压引流操作时,通过管路结构3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引流瓶2连通,接着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反复操作手控负压结构5工作,利用手控负压结构5工作将引流瓶2内的气体经负压管4抽至手控负压结构5内再排至外部环境中,从而使引流瓶2在密封瓶塞1的密封作用下形成持续负压状态,同时,通过呈负压状态的引流瓶2将患者手术创面的脓腔或者血肿腔内的积液、积血和渗出物依次经留置管、管路结构3引流收集至引流瓶2内,以防止手术创面内积液,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手动操作手控负压结构5即可替代传统的电动负压引流装置实现引流瓶2的持续负压状态以满足负压引流治疗操作,不仅操作方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而且不易产生噪音使患者感到烦躁以及产生焦虑进而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结构3包括设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远离所述负压管4的另一侧的连接管31且该连接管31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瓶塞1伸入所述引流瓶2内,所述连接管31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头32与患者体内的留置管可拆卸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进行负压引流操作时,将管路结构3的连接头32与患者体内的留置管连接,由此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连接头32、连接管31、引流瓶2依次连通,此时,通过呈负压状态的引流瓶2即可将患者手术创面的脓腔或者血肿腔内的积液、积血和渗出物依次经留置管、连接头32、连接管31引流至引流瓶2内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控负压结构5包括三通阀51,所述三通阀51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负压管4远离所述引流瓶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51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一排气管52以及一可拆卸设在所述引流瓶2外壁上的手控抽吸组件53连接。所述手控抽吸组件53包括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2外壁上的限位套100,在所述限位套100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200,在所述卡槽200上可拆卸卡持设有一用于与所述三通阀51的相应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注射器300。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手控负压结构5的三通阀51的开关调节至负压管4与手控抽吸组件53的注射器300相连通的状态,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注射器300抽吸动作,从而将引流瓶2内的气体依次经负压管4、三通阀51抽至注射器300内,再将三通阀51的开关调节至注射器300与排气管52相连通的状态,接着操作注射器300排气动作将该注射器300内的气体依次经三通阀51、排气管52排至外部环境中,由此反复操作,从而使引流瓶2形成持续负压状态,通过注射器300替代传统的负压机工作,操作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在引流瓶2形成持续负压状态后,将注射器300放置于卡槽200上,利用限位套100和卡槽200的相互固定配合将该注射器300卡持限定在引流瓶2上,以便于操作人员两次取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引流瓶2的底部可拆卸套设有一用于将该引流瓶2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限定结构6。所述限定结构6包括限位垫61,在所述限位垫61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该限位垫61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弧形吸盘62,还包括设在所述限位垫61的顶部用于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2底部上的限位座63。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定结构6和弧形吸盘62的吸附作用将限位垫61连同限位座63一起吸附放置于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指定位置,再将引流瓶2放置于限位座63上,利用限位座63将引流瓶2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以便于进行负压引流治疗操作,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设有一与所述引流瓶2的内部连通用于监测该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的负压表7。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负压表7实时监测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以确保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始终维持在安全的压力下,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限定结构6和弧形吸盘62的吸附作用将限位垫61连同限位座63一起吸附放置于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指定位置,再将引流瓶2放置于限位座63上,利用限位座63将引流瓶2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以便于进行负压引流治疗操作,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其次,在进行负压引流操作时,将管路结构3的连接头32与患者体内的留置管连接,由此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连接头32、连接管31、引流瓶2依次连通;然后,在通过负压表7实时监测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手控负压结构5的三通阀51的开关调节至负压管4与手控抽吸组件53的注射器300相连通的状态,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注射器300抽吸动作,从而将引流瓶2内的气体依次经负压管4、三通阀51抽至注射器300内,再将三通阀51的开关调节至注射器300与排气管52相连通的状态,接着操作注射器300排气动作将该注射器300内的气体依次经三通阀51、排气管52排至外部环境中,由此反复操作,从而使引流瓶2形成持续负压状态并维持在安全的压力下,通过注射器300替代传统的负压机工作,操作方便的同时还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在引流瓶2形成持续负压状态后,将注射器300放置于卡槽200上,利用限位套100和卡槽200的相互固定配合将该注射器300卡持限定在引流瓶2上,以便于操作人员两次取用;最后,通过呈负压状态的引流瓶2将患者手术创面的脓腔或者血肿腔内的积液、积血和渗出物依次经留置管、连接头32、连接管31引流收集至引流瓶2内,以防止手术创面内积液,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操作方便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场所使用、不易产生噪音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带有密封瓶塞(1)的引流瓶(2),在所述密封瓶塞(1)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将患者体内的留置管与所述引流瓶(2)连通的管路结构(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远离所述管路结构(3)的另一侧设有负压管(4)且该负压管(4)的一端伸入所述引流瓶(2)内,所述负压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瓶(2)形成负压状态的手控负压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3)包括设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远离所述负压管(4)的另一侧的连接管(31)且该连接管(31)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瓶塞(1)伸入所述引流瓶(2)内,所述连接管(31)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头(32)与患者体内的留置管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控负压结构(5)包括三通阀(51),所述三通阀(51)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负压管(4)远离所述引流瓶(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阀(51)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一排气管(52)以及一可拆卸设在所述引流瓶(2)外壁上的手控抽吸组件(5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控抽吸组件(53)包括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2)外壁上的限位套(100),在所述限位套(100)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200),在所述卡槽(200)上可拆卸卡持设有一用于与所述三通阀(51)的相应接口可拆卸连接的注射器(30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瓶(2)的底部可拆卸套设有一用于将该引流瓶(2)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限定结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结构(6)包括限位垫(61),在所述限位垫(61)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将该限位垫(61)稳固限定在外部的工作台面上的弧形吸盘(62),还包括设在所述限位垫(61)的顶部用于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引流瓶(2)底部上的限位座(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瓶塞(1)上设有一与所述引流瓶(2)的内部连通用于监测该引流瓶(2)的内部压力的负压表(7)。
CN202322087606.0U 2023-08-04 2023-08-04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Active CN220967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7606.0U CN220967783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7606.0U CN220967783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7783U true CN220967783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7606.0U Active CN220967783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7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1968U (zh) 创伤负压引流装置
CN203436673U (zh)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CN103405846A (zh) 医用贴膜负压引流装置
CN220967783U (zh) 一次性手控负压引流装置
CN108938059B (zh) 一种封气式针刺放血排栓抽拔一体罐装置
CN203029684U (zh) 一种新型内科用引流装置
CN107050538A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引流装置
CN208319547U (zh) 一种刺络罐
CN104434399B (zh) 一种肢体离断术后的专用包扎敷料
CN105311690A (zh) 一种双腔带冲洗吸痰器
CN216702539U (zh) 一种血透科护理用抽血取样装置
CN201439008U (zh) 便携式手动负压引流器
CN107497000A (zh) 一种便携式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CN207627648U (zh) 吸痰瓶
CN211796602U (zh) 一种临床用取样装置
CN211433190U (zh) 一种胸外科用穿刺器
CN214911052U (zh) 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CN205031611U (zh) 一种双腔带冲洗吸痰器
CN202036591U (zh) 一种新型肝腹水抽吸器
CN213099753U (zh) 感染科专用化脓处理装置
CN216439711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19899483U (zh) 一种吸痰管自动清洗装置
CN202146461U (zh) 一种吸脂机
CN201139807Y (zh) 一次性新型引流器
CN213698203U (zh) 一种双头吸痰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