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8392U -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8392U
CN220948392U CN202322856087.XU CN202322856087U CN220948392U CN 220948392 U CN220948392 U CN 220948392U CN 202322856087 U CN202322856087 U CN 202322856087U CN 220948392 U CN220948392 U CN 220948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connecting rod
radar mast
worm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560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善波
豆修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yu Telecom Equipment Qi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yu Telecom Equipment Qi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yu Telecom Equipment Qi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yu Telecom Equipment Qi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560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8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8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顶端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雷达,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支杆相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蜗轮,两组所述蜗轮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蜗杆。有益效果:可以有效缩减该船舶雷达桅的体积,使得工作人员在组装时,可以分开进行组装,并且在运输途中,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蜗轮与蜗杆的配合设计,可以更方便的调节雷达高度,使得雷达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信号,提高了雷达的作业质量,保证了雷达接受信号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在船舶组成中,便包括船舶雷达桅。
目前的船舶雷达桅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其固定在船舶上,随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便可投入使用;但目前的船舶雷达桅在组装时,由于其本身体积较大,工作人员在组装途中较为不便,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并且在运输途中也较为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顶端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雷达,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支杆相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蜗轮,两组所述蜗轮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放置的放置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杆顶端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V型槽一,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有凹块,所述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对称设有与所述V型槽一相匹配的V型槽二,所述V型槽一与所述V型槽二之间形成矩形通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矩形通孔相匹配的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的一端设有卡扣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杆和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卡扣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凹块和所述凸块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杆和所述连接杆相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杆和所述连接杆活动的活动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有效缩减该船舶雷达桅的体积,使得工作人员在组装时,可以分开进行组装,并且在运输途中,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蜗轮与蜗杆的配合设计,可以更方便的调节雷达高度,使得雷达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信号,提高了雷达的作业质量,保证了雷达接受信号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中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中矩形通孔1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壳体;3、支杆;4、连接杆;5、雷达;6、转轴;7、蜗轮;8、蜗杆;9、放置槽;10、凸块;11、V型槽一;12、凹块;13、矩形通孔;14、矩形卡块;15、卡扣板;16、V型槽二;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杆3,所述支杆3的顶端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设有雷达5,所述壳体2内设有与所述支杆3相连接的转轴6,所述转轴6上套设有蜗轮7,两组所述蜗轮7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蜗杆8,所述蜗杆8的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2内的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4放置的放置槽9。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杆3顶端的凸块10,所述凸块10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V型槽一11,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设有凹块12,所述凹块12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10相匹配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对称设有与所述V型槽一11相匹配的V型槽二16,所述V型槽一11与所述V型槽二16之间形成矩形通孔13。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矩形通孔13相匹配的矩形卡块14,所述矩形卡块14的一端设有卡扣板15,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与所述卡扣板15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凹块12和所述凸块10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相对应连接,所述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活动的活动通孔。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将连接杆4从放置槽9内取出,然后将其凹块12与凸块10对齐,凸块10插入至凹槽17内,使其V型槽一11和V型槽二16对齐形成矩形通孔13,然后将矩形卡块14插入到矩形通孔13内对凹块12和凸块10进行限位,完成对船舶雷达桅的组装,从而可以有效缩减该船舶雷达桅的体积,使得工作人员在组装时,可以分开进行组装,并且在运输途中,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需要调节雷达高度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蜗杆8旋转,蜗杆8与蜗轮7的啮合传动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支杆3进行转动,可以更方便的调节雷达高度,使得雷达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信号,提高了雷达的作业质量。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缩减该船舶雷达桅的体积,使得工作人员在组装时,可以分开进行组装,并且在运输途中,可以更加方便的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而蜗轮7与蜗杆8的配合设计,可以更方便的调节雷达高度,使得雷达可以更加全面的接受信号,提高了雷达的作业质量,保证了雷达接受信号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位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杆(3),所述支杆(3)的顶端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设有雷达(5),所述壳体(2)内设有与所述支杆(3)相连接的转轴(6),所述转轴(6)上套设有蜗轮(7),两组所述蜗轮(7)之间设有相互啮合的蜗杆(8),所述蜗杆(8)的一端与位于所述壳体(2)内的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4)放置的放置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杆(3)顶端的凸块(10),所述凸块(10)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V型槽一(11),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设有凹块(12),所述凹块(12)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10)相匹配的凹槽(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7)内对称设有与所述V型槽一(11)相匹配的V型槽二(16),所述V型槽一(11)与所述V型槽二(16)之间形成矩形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矩形通孔(13)相匹配的矩形卡块(14),所述矩形卡块(14)的一端设有卡扣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与所述卡扣板(15)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凹块(12)和所述凸块(10)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相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杆(3)和所述连接杆(4)活动的活动通孔。
CN202322856087.XU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Active CN220948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6087.XU CN220948392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56087.XU CN220948392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8392U true CN220948392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0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56087.XU Active CN220948392U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8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57467U (zh) 框架式水下机器人
CN201088065Y (zh) 组合式水车增氧机
CN106312623A (zh) 一种切割机的自动压紧装置
CN22094839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雷达桅
JPS56137039A (en) Combination panel for heat collector
CN109333480B (zh) 一种船舶艉部加工平台及调节方法
CN210347608U (zh) 一种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CN211201998U (zh) 一种滑移体系立柱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10364284U (zh) 水翼冲浪板
JPS5714419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use wind force for ship
CN217799872U (zh) 一种用于船舶焊接的定位装置
CN219790449U (zh) 船舶雷达桅
CN220262997U (zh) 一种高精度船舶绑扎件自动锁紧结构件
CN207516037U (zh) 一种推进器参数自动测试装置
CN215967901U (zh) 双面角焊缝打磨装置
CN215855089U (zh) 一种液态肥料配比控制设备
CN218463847U (zh) 一种防缠绕的无轴水下推进器
CN218771062U (zh) 一次成型高性能玻璃钢电缆桥架
CN215172061U (zh) 一种减速机
CN221027439U (zh) 一种船舶用升降装置
CN207773400U (zh)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配套漂浮平台
CN216379928U (zh) 一种简筑绿色轻钢装配式钢结构房屋框架
CN220629424U (zh) 船载环视全景画面生成装置
CN210421419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机构
CN219967683U (zh) 发动机后箱体加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