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3158U -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3158U
CN220963158U CN202322625910.6U CN202322625910U CN220963158U CN 220963158 U CN220963158 U CN 220963158U CN 202322625910 U CN202322625910 U CN 202322625910U CN 220963158 U CN220963158 U CN 220963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contact
leading
reed
o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59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黄友权
杨开心
陈松生
王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59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3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3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3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辅助触头组件包括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辅助动簧片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其中,辅助静触点引出端为弯折结构,使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之间被配置为能够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利用一组辅助动簧片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就能实现两种模式的应用,节省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包括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继电器实质为一种利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自动开关”,以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是一种具有处理高功率的能力的继电器,在高压、大电流等苛刻条件下仍具有常规继电器所无法比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利用辅助触点监测、记录继电器主触点闭合、断开状态,以达到继电器使用可靠性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辅助触点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制作困难,接触应力大,影响车载继电器的可靠性,甚至会在汽车行驶过程继电器失效而造成重大事故,且继电器寿命周期短,频繁更换继电器会影响用户体验。同时,无法实现常开型和常闭型需要单独设置,难以实现两种模式的灵活转换,生产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实现常开和常闭两种模式的灵活转换,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触头组件,包括:
辅助静触点引出端;
辅助动簧片,所述辅助动簧片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其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为弯折结构,使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和所述辅助动簧片之间被配置为能够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第一方向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辅助动簧片相对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运动的方向。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接触时具有接触力,所述接触力的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辅助动簧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为点面接触。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所述辅助动簧片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弧面,所述接触弧面能够与所述辅助动簧片相接触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滑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还包括: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所述折弯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弯折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所述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接触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有辅助动触点,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对应所述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开静触点;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有辅助动触点,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对应所述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闭静触点;
其中,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之间被配置为能够相互切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或,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沿第二方向并远离所述辅助动簧片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辅助动簧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辅助动簧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和/或,
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辅助动簧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折弯部为分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引出针,所述折弯部为片式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辅助动簧片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内;和/或,
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端背离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的外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两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呈对角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的辅助触头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轭铁板和推动组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轭铁板上,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穿设于所述轭铁板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轭铁板运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动簧片和所述推动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触头组件及继电器,将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为弯折结构,并通过辅助动簧片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之间可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利用一组辅助动簧片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就能实现两种模式的应用,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其中: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推动组件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推动组件动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图4在B-B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接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的是图8在C-C处的剖视图;
图1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推动组件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中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接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对应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对应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对应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对应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继电器中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继电器中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继电器中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继电器中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对应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对应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2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中常开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对应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对应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2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继电器中常闭型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触头组件5,适用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如图1-图11所示,该辅助触头组件5包括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动簧片52,辅助动簧片52用于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接触或分离。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为弯折结构,使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被配置为能够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触头组件5,将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为弯折结构,并通过辅助动簧片52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可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利用一组辅助动簧片52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就能实现两种模式的应用,节省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辅助触头组件5可以只具有常开型结构,或者辅助触头组件5只具有常闭式结构,或者辅助触头组件5可同时具有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动簧片52的外形类似长条形结构,定义辅助动簧片52相对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运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用D1标识,辅助动簧片52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用D2标识,辅助动簧片52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用D3标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只是代表空间方向,并没有实质意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包括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一接触部5115,辅助动簧片52包括第二固定部523和第二接触部524,第二接触部524用于与第一接触部5115接触或分离,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接触部524沿第一方向排布。
第一固定部5111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接触部524沿第一方向并呈上下方向排布,但是并非是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接触部524相接触,而是由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为弯折结构,使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能够相接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上设有多个触点,还可以一个接触部上设多个触点和另一个接触部配合,形成辅助多触点结构,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11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即,第一固定部5111实质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针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在接触时具有接触力,接触力的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其中,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之间的接触力可以分解为第一方向的分力F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方向的分力F2,减少辅助动簧片52的受力,避免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接触部524出现破损或磨损严重导致失效的情况,提高辅助动簧片52的寿命及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5115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使接触力的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由于第一固定部511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如果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一接触部5115共线,则第一接触部5115和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接触部524之间为点接触,接触力垂直集中于第二接触部524,容易造成接触损坏。第一接触部5115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一接触部5115不是共线,而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使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之间存在夹角,接触力可以分解为第一方向的分力F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方向的分力F2,减少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接触部524出现破损或磨损的情况,提高辅助动簧片52的寿命及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524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使接触力的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换而言之,第二接触部524并不是沿标准的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接触部524相对于第二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相接触。
其中,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向靠近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方向折弯,形成辅助动触点。采用这种方式,提高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接触可靠性,同时,还减少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动触点组装的环节,节省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之间为点接触。在点接触时,接触力与第一方向相交,接触力可以分解为第一方向的分力F1和与第一方向垂直方向的分力F2,减少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接触部524出现破损或磨损的情况,进一步提高辅助动簧片52的寿命及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1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还包括折弯部5112,折弯部5112设置于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一接触部5115之间,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呈夹角设置,形成弯折结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形成夹角,使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整体为弯折结构,并不是指折弯部5112自身具有一定弯折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具体为锐角,此时折弯部5112远离第一固定部5111的一端为自由端,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连接处和自由端之间的区域为辅助动簧片52提供充足的接触位置。
如果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为针形结构,当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刚接触到超行程过程中,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对辅助动簧片52施加的作用力为沿第一方向的垂直作用力,辅助动簧片52为单点受力,即只有在辅助动簧片52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相对应的位置局部受力,在继电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辅助动簧片52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在该位置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触部5115朝向辅助动簧片52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弧面5110(如图6所示),接触弧面5110能够与辅助动簧片52相接触并能够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滑动。
具体地,接触弧面5110为弧形结构,接触弧面5110为与辅助动簧片52的接触位置,接触弧面5110对辅助动簧片52施加的作用力不是沿第一方向的垂直作用力,而是与接触弧面5110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切线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该作用力F可以分成呈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作用力F1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作用力F2,由于第二作用力F2为水平方向的分力,减少沿垂直方向的分力第一作用力F1,从而有效降低辅助动簧片52受到的压力,提高辅助动簧片52的使用寿命。
另外,接触弧面5110能够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滑动,折弯部5112在接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滑行轨迹,即随着推动组件4运动,辅助动簧片52和折弯部5112之间的接触位置不断滑移形成线型轨迹,接触弧面5110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位置并不是同一个位置,减少辅助动簧片52单点受力和持续受力情况,使辅助动簧片52的受力位置分散,减少辅助动簧片52的破损失效,延长辅助动簧片52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11所示,第一固定部5111和折弯部5112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将第一固定部5111远离轭铁板6的一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5111进行弯折,形成弯折部,制造工艺简单,节省零件组装的环节,生产成本比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包括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辅助动簧片52设置有辅助动触点,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对应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开静触点。
其中,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形成辅助常开触点组,当推动组件等动作部件未动作或处于复位状态时,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当推动组件4等动作部件动作时,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相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包括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辅助动簧片52设置有辅助动触点,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对应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闭静触点。
其中,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形成辅助常闭触点组,当推动组件4未动作或处于复位状态时,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处于接触状态;当推动组件4动作时,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相分离。
当然,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动触点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开静触点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另外,本实施例对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的具体接触形式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的接触或分离,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之间被配置为能够相互切换。
当辅助触头组件5需要从常开型结构切换至常闭式结构时,只需要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转换至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即可;当辅助触头组件5需要从常闭型结构切换至常开式结构时,只需要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转换至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切换过程自由灵活,模式切换的生产成本比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折弯部5112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并远离第一固定部5111的一侧,形成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换而言之,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折弯部5112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一固定部5111的一侧,形成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换而言之,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的下方。
当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向上运动,辅助动簧片52逐渐靠近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使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相接触。随着辅助动簧片52逐渐远离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使辅第一接触部5115和第二接触部524分离。
因此,可通过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实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之间的切换。例如,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沿第一方向的高度降低,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升高,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折弯部5112沿第二方向并朝向第二固定部523的弯折形成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换而言之,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朝向辅助动簧片52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折弯部5112沿第二方向并远离辅助动簧片52弯折,形成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换而言之,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背离辅助动簧片52设置。
因此,可通过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折弯方向,实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之间的切换。例如,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从朝向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变成背离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从背离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变成朝向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折弯方向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设计进行自动检验防错,防止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混料,具有一定防错功能。
另外,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采用同一个模具生产制造,节省模具开发的成本,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的朝向可以在安装装配时调整旋转角度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11所示,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因此,可通过调节第一固定部5111相对于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距离,实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之间的切换。例如,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向靠近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第一固定部5111向远离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辅助动簧片52沿辅助动簧片52长度方向的边缘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换而言之,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外侧,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边缘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一固定部5111起到避让的作用,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的底部能够与辅助动簧片52可靠接触。
如图8-图11所示,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辅助动簧片52沿辅助动簧片52长度方向的边缘和第二固定部5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换而言之,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第一固定部511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两个外侧边缘之间,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固定部5111和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边缘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的顶部能够与辅助动簧片52可靠接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的辅助触头组件5。
如图2、图12-图15所示,该继电器还包括轭铁板6、推动组件4,推动组件4穿设于轭铁板6并能够相对于轭铁板6运动,辅助触头组件5的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轭铁板6上,辅助触头组件5的辅助动簧片52设置于推动组件4。
本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由于轭铁板6为继电器固定部分,将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装配在轭铁板6上,则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位置相对固定。推动组件4为继电器的活动部分,将辅助动簧片52装配在推动组件4,在推动组件4的带动下,辅助动簧片52运动,辅助动簧片52可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进行相对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辅助动簧片5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521,推动组件4穿设于通孔521并能够相对于通孔521沿第一方向运动,通孔521实现对推动组件4的避让。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动簧片52和推动组件4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辅助动簧片52设置有多个工艺孔522,多个工艺孔522设置于通孔521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辅助动簧片52和推动组件4之间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利用工艺孔522,提高辅助动簧片52和推动组件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9所示,辅助触头组件5还包括绝缘件512和连接件513,绝缘件512设置于轭铁板6内,第一固定部5111穿设于绝缘件512,连接件513设置于轭铁板6内并设置于绝缘件512和轭铁板6之间。
其中,绝缘件512具体为玻璃,绝缘件512起到轭铁板6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隔离的作用,避免金属材质的轭铁板6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出现导电的情况,保证轭铁板6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之间的绝缘效果。连接件513具体为过渡铜片,连接件513设置于绝缘件512和轭铁板6之间,连接件513起到轭铁板6和绝缘件512中间连接的作用。
采用这种结构,具有结构零件简化,成型简单,零件成本低的优势,且还能有效利用轭铁板6厚度空间,实现高度最小占用,有利于继电器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2-图15所示,该继电器还包括接触组件2,接触组件2包括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推动组件4带动主动簧片22运动,使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接触或分离;其中,辅助触头组件5用于监测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的接触或分离。
当主动簧片22和一对主静触点引出端21相接触时,实现电流从一个主静触点引出端21流入,经过主动簧片22后从另一个主静触点引出端21流出,从而实现连通负载。由于推动组件4可同时驱动主动簧片22和辅助动簧片52运动,辅助触头组件5可实现主触点监测功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主动簧片22相对于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运动方向和辅助动簧片52相对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运动方向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动簧片22相对于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运动方向和辅助动簧片52相对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运动方向还可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其中,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可以直接接触或分离,还可以在主动簧片22朝向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触点,在主静触点引出端21朝向主动簧片22的一侧设置有主静触点,主动触点和主静触点相互接触或分离,主动触点和主静触点形成主触点组。
当然,主动簧片22和主动触点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主静触点引出端21和主静触点可以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另外,本实施例对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的具体接触形式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的接触或分离,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辅助触头组件5的状态与接触组件2的状态相同或不同,例如,主动触点和主静触点断开,处于主触点分离状态,则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断开,处于辅助常开触点分离状态,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接触,处于辅助常闭触点接触状态;主动触点和主静触点闭合,处于主触点接触状态,则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闭合,处于辅助触点接触状态,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分离,处于辅助常闭触点分离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2-图15所示,该继电器还包括接触容器1,接触容器1包括绝缘罩11和框片12,主静触点引出端21至少部分伸入绝缘罩11内,绝缘罩11通过框片12与轭铁板6相连接,绝缘罩11与轭铁板6围成一个接触腔室,接触腔室为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接触提供绝缘环境。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辅助触头组件5的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还可设置于绝缘罩11的内壁上。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第一接触部5115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并背离轭铁板6的一侧,和/或,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背离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固定部523设置;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第一接触部5115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并朝向轭铁板6的一侧,和/或,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折弯部5112朝向辅助动簧片52的第二固定部523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2-图15所示,继电器还包括抗短路组件3,抗短路组件3设置于主动簧片22沿主静触点引出端21轴向方向的至少上侧,并在主动簧片22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抗短路组件3用于抵抗主动簧片22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的电动斥力。
其中,抗短路组件3实质设置于主动簧片2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以将主动簧片22夹设于抗短路组件3内部,相当于在主动簧片22处增加短路环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磁屏蔽主动簧片22产生的部分磁场。在主动簧片22出现故障大电流时,抗短路组件3能够形成导磁回路并产生吸力,该吸力并可以抵抗主动簧片22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避免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出现相互脱开而导致拉弧爆炸的情况,保证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接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2、图12-图15所示,抗短路组件3包括上导磁体31、下导磁体32,上导磁体31设置于主动簧片22靠近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一侧,下导磁体32设置于主动簧片22远离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一侧,导磁回路形成于上导磁体31和下导磁体32之间,以在主动簧片22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用于抵抗主动簧片22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的电动斥力。其中,上导磁体31和下导磁体32可以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作而成。
下导磁体32固定于主动簧片22的主动簧片22的下方,下导磁体32可以和主动簧片22一起向靠近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方向移动,使上导磁体31和下导磁体32之间能够形成导磁回路,在主动簧片22出现故障大电流时,由于上导磁体31位于主动簧片22的上方,下导磁体32位于主动簧片22的下方,相当于主动簧片22夹设于上导磁体31和下导磁体32两个磁铁之间,当上导磁体31对下导磁体32产生吸力,该吸力用于抵抗主动簧片22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避免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出现相互脱开而导致拉弧爆炸的情况,保证主动簧片22和主静触点引出端21接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上导磁体31可为一字型结构,上导磁体31对应设置于主动簧片22的两个动触点之间的位置,上导磁体31可沿主动簧片22的宽度方向延伸,用于上导磁体31和下导磁体32的匹配和对应。下导磁体32为U形结构,下导磁体32的开口朝向主动簧片22设置,使下导磁体32的两个侧臂向上导磁体31的方向延伸,从而下导磁体32的两个侧臂能够分别与上导磁体31的两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接触,以在主动簧片22上沿其宽度形成一个环绕的导磁环。由于主动簧片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动触点,沿主动簧片22宽度方向形成的环绕导磁环不会出现干涉,在主动簧片22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动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电磁吸力,以抵抗主动簧片22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2-图15所示,推动组件4包括推动杆411、底座412、弹性件43和U型支架42。底座412和推动杆411的上部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形成推杆单元41,U型支架42的底部和底座412固定连接,U型支架42与底座412围成一个框架结构,主动簧片22和弹性件43安装在U型支架42与底座412围成的框架结构内,弹性件43的一端与底座412抵接,另一端与主动簧片22抵接,弹性件43能够提供弹性力,使得主动簧片22具有远离底座412而靠近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电器还包括电磁铁单元44,电磁铁单元44设置在轭铁板6背离绝缘罩11的一侧。推杆单元41与电磁铁单元44驱动连接,推杆单元41可移动地设置在电磁铁单元44内并穿过轭铁板6的过孔与主动簧片22连接。当电磁铁单元44通电后,能够驱动推杆单元41移动,进而带动主动簧片22移动,以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接触或分离。
电磁铁单元44包括线圈架(图中未示出)、线圈(图中未示出)、静铁芯444和动铁芯443。线圈架呈中空筒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形成。金属罩45穿设在线圈架内,线圈环绕线圈架。静铁芯444固定设置在金属罩45内,且部分静铁芯444伸入过孔。静铁芯444具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与过孔的位置对应设置,用于供推杆单元41穿设其中。动铁芯443可移动地设置在金属罩45内,且与静铁芯444相对设置,动铁芯443连接推杆单元41,用于当线圈通电时,被静铁芯444吸引。动铁芯443与推杆单元41可以采用螺接、铆接、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线圈通电时,动铁芯443向上运动,动铁芯443带动推杆单元41向上移动,在推杆单元41的推动作用下,主动簧片22的主动触点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的主静触点相接触,辅助动簧片52的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辅助常开静触点相接触,辅助动簧片52的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辅助常闭静触点相分离。
当线圈断开电流时,动铁芯443则带动推杆单元41向下移动,使主动簧片22的动触点与主静触点引出端21相分离,辅助动簧片52的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辅助常开静触点相分离,辅助动簧片52的辅助动触点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辅助常闭静触点相接触。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的辅助触头组件5,辅助触头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具有折弯部5112的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通过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位置,以实现辅助触头组件5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触头组件5的安装方法,无需对辅助动簧片52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要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位置,就能实现辅助触头组件5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安装工艺简单,降低原始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一方向的高度、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沿辅助动簧片52长度方向的距离及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折弯方向中至少一个。
具体地,通过调节折弯部5112沿第一方向的高度、调节折弯部5112沿第二方向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位置,实现折弯部511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直线自由度的位置调节;通过调节第一固定部5111相对于轭铁板6的旋转角度,用于调节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的折弯方向,从而实现折弯部5112在旋转自由度的位置调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仅在于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
如图16-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如图16所示,当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时,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平行设置,整个折弯部5112都能与辅助动簧片52相接触,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且可以有效降低辅助动簧片52受到的压力;如图17所示,当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折弯部5112相对于辅助动簧片52朝上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辅助簧片受到的压力,提高辅助动簧片52使用寿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辅助簧片受到的受力减小,会影响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簧片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折弯部5112和第一固定部5111之间的夹角,以达到调节折弯部5112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相对角度的目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仅在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和布局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的周围,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分别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动簧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和/或,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的周围,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两侧。
例如: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如图18所示,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为四个,辅助动簧片52沿第二方向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辅助动簧片52沿第三方向的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四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环设于辅助动簧片52的周围,且四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具体可分别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的四角位置处。
将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即由单辅助触点接触增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辅助触点接触,防止辅助动簧片52窜动导致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不能相互接触,而导致辅助触头组件5失效,进一步提高辅助触头组件5接触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还可呈对角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的周围。
根据结构需求,将多个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调整至辅助动簧片52的对角放置,即使辅助触头组件5为单边倾斜结构,也可保证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和辅助动簧片52的接触可靠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仅在于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具体结构不同。
如图20-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的第一固定部5111为引出针5113,折弯部5112为片式结构。
其中,引出针5113设置于轭铁板6,片式结构的折弯部5112具体为辅助静簧片5114,辅助静簧片5114连接于引出针5113,辅助静簧片5114与辅助动簧片52接触或分离。利用引出针5113和辅助静簧片5114的组合结构,提高辅助静触点引出端51装配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5111和折弯部5112为分体式结构。
由于引出针5113和辅助静簧片5114的功能存在差异,将引出针5113和辅助静簧片5114为分体式结构,引出针5113可以选择结构强度好的材料制成,辅助静簧片5114可选择更加适合触点的耐磨材料制成,引出针5113和辅助静簧片5114可各自选取所需的材料制成,提高静触点引出端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图22所示,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折弯部5112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辅助动簧片52设置,辅助动簧片52至少部分设置于U形结构内;和/或,如图23-图25所示,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辅助静簧片5114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开口端背离辅助动簧片52设置,辅助动簧片52设置于U形结构的外部。
因此,可通过调节辅助静簧片5114的开口方向,实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和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之间的切换。例如,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中辅助静簧片5114的开口端从朝向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变成背离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将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中辅助静簧片5114的开口端从背离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转变成朝向第二固定部523中心轴线的方向,就能得到至少部分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图22所示,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辅助静簧片5114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部分设置于辅助静簧片5114的内壁。
由于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中辅助静簧片5114的开口端朝向推动组件4的中心轴线,辅助动簧片52可伸入辅助静簧片5114的内部,此时辅助静簧片5114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部分设置于辅助静簧片5114的内壁,增加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簧片511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图25所示,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511的辅助静簧片5114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部分设置于辅助静簧片5114的内部的外壁。
由于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510的辅助静簧片5114设置于辅助动簧片52的外部,将辅助静簧片5114和辅助动簧片52之间的接触部分设置于辅助静簧片5114的外壁,增加辅助动簧片52和辅助静簧片5114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图25所示,辅助触头组件5还包括安装座514,轭铁板6设置朝向辅助动簧片5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座514设置于安装槽内,引出针5113穿设于安装座514。
其中,轭铁板6的安装槽为安装座514提供容纳和安装位置,引出针5113穿设于安装座514,安装座514实现对引出针5113的固定,从而保证静触点引出端的固定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514采用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实现引出针5113和轭铁板6之间的隔离,避免金属材质的轭铁板6和引出针5113之间出现导电的情况。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辅助触头组件仅仅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说明书中描述的装置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3)

1.一种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静触点引出端;
辅助动簧片,所述辅助动簧片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其中,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为弯折结构,使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和所述辅助动簧片之间被配置为能够在常开型结构和常闭式结构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第一方向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辅助动簧片相对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运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接触时具有接触力,所述接触力的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辅助动簧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为点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所述辅助动簧片的一侧设置有接触弧面,所述接触弧面能够与所述辅助动簧片相接触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还包括: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弯折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接触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有辅助动触点,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对应所述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开静触点;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包括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有辅助动触点,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对应所述辅助动触点设置有辅助常闭静触点;
其中,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之间被配置为能够相互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沿第二方向并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和/或,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沿第二方向并远离所述辅助动簧片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辅助动簧片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辅助动簧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和/或,
所述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辅助动簧片长度方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折弯部为分体式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引出针,所述折弯部为片式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辅助常开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所述辅助动簧片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内;和/或,
辅助常闭静触点引出端的所述折弯部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端背离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和/或,
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两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呈对角设置于所述辅助动簧片的周围。
2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头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轭铁板和推动组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所述辅助静触点引出端设置于所述轭铁板上,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所述辅助动簧片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穿设于所述轭铁板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轭铁板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簧片和所述推动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322625910.6U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Active CN220963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5910.6U CN2209631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5910.6U CN2209631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3158U true CN220963158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5910.6U Active CN220963158U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31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0601B1 (ko) 고용량 릴레이의 단락 방지 구조
EP3489985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20230003027A (ko) 릴레이
KR20200025805A (ko) 직류 릴레이
CN112466716A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WO2024078424A1 (zh) 继电器
JP2024513030A (ja) リレー
CN212136360U (zh) 400a一组常闭新型直流接触器
CN220963158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继电器
WO2021237878A1 (zh) 一种具备高可靠性和高抗振性能的继电器
CN218996617U (zh) 一种继电器
KR20200025808A (ko) 직류 릴레이
CN220963159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组件及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3366485U (zh) 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US20230411095A1 (en) Ultra-miniature hinge type relay having high dielectric strength between contacts and long service life
CN216054511U (zh) 一种易装配型耐短路电流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CN216250565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17588811U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接触器
CN221125822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用抗短路结构
EP4336532A1 (en) Contactor
CN21912315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4012848U (zh) 一种易装配型能抗短路电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组件
CN220138158U (zh) 一种高分断电磁继电器
CN214624915U (zh) 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
CN219476582U (zh) 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