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412U -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412U
CN210036412U CN201920872611.3U CN201920872611U CN210036412U CN 210036412 U CN210036412 U CN 210036412U CN 201920872611 U CN201920872611 U CN 201920872611U CN 210036412 U CN210036412 U CN 210036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ation
primary
topological structure
topological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2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
陈小康
李俊
魏仕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angg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2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包括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重力回水管、二次雾流降噪丝网、一次雾化拓扑结构、一次降温水集水槽、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旋流雾化推进装置、除雾器、塔体框架、丝网风筒、一次导风百叶窗、导风隔板、二次导风百叶窗、二次降温水集水盘、降温水出水口和热水进水口,该发明,阻力损失小、换热效率增强,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次喷雾组件抽风降温性能,可提高全塔降温低温温差0.2℃以上;保证了一次抽风性能及降温性能;有效增强一、二级射流喷雾降温抽风换热效率,避免短路及干扰,从而获得更优的综合降温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目前国内射流射流喷雾塔技术专利主要有如中国发明专利“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ZL97107721.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ZL201820522502.4)等。
在持续优化创新改进测试过程中,发现现有专利技术结构存在如下不足:(1)二次布水喷头拓扑布置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内圈喷头布置远离进风口,阻力损失从而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二次喷雾组件抽风降温性能;(2)一次布水喷头数量和间距在较大淋水密度时布置受限,干扰增强,降低了一次抽风性能及降温性能;(3)原塔下部整体百叶窗进风结构容易造成一次喷雾抽风短路,降低了冷空气换热效率,从而降低了降温性能。因此设计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包括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重力回水管、二次雾流降噪丝网、一次雾化拓扑结构、一次降温水集水槽、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旋流雾化推进装置、除雾器、塔体框架、丝网风筒、一次导风百叶窗、导风隔板、二次导风百叶窗、二次降温水集水盘、降温水出水口和热水进水口,所述塔体框架的内侧底部竖直安装有重力回水管,所述重力回水管的顶部栓接有一次降温水集水槽,所述重力回水管的侧面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所述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上均等距离栓接有若干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所述塔体框架的中部设置有多层一次雾化拓扑结构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且一次雾化拓扑结构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通过布水管路固定于塔体框架的底部基础上,所述一次雾化拓扑结构上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所述塔体框架的侧面中下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次导风百叶窗、导风隔板和二次导风百叶窗,所述塔体框架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二次雾流降噪丝网,所述塔体框架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丝网风筒,所述丝网风筒的出口处设置有除雾器,所述塔体框架的底部设置固定有二次降温水集水盘,且二次降温水集水盘的底部两侧开设有降温水出水口和热水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和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至少设置有上下两层,且均靠近二次导风百叶窗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雾流降噪丝网呈倒锥形,且顶端位于与一次雾化拓扑结构所在的布水管路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雾化拓扑结构至少设置有一层以上口字形及斜拉布置布水管道,且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采用二次布水管路及喷头靠近进风口拓扑布置,阻力损失小、换热效率增强,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次喷雾组件抽风降温性能,可提高全塔降温低温温差0.2℃以上;采用多层、大间距(500mm以上间距)一次布水喷头拓扑布置,及时在较大淋水密度时也能满足流量而保证喷头雾流间距,保证了一次抽风性能及降温性能;采用上下一次、二次进风口分配结构设计,灵活调节冷空气分配,有效增强一、二级射流喷雾降温抽风换热效率,避免短路及干扰,从而获得更优的综合降温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雾化拓扑结构A-A中间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雾化上部层拓扑结构B-B下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二次雾化下部层拓扑结构C-C底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二次喷雾侧面布置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次专用中压旋流雾化喷头外形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外形结构图;
图中:1、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2、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3、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4、重力回水管;5、二次雾流降噪丝网;6、一次雾化拓扑结构;7、一次降温水集水槽;8、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9、旋流雾化推进装置;10、除雾器;11、塔体框架;12、丝网风筒;13、一次导风百叶窗;14、导风隔板;15、二次导风百叶窗;16、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7、降温水出水口;18、热水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包括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重力回水管4、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一次降温水集水槽7、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除雾器10、塔体框架11、丝网风筒12、一次导风百叶窗13、导风隔板14、二次导风百叶窗15、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降温水出水口17和热水进水口18,塔体框架11的内侧底部竖直安装有重力回水管4,重力回水管4的顶部栓接有一次降温水集水槽7,重力回水管4的侧面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和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至少设置有上下两层,且均靠近二次导风百叶窗15布置,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之间的高度大于等于150mm,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的外侧与塔体框架11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0mm,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上均等距离栓接有若干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的角度大于等于20°,且相邻的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00mm,塔体框架11的中部设置有多层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且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通过布水管路固定于塔体框架11的底部基础上,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至少设置有一层以上口字形及斜拉布置布水管道,且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上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塔体框架11的侧面中下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次导风百叶窗13、导风隔板14和二次导风百叶窗15,塔体框架11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呈倒锥形,且顶端位于与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所在的布水管路的下方,塔体框架11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丝网风筒12,丝网风筒12的出口处设置有除雾器10,塔体框架11的底部设置固定有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且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的底部两侧开设有降温水出水口17和热水进水口18;系统余压或水泵压力由热水进水口18压入布水管路,通过布水管路分配至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然后由各层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把热水分别压入各层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靠中压(0.08~0.15MPa)的系统回水余压或泵压由多套固定式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射流喷雾,分别形成良好的热水雾化流,雾化保证了足够的传质面积,并同时在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抽风与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辅助抽风组合抽风性能下将塔外冷却空气由一次导风百叶窗13抽入塔内,与多套固定式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抽风与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射流喷雾所产生的热水雾化流混合传质冷却降温;一次降温水通过丝网风筒12收集流入一次降温水集水槽7汇集,然后由重力回水管4导流重力压差转化压入塔底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和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再压入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二次射流喷雾而出,再次形成雾化流,抽风换热再降温,二次降温水喷至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降噪流入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最后由降温水出水口17排入回用用户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包括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重力回水管(4)、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一次降温水集水槽(7)、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除雾器(10)、塔体框架(11)、丝网风筒(12)、一次导风百叶窗(13)、导风隔板(14)、二次导风百叶窗(15)、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降温水出水口(17)和热水进水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框架(11)的内侧底部竖直安装有重力回水管(4),所述重力回水管(4)的顶部栓接有一次降温水集水槽(7),所述重力回水管(4)的侧面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所述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和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上均等距离栓接有若干二次专用低压旋流雾化喷头(3),所述塔体框架(11)的中部设置有多层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且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及旋流雾化推进装置(9)通过布水管路固定于塔体框架(11)的底部基础上,所述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上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所述塔体框架(11)的侧面中下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次导风百叶窗(13)、导风隔板(14)和二次导风百叶窗(15),所述塔体框架(11)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所述塔体框架(11)的中上部固定安装有丝网风筒(12),所述丝网风筒(12)的出口处设置有除雾器(10),所述塔体框架(11)的底部设置固定有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且二次降温水集水盘(16)的底部两侧开设有降温水出水口(17)和热水进水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雾化下部拓扑布置结构(1)和二次雾化上部拓扑布置结构(2)至少设置有上下两层,且均靠近二次导风百叶窗(15)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雾流降噪丝网(5)呈倒锥形,且顶端位于与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所在的布水管路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雾化拓扑结构(6)至少设置有一层以上口字形及斜拉布置布水管道,且栓接有一次中压旋流雾化喷头(8)。
CN201920872611.3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Active CN210036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2611.3U CN210036412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2611.3U CN210036412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412U true CN21003641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2611.3U Active CN210036412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8150A (zh) * 2019-06-11 2019-08-09 重庆鸿运和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8150A (zh) * 2019-06-11 2019-08-09 重庆鸿运和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323B (zh) 热回收型干湿两级过滤间接-直接复合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CN108548431A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210036412U (zh)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CN208075608U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2524194Y (zh) 新型重力回水二次喷射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
CN201803605U (zh) 多边形逆流式冷却塔
CN201652658U (zh) 填料—高压微雾复合式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9857295U (zh) 一种高冷效节能型机力通风喷雾冷却装置
CN108489296B (zh) 一种壳管式多次冷却型逆流闭式塔
RU2624073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градирня с рациональной системой оборотно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CN113295021B (zh) 一种节能冷却塔
CN104197737B (zh) 一种用于直接空冷系统的节能冷却装置
CN108613566A (zh) 一种内循环式环保水冷塔
CN205208777U (zh)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雾化空调冷凝水冷却换热器装置
CN110108150A (zh) 一种提高射流喷雾塔冷效的进风布水拓扑结构装置
CN209797527U (zh) 一种开式循环水和闭式循环水混联型设备
CN208458534U (zh) 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
CN207963538U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式冷却塔
CN208012408U (zh) 一种冷却塔
CN219977166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17636877U (zh) 一种文丘里式烟气急冷装置
CN220304319U (zh) 一种消雾节水型冷却塔
CN220818198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CN215810304U (zh) 一种汽轮机冷源节能优化装置
CN217442308U (zh) 一种立式双级喷淋换热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2nd Floor, No. 38, Xinjian Street, Changshengqiao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Langg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339 Datang Village Group, Xinliu village, Guangyang Town,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HONGYUN HERU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