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1249U -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1249U
CN220921249U CN202321881335.XU CN202321881335U CN220921249U CN 220921249 U CN220921249 U CN 220921249U CN 202321881335 U CN202321881335 U CN 202321881335U CN 220921249 U CN220921249 U CN 220921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module
mirror
light source
reflecting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13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绍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dis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dis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dis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diss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13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1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1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1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包括光源驱动模块和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处理的光束处理模块;光源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的激光雕刻机,所述激光雕刻机分别发送两条出光信号至光源驱动模块,还包括其中一路所述出光信号经过的功率切换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接收出光信号并生成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接收恒定值电流并生成激光光束以传播至加工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增加了雕刻模组切割和雕刻的性能的同时使模块成本降低,操作简单,模式切换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愈发成熟,目前激光已在雕刻领域大范围应用,市场上已经推出多种激光雕刻模组,激光雕刻模组都是通过对激光进行整形后聚焦,将激光束能量汇聚于焦点,用焦点对加工物品表面进行切割和雕刻;
随着用户对激光雕刻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激光光源功率随之越做越高,由于单个激光芯片功率有限,增加功率只能通过空间阵列合束方式实现功率叠加,与此同时,光束焦点光斑也随之增大,虽然增加了雕刻模组的切割性能,但是焦点光斑也随之增大,影响了模组的雕刻性能,现有激光雕刻模组为了解决两者性能提升冲突问题,提出了功率切换的方式来解决,现有功率切换是通过微控制器模块控制不同激光光源出光,模块成本高,切换操作复杂,易出现模式切换错误;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可增加了雕刻模组的切割和雕刻性能的同时使模块成本降低,操作简单,模式切换稳定,散热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切换的激光雕刻模组,包括光源驱动模块,光源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的激光雕刻机,所述激光雕刻机分别发送两条出光信号至光源驱动模块,还包括其中一路所述出光信号经过的功率切换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接收出光信号并生成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接收恒定值电流并生成激光光束以传播至加工材料。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通过设置功率切换模块切换光源功率与空间合束的方法,实现了更加简单、可靠的切换雕刻模组光源,同时通过偏振合束方式缩小了焦点光斑大小,极大提升了雕刻模组雕刻和切割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切换模块包括与激光雕刻机电性连接的隔离单元及显示单元,所述隔离单元用于将激光雕刻机发送过来的出光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光源模块的发光功率。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将激光雕刻机的信号传输至光源驱动模块的出光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同时通过设置显示单元,能够让用户观察到当前的功率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激光雕刻机输出端电性连接并把出光信号转化为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导通或截止激光雕刻机传输至第二驱动电路的出光信号。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让隔离单元隔断或者导通其中一条激光雕刻机传输过来的出光信号并通过驱动电路将其转换为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加强了光源驱动模块的输出功率可控制性。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束处理组件、第一发光机构和第二发光机构,所述第一发光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端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所述第二发光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使第一发光机构和第二发光机构分别与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进行对应连接,进而能够把恒定值电流转换为激光光束并发送到光束处理组件,同时由于第二驱动电路输出的恒定值电流受功率切换模块的控制,进而能可使第二发光机构可控的发出光束。
进一步的,所述光束处理组件包括旋光镜、偏振合束镜、聚焦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五反射镜,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第八反射镜以及第九反射镜,所述第一发光机构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第三激光二极管和第四激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反射至旋光镜,所述第三激光二极管、第四激光二极管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所述第五反射镜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将第一发光机构生成的激光光束通过反射、合束、聚焦最后传播至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光机构包括第五激光二极管、第六激光二极管、第七激光二极管和第八激光二极管,所述第五激光二极管、第六激光二极管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所述第六反射镜、第七反射镜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所述第七激光二极管、第八激光二极管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所述第八反射镜、第九反射镜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反射至第五反射镜,第五反射镜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与第一发光机构同时发出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反射、合束、聚焦最后传播至加工材料,大大提高了激光光束的强度,进而能够使加工材料切割的效果达到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旋光镜接收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六反射镜以及第七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偏振方向的旋转并将激光光束传播至偏振合束镜,所述偏振合束镜分别接收旋光片传播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透射、接收第五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反射,以使两束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一致且传播至聚焦镜,所述聚焦镜接收到偏振合束镜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聚焦以传播至加工材料。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将激光光束进行透射、合束并将两束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一致且使第一发光机构和第二发光机构发出的光束进行合并,进而能够使激光光束的功率成倍增加,使切割材料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还提供了一种激光雕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管壳及竖直安装于管壳内的散热模块、管芯,所述管芯与散热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还包括与管壳固定连接的功率切换模块、盖合于管壳背面的背板及与背板内侧固定连接光源驱动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与背板连接处还设有绝缘导热硅胶片,所述功率切换模块与光源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将功率切换模块和光源驱动模块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通过设置绝缘导热硅胶片,能够使驱动模块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绝缘导热硅胶片散出,一部分通过散热模块散出,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切割效果不佳、或起火引发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器、安装于散热器顶部的散热风扇及盖合于散热风扇顶面的盖板。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凝管、侧导热板及与侧导热板连接的上导热板、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的两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上导热板、下导热板均通过所述冷凝管垂直且固定安装于侧导热板的一面,所述管芯侧周面与所述上导热板、下导热板相对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散热效果,避免了由于功率过高而导致的管芯损坏、烧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取上述的方案,通过设置功率切换模块切换光源功率与空间合束的方法,实现了更加简单、可靠的切换雕刻模组光源,同时通过偏振合束方镜缩小了焦点光斑大小,极大提升了雕刻模组雕刻和切割性能,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散热模块,能够使光源驱动模块和光源处理模块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宕机或引发火灾事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驱动模块及功率驱动模块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处理模块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处理模块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雕刻装置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结构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激光雕刻机;2、光源驱动模块;21、第一驱动电路;22、第二驱动电路;3、功率切换模块;31、隔离单元;32、显示单元;4、光源模块;41、光束处理组件;411、旋光镜;412、偏振合束镜;413、聚焦镜;414、第一反射镜;415、第二反射镜;416、第三反射镜;417、第四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9、第六反射镜;4110、第七反射镜;4111、第八反射镜;4112、第九反射镜;42、第一发光机构;421、第一激光二极管;422、第二激光二极管;423、第三激光二极管;424、第四激光二极管;43、第二发光机构;431、第五激光二极管;432、第六激光二极管;433、第七激光二极管;434、第八激光二极管;5、装置主体;51、管壳;52、散热模块;521、散热器;5211、上导热板;5212、下导热板;5213、散热片;5214、冷凝管;5215、侧导热板;522、散热风扇;523、盖板;53、管芯;54、背板;55、绝缘导热硅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能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地,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加工材料的切割效果,通常采用将激光光源的功率进行提高,由于单个激光芯片的功率有限,只能通过空间阵列合束方式实现功率叠加,但是这种方式会存在焦点光斑也随之增大,虽然可增加切割性能,但是会降低其雕刻性能,市面上会为了解决二者冲突通常采用的是功率切换的方式来进行加工,再需要进行切割的时候加大功率,需要雕刻的时候降低功率,但是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微控制器控制不同的激光光源出光,进而难免的会造成模块成本高,切换操作复杂,且容易出现功率切换错误。
鉴于此,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功率切换的激光雕刻模组,包括光源驱动模块2,光源驱动模块2的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的激光雕刻机1,所述激光雕刻机1分别发送两条出光信号至光源驱动模块2,还包括其中一路所述出光信号经过的功率切换模块3,光源驱动模块2接收出光信号并生成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4,光源模块4恒定值电流并生成激光光束以传播至加工材料;可以理解地,激光雕刻机1发送出光信号至光源驱动模块2,出光信号分为两路分别传输至第一驱动电路21和第二驱动电路22,其中一路发送出光信号至第一驱动电路21,另外一路出光信号经过功率切换模块3至第二驱动电路22,通过设置功率切换模块3,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工方式(切割或雕刻)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当需要进行切割的时候导通功率切换模块3,使激光雕刻机1传递出光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22(此时光源驱动模块2的总输出功率为40W),而在进行雕刻的时候则断开功率切换模块3,使激光雕刻机1无法传递出光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22(此时光源驱动模块2的总输出功率为20W),通过设置功率切换模块3,能够降低其功率切换装置的复杂度,同时还能够避免模式的切换错误,从而避免造成对加工材料的误操作。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功率切换模块3包括与激光雕刻机1电性连接的隔离单元31及显示单元32,隔离单元31用于将激光雕刻机1发送过来的出光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显示单元32用于显示所述光源处理模块4的发光功率;具体的,隔离单元31可以为双排两档六脚拨动开关,显示单元32可以为两个指示灯,分别为20W指示灯和40W指示灯,拨动开关在20W指示灯档位(此时20W指示灯亮),则表明拨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40W指示灯亮则表明拨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20W指示灯灭,40W指示灯亮),通过设置拨动开关,能够降低功率切换的操作复杂度,避免了使用微控制器带来的高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光源驱动模块2包括第一驱动电路21和第二驱动电路2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输入端与激光雕刻机1输出端电性连接并把出光信号转化为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4,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输入端与所述隔离单元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导通或截止激光雕刻机1传输至第二驱动电路22的出光信号;具体的,当拨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激光雕刻机1的会发送出光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22,此时第一驱动电路21、第二驱动电路22会同时发出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4,进而使出光的功率翻倍,当拨动开关处理断开状态,则只有第一驱动电路21发出20W功率电信至光源处理模块4,则表明该状态可以用来雕刻。
如图3所示,光源模块4包括光束处理组件41、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所述第一发光机构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输出端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所述第二发光机构43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可以理解地,通过第一驱动电路21、第二驱动电路22分别发送的恒定值电流至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能够使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进行生成激光光束并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分开生成激光光束,在20W的指示灯亮起的时候,则表明拨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只有第一驱动电路21发出恒定值电流至第一发光机构42,此时第一发光机构42生成激光光束并传播至光束处理组件41,当40W指示灯亮起的时候,则表明拨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则第二驱动电路22也发出恒流电信号至第二发光机构43,此时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同时生成激光光束并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的工作方式时能够进行更好的适用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光源处理组件41包括旋光镜411、偏振合束镜412、聚焦镜413、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第五反射镜418,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第八反射镜4111以及第九反射镜4112,所述第一发光机构42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421、第二激光二极管422、第三激光二极管423和第四激光二极管424,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421、第二激光二极管422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源并分别发送至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所述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反射至旋光镜411,所述第三激光二极管423、第四激光二极管424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所述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所述第五反射镜418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
具体地,第一激光二极管421生成激光光束发送至第一反射镜414,第一反射镜414接收到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随即把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411,同样的,第二激光二极管422生成激光光束发送至第二反射镜415,第二反射镜415接收到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随即把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411,如图2所示,第三激光二极管423、第四激光二极管424设置在第一激光二极管42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422的对面,第三激光二极管423生成激光光束发送至第三反射镜416,第三反射镜416接收到激光光束随即把激光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8将第三反射镜416反射过来的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同样的,第四激光二极管424生成激光光束发送至第四反射镜417,第四反射镜417接收到激光光束随即把激光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8将第三反射镜416反射过来的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改变各激光二极管的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各束激光光束合并到一起并传播至聚焦镜413,聚焦镜413再将各束激光光束进行聚焦,并传播至加工材料,从而使雕刻的性能增加。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发光机构43包括第五激光二极管431、第六激光二极管432、第七激光二极管433和第八激光二极管434,所述第五激光二极管431、第六激光二极管432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411,所述第七激光二极管433、第八激光二极管434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八反射镜4111、第九反射镜4112,所述第八反射镜4111、第九反射镜4112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8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
具体地,激光光源由两组激光二极管组成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第五激光二极管431与第六激光二极管432相对于第一激光二极管421和第二激光二极管422相对称且并排设置,第五激光二极管431和第六激光二极管432接收到第二驱动电路22的的恒定值电流并发出激光光束并分别传播至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随后第六反射镜419和第七反射镜4110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411,第七激光二极管433和第八激光二极管434相对于第三激光二极管423与第四激光二极管424相对于第三激光二极管423和第四二极管对称设置且并排设置,且第七激光二极管433和第八激光二极管434接收到第二驱动电路22的的恒定值电流并发出激光光束并分别传播至第八反射镜4111、第九反射镜4112,随即第八反射镜4111和第九反射镜4112将反射过来的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8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第二发光机构43的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光束传播至旋光镜411和偏振合束镜412,使其各束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一致,进而能够使各束激光束成倍增加功率,进而能够发送至聚焦镜413,通过聚焦镜413再进行各束激光光束的合并,再传播至加工材料,进而能够对加工材料进行切割。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旋光镜411接收到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第六反射镜419以及第七反射镜4110反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偏振方向的旋转并将激光光束传播至偏振合束镜412,可以理解地,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第六反射镜419以及第七反射镜4110均将反射的激光光束传播至旋光镜411,偏振合束镜412分别接收旋光片传播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透射、接收第五反射镜418反射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反射,可以理解地,旋光片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与第五反射镜418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偏振方向是相互垂直的,通过设置偏振合束镜412,能够使其将两束激光光束旋光片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和第五反射镜418反射的激光光束的光斑重叠且传播至聚焦镜413,进而能够增加激光光束的功率倍数,所述聚焦镜413接收到偏振合束镜412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聚焦以传播至加工材料,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在增加激光功率下缩小了焦点光斑大小,极大提升了雕刻模组雕刻和切割性能。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雕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5,装置主体5包括管壳51及竖直安装于管壳51内的散热模块52、管芯53,所述管芯53与散热模块52固定连接,能够使散热模块52将管芯53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装置主体5还包括与管壳51固定连接的功率切换模块3、盖合于管壳51背面的背板54及与背板54内侧固定连接光源驱动模块2,可以理解地,功率切换模块3安装在管壳51的外侧壁上,同时通过设置背板54,能够方便在安装时将散热模块52安装于其中,同时能够方便进行维修,光源驱动模块2安装在背板54的内面,光源驱动模块2与背板54连接处还设有绝缘导热硅胶片55,绝缘导热硅胶片55固定设置在背板54的内面,光源驱动模块2安装在绝缘导热硅胶片55处,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将光源驱动模块2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了火灾或宕机的发生,功率切换模块3与光源驱动模块2电性连接,能够方便用户对光源的输出功率进行切换。
如图4所示,散热模块52包括散热器521、安装于散热器521顶部的散热风扇522及盖合于散热风扇522顶面的盖板523,可以理解地,散热器521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扇522,通过安装散热风扇522,能够进一步的加快散热,同时通过在散热风扇522上顶面设置有盖板523,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图5所示,散热器521包括冷凝管5214、侧导热板5215及与侧导热板5215连接的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上导热板5211和下导热板5212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213,可以理解地,通过安装散热片5213,能够将上导热板5211和下导热板5212的热量传输至散热片5213上,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均通过所述冷凝管5214垂直且固定安装于侧导热板5215的一面,可以理解地,侧导热板5215与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的同侧面通过冷凝管5214固定连接,可以认为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相平行设置,同时管芯53侧面与所述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相对面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地,管芯53的插接固定安装在上导热板5211和下导热板5212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使管芯53散发的热量传递到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随后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5213,同时通过风扇对散热片5213进行散热,能够使散热效果更佳。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原理为:通过设置功率切换模块3切换光源功率与空间合束的方法,实现了更加简单、可靠的切换雕刻模组光源,同时通过偏振合束方镜缩小了焦点光斑大小,极大提升了雕刻模组雕刻和切割性能,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散热模块52,能够使光源驱动模块2和光源处理模块4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了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宕机或引发火灾事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包括光源驱动模块(2)和光源模块(4),光源模块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处理的光束处理模块;
光源驱动模块(2)的输入端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的激光雕刻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雕刻机(1)分别发送两条出光信号至光源驱动模块(2),还包括其中一路所述出光信号经过的功率切换模块(3),所述光源驱动模块(2)接收出光信号并生成恒定值的电流传输至光源模块(4),所述光源模块(4)接收恒定值电流并生成激光光束以传播至加工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切换模块(3)包括与激光雕刻机(1)电性连接的隔离单元(31)及显示单元(32),所述隔离单元(31)用于将激光雕刻机(1)发送过来的出光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所述显示单元(32)用于显示所述光源模块(4)的发光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驱动模块(2)包括第一驱动电路(21)和第二驱动电路(2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输入端与激光雕刻机(1)输出端电性连接并把出光信号转化为恒定值电流至光源模块(4),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输入端与所述隔离单元(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导通或截止激光雕刻机(1)传输至第二驱动电路(22)的出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4)包括光束处理组件(41)、第一发光机构(42)和第二发光机构(43),所述第一发光机构(4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输出端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所述第二发光机构(43)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22)电性连接并生成激光光束以发送至光束处理组件(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处理组件(41)包括旋光镜(411)、偏振合束镜(412)、聚焦镜(413)、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第五反射镜(418),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第八反射镜(4111)以及第九反射镜(4112),所述第一发光机构(42)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421)、第二激光二极管(422)、第三激光二极管(423)和第四激光二极管(424),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421)、第二激光二极管(422)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所述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接收到激光光源并反射至旋光镜(411),所述第三激光二极管(423)、第四激光二极管(424)呈并列设置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所述第三反射镜(416)、第四反射镜(417)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所述第五反射镜(418)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机构(43)包括第五激光二极管(431)、第六激光二极管(432)、第七激光二极管(433)和第八激光二极管(434),所述第五激光二极管(431)、第六激光二极管(432)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所述第六反射镜(419)、第七反射镜(4110)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旋光镜(411),所述第七激光二极管(433)、第八激光二极管(434)均生成激光光束并分别发送至第八反射镜(4111)、第九反射镜(4112),所述第八反射镜(4111)、第九反射镜(4112)接收到激光光束并反射至第五反射镜(418),第五反射镜(418)接收到激光束并将激光光束反射至偏振合束镜(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光镜(411)将第一反射镜(414)、第二反射镜(415)、第六反射镜(419)以及第七反射镜(4110)反射的激光光束偏振方向进行90°旋转并将激光光束传播至偏振合束镜(412),所述偏振合束镜(412)分别接收旋光片传播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透射、接收第五反射镜(418)反射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反射,以使两束激光光束的传播方向一致且传播至聚焦镜(413),所述聚焦镜(413)接收到偏振合束镜(412)传播过来的激光光束并对其进行聚焦以传播至加工材料。
8.一种激光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5)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所述装置主体(5)包括管壳(51)及安装于管壳(51)内的散热模块(52)、管芯(53),所述管芯(53)与散热模块(5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5)还包括与管壳(51)固定连接的功率切换模块(3)、盖合于管壳(51)背面的背板(54)及与背板(54)内侧固定连接光源驱动模块(2),所述光源驱动模块(2)与背板(54)连接处还设有绝缘导热硅胶片(55),所述功率切换模块(3)与光源驱动模块(2)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激光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52)包括散热器(521)、安装于散热器(521)顶部的散热风扇(522)及盖合于散热风扇(522)顶面的盖板(523),所述散热器(521)竖直固定安装于所述管壳(51)内,所述散热器(521)与管芯(5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激光雕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21)包括冷凝管(5214)、侧导热板(5215)及与侧导热板(5215)连接的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所述上导热板(5211)和下导热板(5212)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5213),所述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均通过所述冷凝管(5214)垂直且固定安装于侧导热板(5215)的一面,所述管芯(53)侧面与所述上导热板(5211)、下导热板(5212)相对面固定连接。
CN202321881335.X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Active CN220921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1335.XU CN22092124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1335.XU CN22092124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1249U true CN220921249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61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1335.XU Active CN220921249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1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2549B1 (en)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JP7150170B2 (ja) モジュール化された高効率放熱均一フィールドレーザー光源システム
CN215316376U (zh) 一种基于偏振合光的激光雕刻模组
CN104879713A (zh) 波长转换装置和发光装置
EP3807571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high intensity output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20921249U (zh) 一种功率切换激光雕刻模组及激光雕刻装置
CN201779470U (zh) 一种前置光源聚焦照明装置
WO2006031037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using light source device
CN206039134U (zh) 一种高效激光照明系统
CN210605335U (zh)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
CN111458931A (zh) 一种基于ld泵浦荧光晶体的高亮度背光光源模组
CN107861322A (zh) 一种高效激光照明系统
CN220659540U (zh) 一种带有同轴指示光的20w激光模组
CN219959681U (zh) 一种蓝光激光器
CN220921248U (zh) 一种基于偏振合束与波长合束的激光雕刻模组
CN213810132U (zh) 一种分体式激光照明
CN210462951U (zh) 一种基于相变抑制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KR101868417B1 (ko) 청색 레이저다이오드와 형광체를 이용한 고휘도 써치라이트
CN213163735U (zh) 一种激光雕刻模组
CN219123658U (zh) 一种千瓦级风冷激光输出头
CN212379688U (zh) 一种基于ld泵浦荧光晶体的高亮度背光光源模组
CN219286877U (zh) 一种功率叠加的激光光源
CN211822203U (zh) 一种车辆照明装置
CN216210441U (zh) 一种色光生成机构及采用其的光源装置
CN217484681U (zh) 光学导热结构以及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