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5018U - 光伏逆变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逆变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35018U
CN220935018U CN202323022992.1U CN202323022992U CN220935018U CN 220935018 U CN220935018 U CN 220935018U CN 202323022992 U CN202323022992 U CN 202323022992U CN 220935018 U CN220935018 U CN 22093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able
photovoltaic inverter
support beam
cable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229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呼森巴图
李烨雄
赵智刚
刘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uanxing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uanxing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uanxing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uanxing Pow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229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3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3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3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支架,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该光伏逆变器支架包括电缆柜主体,在所述电缆柜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柜门;在所述电缆柜主体的上端面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在所述架构立柱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逆变器主体;在所述架构立柱上端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逆变器主体的上端;在所述架构立柱的远离所述逆变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背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电缆柜主体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在架构立柱上设置逆变器主体和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能够避免雨水堆积,减缓雨水对光伏逆变器支架的腐蚀;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结构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光伏逆变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伏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下,分布式光伏电站迎来了快速增长时期,这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较短的施工周期,因此光伏逆变器支架同样需要满足上述要求,但分布式光伏电站种类多样,现有的光伏逆变器支架施工过程缓慢及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逆变器支架,以缓解现在的光伏逆变器支架施工过程缓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支架,包括电缆柜主体,在所述电缆柜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柜门;在所述电缆柜主体的上端面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
在所述架构立柱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逆变器主体;
在所述架构立柱上端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逆变器主体的上端;
在所述架构立柱的远离所述逆变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背钢板,在所述背钢板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所述上支撑梁和所述下支撑梁均设置在两个架构立柱之间;
且所述上支撑梁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梁的上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支撑梁和所述下支撑梁上均设置有沿所述上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逆变器主体的下端;所述穿线孔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内的电缆与所述逆变器主体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内设置有电缆盒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三散热孔设置在所述电缆柜主体的不同的侧面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镀锌坡盖顶和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连接;在所述镀锌钢板上设置有镀锌坡盖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镀锌钢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底部框架由四个下部纵梁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个立柱,所述四个立柱设置在下部纵梁的首尾连接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混凝土基础和电缆桥架,所述混凝土基础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电缆柜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桥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电缆柜主体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在架构立柱上设置逆变器主体和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能够避免雨水堆积,减缓雨水对光伏逆变器支架的腐蚀;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结构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混凝土基础;200-电缆柜主体;300-架构立柱;400-镀锌钢板;500-镀锌坡盖顶;600-逆变器主体;700-上支撑梁;800-下支撑梁;900-斜撑;110-第二散热孔;120-柜门;130-电缆桥架;140-电缆盒子;150-第一散热孔;160-第三散热孔;170-背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支架,包括电缆柜主体200,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一侧面设置有柜门120;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上端面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300;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逆变器主体600;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上端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逆变器主体600的上端;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的远离所述逆变器主体600的一侧设置有背钢板170,在所述背钢板170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缆柜主体200可以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00上,这样该电缆柜主体200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在电缆柜主体200的上端延伸出架构立柱300;支撑组件设置在架构立柱300上,该支撑组件用于与逆变器主体600连接,进而使逆变器主体600固定在架构立柱300上。
在架构立柱300上设置有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能够为逆变器主体600和电缆柜主体200遮风挡雨,减少雨水对光伏逆变器支架的腐蚀。
且该光伏逆变器支架结构相对简单,方便施工,且施工效率高;相比于现有技术设置大型支架和大型的遮雨装置,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梁700和下支撑梁800;所述上支撑梁700和所述下支撑梁800均设置在两个架构立柱300之间;
且所述上支撑梁700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梁800的上端。
架构立柱300上设置有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可以为其他结构,也可以由上支撑梁700和下支撑梁800组成;上支撑梁7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架构立柱300上,同理,下支撑梁8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架构立柱300上。
支撑组件可以与架构立柱300采用螺栓固定,也可以直接将支撑组件焊接在架构立柱300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支撑梁700和所述下支撑梁800上均设置有沿所述上支撑梁7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为了使逆变器主体600牢固与支撑组件连接,支撑组件一般包括上支撑梁700和下支撑梁800,该支撑组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支撑梁,进而使支撑组件能够牢固与逆变器主体600连接。
上支撑梁700和下支撑梁800设置有长条孔,逆变器主体600通过螺钉或者螺栓与支撑组件连接,进而使逆变器主体600与支撑组件可拆卸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200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逆变器主体600的下端;所述穿线孔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内的电缆与所述逆变器主体600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内设置有电缆盒子140。
电缆柜主体200内具有电缆盒子140,电缆盒子140用于使外部电缆与逆变器主体600连接的电缆的连接,这样实现外部电缆与逆变器主体600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10和第三散热孔160,且所述第二散热孔110与所述第三散热孔160设置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不同的侧面上。
为了使电缆柜主体2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在电缆柜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10和第三散热孔160,第二散热孔110和第三散热孔160设置在电缆柜主体200的不同的侧面上,这样有效的使电缆柜主体200内的空气的流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镀锌坡盖顶500和镀锌钢板400,所述镀锌钢板400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300连接;在所述镀锌钢板400上设置有镀锌坡盖顶50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斜撑900,所述斜撑900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3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镀锌钢板400连接。
为了减少光伏逆变器支架被雨水腐蚀,在架构立柱300上设置有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包括镀锌钢板400,该镀锌钢板400的一端固定在架构立柱300上;在镀锌钢板400的上端设置镀锌坡盖顶500。镀锌坡盖顶500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堆积,镀锌钢板400有效减缓雨水对光伏逆变器支架的腐蚀,延长光伏逆变器支架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镀锌钢板400的稳定,在镀锌钢板400上设置有两个斜撑900,每一个架构立柱300上均设置有一个与镀锌钢板400连接的斜撑900。
两个架构立柱300的上端一般设置有上部横梁,这样有效的保证架构立柱300的牢固,使其能够支撑镀锌钢板40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底部框架由四个下部纵梁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个立柱,所述四个立柱设置在下部纵梁的首尾连接处。
电缆柜主体200的具有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包括四个下部纵梁,四个下部纵梁首尾连接形成底部框架,在两个下部纵梁的首尾连接处设置有立柱;即四个下部纵梁和四个立柱形成主体框架,在主体框架焊接钢板形成电缆柜主体20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混凝土基础100和电缆桥架130,所述混凝土基础100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桥架130连接。
混凝土基础100上设置的导向孔用于外部电缆经过混凝土基础100进入到电缆柜主体200内;该混凝土基础100具有一定的高度,进而使电缆柜主体200具有一定的高度。
导向孔一般为方形空洞,这样有利于外部电缆的穿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的电缆柜主体200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300,在架构立柱300上设置逆变器主体600和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能够避免雨水堆积,减缓雨水对光伏逆变器支架的腐蚀;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光伏逆变器支架结构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柜主体(200),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一侧面设置有柜门(120);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上端面上延伸出两个架构立柱(300);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逆变器主体(600);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上端设置有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逆变器主体(600)的上端;
在所述架构立柱(300)的远离所述逆变器主体(600)的一侧设置有背钢板(170),在所述背钢板(170)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梁(700)和下支撑梁(800);所述上支撑梁(700)和所述下支撑梁(800)均设置在两个架构立柱(300)之间;
且所述上支撑梁(700)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梁(800)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梁(700)和所述下支撑梁(800)上均设置有沿所述上支撑梁(7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逆变器主体(600)的下端;所述穿线孔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内的电缆与所述逆变器主体(6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内设置有电缆盒子(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10)和第三散热孔(160),且所述第二散热孔(110)与所述第三散热孔(160)设置在所述电缆柜主体(200)的不同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镀锌坡盖顶(500)和镀锌钢板(400),所述镀锌钢板(400)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300)连接;在所述镀锌钢板(400)上设置有镀锌坡盖顶(5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斜撑(900),所述斜撑(900)的一端与所述架构立柱(3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镀锌钢板(4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底部框架由四个下部纵梁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个立柱,所述四个立柱设置在下部纵梁的首尾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基础(100)和电缆桥架(130),所述混凝土基础(100)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一端与所述电缆柜主体(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缆桥架(130)连接。
CN202323022992.1U 2023-11-08 2023-11-08 光伏逆变器支架 Active CN22093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2992.1U CN220935018U (zh) 2023-11-08 2023-11-08 光伏逆变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22992.1U CN220935018U (zh) 2023-11-08 2023-11-08 光伏逆变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35018U true CN220935018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22992.1U Active CN220935018U (zh) 2023-11-08 2023-11-08 光伏逆变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35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35018U (zh) 光伏逆变器支架
JP2001152619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支持構造
CN214959376U (zh) 一种大跨距钢缆悬索高空光伏支架
CN214315151U (zh) 一种在边坡上配合光伏板使用的可调角度的支撑架
CN213185959U (zh) 一种箱变光伏板顶棚
CN213717886U (zh) 一种光伏板安装支架
CN215871268U (zh) 一种安装快速的单桩光伏支架
CN221073133U (zh) 一种bipv厂房光伏幕墙
CN219458947U (zh) 一种用于索结构光伏组件的端部支架
CN216198640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风光发电系统
CN218301279U (zh) 一种具有稳定索杆机构的大跨距光伏支架
CN110307124A (zh) 一种混凝土塔筒用塔筒底平台
CN220457344U (zh) 一种太阳能围墙光伏发电系统
CN217115969U (zh) 一种新型建筑物顶部柔性光伏支撑体系
CN221001380U (zh) 双层顶结构的钢构走廊
CN212486431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光伏板安装的对拉结构
CN2211032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铁塔安装支架
CN213937344U (zh) 一种光伏板电缆敷设装置
CN220857966U (zh) 一种装配式光伏板支架
CN207869995U (zh) 野外光伏式牲畜栏舍
CN220928380U (zh) 一种钢结构通风气楼
CN217782631U (zh) 一种高气楼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支架
CN217557882U (zh) 一种高强度防震型35kv输电线路直线塔
CN215682179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5859026U (zh) 一种建筑用轻便型铝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