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6036U -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6036U
CN220966036U CN202323072025.6U CN202323072025U CN220966036U CN 220966036 U CN220966036 U CN 220966036U CN 202323072025 U CN202323072025 U CN 202323072025U CN 220966036 U CN220966036 U CN 220966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area
end working
cultivation
fe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20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宪法
周东
崔华良
郭栋
韩红星
钟火娥
张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inhe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inhe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inhe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inhe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20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6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6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6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包括温室、养殖笼、食料投喂系统与升降装置;所述温室包括养殖区、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所述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分别设置在养殖区的两端;所述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三层以上竖直堆叠,并且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为两列或两列以上水平分布;所述食料投喂系统水平设置,食料投喂系统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后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后端工作区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自动化排粪、喂食、供水,减少人力损耗;及时清理粪便,避免产生诸多蚊蝇,减少外界各种传染病的进入,避免对养殖家禽健康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肉鸡养殖模式经历了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立体化笼养的变化。发展初期,主要以地面平养为主,90年代后期,网上平养开始出现。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两种养殖模式投资少、操作简单,但存在饲养密度小、发病率高、人工管理成本高、成活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近年来此两种模式逐渐被肉鸡养殖行业淘汰,立体化笼养模式取而代之。
立体化笼养是指采用3层及以上立体笼具饲养肉鸡的养殖模式。立体化笼养模式与平养模式相比,单位地面面积的饲养量增加数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但是,立体化笼养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排粪、喂食、供水等需要多人手看护、劳动强度过大;粪便一般难以时时清洁,会产生诸多蚊蝇等,同时带来各种传染,会对养殖家禽健康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包括温室、养殖笼、食料投喂系统与升降装置;所述温室包括养殖区、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所述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分别设置在养殖区的两端;所述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三层以上竖直堆叠,并且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为两列或两列以上水平分布;所述食料投喂系统水平设置,食料投喂系统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后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后端工作区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食料投喂系统包括料塔、输送装置、料管、料盘;所述输送装置将料塔内部的饲料经料管输送至料盘内部。
进一步,每层所述养殖笼均不使用同一食料投喂系统。
进一步,所述料盘设置在养殖笼的内部;所述料管上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料盘;在所述料盘内设置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料盘内的饲料不足时,输送装置将料塔内部的饲料经料管输送至料盘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管远离料塔的一端设置卸料阀。
进一步,所述料塔、输送装置均设置在前端工作区的内部;所述料管水平设置;所述料管的一端进入前端工作区与料塔、输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料管的中部穿过养殖笼与料盘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温室的内部设置排污系统;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后端工作区伸出温室之外。
进一步,所述排污系统包括纵向排污单元、横向排污单元与倾斜排污单元;所述纵向排污单元的一端设置在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穿过养殖笼后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横向排污单元设置在后端工作区内;所述横向排污单元、纵向排污单元在地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排污单元位于纵向排污单元朝向地面的方向上;所述倾斜排污单元的一端位于横向排污单元远离纵向排污单元的方向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伸出后端工作区。
进一步,所述纵向排污单元、横向排污单元均保持水平。
进一步,所述温室的内部水平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温室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自动化排粪、喂食、供水,减少人力损耗;及时清理粪便,避免产生诸多蚊蝇,减少外界各种传染病的进入,避免对养殖家禽健康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工作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后端工作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养殖笼;2、温室;3、食料投喂系统;4、排污系统;5、升降装置;6、供水系统;21、养殖区;22、前端工作区;23、后端工作区;31、料塔;32、输送装置;33、料管;34、料盘;35、第一驱动器;351、第一驱动介质;36、投料阀;37、第二驱动器;371、第二驱动介质;372、连杆;38、卸料阀;41、纵向排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笼养模式肉鸡全程离地饲养,与粪便无接触,实现了饮水、供料和环境控制的自动化,便于管理,显著提高了生产性能,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包括温室2、养殖笼1、食料投喂系统3、排污系统4与升降装置5;温室2包括养殖区21、前端工作区22与后端工作区23;前端工作区22与后端工作区23分别设置在养殖区21的两端;养殖笼1在养殖区21的内部呈三层以上竖直堆叠,并且养殖笼1在养殖区21的内部呈为两列或两列以上水平分布;食料投喂系统3水平设置,食料投喂系统3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22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1后进入后端工作区23;升降装置5设置在后端工作区23的内部;排污系统4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22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1、后端工作区23伸出温室2之外。
在养殖过程中,将商品肉鸡放入养殖笼1内,通过食料投喂系统3自动向养殖笼1内投料,并应用排污系统4排粪,避免产生诸多蚊蝇,减少外界各种传染病的进入,避免对养殖家禽健康造成危害。
优选的,养殖笼1在养殖区21的内部呈八层竖直堆叠,并且养殖笼1在养殖区21的内部呈为六列水平分布,具备一下效果:
1、属于国内首家进行商品肉鸡八层饲养,单栋单批饲养规模为114240只。
2、符合中国动物福利标准:每个小笼区面积不小于4㎡。
3、每年单位面积出栏体重达1吨。
4、育雏、育肥一体设计,在养殖区21内部育雏,然后在养殖区21内扩群,根据日龄逐步扩展到整个养殖区21,减少了转群操作,减少鸡群应激。
如图1-4所示,食料投喂系统3包括料塔31、输送装置32、料管33、料盘34;输送装置32将料塔31内部的饲料经料管33输送至料盘34内部。
料塔31、输送装置32均设置在前端工作区22的内部;料管33的一端进入前端工作区22与料塔31、输送装置32相连接,另一端进入后端工作区23;料管33的中部穿过养殖笼1与料盘34相连接。便能在前端工作区22统一管理整个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内部的饲料。为防止粪便污染料塔31,粪便于后端工作区23排出。
具体的,料管33水平设置;输送装置32将料塔31内部的饲料不断填入料管33的内部,便会不断推动饲料在料管33内部运动,到达料盘34内。
具体的,输送装置32为螺旋输送机。
每层养殖笼1均不使用同一食料投喂系统3。输送装置32水平输送饲料,无需设置竖直管路;无需竖直输送饲料,输送装置32在输送饲料的过程中无需抬升饲料,降低输送装置32的工作压力。
具体的,料盘34设置在养殖笼1的内部;料管33上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料盘34;在距离前端工作区最远的料盘34内设置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离前端工作区最远的料盘34内的饲料不足时,输送装置32将料塔31内部的饲料经料管33向此食料投喂系统3内部的所有料盘34内投放饲料。整体实现自动化喂食。
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还包括供水系统6,供水系统6与自来水管相连接,当鸡舍内缺水时,打开自来水管向鸡舍内供水。
如图1-4所示,排污系统4包括纵向排污单元41、横向排污单元与倾斜排污单元;纵向排污单元41的一端设置在前端工作区22内,另一端穿过养殖笼1后进入后端工作区23;横向排污单元设置在后端工作区23内;横向排污单元、纵向排污单元41在地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横向排污单元位于纵向排污单元41朝向地面的方向上;倾斜排污单元的一端位于横向排污单元远离纵向排污单元41的方向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伸出后端工作区23。
具体的,横向排污单元设置在后端工作区23的地面之下,使得所有纵向排污单元41均能将粪便运输至横向排污单元的顶部。
纵向排污单元41深入养殖笼1的内部,且位于养殖笼1的底部。养殖笼1内部肉鸡排泄时,粪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纵向排污单元41的顶部。开启纵向排污单元41,便能将纵向排污单元41顶部的粪便输送至位于后端工作区23的横向排污单元。开启横向排污单元,便能将纵向排污单元41输送来的粪便传输至倾斜排污单元。开启斜排排污单元,便能将横向排污单元输送来的粪便传输至温室2之外。
每层、每列养殖笼1均不使用同一纵向排污单元41。使得每层、每列养殖笼1能够单独进行排粪操作。
优选的,纵向排污单元41、横向排污单元均保持水平,以降低粪便倾撒的可能。
具体的,纵向排污单元41、横向排污单元、倾斜排污单元均为皮带式输送机。其中纵向排污单元41、横向排污单元水平设计,倾斜排污单元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小于2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室2的内部水平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温室2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以便于工作人员对顶部的养殖笼1进行操作。
在后端工作区23内部设置升降装置5,以便于出鸡。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输送装置32包括电机、减速器与推杆。减速器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推杆相连接。推杆伸出时将料塔31底部的饲料推入料管33内,推杆回缩时,位于料塔31内部的饲料在重力的驱使下落入料塔31底部,然后推杆再次伸出,再次将料塔31底部的饲料推入料管33内。推杆在电机的带动下做直线往复运动,便将料塔31内部的饲料不断的经料管33输送至料盘34内。
料盘34设置在养殖笼1的内部;料管33上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料盘34;在料盘34与料管33之间设置投料阀36,并在料盘34内设置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料盘34内的饲料不足时,对应的投料阀36打开,输送装置32将料塔31内部的饲料经料管33输送至缺少饲料的料盘34内。整体实现自动化喂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投料阀36在第一驱动器35的带动下开合。第一驱动器35通过第一驱动介质351与投料阀36相连接,第一驱动介质351远离第一驱动器35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后端工作区23的墙壁相连接。第一驱动器35的内部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器35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在前端工作区22内做水平直线往复运动。投料阀36的安装位置不同,且不同的投料阀36随着第一驱动器35同步运动。当第一驱动器35向远离后端工作区23的方向运动一单位距离时,与前端工作区22距离最近的投料阀36能够开启,而其他投料阀36未达到开启条件;当第一驱动器35向远离后端工作区23的方向运动两单位距离时,与前端工作区22距离最近的投料阀36关闭,与前端工作区22距离第二最近的投料阀36开启,其他投料阀36未达到开启条件。以此类推第一驱动器35运动不同距离时,便会打开不同的投料阀36,便能向不同的料盘34内投放饲料。当第一驱动器35向靠近后端工作区23的方向运动移动时,弹簧便会拉动第一驱动介质351向靠近后端工作区23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投料阀36反向运动。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料管33远离料塔31的一端设置卸料阀38。卸料阀38在第二驱动器37的调节下工作,第二驱动器37通过第二驱动介质371带动连杆372转动,从而带动卸料阀38开启或关闭。当需要开启卸料阀38时,则关闭所有投料阀36,并开启卸料阀38与输送装置32,将新的饲料不断输送至料管33内部,将料管33内残余的饲料不断的推至料管33远离输送装置32的一端,然后经卸料阀38排出,被排出的饲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排污系统4上,便能通过排污系统4将排出的饲料输送至温室2之外。
供水系统6包括储水罐与水槽,储水罐设置在前端工作区22,储水罐通过水阀与水槽相连,在水槽内部设置水位传感器,当水槽内部的水到达低位时,自动打开水阀,使储水罐向水槽供水,直至水槽内部的水到达高位,则关闭水阀,停止供水。
进一步的,在每个纵向排污单元41的内部均安装重量传感器,当纵向排污单元41顶部的粪便重量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开启对应的纵向排污单元41、横向排污单元、倾斜排污单元,将粪便排出温室2之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包括温室、养殖笼、食料投喂系统与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包括养殖区、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所述前端工作区与后端工作区分别设置在养殖区的两端;所述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三层以上竖直堆叠,并且养殖笼在养殖区的内部呈为两列或两列以上水平分布;所述食料投喂系统水平设置,食料投喂系统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后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后端工作区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料投喂系统包括料塔、输送装置、料管、料盘;所述输送装置将料塔内部的饲料经料管输送至料盘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养殖笼均不使用同一食料投喂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设置在养殖笼的内部;所述料管上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料盘;在所述料盘内设置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料盘内的饲料不足时,输送装置将料塔内部的饲料经料管输送至料盘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远离料塔的一端设置卸料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塔、输送装置均设置在前端工作区的内部;所述料管水平设置;所述料管的一端进入前端工作区与料塔、输送装置相连接,另一端进入后端工作区;
所述料管的中部穿过养殖笼与料盘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的内部设置排污系统;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位于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贯穿养殖笼、后端工作区伸出温室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包括纵向排污单元、横向排污单元与倾斜排污单元;所述纵向排污单元的一端设置在前端工作区内,另一端穿过养殖笼后进入后端工作区;所述横向排污单元设置在后端工作区内;所述横向排污单元、纵向排污单元在地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排污单元位于纵向排污单元朝向地面的方向上;所述倾斜排污单元的一端位于横向排污单元远离纵向排污单元的方向上,另一端倾斜向上并伸出后端工作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污单元、横向排污单元均保持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的内部水平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温室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两层。
CN202323072025.6U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Active CN220966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2025.6U CN220966036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2025.6U CN220966036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6036U true CN22096603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2025.6U Active CN220966036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6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2994B (zh) 一种功能齐全的福利养殖系统
CN111528104B (zh) 禽畜养殖装备、恒温供气系统以及禽畜恒温养殖方法
CN105638508A (zh) 一种单元化组合装配型蛋鸡福利养殖笼具
CN205756429U (zh) 一种林下散养用鸡舍
CN210445309U (zh) 一种新型蛋鸡养殖用的框架结构
CN109430163B (zh) 一种散养鸡的方法
CN11409768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青蟹育种养殖装置
CN113678753B (zh) 一种蛋鸡养殖场及养殖方法
CN220966036U (zh) 一种商品肉鸡多层立体养殖设备
CN202603375U (zh) 家禽叠层饲养实验装置
CN209914751U (zh) 一种蛋鸡投料设备
CN107821272B (zh) 一种多层循环式结构的水生物饲养装置
RU2154939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кролик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3100114B (zh) 一种家禽健康养殖用智慧控制系统
CN115281115A (zh) 一种鸡、粪一体化智能出鸡系统
RU166027U1 (ru) Модульная птицеферма
CN209995168U (zh) 一种异色瓢虫人工饲养装置
CN208338624U (zh) 一种蛋鸭养殖装置
CN115486386B (zh) 层叠式蛋鸡自动化饲养设备及集蛋器
CN110999811A (zh) 一种多功能种鸡笼
CN212464531U (zh) 一种蛋鸭离地网上平养饲养舍
CN218550965U (zh) 一种种鸡育种的个体笼
CN209572812U (zh) 蛋鸭养殖笼构造
CN215454700U (zh) 一种智能家畜喂食监管设备
CN220441604U (zh) 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