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3598U -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 Google Patents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3598U
CN220913598U CN202322752092.6U CN202322752092U CN220913598U CN 220913598 U CN220913598 U CN 220913598U CN 202322752092 U CN202322752092 U CN 202322752092U CN 220913598 U CN220913598 U CN 220913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damper
bracket
fan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52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杰
喻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52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3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3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3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风扇模块用于为服务器机箱提供冷却风,包括:风扇、支架和阻尼器;支架用于安装风扇;阻尼器的顶端与支架连接,阻尼器的底端用于与服务器机箱连接,沿支架的高度方向,阻尼器能够伸缩,以为支架及风扇减震。本实用新型通过为支架设置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少风扇运行时的震动,使得风扇模块运行更加稳定,实现减震减噪效果。

Description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使用大量的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中各模组模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位于硬盘和主板之间的风扇模组同样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但硬盘的运行受到来自风扇模块高速转动产生的影响,风扇模块的高速转动会产生高频震动,影响硬盘的存储、读取。现有技术中虽然提供了风扇一体化设计方案,但是对于风扇模块高速转动产生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消除手段,消除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扇模块,用于为服务器机箱提供冷却风,包括:
风扇;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风扇;以及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服务器机箱连接,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阻尼器能够伸缩,以为所述支架及风扇减震。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本体相连且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本体,所述阻尼器的顶端连接至所述安装板。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尼器的顶端连接至所述安装孔;并且/或者
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的上半部分。
可选地,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阻尼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四角,用于缓冲所述支架及风扇的震动。
可选地,风扇模块还包括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连接至所述支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
电端子,所述电端子与所述风扇电连接,以为所述风扇提供电能和/或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方,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绝缘垫进行绝缘保护;
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垫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绝缘垫安装固定至所述基座主体。
可选地,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下方,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所述缓冲垫进行减震。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支架的内部间隔构成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风扇插装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风扇在所述容纳槽中插装到位的同时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波导板,所述波导板为多孔板。
可选地,所述阻尼器为智能阻尼器,能够感应所述支架的重力大小和重心偏移智能调节阻尼系数;
所述智能阻尼器包括气压减震模块或液压减震模块,所述气压减震模块通过气压驱动所述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所述液压减震模块通过液压驱动所述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从而抵消所述支架的震动。
可选地,所述阻尼器为弹簧阻尼器,包括:
芯组件,所述芯组件的轴向长度能够在受压时自动调节,所述芯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芯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服务器机箱连接。
可选地,所述阻尼器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芯组件的上端;
托座,所述托座设置在所述芯组件的下端;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组件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螺母顶靠,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托座顶靠。
可选地,风扇模块还包括:
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挡风装置与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接触,用于阻止气流从所述支架与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之间倒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机箱,包括主板和箱体,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中,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冷却风。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内部对应所述风扇模块的阻尼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阻尼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槽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通过为风扇支架设置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少风扇运行时的震动,使得风扇模块运行更加稳定,实现减震减噪效果,保证了存储和读取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硬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风扇震动对服务器机箱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服务器机箱中电路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服务器机箱的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模块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模块的分解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支架和基座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基座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阻尼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的分解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百叶机构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盖 20:主板
30:箱体 31:定位槽
32:卡槽 40:风扇模块
41:风扇 411:前框
412:百叶机构 4121:轴
4122:叶片 4123:限位块
4124:轴座 413:风扇主体
414:后框 415:螺钉
42:支架 421:本体
422:隔板 423:安装板
424:安装孔 425:波导板
426:出风口 427:挡风装置
43:基座组件 431:电路板
432:绝缘垫 433:基座主体
434:缓冲垫 435:螺钉
436:电端子 44:螺钉
45:阻尼器 451:螺母
452:芯组件 453:弹簧
454:托座 455:橡胶圈
100:服务器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模块40和服务器机箱100。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风扇模块40,用于为服务器机箱100提供冷却风,包括:风扇41、支架42和阻尼器45;
风扇41工作时提供冷却风;根据实际需要,风扇41可以选用多种型号,例如8038风扇、8056风扇,均为模块化结构;
支架42用于安装风扇41,支架42是风扇41的支撑部件;
阻尼器45的顶端与支架42连接,阻尼器45的底端用于与服务器机箱100连接,沿支架42的高度方向,阻尼器45能够伸缩,以为支架42及风扇41减震。
图中X轴方向为支架42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为支架42的宽度方向,Z轴方向为支架42的高度方向。
在实际使用中,受到风扇41震动的影响,支架42的震动可能是不规则的,方向和频率均会发生变化,阻尼器45虽然在高度方向(Z轴方向)支撑支架42,但是由于阻尼器45自身具有弹性变化功能,所有可以在多个方向起到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40设置有四个阻尼器45,分别设置在支架42的四角位置,用于缓冲支架42及风扇41的震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加阻尼器45的数量。
支架42整体呈矩形,可以采用钣金工艺制造。
本实施例中的风扇模块40,通过为风扇支架42设置阻尼器45,可以有效减少风扇运行时的震动,使得风扇模块40运行更加稳定,实现减震减噪效果,保证了存储和读取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硬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风扇震动对服务器机箱100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服务器机箱100中电路板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4所示,支架42包括本体421和安装板423,安装板423与本体421相连且沿支架42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凸出于本体421,风扇41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本体421,阻尼器45的顶端连接至安装板423。
安装板423沿支架42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凸出于本体421,阻尼器45可以设置在本体42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不占用本体421的长度,避免增加服务器机箱100的宽度(服务器机箱100的宽度与本体421的长度同向,均为X轴方向)。而且可以在支架42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与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之间形成面积较大的理线空间,线缆可以从该空间穿过,方便在服务器机箱100内部布线。
根据设计需要,安装板423也可以沿支架42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凸出于本体421,相应地阻尼器45也设置在本体42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板423设置有安装孔424,阻尼器45的顶端连接至安装孔424。
阻尼器45的上端与安装孔424可以卡接,防止阻尼器45的上端与安装孔424脱离,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机箱100的上盖10限位,或者在阻尼器45的上端插入安装孔424之后,在阻尼器45的上端安装螺母进行锁紧,保证阻尼器45的上端不会从安装孔424中脱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板423位于支架42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上半部分,安装板423下方的空间用于设置阻尼器45。安装板423可以位于支架42的顶端,在阻尼器45支撑支架42之后,支架42的高度不会过高。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424可以靠近安装板423的四角设置,阻尼器45的数量为四个,阻尼器45分别设置于安装板423的四角,用于缓冲支架42及风扇41的震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风扇模块40还包括基座组件43,基座组件43连接至支架42,基座组件43包括:
电端子436,电端子436与风扇41电连接,以为风扇41提供电能和/或控制信号。
电端子436为插头或插座,以插接方式与风扇41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座组件43还包括:
电路板431,电端子436设置于电路板431;
绝缘垫432,绝缘垫432设置在电路板431的下方,电路板431通过绝缘垫432进行绝缘保护;
基座主体433,基座主体433设置在绝缘垫432的下方,电路板431和绝缘垫432安装固定至基座主体433。
电路板431与服务器机箱100的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线连接,从服务器机箱100的电源模块获得电能,与服务器机箱100的控制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从服务器机箱100的控制模块获得控制信号。
绝缘垫432主要是为了对电路板431与基座主体433之间绝缘,因为基座主体433可以采用金属材质,绝缘垫432与电路板431做随形设计。
基座主体433可以采用钣金工艺制造,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电路板431采用硬质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通过螺钉435安装固定于基座主体433上,绝缘垫432同时被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座组件43还包括:
缓冲垫434,缓冲垫434设置在基座主体433的下方,支架42的底部通过缓冲垫434进行减震。
阻尼器45可以起到主要的减震作用,为了防止风扇模块40的底部与服务器机箱100直接硬接触,将基座组件43也设置为具有减震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风扇模块40整体的减震减噪效果。
缓冲垫434可以采用泡棉材质,铺设在基座主体433的下方,如果基座主体433接触到服务器机箱100,缓冲垫434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支架4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22,隔板422将支架42的内部间隔构成容纳槽。
容纳槽的长度和宽度适配于风扇41,风扇41在容纳槽中不会发生晃动,能够稳定工作。
支架42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多个隔板422,从而将支架42的内部间隔构成多个容纳槽,可以安装多个风扇41,提高冷却风的风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风扇41插装在容纳槽中,风扇41在容纳槽中插装到位的同时与电端子436电连接。相应地,风扇41设置有与电端子436插接的插座或插头。通过该设置,风扇41可以方便快速地实施电连接。
当然风扇41也可以通过线缆与电端子436电连接,不采用插装到位同时电连接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支架42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支架42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设置有波导板425,波导板425为多孔板。
波导板425可以减少紊流导致空气摩擦引起的噪音,起到整流降噪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阻尼器45为智能阻尼器,能够感应支架42的重力大小和重心偏移智能调节阻尼系数;
智能阻尼器45包括气压减震模块或液压减震模块,气压减震模块通过气压驱动阻尼器45轴向伸缩长度,液压减震模块通过液压驱动阻尼器45轴向伸缩长度,从而抵消支架42的震动。
智能阻尼器还需要设置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支架42的震动参数,采用主动减震模式,为风扇模块40提供减震。智能阻尼器设置了气压减震模块或液压减震模块,气压减震模块通过气压驱动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液压减震模块通过液压驱动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从而抵消支架42的震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阻尼器45为弹簧阻尼器,包括:
芯组件452,芯组件452的轴向长度能够在受压时自动调节,芯组件452的上端与支架42连接,芯组件452的下端与服务器机箱100连接。
芯组件452可以设置气压活塞或者液压活塞,在芯组件452轴向伸缩时起到缓冲作用,提高阻尼器45的减震效果。
例如,图中芯组件452的上部为活塞筒,下部为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伸入活塞筒内,受压时在活塞筒内可以轴向移动。
芯组件的下端与服务器机箱可以是螺纹连接,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服务器机箱100设置有螺纹孔,活塞杆的下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阻尼器45包括:
螺母451,螺母451设置在芯组件452的上端;
托座454,托座454设置在芯组件452的下端;以及
弹簧453,弹簧453套设在芯组件452的外部,弹簧453的上端与螺母451顶靠,弹簧453的下端与托座454顶靠。
螺母451可以向上顶托支架42,托座454可以向下顶靠服务器机箱100,从而对支架42形成稳定支撑。支架42顶部的安装板423压靠在螺母451上,螺母451压缩弹簧453,使得弹簧453产生形变,从而对支架42产生弹性支撑力。
如果芯组件的上端、下端设置台阶进行限位,对支架42能够形成稳定支撑,则螺母451可以不直接接触支架42,托座454可以不直接接触服务器机箱100。
如图7所示,芯组件452的上端还可以增加设置橡胶圈455,橡胶圈455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凸缘,芯组件452的上端插入橡胶圈455,橡胶圈455顶部的凸缘插入安装孔424,使得橡胶圈455被夹持在芯组件452的上端与安装板423之间,橡胶圈455一方面可以防止芯组件452的上端与安装孔424之间松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减震效果,在芯组件452的上端与安装板423之间进行缓冲减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风扇模块40还包括:
挡风装置427,挡风装置427设置在支架42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挡风装置427与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接触,用于阻止气流从支架42与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之间倒流。
正常情况下,风扇41工作时从波导板425方向吸入风,再向后吹向箱体30后方主板20处,受到主板20的阻挡,气流有倒流的趋势,挡风装置427可以防止气流倒流,使得气流整体仍然单方向流动,既可以提高冷却效果,有可以防止灰尘在箱体30内随意窜动,保持箱体30内的整洁。
挡风装置427为倒置L形,这是为了适配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其侧壁并非平板结构,而是设置了凹槽。挡风装置427可以设置多层结构,提高挡风效果。
挡风装置427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软材质,能够随意变形,使得与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贴紧,提高挡风效果。
因为在支架42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与服务器机箱100的侧壁之间为理线空间,线缆需要从该空间穿过,挡风装置427可以进一步分割为条状,方便线缆从挡风装置427之中穿过,挡风装置427既可以挡风,又不阻碍线缆穿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9所示,风扇41包括:
前框411;前框411设置有格栅方便气流通过;
百叶机构412,百叶机构412设置在前框411中,百叶机构412能够单方向流通气流;如果某一台风扇失效时,百叶机构412可以防止系统内的风从失效风扇回流;
风扇主体413,风扇主体413设置在百叶机构412的后侧;以及
后框414,后框414与前框411连接组合,夹持固定风扇主体413,后框414设置有格栅方便气流通过。
前框411与风扇主体413之间通过螺钉415连接组合,后框414与风扇主体413之间通过螺钉415连接组合,前框411与后框414之间可以卡接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百叶机构412包括:
轴4121;百叶机构412包括多根轴4121;
叶片4122,叶片4122与轴4121固定连接;百叶机构412也包括多片叶片4122;叶片4122在轴4121两侧的宽度不等,受力也就不等,从而可以实现单方向开启;
限位块4123,限位块4123设置在前框411的内壁上,用于限制叶片4122的转动方向;以及
轴座4124,轴座4124设置在前框411的内壁上,用于为轴4121的两端限位,轴座4124为凹槽状。
轴4121可以在轴座4124中转动,向服务器机箱100进风时叶片4122会正常开启。如果某一台风扇失效,从该风扇处会发生逆风的趋势,受到限位块4123的阻挡作用,叶片4122被限位块4123阻挡,百叶机构412会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气流从失效的风扇中流失。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机箱100,包括上盖10、主板20和箱体30,主板20设置在箱体30中,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模块40,风扇模块40设置在箱体30中,用于向主板20提供冷却风。
上盖10与箱体30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器机箱10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箱体30内对应风扇模块40的阻尼器45设置有定位槽31,阻尼器45的下端与定位槽31螺纹连接。定位槽31中设置有内螺纹,阻尼器45的下端需要设置外螺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箱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2,卡槽32用于设置硬盘模块,每个卡槽32对应一个风扇41,风扇41工作时从硬盘模块方向吸入风,再向后吹向箱体30后方主板20处,硬盘模块也同时得到冷却。
下面阐述说明本发明的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的组装步骤
步骤1,将绝缘垫432贴在电路板431上,然后把电路板431通过八颗螺钉435锁到基座主体433上,最后再贴上缓冲垫434,组成基座组件43。
步骤2,将步骤1的基座组件43通过螺钉44安装到支架42的底部,然后依次放入四组8038风扇或者8056风扇。
步骤3,将四个阻尼器45先安装到箱体30的螺纹铆钉(定位槽31)内,再将步骤2中的组件装入箱体30内,对准四个阻尼器45。
步骤4,盖上上盖10,完成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模块和服务器机箱,通过为风扇支架设置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少风扇运行时的震动,使得风扇模块运行更加稳定,实现减震减噪效果,保证了存储和读取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硬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风扇震动对服务器机箱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服务器机箱中电路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备体积小、节省机箱内空间、理线空间大、可增加主板面积,设计更加灵活、等特点。
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流程、步骤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及其派生词旨在是开放式术语,其指定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包括”“具有”及其衍生词。
这里使用的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括:通过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固定到中间构件上,中间构件转而固定到另一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是一体,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该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相似含义的词,例如“连接”“联接”“耦合”“安装”“粘合”“固定”及其衍生词。最后,这里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的程度术语表示修改术语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着改变的偏差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6)

1.一种风扇模块,用于为服务器机箱提供冷却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
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风扇;以及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底端用于与所述服务器机箱连接,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所述阻尼器能够伸缩,以为所述支架及风扇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本体相连且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凸出于所述本体,所述风扇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本体,所述阻尼器的顶端连接至所述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尼器的顶端连接至所述安装孔;并且/或者
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的上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阻尼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四角,用于缓冲所述支架及风扇的震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连接至所述支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
电端子,所述电端子与所述风扇电连接,以为所述风扇提供电能和/或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方,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绝缘垫进行绝缘保护;
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垫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绝缘垫安装固定至所述基座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
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下方,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所述缓冲垫进行减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支架的内部间隔构成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插装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风扇在所述容纳槽中插装到位的同时与所述电端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前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支架的后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波导板,所述波导板为多孔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智能阻尼器,能够感应所述支架的重力大小和重心偏移智能调节阻尼系数;
所述智能阻尼器包括气压减震模块或液压减震模块,所述气压减震模块通过气压驱动所述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所述液压减震模块通过液压驱动所述阻尼器轴向伸缩长度,从而抵消所述支架的震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弹簧阻尼器,包括:
芯组件,所述芯组件的轴向长度能够在受压时自动调节,所述芯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芯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服务器机箱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芯组件的上端;
托座,所述托座设置在所述芯组件的下端;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组件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螺母顶靠,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托座顶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挡风装置与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接触,用于阻止气流从所述支架与所述服务器机箱的侧壁之间倒流。
15.一种服务器机箱,包括主板和箱体,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用于向所述主板提供冷却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对应所述风扇模块的阻尼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阻尼器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槽螺纹连接。
CN202322752092.6U 2023-10-12 2023-10-12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Active CN220913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2092.6U CN220913598U (zh) 2023-10-12 2023-10-12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52092.6U CN220913598U (zh) 2023-10-12 2023-10-12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3598U true CN22091359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52092.6U Active CN220913598U (zh) 2023-10-12 2023-10-12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3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3098A (en) Shock absorbing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in a stacked configuration
CN220913598U (zh) 风扇模块、服务器机箱
US20050135059A1 (en) Cabinet and additional device
CN214098337U (zh) 一种防尘机箱
CN215008984U (zh) 一种室外防水型抗震配电柜
CN212675510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新型导风罩
CN211224487U (zh) 一种具有通风且防尘功能的pcba安置箱
CN215011234U (zh) 一种电子结构部件用快速散热装置
CN21937028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微型服务器
CN215835752U (zh) 一种mcu控制盒
CN111525405B (zh) 防水防尘配电柜
CN216489182U (zh) 一种减震式防爆配电柜
CN219017458U (zh) 带有防爆结构的电容器
CN220858743U (zh) 一种水电站发电机励磁调节装置
CN215376294U (zh) 一种基于Mac Mini的测试设备
CN217404823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服务器机箱
CN212364921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用的减震底架
CN209070447U (zh) 一种抗震防尘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9202264U (zh) 一种计算机防振动冲击的辅助机壳
CN212571797U (zh) 一种防潮型电气控制箱
CN215121374U (zh) 充电模块
CN213547142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高效散热型充电器
CN208079528U (zh)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机箱
CN214376171U (zh) 一种防尘计算机机箱
CN212515589U (zh) 一种主板组件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