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9260U -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9260U
CN220939260U CN202322870336.0U CN202322870336U CN220939260U CN 220939260 U CN220939260 U CN 220939260U CN 202322870336 U CN202322870336 U CN 202322870336U CN 220939260 U CN220939260 U CN 220939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hose
mud
discharging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703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松
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j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j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j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j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703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9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9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9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刮吸泥机包括排泥硬管、排泥软管、软管履带和履带固定槽;排泥硬管一端与刮吸泥机的吸泥泵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分管道,分管道分别与单独的一个排泥软管连接,排泥软管设置在沉淀池两边,并且将排泥软管放置于一个软管履带中,软管履带放置于沉淀池两侧的履带固定槽内;沉淀池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池外排泥管道,排泥软管的另一端与池外排泥管道连接。利用刮吸泥机自带提升泵的扬程和压力,不需要额外设置污泥收集槽、污泥中转池和污泥转移泵,节省了建设土建和投资成本,简化了操作难度,不需要人员值守,节省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吸刮泥机是当前污水处理泥水分离的常用设备。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设置沉淀池来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通过刮吸泥机排出沉淀池后另行处置。
现有的沉淀池刮吸泥机的排泥方式一般都是由刮吸泥机上潜水排污泵将底部污泥抽取后通过固定在刮吸泥机桁架上的排泥管(PVC、不锈钢等硬质排泥管)排放至架设在沉淀池一侧或两侧的污泥收集槽中。污泥从污泥槽中通过重力流方式自流至比污泥槽位置更低的污泥中转池、暂存池中,再通过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生化池中进行处理处置或再利用。
现有排泥方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配套建设污泥中转池暂存池,用以收集从污泥槽自流排出的污泥,增加占地面积和建设投资;通过污泥转移泵将污泥转移到后续处置或回流单元,二次加压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电耗;污泥中转操作复杂,需要人员值守,浪费人力。
为解决仍存在的排泥机结构复杂导致的设备操作复杂,浪费人力和设备投资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泥机构具有设备操作复杂,浪费人力和设备投资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刮吸泥机包括排泥硬管、排泥软管、软管履带和履带固定槽;
所述排泥硬管一端与刮吸泥机的吸泥泵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分别与单独的一个排泥软管连接,所述排泥软管设置在沉淀池两边,并且将排泥软管放置于一个软管履带中,所述软管履带放置于沉淀池两侧的履带固定槽内;沉淀池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池外排泥管道,所述排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池外排泥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泥硬管的管道直径为D1,所述分管道的管道直径为D2,设定D1与D2的数值大小关系为D2=0.71D1。
优选的,所述排泥硬管出口向下与地面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排泥软管为带骨架的橡胶软管或者钢丝软管。
优选的,所述软管履带内部空腔放置排泥软管,软管履带一端固定在刮吸泥机桥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池外排泥管道进口处的履带固定槽上。
优选的,所述履带固定槽为U型槽。
优选的,所述有压排泥装置还包括液压设备,所述液压设备设置有压力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刮吸泥机的搅拌刮泥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与聚合物材料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沉淀池污泥经过刮吸泥机自带的排泥泵提升后经过排泥硬管、排泥软管到末端池外排泥管道后,可直接有压排放至需要排至的区域,利用刮吸泥机自带提升泵的扬程和压力,不需要额外设置污泥收集槽、污泥中转池和污泥转移泵,简化了现有排泥机的复杂结构,使得排泥机操作简便,降低了排泥操作难度,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了多余的建设和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刮吸泥机;11、排泥硬管;12、排泥软管;13、刮吸泥机桥架;21、软管履带;22、履带固定槽;3、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如图1所示,刮吸泥机1包括排泥硬管11、排泥软管12、软管连接头、软管履带21和履带固定槽22;
所述排泥硬管11一端与刮吸泥机1的吸泥泵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分别与单独的一个排泥软管12连接,所述排泥软管12设置在沉淀池3两边,并且将排泥软管12放置于一个软管履带21中,所述软管履带21放置于沉淀池3两侧的履带固定槽22内;沉淀池3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池外排泥管道,所述排泥软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池外排泥管道连接,沉淀池3中间位置上方设置有刮吸泥机桥架13。
刮吸泥机1的吸泥泵出口与排泥硬管11连接,排泥硬管11伸至刮吸泥机桥架13底部后沿,从垂直于刮吸泥机1前进方向向刮吸泥机桥架13两端分支,至污泥池两侧为止。排泥硬管11需要与其他结构固定连接,配合运送污泥,需要其具有一定硬度的支撑力,工作过程中不易变形的管道有利于顺利输送污泥等物质,不受污泥的具体实物影响,从而能够具有很好的运输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从所述排泥硬管11的位置设置中可知所述排泥硬管11从一根管径大的排泥管道分出两根分管道,所述排泥硬管11的管道直径为D1,所述分管道的管道直径为D2,排泥硬管11的结构发生变化,为保证使污泥管道的总截面积不变,保证排泥的流量不变,排泥硬管11与分管道的管径设置按照设定D1与D2的数值大小关系为D2=0.71D1。排泥管从一根较大的管径为D1的管道,分为两根管径为D2的管道,从而保证后续有压管道尽量小,有利于有压管道随刮吸泥机1往复移动,提高排泥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硬管11的两根分管道设置在污泥池两侧,所述排泥硬管11出口向下与地面夹角为45°,分至污泥池两侧的分管道主要作用在将污泥排出,为使排出的污泥效果更佳,分管道设置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当排泥硬管11出口设置成45度角时,可以利用自然重力的作用,让管道内部的积水和污物顺利排出,同时减少在管道出口产生的流体喷涌和污水的波动,避免用力挤压排污管,瞬间释放造成的污水喷溅,起到不错的缓冲作用。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水管道内部积存的污水和杂物,并减少管道调整的频率和维护难度,降低了管道维护成本,对于保持环境卫生和运营效率都有很好的帮助。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硬质排泥管的分管道末端与排泥软管12一端连接,设置两条排泥软管12,所述排泥软管12为带骨架的橡胶软管或者钢丝软管,软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和柔韧性,可以使得污泥在管道内灵活地穿行,降低受阻的风险,能够让泥沙和石块通过管道顺畅地排出。橡胶材质带有骨架的软管能够在保证柔韧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排泥时能够更加通畅,不易堵塞。软质的橡胶可以适应不同的硬质管道的尺寸和形状,同时也能够防止管道内出现阻塞漏水等现象导致吸取污泥的效果不佳。采用两根排泥软管12一方面能够减小排泥管道的管径,减轻排泥软管12和软管内输送液体的自重,利于排泥软管12和软管履带21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是刮泥机两侧均布置排泥管路相对于单侧布置,刮吸泥机1桁架两端受力平衡,可以防止刮吸泥机1脱轨。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排泥软管12的柔韧性强,支撑力没有排泥硬管11强,于是在进行排泥操作的时候,需要将所述软管履带21内部空腔放置排泥软管12,将排泥软管12固定住,在污泥排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缠绕或者是无法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情况,软管履带21一端固定在刮吸泥机桥架13上,另一端固定在池外排泥管道进口处的履带固定槽22上。最大程度使用软管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同时外加固定装置能够使其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软管履带21放置于沉淀池3两侧的履带固定槽22内,所述履带固定槽22为U型槽,U型的履带固定槽22可以对软管履带21进行限位,保证在刮吸泥机1在工作状态下,其中放置的排泥软管12发生位移,对刮吸泥机1工作过程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保障排泥软管12和软管履带21不打结。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压排泥装置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在管道上安装液压设备,并将压力传感器接入设备中,利用液压设备可驱动吸泥口进出,实现对吸泥的控制。通常在管道的最低点设置吸泥口,并使用特殊软管通过法兰连接到液压设备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管道内液体压力进行监测,监测到管道内出现较大的泥沙堆积,液压设备将驱动软管吸口进入沉淀池3的积水中,通过吸泥泵将污泥吸入管道内,通过排泥管道向外运输。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生产应用中的刮吸泥机1排泥装置通常会接触到具有腐蚀性的污泥,排泥过程中,容易出现生锈影响使用,于是需要所述刮吸泥机1的搅拌刮泥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与聚合物材料结合。上述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性,适应工业中应用的需求,在后续的清洁工作中,不锈钢的材质也是易于清洗维护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刮吸泥机包括排泥硬管、排泥软管、软管履带和履带固定槽;
所述排泥硬管一端与刮吸泥机的吸泥泵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根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分别与单独的一个排泥软管连接,所述排泥软管设置在沉淀池两边,并且将排泥软管放置于一个软管履带中,所述软管履带放置于沉淀池两侧的履带固定槽内;沉淀池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池外排泥管道,所述排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池外排泥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硬管的管道直径为D1,所述分管道的管道直径为D2,其中,D1与D2的数值大小关系为D2=0.71D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硬管出口向下与地面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软管为带骨架的橡胶软管或者钢丝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履带内部空腔放置排泥软管,软管履带一端固定在刮吸泥机桥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池外排泥管道进口处的履带固定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固定槽为U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压排泥装置还包括液压设备,所述液压设备设置有压力感应器。
CN202322870336.0U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Active CN220939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0336.0U CN220939260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70336.0U CN220939260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9260U true CN220939260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70336.0U Active CN220939260U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9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0116A (zh) 中心传动刮泥机
CN102743903A (zh)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的刮泥机
CN203090540U (zh) 一种分层排泥的辐流式沉淀池
CN220939260U (zh) 一种沉淀池刮吸泥机有压排泥装置
CN111939607A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中心传动刮泥机装置
CN201376918Y (zh) 大面积水解酸化池排泥装置
CN211635363U (zh) 一种沉淀池污泥清除装置
CN108301501A (zh)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CN209778422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111910745A (zh) 一种新型管道清淤装置及工艺
CN110721499A (zh) 一种逆向流斜管沉淀池
CN105641985A (zh) 无故障高架式污泥提升回流系统
CN203281086U (zh) 移动式污水处理池
CN201132275Y (zh) 正交式排屑器
CN201040652Y (zh) 罐底排泥机
CN203417497U (zh) 一种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
CN2095076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水上浮泥刮除机构
CN106746445A (zh) 气浮浓缩一体化设备集成装置
CN106116075A (zh) 高浓度污水污泥减量处理的气浮浓缩一体化设备集成装置
CN105771339A (zh) 漂浮式刮吸泥系统及刮吸泥的操作法
CN205042196U (zh) 一种桁车式吸泥机
CN207270788U (zh) 一种排泥装置
CN101683572A (zh) 一种虹吸式排泥机
CN204723824U (zh) 圆弧形刮板中心传动刮泥机
CN210331858U (zh) 一种耐腐蚀自动集液排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