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9746U -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9746U
CN220959746U CN202322447648.0U CN202322447648U CN220959746U CN 220959746 U CN220959746 U CN 220959746U CN 202322447648 U CN202322447648 U CN 202322447648U CN 220959746 U CN220959746 U CN 220959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nd plate
heat exchanger
plate body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76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林
张举飞
荣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de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de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de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de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76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9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9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9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涉及钎焊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前端板、若干板片组和后端板,所述板片组由两结构对称且钎焊连接的板体组成,所述板体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通道口,所述板体左侧的两通道口边缘处均为低面,所述板体右侧的两通道口边缘处均为高面,若干所述板片组层叠设置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垫圈和导流口的设计能够向板片与前端板之间、板片与后端板之间的空隙补充介质,能够检测板片和端板之间密封度的检测,避免端板和板片之间间隙密封度不易检测的问题,利于换热器出厂前的盲区密封度的检测,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钎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钎焊板式换热器行业中常出现端板与板片间存在细小间隙的情况,然而却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当外部介质进入端板与板片之间,且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便会导致端板与板片间结冰从而胀破换热板片的情况,从而出现换热器出现损坏,进而致使相关系统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通过垫圈和导流口的设计能够向板片与前端板之间、板片与后端板之间的空隙补充介质,能够检测板片和端板之间密封度的检测,避免端板和板片之间间隙密封度不易检测的问题,利于换热器出厂前的盲区密封度的检测,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前端板、若干板片组和后端板,所述板片组由两结构对称且钎焊连接的板体组成,所述板体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通道口,所述板体左侧的两通道口边缘处均为低面,所述板体右侧的两通道口边缘处均为高面,若干所述板片组层叠设置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
靠近所述前端板的板体与前端板之间、靠近后端板的板体与后端板之间均形成端板流道,靠近所述前端板的板体的两低面处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上设有与端板流道连通的导流口;
所述板体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板体宽度方向平行的分液线,所述板体两侧均设有波纹导流线,所述波纹导流线位于两分液线之间且与分液线垂直分布;
所述分液线由若干线性分布、依次间隔分布的高波纹点和低波纹点组成;
所述波纹导流线由若干波纹槽组成,若干所述波纹槽竖向的线性设置在板体上的导流坡上,相邻两所述板体上的波纹槽形成六边形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左侧的波纹导流线由凹面状态的波纹槽组成,所述板体右侧的波纹导流线由凸面状态的波纹槽组成。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板体上的通道口同心且形成介质通道,两所述端板流道通过垫圈上的导流口与换热器本体左侧的介质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板外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有介质管,四个所述介质管分别与四个介质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边缘处、前端板的边缘处和后端板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缘,所述前端板的凸缘、若干板体上的凸缘和后端板上的凸缘依次层叠。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板体上通道口的高面与前端板和后端板贴合且钎焊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垫圈和导流口的设计能够向板片与前端板之间、板片与后端板之间的空隙补充介质,能够检测板片和端板之间密封度的检测,避免端板和板片之间间隙密封度不易检测的问题,利于换热器出厂前的盲区密封度的检测,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液线的设计引导介质从角孔口进入板换流道,通过波纹导流线将介质均匀地分配到相邻流道,从而保证整张板片充满介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介质管位置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部分分液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道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部分波纹导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B-B处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前端板,2-后端板,3-板体,4-端板流道,5-垫圈,6-分液线,7-波纹导流线,8-介质通道,9-凸缘,101-介质管,301-通道口,302-低面,303-高面,501-导流口,601-高波纹点,602-低波纹点,701-波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包括前端板1、若干板片组和后端板2,板片组由两结构对称且钎焊连接的板体3组成,板体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通道口301,板体3左侧的两通道口301边缘处均为低面302,板体3右侧的两通道口301边缘处均为高面303,若干板片组层叠设置在前端板1和后端板2之间;
靠近前端板1的板体3与前端板1之间、靠近后端板2的板体3与后端板2之间均形成端板流道4,靠近前端板1的板体3的两低面302处设有垫圈5,垫圈5上设有与端板流道4连通的导流口501;
板体3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板体3宽度方向平行的分液线6,板体3两侧均设有波纹导流线7,波纹导流线7位于两分液线6之间且与分液线6垂直分布;
分液线6由若干线性分布、依次间隔分布的高波纹点601和低波纹点602组成;
波纹导流线7由若干波纹槽701组成,若干波纹槽701竖向的线性设置在板体3上的导流坡上,相邻两板体3上的波纹槽701形成六边形导流槽。
其中如图5所示,板体3左侧的波纹导流线7由凹面状态的波纹槽701组成,板体3右侧的波纹导流线7由凸面状态的波纹槽701组成。
其中如图2所示,若干板体3上的通道口301同心且形成介质通道8,两端板流道4通过垫圈5上的导流口501与换热器本体左侧的介质通道8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前端板1外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有介质管101,四个介质管101分别与四个介质通道8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板体3的边缘处、前端板1的边缘处和后端板2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缘9,前端板1的凸缘9、若干板体3上的凸缘9和后端板2上的凸缘9依次层叠。
其中,靠近前端板1和后端板2的板体3上通道口301的高面303与前端板1和后端板2贴合且钎焊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前端板(1)、若干板片组和后端板(2),所述板片组由两结构对称且钎焊连接的板体(3)组成,所述板体(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通道口(301),所述板体(3)左侧的两通道口(301)边缘处均为低面(302),所述板体(3)右侧的两通道口(301)边缘处均为高面(303),若干所述板片组层叠设置在前端板(1)和后端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前端板(1)的板体(3)与前端板(1)之间、靠近后端板(2)的板体(3)与后端板(2)之间均形成端板流道(4),靠近所述前端板(1)的板体(3)的两低面(302)处设有垫圈(5),所述垫圈(5)上设有与端板流道(4)连通的导流口(501);
所述板体(3)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板体(3)宽度方向平行的分液线(6),所述板体(3)两侧均设有波纹导流线(7),所述波纹导流线(7)位于两分液线(6)之间且与分液线(6)垂直分布;
所述分液线(6)由若干线性分布、依次间隔分布的高波纹点(601)和低波纹点(602)组成;
所述波纹导流线(7)由若干波纹槽(701)组成,若干所述波纹槽(701)竖向的线性设置在板体(3)上的导流坡上,相邻两所述板体(3)上的波纹槽(701)形成六边形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3)左侧的波纹导流线(7)由凹面状态的波纹槽(701)组成,所述板体(3)右侧的波纹导流线(7)由凸面状态的波纹槽(70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板体(3)上的通道口(301)同心且形成介质通道(8),两所述端板流道(4)通过垫圈(5)上的导流口(501)与换热器本体左侧的介质通道(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外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有介质管(101),四个所述介质管(101)分别与四个介质通道(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3)的边缘处、前端板(1)的边缘处和后端板(2)的边缘处均设有凸缘(9),所述前端板(1)的凸缘(9)、若干板体(3)上的凸缘(9)和后端板(2)上的凸缘(9)依次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前端板(1)和后端板(2)的板体(3)上通道口(301)的高面(303)与前端板(1)和后端板(2)贴合且钎焊固定。
CN202322447648.0U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Active CN220959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7648.0U CN220959746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7648.0U CN220959746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9746U true CN220959746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82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7648.0U Active CN220959746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9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08915A (en) Thin sheet heat exchanger
US11137212B2 (en) Bypass seal for plate heater matrix
GB1167557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s
CN109141083B (zh) 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的一次表面换热器
CN220959746U (zh) 一种便于密封检测的换热器
CN106500531A (zh)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CN113324426A (zh) 一种四周防泄漏板式换热器
CN208704507U (zh) 一种防窜液板式换热器
CN210773586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板式换热器
CN201964809U (zh) 一种组合式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CN113154918A (zh) 一种间隔密封式冷却器
SE2050906A1 (en) A double wall plate heat exchanger
CN220959747U (zh) 换热器及冷却系统
CN113251833A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换热器
CN218410857U (zh) 一种六管程换热器分程结构
CN219141613U (zh) 一种免粘胶的换热板结构
CN21705846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
CN215766637U (zh) 换热器
CN216815105U (zh) 一种高效管式冷却器
CN214095664U (zh) 钎焊复合夹管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7236592U (zh) 板式换热器板片
CN215930647U (zh) 抗热应力封条及应用抗热应力封条的板翅式换热器芯体
CN214095665U (zh) 一种钎焊复合夹管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2179657U (zh) 一种应用型材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9810317U (zh) 免长封条结构的板翅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