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5428U - 一种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5428U
CN220965428U CN202321762934.XU CN202321762934U CN220965428U CN 220965428 U CN220965428 U CN 220965428U CN 202321762934 U CN202321762934 U CN 202321762934U CN 220965428 U CN220965428 U CN 220965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ed
rotating shaft
radiator
co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629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629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5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5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5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上述散热装置用于为待散热器件散热,包括散热器和联动机构,散热器朝向待散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待散热器件具有夹角,散热器连接于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待散热器件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驱动散热器绕旋转轴转动;在待散热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待散热器件与导热层接触,第一方向与旋转轴垂直,旋转轴平行于导热层。本申请的散热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散热器与待散热器件的相对位置,使待散热器件在插拔过程中与散热器无接触,减少待散热器件与导热层磕碰或摩擦,导致导热层破损,影响导热层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光模块的散热主要依靠散热器对其进行散热。由于散热器和光模块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能完全贴合,导致接触热阻增加,会使散热效果变差。因此,通常会在散热器及光模块之间设置导热垫。导热垫能够降低上述接触热阻。光模块插拔连接于光笼子,由于导热垫较薄,在拔插过程中光模块会磕碰散热器上预先贴好的导热垫,导致导热垫破损,使散热效果变差,进而影响光模块的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以解决光模块在插拔过程中,导热材料容易磨损,影响光模块性能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待散热器件散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联动机构,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待散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待散热器件具有夹角,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待散热器件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驱动所述散热器绕所述旋转轴转动;在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导热层接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旋转轴垂直,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所述导热层。
本申请的散热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散热器与待散热器件的相对位置,使待散热器件在插拔过程中与散热器无接触,减少待散热器件与设置于散热器的导热层磕碰或摩擦,导致导热层破损、掉屑,影响导热层的散热效果进而影响待散热器件工作的稳定性的问题。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支撑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待散热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框内,所述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框。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导杆,所述散热器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杆。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导杆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所述旋转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框相抵,在所述待散热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导杆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孔,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杆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导杆的端部相抵,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支撑框。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框包括卡槽,所述散热器具有卡块,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待散热器件。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待散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待散热器件和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待散热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凸台相抵。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导热层,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待散热器件和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待散热器件在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限位板相抵。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支撑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支撑框。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具有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凸台;所述支撑框具有避让所述导热凸台的开孔,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热凸台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待散热器件导热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散热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散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散热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散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散热器;2-旋转轴;100-待散热器件;10-导热层;A-第一位置;B-第二位置;M-第一方向;3-支撑框;31-顶壁;32-第一侧壁;33-开口;11-凸台;4-支架;41-导杆;42-固定部;43-安装部;121-安装孔;5-复位件;34-卡槽;12-卡块;341-卡接件;6-第一弹性件;7-限位板;13-散热翅片;14-导热凸台;3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减少光模块在插拔过程中,导热材料容易被磨损,影响散热效果进而影响光模块性能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对应用场景进行介绍。随着5G通信网络和大容量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通信带宽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光模块作为光电信号转换媒介,对其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光模块功耗急剧上升,其热可靠性成为了影响高速率传输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光模块散热主要依靠散热器进行散热。光模块可拆卸的设置于光笼子中,散热器设置于光笼子顶部。光模块与散热器接触连接。由于直接接触,光模块和散热器的接触面不能完全贴合,光模块与散热器的接触热阻会增加,导致散热效果变差。因此会在光模块与散热器之间添加导热层,以提高贴合效果,从而降低接触热阻。导热层可以由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可以预先涂覆于散热器形成导热层。由于光模块是插接于光笼子中,在插拔过程中,导热材料会因为光模块与散热器相互碰撞或摩擦而破损,影响散热效果,进而影响光模块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能够解决光模块在插拔于光笼子的过程中,导热材料容易破损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待散热器件100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1和联动机构,散热器1朝向待散热器件100的一侧设有导热层10。散热器1连接于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轴2。待散热器件100沿第一方向M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滑动时,驱动散热器1绕旋转轴2转动。在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一位置A时,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具有夹角α。在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二位置B时,待散热器件100与导热层10接触。其中,上述第一方向M与旋转轴2垂直,旋转轴2平行于导热层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待散热器件100具体可以为光模块。在待散热器件100的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待散热器件100沿第一方向M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一位置A到第二位置B为待散热器件100的安装过程,由第二位置B到第一位置A为待散热器件100的拆卸过程。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待散热器件100驱动散热器1绕旋转轴2转动,从而改变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具体的,在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一位置A滑动至第二位置B的过程中,散热器1逐渐靠近待散热器件100,夹角α的角度逐渐减小。当待散热器件100滑动至第二位置B时,夹角α的角度为0°,此时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接触,实现待散热器件100与散热器1的导热连接。相反的,在拆卸过程中,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二位置B滑动至第一位置A的过程中,联动机构使散热器1逐渐远离待散热器件100,夹角α的角度逐渐增大。本申请的散热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散热器1与待散热器件100的相对位置,使待散热器件100在插拔过程中与散热器1无接触,减少待散热器件100与设置于散热器1的导热层10磕碰或摩擦,导致导热层10破损、掉屑,影响导热层10的散热效果进而影响待散热器件100工作的稳定性的问题。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爆炸图,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支撑框3,支撑框3用于容纳待散热器件100。沿第一方向M待散热器件100滑动安装于支撑框3内,旋转轴2安装于支撑框3。具体的,上述支撑框3可以为光笼子,光模块可插拔的连接于光笼子。上述支撑框3为方形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壁31、第一侧壁32、底壁(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侧壁(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顶壁31与底壁相对设置。支撑框3具有开口33,开口33位于支撑框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开口33所在支撑框3的一端视为支撑框的前端,支撑框3远离开口的一端视为支撑框3的后端。上述旋转轴2安装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并且位于支撑框的后端,也就是说,旋转轴2安装于支撑框3远离开口的一端。上述第一位置A靠近开口33,第二位置B靠近旋转轴2。待散热器件100由开口33插入支撑框3,并逐渐靠近旋转轴2。
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器1朝向待散热器件100的一侧设有凸台11,凸台11位于待散热器件100和旋转轴2之间,具体可以位于散热器1靠近旋转轴2的一端。在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一位置A时,待散热器件100与凸台11接触。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一位置A逐渐滑动至第二位置B时,与上述凸台11保持相抵的状态。由此,待散热器件100对凸台11产生压力和摩擦力,从而使凸台11带动散热器1移动。
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散热器1包括本体和散热翅片13,散热翅片13设置于本体远离支撑框3的一侧,本体朝向支撑框的一侧具有导热凸台14,导热层10设置于导热凸台14。沿旋转轴2的轴向方向看去,散热器为T形。支撑框3具有避让导热凸台14的开孔,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二位置B时,导热凸台14穿过开孔35,使散热器1与待散热器件100导热连接。
下面对联动机构的一种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支架4,支架4具体可以为扭簧。支架4包括导杆41、固定部42和安装部43,安装部43位于导杆41和固定部42之间。上述安装部43指的是扭簧的簧圈,导杆41和固定部42分别为扭簧的两个受力端。在具体安装上述支架4时,将安装部43套设于旋转轴2,并且使固定部42与支撑框3的顶壁31相抵,以使固定部42和安装部43相对于导杆41位置固定。散热器1安装于导杆41。具体的,上述散热器1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具有一定长度,并且沿散热器1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杆41插入安装孔121中,在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一位置A滑动到第二位置B的过程中,待散热器件100驱动散热器1逐渐靠近待散热器件100,使导杆41绕旋转轴2转动被向下压,此时导杆41具有回弹的势能。当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二位置B滑动到第一位置A时,散热器1被释放,导杆41回弹并驱动散热器1回到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为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一位置A时,散热器1所在的位置。在初始位置时散热器1的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具有锐角夹角α。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联动机构还包括复位件5,复位件5设置于安装孔121内,导杆41插入安装孔121,散热器1滑动安装于导杆41,能够沿导杆41的延伸方向滑动。复位件5与导杆41的端部相抵。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复位件5可以为弹簧,在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一位置A滑动到第二位置B驱动散热器1移动时,散热器1除了绕旋转轴2转动,同时还能沿导杆41的延伸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散热器1逐渐靠近待散热器件100的同时,还逐渐靠近旋转轴2。在这个过程中复位件5被压缩,具有展开的势能。在拆卸待散热器件100的过程中,当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二位置B滑动至第一位置A时,散热器1被释放,同时复位件5也被释放,复位件5驱动散热器1远离旋转轴2,便于拆卸散热器。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散热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散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散热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散热装置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2、图3和图4,为了使与待散热器件100贴合的较紧密,使得导热效果较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框3还可以包括卡槽34,散热器1具有卡块12。在待散热器件100由第一位置A逐渐向第二位置B滑动的过程中,散热器1的卡块12逐渐滑入卡槽34。具体的,在制备上述卡槽34时可以将L形的卡接件341焊接于支撑框3顶部背离待散热器件的一侧,卡接件34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与支撑框3的顶壁平行。卡接件341与支撑框3之间的空隙形成卡槽。散热器1的侧壁具有卡块12。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二位置B时,待散热器件100驱动散热器1移动使卡块12卡接于上述卡槽34内。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爆炸图。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散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卡紧件30,卡紧件安装于支撑框3顶部,上述卡槽34设置于卡紧件30。该卡紧件30类似于一个罩子,罩设于支撑框3外部。L形的卡接件341焊接于卡紧件30顶部背离支撑框3的一侧,卡接件34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与支撑框3的顶壁平行。卡接件341与支撑框3之间的空隙形成卡槽34。
请继续参考图3、图4或图5,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卡槽34内设有第一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6驱动散热器1靠近待散热器件。具体的,在卡槽34的顶部朝向散热器1的一侧设置第一弹性件6,该第一弹性件6可以为弹片。卡块12位于卡槽34中时,卡块位于第一弹性件6和支撑框3的顶壁31之间。第一弹性件6将卡块下压,使得散热器1与待散热器件100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导热效果得到提升。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卡槽34可以对称设置于支撑框3或卡紧件30的两侧,卡块12也对称设置于散热器1的两侧,提高散热器1与支撑框3或散热器1与卡紧件30装配的可靠性。
下面对联动机构的另一种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和待散热器件的装配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联动机构还包括限位板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7代替了上述的支架4和凸台11。具体的,上述限位板7安装于散热器1朝向待散热器件100的一侧且靠近旋转轴2,限位板7的安装位置可以与上述凸台11的位置相同。在安装时,限位板7垂直于导热层(图中未示出),且与旋转轴2连接,限位板7位于待散热器件100和旋转轴2之间。限位板7相对于上述凸台11的向待散热器件100延伸的长度较长,待散热器件100位于第一位置A时,与导热层具有夹角(图中未示出),同时还与限位板7具有夹角β,待散热器件100与限位板7的下边缘相抵。待散热器件100在由第一位置A向第二位置B滑动时,使散热器1绕旋转轴2转动,使得导热层与待散热器件的夹角α逐渐减小为0°,同时限位板与待散热器件的夹角β也逐渐减小为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拔出待散热器件100时,方便拆除散热器1。在散热器1和支撑框3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弹性件9,第二弹性件9具体可以为弹簧或弹片。在散热器1被释放时,第二弹性件9驱动散热器1远离支撑框3,使散热器1回到初始状态。
请继续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待散热器件100和上述散热装置。上述电子设备为通信设备,具体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等。上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1和联动机构,散热器1朝向待散热器件100的一侧设有导热层10,上述待散热器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框3中。在初始位置,散热器1与待散热器件100具有夹角α,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无接触。在待散热器件沿第一方向M由第一位置A滑动至第二位置B的过程中,夹角α逐渐减小为0°,导热层10与待散热器件100接触实现散热器1与待散热器件100的导热连接。在待散热器件沿第一方向M由第二位置B滑动至第一位置A的过程中,夹角α逐渐增大,导热层10远离待散热器件100。上述散热装置减少了待散热器件100在插拔过程中与导热层10磕碰或摩擦使其受损的情况。本申请的电子设备,提高了待散热器件100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为待散热器件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和联动机构,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待散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待散热器件具有夹角,所述散热器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和支撑框,沿第一方向所述待散热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框内,所述支撑框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支撑框的一端,所述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所述待散热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驱动所述散热器绕所述旋转轴转动;在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导热层接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旋转轴垂直,所述旋转轴平行于所述导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导杆,所述散热器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导杆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所述旋转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框相抵,在所述待散热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导杆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散热器具有安装孔,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杆插入所述安装孔,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导杆的端部相抵,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支撑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卡槽,所述散热器具有卡块,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待散热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待散热器件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待散热器件和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待散热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凸台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且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导热层,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待散热器件和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待散热器件在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时,所述待散热器件与所述限位板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支撑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驱动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支撑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凸台;所述支撑框具有避让所述导热凸台的开孔,所述待散热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热凸台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待散热器件导热连接。
CN202321762934.X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散热装置 Active CN220965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2934.XU CN220965428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2934.XU CN220965428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5428U true CN220965428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62934.XU Active CN220965428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5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7972B2 (en) Connector with a heat sink
US10310198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between heatsinks and optical transducers within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11202391B2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conducting heat from a detachable module to a cas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JP2019168214A (ja) 熱交換構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伝熱システム
CN220965428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2623869U (zh) 一种可抽拉式计算机硬盘盒
CN210641004U (zh) 一种安防交换机的支撑结构
CN21243368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计算机硬盘扩展架
CN21671901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超融合架构管控一体机
CN214099165U (zh) 一种互联网信息储存装置
CN22004082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3638745U (zh) 一种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装置
CN220674251U (zh) 一种转接板散热模组
CN220087321U (zh) 一种具有接口保护功能的交换机
CN216252818U (zh) 一种新型路由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CN219759204U (zh) 一种硬盘盒散热机构
CN216123170U (zh) 一种智能中控主机
CN214606642U (zh) 一种面板式打印机
CN219320744U (zh) 一种云计算主机的散热机构
CN219016919U (zh)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CN2130946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尘型通信微基站
CN214396598U (zh) 一种计算机通信用的定位设备及其安装装置和减震装置
CN212628978U (zh) 镶嵌式散热机构以及镶嵌式散热器
CN201135008Y (zh) 可变换定位的散热模组
CN218006285U (zh) 一种交换机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