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1789U - 喷淋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淋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31789U CN220931789U CN202322419977.4U CN202322419977U CN220931789U CN 220931789 U CN220931789 U CN 220931789U CN 202322419977 U CN202322419977 U CN 202322419977U CN 220931789 U CN220931789 U CN 2209317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ay
- water
- nozzle
- resonant cavity
- cool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791 que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71 quen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10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64 compo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淋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设置在降温箱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在降温箱顶端的排气口,所述降温箱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喷淋机构、均流板、以及隔板,所述喷淋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降温箱内部的压缩空气管和水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下方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和多个空气喷头,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和空气喷头沿所述压缩空气管的轴向交错布置,多个所述雾化喷头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均流板和喷淋机构,以增强喷淋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除雾器避免除尘布袋堵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固废燃烧后废气用喷淋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需要无害化处理,当今广泛应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处理,通过焚烧处理之后的固废,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对锅炉产生的废气进行降温处理。
现有技术中,高温废气需排放至急冷塔中,废气从急冷塔底部向上走,在塔顶部用冷水喷淋,以将约600℃左右的废气在2秒内迅速降到180℃以下,但是现有急冷塔的降温效果很不理想,且通过冷水喷淋喷水量大,浪费水资源,同时使废气含水量增加,若喷出的冷水没有完全蒸发,成为较大的水滴,那么水滴进入袋式除尘器,造成除尘布袋被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高温废气降温效果差、以及废气中含水量大导致除尘布袋容易被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设置在降温箱下部的进气口和设置在降温箱顶端的排气口,所述降温箱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喷淋机构、均流板以及隔板,所述喷淋机构包括穿设在所述降温箱内部的压缩空气管和水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下方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和多个空气喷头,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和空气喷头沿所述压缩空气管的轴向交错布置,所述水管位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的一侧,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的喷嘴,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混合谐振腔,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混合谐振腔与压缩空气管的入气通道、连通第一混合谐振腔与所述水管的入水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混合谐振腔与所述喷嘴的水汽混合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入气通道与所述入水通道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内设有与所述水汽混合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混合谐振腔,所述喷嘴底端设有多个与第二混合谐振腔连通的喷孔,多个所述喷孔沿喷嘴的中心轴均匀布置,且喷孔的输出端向远离所述喷嘴的中心轴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谐振腔大于所述第二混合谐振腔。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喷头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沿所述降温箱轴向交错固定设置在所述降温箱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均流板为圆柱形板,与所述降温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均流板上均布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上分别设有温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隔板、均流板和喷淋机构,以增强喷淋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除雾器避免除尘布袋堵塞;
2、喷淋机构的雾化喷头将水管内的水与压缩空气管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后喷出均匀的水气混合的水雾,水雾蒸发吸收废气中的热能,使废气得以冷却,同时空气喷头喷出的压缩空气一方面将水雾吹散,使水雾充分与高温废气结合,另一方面与高温废气混合,以对高温废气进行直接降温;
3、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阀和温度监测装置,可增加或减小进水流量,以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降温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降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降温箱;11、进气口;12、排气口;2、除雾器;3、喷淋机构;31、压缩空气管;32、水管;321、流量控制阀;33、雾化喷头;331、壳体;3311、第一混合谐振腔;3312、入气通道;3313、入水通道;3314、水汽混合通道;332、喷嘴;3321、第二混合谐振腔;3322、喷孔;34、空气喷头;4、均流板;41、通孔;5、隔板;6、温度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喷淋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1、进气口11、排气口12、除雾器2、喷淋机构3、均流板4以及隔板5,降温箱1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结构,进气口11连通设置在降温箱1底部一侧,用于引入高温废气,排气口12连通设置在降温箱1顶端,用于排出降温箱1内被降温处理后的废气,除雾器2、喷淋机构3、均流板4、以及隔板5分别沿降温箱1的轴向,位于排气口12与进气口11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降温箱1的内部。即实施时,高温废气依次经过进气口11、隔板5、均流板4、喷淋机构3、除雾器2后通过排气口12排出。
隔板5为水平横置的半圆形板,隔板5的一侧与降温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降温箱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形成废气流通的通道,隔板5用于增加废气流动阻力,使废气在降温箱1中有充分的冷却时间,本实施例中,隔板5为两个,两个隔板5沿降温箱1的轴向交错固定设置在降温箱1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两个隔板5形成的类似S形的废气排放通道,进一步增加废气流动阻力,S形废气排放通道还加长了废气行走长度,使废气在降温箱1中有充分的冷却时间。
本实施例中,均流板4为横置的圆柱形板,均流板4的大小形状与降温箱1内部的横截面相适配,均流板4与降温箱1内壁固定连接,即使降温箱1内部空间切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均流板4上均布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41,均流板4以进一步增加废气流动阻力的同时,用于使废气均匀的流向喷淋机构3,以使喷淋机构3能够均匀的对废气进行降温。
除雾器2用于捕集废气中的湿气,避免除尘布袋堵塞,本实施例中,除雾器2为现有技术,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等组成,在此不再赘述。
喷淋机构3包括压缩空气管31、水管32、多个雾化喷头33和多个空气喷头34,压缩空气管31一端与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降温箱1的侧壁,水平设置在降温箱1的内部,水管32一端连接有水源,水源优选为经过净化的过滤水,避免喷淋机构3堵塞。水管32的另一端穿过降温箱1的侧壁,水平设置在降温箱1内部,多个雾化喷头33和空气喷头34连通设置在压缩空气管31下方,并沿压缩空气管31的轴向交错布置,其中水管32位于多个雾化喷头33的一侧,且多个雾化喷头33分别与水管32连通。
实施时,雾化喷头33将水管32内的水与压缩空气内管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后喷出均匀的水气混合的水雾,用于给高温废气降温,同时空气喷头34喷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一方面用于将水雾吹散,使水雾充分与高温废气结合,并在高温废气中迅速蒸发,吸收废气热量,另一方面,将压缩空气与高温废气混合,以此达到混合气体的目的,以对高温废气进行直接降温,本实施例中,空气喷头34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结构,以增强压缩空气的扩散效果,进一步使压缩空气与高温废气充分混合。
雾化喷头33包括壳体331、入气通道3312、入水通道3313、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喷嘴332、以及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壳体331内设置有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上分别设有与压缩空气管31连通的入气通道3312、以及与水管32连通的入水通道3313,即水管32内的水与压缩空气内管内的压缩空气分别通过入气通道3312和入水通道3313流向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并在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内进行混合雾化,本实施例中,入气通道3312与入水通道3313相互垂直,使压缩空气与水管32内的水形成正交互击,充分混合,进而被雾化成微粒。喷嘴332连通设置在壳体331下方,用于喷出水气混合的水雾,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与喷嘴332之间通过水汽混合通道3314相连通。
进一步的,喷嘴332内设有与水汽混合通道3314相连通的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且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大于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以使压缩空气与水管32内的水在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内混合雾化后,经过水汽混合通道3314后在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内在此进行第二次混合雾化,以达到微米级雾化效果,对高温废气进行冷却的同时,节省水资源。
本实施例中,喷嘴332底端设有多个与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连通的喷孔3322,多个喷孔3322沿喷嘴332的中心轴均匀布置,且喷孔3322的输出端向远离喷嘴332的中心轴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以达到水雾均匀喷射的目的。
优选的,水管32上设有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流量控制阀321,进气口11与排气口12上分别设有温度监测装置6,实施时,当温度监测装置6出现异常时,例如,进气口11与排气口12的废气温度升高超过温度设计值范围时,可通过控制器启动流量控制阀321加大进水量,喷水量增大,从而使废气温度降低到指定范围内,当进气口11与排气口12的温度低于温度设计值范围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流量控制阀321可减小进水流量,使喷水量减小,以节省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高温废气通过进气口11被引入降温箱1内,通过两个隔板5形成的类似S形的废气排放通道,增加废气流动阻力,同时还加长了废气行走长度,使废气在降温箱1中有充分的冷却时间,而后高温废气通过均流板4,进一步增加废气流动阻力的同时用于使废气均匀的流向喷淋机构3,喷淋机构3的雾化喷头33将水管32内的水与压缩空气内管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后喷出均匀的水气混合的水雾,水雾蒸发吸收大量的热,使废气得以冷却,同时空气喷头34喷出的压缩空气一方面将水雾吹散,使水雾充分与高温废气结合,另一方面与高温废气混合,以对高温废气进行直接降温,而后废气经过除雾器2去除废气中的湿气,后经过排气后排入后道工序。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淋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1)、设置在降温箱(1)底部一侧的进气口(11)和设置在降温箱(1)顶端的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箱(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2)、喷淋机构(3)、均流板(4)以及隔板(5),所述喷淋机构(3)包括穿设在所述降温箱(1)内部的压缩空气管(31)和水管(32),所述压缩空气管(31)下方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33)和多个空气喷头(34),多个所述雾化喷头(33)和空气喷头(34)沿所述压缩空气管(31)的轴向交错布置,所述水管(32)位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33)的一侧,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3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33)包括壳体(33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331)下方的喷嘴(332),所述壳体(331)内部设有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所述壳体(331)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与压缩空气管(31)的入气通道(3312)、连通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与所述水管(32)的入水通道(3313)、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与所述喷嘴(332)的水汽混合通道(3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通道(3312)与所述入水通道(3313)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32)内设有与所述水汽混合通道(3314)相连通的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所述喷嘴(332)底端设有多个与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连通的喷孔(3322),多个所述喷孔(3322)沿喷嘴(332)的中心轴均匀布置,且喷孔(3322)的输出端向远离所述喷嘴(332)的中心轴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谐振腔(3311)大于所述第二混合谐振腔(3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头(34)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5)沿所述降温箱(1)轴向交错固定设置在所述降温箱(1)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4)为圆柱形板,与所述降温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均流板(4)上均布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32)上设有流量控制阀(3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排气口(12)上分别设有温度监测装置(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9977.4U CN220931789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喷淋降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9977.4U CN220931789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喷淋降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31789U true CN220931789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6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19977.4U Active CN220931789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喷淋降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31789U (zh) |
-
2023
- 2023-09-06 CN CN202322419977.4U patent/CN2209317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862483U (zh) | 酸性废气喷淋多级处理塔 | |
CN220931789U (zh) | 喷淋降温装置 | |
CN110508088B (zh) | 一种利用静电技术的烟囱废气脱白装置 | |
CN210699396U (zh) | 一种烟囱废气脱白装置 | |
CN211255813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湿熄焦塔 | |
CN206008415U (zh) | 一种脱硫脱硝尾气处理塔 | |
CN216159081U (zh) | 一种冷凝锅炉烟气消白塔 | |
CN201105201Y (zh) | 硫酸盐法制浆臭气治理装置 | |
CN215654607U (zh) | 一种节能型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2492342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用废气环保处理装置 | |
CN211255814U (zh) | 一种环保型湿熄焦塔 | |
CN212262823U (zh) | 废气水洗塔 | |
CN211107348U (zh) | 一种基于醇基燃料的余热回收蒸汽洗车机 | |
CN212005726U (zh) | 一种活性炭离线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 |
CN211822922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气雾双流降温空调 | |
CN209679519U (zh) | 一种节能型氨水蒸发器 | |
CN210036412U (zh) |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 |
CN220071182U (zh) | 一种节水型烤箱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1129890Y (zh) | 一种余热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装置 | |
CN111804124A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脱硫治理装置 | |
CN218307000U (zh) | 涂料生产线尾气除尘装置 | |
CN216554287U (zh) | 一种降温装置及制氧机 | |
CN220546803U (zh) | 一种热电混合脱硝装置 | |
CN218554105U (zh) | 一种脱白除雾系统 | |
CN209959332U (zh) | 一种农用机械用排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