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5603U -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5603U
CN220935603U CN202323029843.8U CN202323029843U CN220935603U CN 220935603 U CN220935603 U CN 220935603U CN 202323029843 U CN202323029843 U CN 202323029843U CN 220935603 U CN220935603 U CN 220935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depth
crossbeam
ditching
rice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98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musi Jiansanjiang Runyu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musi Jiansanjiang Runyu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musi Jiansanjiang Runyu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musi Jiansanjiang Runyu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298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5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5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5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架,主体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设置的主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主梁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限深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深度调节机构下端连接有前后对应的仿型机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的仿型机构分别连接有开沟盘、压床轮和覆土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与主体架固定连接的深度调节机构和开沟盘、压床轮、覆土盘之间设置仿型机构,使得开沟盘、压床轮和覆土盘在工作过程中可随不同地形上下浮动,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如此便保证了开沟深度、压床强度和覆土深度的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世面上的水稻播种机很多,但旱植播种机却很少,由于旱植播种机的播种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造成出不了苗,太浅会晒死,稳定一致的耕作深度和播种深度,可以保障苗齐、苗匀和苗壮,有利于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产量和品质提升。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地质,开沟和盖土深度需控制在不同的范围,现有的播种机为了适应不同的播种深度设置了深度调节机构,调整好所需的深度之后便开始耕种。但是,当面对起伏不平的耕地时,由于开沟盘和覆土盘在工作过程中与限深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当开沟盘和覆土盘正对的耕地高于或低于限深轮正对的耕地时,开沟和覆土的深度就会相应的变深和变浅,导致种子的播种深度不一,严重影响播种质量。因此,如何在不平整的耕地上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不平整耕地上的播种深度保持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设置的主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主梁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限深轮,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下端连接有前后对应的仿型机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上的所述仿型机构分别连接有开沟盘、压床轮和覆土盘。
优选地,所述仿型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开沟盘、压床轮或覆土盘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于铰接点同一侧的两个端点与所述铰接点形成角度可变的三角形,所述两个端点之间设置有可受压回弹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仿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的L型杆、安装架和可受压回弹的弹性件,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杆和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开沟盘、压床轮或覆土盘。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开沟盘之间、所述压床轮之间和所述覆土盘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深度调节机构为调节丝杆、气缸、油缸、电缸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连接的上悬挂牵引支架和下悬挂牵引支架。
优选地,所述传动限深轮包括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的地轮支架,地轮支架上安装有轮胎。
优选地,所述主体架上方设置有播种施肥箱,所述播种施肥箱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肥料和种子的搅拌机构。
优选地,所述轮胎中心固定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动力传输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播种施肥箱设置有播种施肥管,所述播种施肥管的出口位于靠近所述压床轮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与主体架固定连接的深度调节机构和开沟盘、压床轮、覆土盘之间设置仿型机构,使得开沟盘、压床轮和覆土盘在工作过程中可随不同地形上下浮动,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如此保证了开沟深度、压床强度和覆土深度的一致,稳定一致的耕作深度和播种深度,可以保障苗齐、苗匀和苗壮,有利于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产量和品质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仿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仿型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播种施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梁;2、下悬挂牵引支架;3、开沟盘;4、传动限深轮;5、播种施肥箱;6、上悬挂牵引支架;7、播种施肥管;8、传动六方轴;9、动力传输机构;10、覆土盘;11、仿型机构;12、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5、弹性件;17、L型杆;18、安装架;19、压床轮支柱;20、刮土板;21、压床轮;22、遮雨盖;23、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不平整耕地上的播种深度保持一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包括主体架,主体架上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设置有主梁1、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其中主梁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传动限深轮4,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安装有深度调节机构,深度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有仿型机构11,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的仿型机构11的位置前后一一对应。第一横梁上的仿型机构11连接有开沟盘3,第二横梁上的仿型机构11连接有压床轮21,第三横梁上的仿型机构11连接有覆土盘10,前后对应的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组成一个耕种单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主体架上的主梁1、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位置固定,主体架整体高度由主梁1上的传动限深轮4固定,即主体架距地面的距离是固定的。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的深度调节机构可分别调节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的工作深度,如开沟盘3的工作状态比传动限深轮4低的距离,即是开沟深度,压床轮21的深度应与开沟盘3保持一致,覆土盘10的覆土厚度同样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深度调整过程为作业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作业过程中该调整好的数值是无法改变的,而仿型机构11则可改变作业过程中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与传动限深轮4之间的相对距离,当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正对的耕地地表高于或低于传动限深轮4正对的耕地地表时,可使得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在作业过程中随高低不平的地形灵活的上下浮动,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如此便保证了开沟深度、压床强度和覆土深度的一致,稳定一致的耕作深度和播种深度,可以保障苗齐、苗匀和苗壮,有利于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产量和品质提升。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仿型机构11包括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用于与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13用于安装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第一安装部12与第二安装部13的中部铰接,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位于铰接点同一侧的两个端点与铰接点形成一个角度可变的三角形,即该两个端点之间的间距可变,在该两个间距可变的端点之间固定设置有可受拉回弹的弹性件15,如拉簧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弹性件15的标准压力,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3另一侧的端点处。作业过程中遇到高低不平的耕地时,若地面凸起,地面会对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抬起,与凸起的地面形成一个相对平衡,使得开沟、压床和覆土的深度与凸起的地面之间的间距保持相同,而不是与两侧的限深轮之间的高度间距保持相同,从而保证开沟、压床和覆土的深度在凸起的地面处和相对平坦的地面处均相同,不会导致开沟、压床和覆土距凸起地面处的深度过深而造成播种不良。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抬起的同时带动第二安装部13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另一侧的两端点之间的间距增大,位于两端点之间的弹性件15被拉长,储存弹性势能;若地面恢复平坦或进一步凹陷,弹性件15的弹性势能释放并收缩,拉动第二安装部13绕铰接点回转,带动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向下运动,直至耕地与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之间的作用力达到平衡,使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进而使开沟、压床和覆土的深度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保持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仿型机构1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的L型杆17、安装架18和可受压回弹的弹性件15,L型杆17的一端与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8的一端铰接,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与L型杆17和安装架18固定连接,安装架18则用于安装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作业过程中遇到高低不平的耕地时,安装开沟盘3、压床轮21或覆土盘10的安装架18可以与L型杆17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从而改变上下位置。本方案中的弹性件15的作用与图3中的弹性件15相同。
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可设置多组仿型机构11,同一根横梁上相邻的仿型机构11之间的间距可调,具体调节方式可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可实现距离调节的机构,如丝杆调节、用顶丝固定的滑动调节或电动滑轨等。如此,可形成多组由开沟盘3、压床轮21和覆土盘10组成的耕种单元,本实施例优选20组,播种机播幅宽度3米,每组之间的间距宽窄间隔,以实现宽窄行播种。
开沟轮和压床轮21的上方还设置有刮土板20,开沟轮上的刮土板20设置在连接仿型机构11的开沟盘安装架上,压床轮21上的刮土板20设置在连接仿型机构11的压床轮支柱19上。
本实施例中的主梁1上设置有上悬挂牵引支架6和下悬挂牵引支架2,用于与前方的牵引车辆连接。
安装在第一横梁两端的传动限深轮4包括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的地轮支架,地轮支架上安装有轮胎。
主体架上方设置有播种施肥箱5,播种施肥箱5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肥料和种子的搅拌机构。播种施肥箱5还设置有播种施肥管7,播种施肥管7通向压床轮21后方,播种施肥管7的出口靠近压床轮21。作业播种时,前方的开沟盘3先开沟,后方的压床轮21紧跟着压种床,播种施肥管7跟在压床轮21后方,使种子和肥料直接落到种床上,保持种子的深浅一致。
如图6所示,播种施肥箱5上方设置有用于遮雨的遮雨盖22,外周设置有筛网23。
传动限深轮4的轮胎中心固定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动力传输机构9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动力传输机构9具体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转角箱、传动杆、传动转角箱、传动六方轴8、和传动齿轮链条。作业过程中,牵引车辆通过上悬挂牵引支架6和下悬挂牵引支架2带动播种机整体前行,与地面接触的传动限深轮4转动,轮胎中心的输出轴转动,进而通过动力传输机构9带动搅拌机构的转动轴转动,搅拌播种施肥箱5内的肥料和种子,使肥料和种子始终保持流动状态,更容易流向播种施肥管7。
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包括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设置的主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主梁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限深轮,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下端连接有前后对应的仿型机构,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上的所述仿型机构分别连接有开沟盘、压床轮和覆土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型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安装所述开沟盘、压床轮或覆土盘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位于铰接点同一侧的两个端点与所述铰接点形成角度可变的三角形,所述两个端点之间设置有可受压回弹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型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闭环的L型杆、安装架和可受压回弹的弹性件,所述L型杆的一端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杆和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开沟盘、压床轮或覆土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多组所述仿型机构,同一根横梁上相邻的所述仿型机构之间的间距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为调节丝杆、气缸、油缸、电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辆连接的上悬挂牵引支架和下悬挂牵引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限深轮包括安装在第一横梁上的地轮支架,地轮支架上安装有轮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上方设置有播种施肥箱,所述播种施肥箱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肥料和种子的搅拌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中心固定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动力传输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施肥箱设置有播种施肥管,所述播种施肥管的出口位于靠近所述压床轮的后方。
CN202323029843.8U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Active CN220935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9843.8U CN220935603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9843.8U CN220935603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5603U true CN220935603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9843.8U Active CN220935603U (zh) 2023-11-10 2023-11-10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5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2975U (zh) 高效油菜播种机
CN105850256B (zh) 小麦旋耕宽苗带下位施肥播种机
CN2850227Y (zh) 多功能花生覆膜旋播机
CN107006156B (zh) 一种手扶步进式水稻直播机
CN106134554B (zh) 一种可铺设滴灌带的多功能蔬菜播种机
CN111512752A (zh) 一种全地形智能播种机
CN105659987A (zh) 油菜精量免耕直播机
CN203748198U (zh) 多功能水稻旱种播种机
CN220935603U (zh) 一种水稻旱植播种机
CN202873293U (zh) 油菜播种机
CN216313835U (zh) 青稞旋耕立式宽幅匀播机
CN109716888B (zh) 一种两高四低高低畦种植施肥播种一体机
CN202385481U (zh) 一种麦类垄作播种机
CN211745256U (zh) 一种行距可调的农业土地用播种机
CN209768177U (zh) 一种多功能覆土直播机
CN210275082U (zh) 一种垄上播种机
CN2855026Y (zh) 新型大豆精密零速播种机
CN201004783Y (zh) 镇压型精量播种耕作机
CN2912222Y (zh) 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
CN111512748A (zh) 一种组合式全功能施肥播种机
CN2819732Y (zh) 改进的谷物播种机
CN205883893U (zh) 一种可铺设滴灌带的多功能蔬菜播种机
CN216313833U (zh) 青稞旋耕宽幅匀播机
CN206042759U (zh) 新型大垄大豆播种机
CN2785330Y (zh) 花生播种覆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