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6992U -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6992U
CN220936992U CN202323106653.1U CN202323106653U CN220936992U CN 220936992 U CN220936992 U CN 220936992U CN 202323106653 U CN202323106653 U CN 202323106653U CN 220936992 U CN220936992 U CN 220936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s
louver
adjacent
air
v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066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群
张彩云
黄伟宾
郑凯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uaf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066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6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6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6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其由鞋材面料连接成型;所述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相邻的百叶区之间具有间隔区,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侧面对应设有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位于气腔的侧面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两端通过连接处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以及间隔区向两侧延伸至气腔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共同形成凹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的鞋材面料形成两层中间具有气腔和凹腔错位连接的鞋面结构,气腔和凹腔在受到冲击时,气腔和凹腔吸收冲击的势能产生形变,从而使鞋面结构具有缓冲防护作用,达到防冲击效果;无需在鞋面上增设气囊,透气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背景技术
鞋面是鞋子的脚面部分,用于保护穿用者的脚面。随着时代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鞋面为平纹结构不能满足穿用者的使用,人们更加注重功能性,希望鞋面有着更好的柔软性、透气性、轻便性,甚至具有抗冲击和防水等功能。抗冲击功能主要提供缓冲并减缓来自走、跑和跳的冲击力,现有具有抗冲击功能的鞋面的制作方式是将TPU鞋帮与大底先贴合,整体再与鞋面进行贴合,或气囊与鞋面贴合,而后鞋面再与鞋底贴合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都是在整鞋的基础上增加气囊和对应的充放气设备,相应的会增加整鞋的重量。
参见图1,现有专利CN 215649521 U公开了一种气囊鞋面,包括底膜和上膜,所述底膜与上膜的边缘相互贴合形成密封边,所述底膜与上膜之间填充有气体形成气囊,所述密封边用于与外设鞋身连接。虽然其通过在底膜和上膜之间填充气体来形成气囊,结构简单,使得鞋面的重量更轻,柔软性更好。但是其是在鞋面上设底膜与上膜,并在底膜与上膜之间填充有气体形成气囊,底膜与上膜不具有透气性,因此鞋面在底膜与上膜的位置不透气,进而影响整个鞋面的透气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解决现有防冲击鞋面透气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由鞋材面料连接成型;所述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相邻的百叶区之间具有间隔区,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侧面对应设有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位于气腔的侧面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两端通过连接处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以及间隔区向两侧延伸至气腔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共同形成凹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处设在气腔截面的宽度最大处。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两个连接处之间的另一部分百叶区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接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通过连接片对应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鞋材面料的编织方向与百叶区的侧边垂直;所述百叶区为全位针和空针间隔排列编织成型,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和连接片均为全位针编织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沿着空针处缝合连接形成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区、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和连接片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连接片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纱线为荷效防水纱。
一种袜套鞋,其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应用上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由针织大圆机编织成型。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每个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并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以及间隔区向两侧延伸至气腔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共同形成凹腔;使的鞋材面料形成两层中间具有气腔和凹腔错位连接的鞋面结构,该鞋面结构类似于百叶窗的结构,气腔和凹腔在受到冲击时,气腔和凹腔吸收冲击的势能产生形变,当冲击撤去时,气腔和凹腔恢复原样,从而使鞋面结构具有缓冲防护作用,达到防冲击效果;该鞋面结构的结构简单,仅用一片鞋材面料连接成型,该鞋面结构制成的鞋面重量轻,柔软性好,无需在鞋面上增设气囊,透气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一种气囊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材面料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鞋材面料平面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百叶区;
101、全位针;
102、空针;
20、间隔区;
30、连接片;
301、连接片一侧边;
302、连接片的另一侧边;
40、气腔;
50、凹腔;
60、缝合线;
70、连接处;
701、一个气腔的连接点;
702、另一个气腔的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由鞋材面料连接成型;采用在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10,每个百叶区10与间隔区20连接的两个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40,并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10之间的间隔区20以及间隔区20向两侧延伸至气腔40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共同形成凹腔50;使得鞋材面料形成两层中间具有气腔40和凹腔50错位连接的鞋面结构,该鞋面结构类似于百叶窗的结构,气腔40和凹腔50在受到外力或脚的运动产生的冲击时,气腔40和凹腔50吸收冲击的势能产生形变,当冲击撤去时,气腔40和凹腔50恢复原样,从而使鞋面结构具有缓冲防护作用,达到防冲击效果;该鞋面结构的结构简单,仅用一片鞋材面料连接成型,该鞋面结构制成的鞋面重量轻,柔软性好,无需在鞋面上增设气囊,透气性良好。
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10,相邻的百叶区之间具有间隔区20,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20连接的两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40;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的侧面对应设有连接处70,所述连接处70位于气腔40的侧面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的两端通过连接处70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10之间的间隔区20以及间隔区20向两侧延伸至气腔40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10共同形成凹腔50。优选所述连接处70设在气腔40截面的宽度最大处,此时是凹腔50和气腔40刚好互补错位连接,抗形变能力最强,防冲击效果最佳。
上述百叶区10的两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40,气腔40用于鞋面受到外力或脚的运动产生的冲击时,吸收冲击的势能产生形变,从而使鞋面结构具有缓冲防护作用,达到防冲击效果。百叶区10的两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可以通过纱线缝合或者通过胶水粘合连接,由于胶水粘合影响鞋面透气,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开胶,因此优选百叶区10的两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可以通过缝合线60缝合,即在抵接处具有缝合线60。上述的百叶区10和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20可以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无需拼接,节约人工时间,其走针的方式可以是走全位针101的方式编织。为了使缝合线60在缝合过程保持鞋材面料平整同时也为了在缝合过程缝合针在鞋材面料上穿针更为顺畅,鞋材面料可以在缝合线60穿过的位置采用空针102编织,其编织方向与百叶区10的侧边垂直,即百叶区10的两侧边通过走x全位针101和y空针102的循环方式编织成型,为了使百叶区10的两侧边缝合更为紧密牢固,优选百叶区10的两侧边通过走1全位针101和1空针102的循环方式编织成型,缝合时,缝合线60在百叶区10的两侧边空针处穿针缝合。当然,整个百叶区都可以通过走1全位针101和1空针102的循环方式编织成型。
上述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两侧对应设有连接处70,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的两端通过连接处70连接形成凹腔50,凹腔50用于鞋面受到外力或脚的运动产生的冲击时,吸收冲击的势能产生形变,从而使鞋面结构具有缓冲防护作用,达到防冲击效果。两个所述气腔40的两端的连接处70可以是点连接或者线连接。参见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两侧分别对应设有连接处70,此时连接处70为连接点,即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1位于一个百叶区的一侧两端,另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2位于另一个百叶区10的另一侧两端,(图2为展开图,连接点分别处于百叶区10的两端),即当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连接形成凹腔50时,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1和另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2连接,此时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1和另一个气腔的连接点702即为连接处70。通常点连接是直接通过线缝合形成的,但是其作为鞋面结构,其强度不足。参见图3所示,优选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的两端的连接为线连接,线连接可以加强相邻的两个气腔4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由该鞋面结构制成的鞋在走、跑和跳等具有冲击力动作时,相邻的两个气腔40之间的连接不容易断裂,进而防止鞋面结构失去防冲击效果。其具体实施为所述气腔40两侧连接处之间的另一部分百叶区10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接片30,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通过连接片30对应边连接,即当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连接形成凹腔50时,相邻的连接片30中的一个连接片一侧边301和另一个连接片另一侧边302连接,此时连接片一侧边301和另一个连接片另一侧边302即为连接处70(图3为展开图,连接片30分别处于百叶区10的两端)。所述连接片30的对应边连接(线连接)也可以通过缝合或则胶水粘合。胶水粘合存在影响鞋面透气,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开胶的缺点;另外连接片30的对应边连接处于鞋面结构的面层,采用缝合存在不美观的问题;但是为了连接强度以及美观而言,优选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40的连接片30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优选连接片30走针的方式可以是走全位针101的方式编织,进一步优选百叶区10、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20和连接片30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
上述用于编织百叶区10、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20和连接片30的纱线可以是适用鞋面的任意一种纱线,优选荷效防水纱,荷效防水纱是一种新型的纺织纱线,具有防水、透气、防风和保暖等功能。采用荷效防水纱编织成型的鞋材面料,其表层利用增加水表面的张力作用,使得落在鞋材面料上的水快速汇聚成水珠并滑落,即运用类荷叶拒水原理,从而实现防泼水功能。
一种袜套鞋,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上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使袜套鞋具有防冲击功能的同时,具有重量轻,柔软性好,透气性良好等优点,所述鞋面本体由针织大圆机(袜机)编织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鞋材面料连接成型;所述鞋材面料上设有若干个百叶区,相邻的百叶区之间具有间隔区,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向里侧相向抵接形成气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侧面对应设有连接处,所述连接处位于气腔的侧面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两端通过连接处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以及间隔区向两侧延伸至气腔连接处的一部分百叶区共同形成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设在气腔截面的宽度最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两个连接处之间的另一部分百叶区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接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通过连接片对应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材面料的编织方向与百叶区的侧边垂直;所述百叶区为全位针和空针间隔排列编织成型,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和连接片均为全位针编织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区与间隔区连接的两个侧边沿着空针处连接形成气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区、相邻百叶区之间的间隔区和连接片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气腔的连接片通过纱线编织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荷效防水纱。
9.一种袜套鞋,包括鞋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应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袜套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由针织大圆机编织成型。
CN202323106653.1U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Active CN220936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6653.1U CN220936992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06653.1U CN220936992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6992U true CN220936992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06653.1U Active CN220936992U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6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9158B2 (ja) ソール構造
CN207940405U (zh) 针织部件和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CN101237788B (zh) 具有织物鞋面构件的鞋类结构
JP6685636B2 (ja) シューズ、特にスポーツシューズ
CN104350192B (zh) 间隔织物材料及用于制造间隔织物材料的方法
CN102711543B (zh) 系绳式流体填充室
US7051460B2 (en) Light weight shoes
CN204363063U (zh) 鞋类物品以及用于鞋类物品中的编织部件
JP5529967B2 (ja) カバー層とともに伸張ストランドを組み込んだアッパー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JP5450821B2 (ja) 伸張ストランドおよび固定ストランドを組み込んだ履物物品
US20130047467A1 (en) Woven Textile Shoes
ES2271097T3 (es) Media suela para suelas respirables e impermeables para el calzado, y suela impermeable y respirable que comprende media suela.
TWI581729B (zh) 具有編織鞋舌元件之鞋面
EP2800493B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upper having a mesh material
CN101516223A (zh) 具有带挠曲区域的流体填充腔室的鞋类物品
CN104411196A (zh) 包含编织部件的鞋类物品
TW201636470A (zh) 鞋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11701862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n article of apparel
CN220936992U (zh) 一种防冲击的鞋面结构及其袜套鞋
CN215649521U (zh) 一种气囊鞋面
CN212036298U (zh) 一种构造坚固的织布鞋面
CN215381848U (zh) 一种高弹力支撑的飞织鞋面
CN215124402U (zh) 一种具有压缩减震功能袜子
CN213370309U (zh) 一种具有波谷条的新型针织鞋面
US20240081481A1 (en) Upper and shoe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