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3245U -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3245U
CN220913245U CN202322340101.0U CN202322340101U CN220913245U CN 220913245 U CN220913245 U CN 220913245U CN 202322340101 U CN202322340101 U CN 202322340101U CN 220913245 U CN220913245 U CN 220913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ace
circulation structure
air duct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0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Ks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Ks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Ks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Ks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3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3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该湿热试验机包含一试验机本体与一风循环结构,其中,该试验机本体内设有一待测空间,该风循环结构内设有一风道空间,该待测空间中的空气能由该风循环结构的上方流入该风道空间,并经冷却、加湿与加热后,被鼓风机由该风循环结构的下方输送至待测空间中,由于该鼓风机的风机出口朝下,故通过该风循环结构的整体设计,能够将高湿度空气引入该待测空间的下方处,使得因湿度达到饱和而凝结的水滴,不易掉落至该待测空间中处于较高位置的待测物上,以确保测试的正确性。

Description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热试验机,尤指一种该湿热试验机中的风循环结构,在接收来自一待测空间的空气后,能经冷却、加湿与加热等处理程序,再将高湿度空气由鼓风机朝风循环结构的下方输送至该待测空间的下方。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与集成电路的进步,各种电子装置(如:电脑、伺服器、移动电话、通讯设备、车用电子设备等)的效能不断提升,且电子装置所使用的零组件(如:显示器、电路板、处理芯片等)也越来越轻薄短小。然而,随着这种微小化的进展,零组件越来越容易受到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损坏或误动作。此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该零组件的性能,也可能影响整体电子装置的品质和稳定性。
有鉴于此,本领域工作人员在完成电子装置或零组件的设计或制造后,都会进行湿热试验,该湿热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在各种极端温湿度环境下(例如40℃/90%RH、60℃/95%RH、85℃/85%RH、90℃/98%RH、10℃/95%RH、4℃/95%RH或其他更严苛的高湿条件下)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在前述条件下,本领域工作人员预期产品不应被破坏或其性能受到影响。
在进行湿热试验时,本领域工作人员通常会使用湿热测试装置,对电子装置与零组件进行高湿度的测试,以能提前筛选并排除品质与稳定性不佳的产品,或在早期阶段进行改良设计,这对于确保所有电子装置和零组件在出货时的品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在进行这种湿热试验时,必须注意避免零组件"受潮",在此特别一提的是,“受潮”通常是指零组件直接与液体(如:水滴)接触,进而导致零组件出现性能异常或损坏,从而影响测试结果。故湿热测试装置必须精心设计,以确保在进行高湿度测试时,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估电子装置和零组件的性能,并防止零组件受潮。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以传统的一种湿热试验机A为例,该湿热试验机A具有一风循环结构1,其中,该湿热试验机A包括一风道10、一测试区11、一回风处12、一出风处13、一加湿装置166、一冷却器14、一加热器15、一鼓风机17、一风道板19与一测试品T,且该测试品T包含电脑、伺服器、移动电话、通讯设备、车用电子、电子零组件等产品。
继续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风道板19用于分隔测试区11与风道10,循环风由出风处13吹出,进入该测试区11,测试该测试品T的耐湿性,循环风由回风处12进入一风道10中,透过该加湿装置166增加循环风湿度、该冷却器14冷却循环风温度,并以该加热器15平衡温度,使得循环风成为高湿的空气,该鼓风机17内设有一扇轮171,其侧面开设有一进风口170,其顶面设有一出风口172,且该出风口172会朝向该湿热试验机A的顶侧及风道10,令鼓风机17将循环风经出风处13吹入测试区11,在此过程中就会发生风道10内风循环的水分子经相互碰撞而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而吹入测试区11,水滴滴落到该测试品T上,影响该测试品T的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现有的湿热试验机,一直无法有效防止风道内的水分子经相互碰撞而凝结成细小的水滴经由该鼓风机17的出风口172吹出,进入到该测试区11,因此造成了水滴滴落到该测试品T,影响测试的结果,故如何有效解决前述问题,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进传统湿热试验机的上述缺点,申请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以期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在对待测物(如:电脑、伺服器、移动电话、通讯设备、车用电子、电子零组件等)进行湿热测试时,没有水滴滴落测试品的问题,以进行正确、可靠的测试,避免错误的试验结果与判断。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循环结构,其能应用至一湿热试验机,包括一风道本体、至少一冷却器、至少一加热器、至少一加湿器与至少一鼓风机,其中,该风道本体的上方设有一进风处,该风道本体的下方设有一出风处,该风道本体内设有一风道空间,且流入该进风处的空气会流过该风道空间,并自该出风处流出;该冷却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该加热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该加湿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该鼓风机位于该风道空间,且靠近该风道本体的下方,其包含一风机入口与一风机出口,且该风机入口能接收来自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该风机出口朝向该本体的底面,并与该出风处相连通,以将该鼓风机内部的空气输往该出风处,如此,通过该风循环结构的整体设计,能够将高湿度空气引入湿热试验机的下方处,使得因湿度达到饱和而凝结的水滴,不易掉落至湿热试验机中处于较高位置的待测物上。
可选地,该冷却器为空气冷却器、冷凝式空气冷却器、热交换冷却器、冷冻机组与气液冷却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该加热器为电阻加热器、陶瓷加热器、石英加热器与热风加热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该加湿器为电热式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冷雾式加湿器、蒸汽式加湿器与蒸发式加湿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该加热器靠近该鼓风机的风机入口。
可选地,该鼓风机的数量能为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包含如前述目的的风循环结构与一试验机本体,其中,该试验机本体内设有一待测空间,该待测空间能供放置一待测物,且能分别连通该进风处与该出风处,如此,该待测空间的下方区域在持续接收高湿度空气后,可能会因湿度达到饱和而导致水滴凝结,此时由于水滴的重量较重而会掉落至该待测空间的下方区域,故可避免水滴滴落至待测物的情况,有助于维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该湿热试验机还包括一风道板,该风道板用于分隔该待测空间与该风道空间。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湿热试验机的机构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风循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湿热试验机的机构配置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循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1:风循环结构;
10:风道;
11:测试区;
12:回风处;
13:出风处;
14:冷却器;
15:加热器;
166:加湿装置;
17:鼓风机;
170:进风口;
171:扇轮;
172:出风口;
19:风道板;
A:湿热试验机;
T:测试品;
2:试验机本体;
20:待测空间;
22:待测物;
24:风道板;
3:风循环结构;
30:风道空间;
31:风道本体;
311:进风处;
313:出风处;
33:冷却器;
331:承接部;
35:加热器;
37:加湿器;
39:鼓风机;
391:风机入口;
393:风机出口;
395:扇轮;以及
S:湿热试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与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事先声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进行描绘。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任何地方所使用的实施例,包括任何术语的使用,都仅是说明性,绝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或任何术语的范围与含义。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说明书所揭露的各种实施例。另外事先声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此外,除非上下文有明确指出或定义,否则本实用新型的“一”、“该”的含义包括复数。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实质上(substantially)”或“近似(approximately)”等用语,可以指一可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承认或决定的对于某特定值的偏差范围中的数值或复数数值的平均值,包括考虑到受到测量系统或设备的限制,而对该特定值进行测量时的可能产生的一定特定的误差,例如,实质上(substantially)所述及的数值,能够包括该特定值的±5%、±3%、±1%、±0.5%、±0.1%或一个或多个标准差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请参照图3所示,该湿热试验机S能应用于柜型实验机或步入式实验室,但不以此为限,凡是空气循环模式采取风绕流形式者,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能应用的环境。在一实施例中,该湿热试验机S包括一试验机本体2与一风循环结构3,其中,该试验机本体2内设有一待测空间20,该待测空间20能供放置一待测物22,且该待测物22的位置通常位于该待测空间20的中间区域,而不会靠近该待测空间20的底部(下方)。又,该试验机本体2内还包括一风道板24,该风道板24设置在该试验机本体2与风循环结构3两者之间,以能分隔该待测空间20与该风循环结构3中的风道空间30,但是,该风道板24不会完全阻隔该试验机本体2与风循环结构3两者间的空气流通,换言之,该待测空间20的空气能够流入该风循环结构3中,且风循环结构3中的空气也能够流入该待测空间2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湿热试验机S的整体态样,并不局限于图3与图4的表示态样,本领域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调整各个元件的外观形状,只要该湿热试验机S与风循环结构3具有后续的基本结构与功效,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湿热试验机S与风循环结构3,合先陈明。
另外,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该风循环结构3包括一风道本体31、至少一冷却器33、至少一加热器35、至少一加湿器37与至少一鼓风机39,其中,该风道本体31能与试验机本体2一体成形(但不以此为限),其上方设有一进风处311,其下方设有一出风处313,其内设有一风道空间30,该进风处311与出风处313分别连通该待测空间20,因此该待测空间20中的空气能够经由该进风处311流入该风道空间30,再经由该出风处313流回至该待测空间20。又,该进风处311是靠近该待测空间20的上方位置,该出风处313则靠近该待测空间20的下方位置。
继续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该冷却器33能够为空气冷却器(Air Cooler)、冷凝式空气冷却器(Condenser Air Cooler)、热交换冷却器(Heat Exchanger Cooler)、冷冻机组(Refrigeration Unit)或气液冷却器(Air-to-Liquid Cooler)等各种类型,其能设置在该风道空间30中,并能对空气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因此该冷却器33能在该风道空间30中形成一冷却空间,以对处于该冷却空间中的空气降温,以图3的方向为例,前述冷却空间约处于风道空间30的上半部区域。此外,为了避免冷却器33运作中其表面所形成水滴滴落,影响到该风循环结构3中的其它元件,在该实施例中,该冷却器33的下方位置设有一承接部331,该承接部331能承接该冷却器33所落下的水滴,并导引至该风循环结构3外,但不以此为限。
基于上述内容,继续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该加热器35能够为电阻加热器(Resistance Heater)、陶瓷加热器(Ceramic Heater)、石英加热器(Quartz Heater)或热风加热器(Hot Air Heater)等各种类型,其能设置在该风道空间30中,并能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以提高空气的温度,因此该加热器35能在该风道空间30中形成一加热空间,以对处于该加热空间中的空气加热,以图3的方向为例,前述加热空间约处于风道空间30的下半部区域。
继续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该加湿器37能够为电热式加湿器(ElectricHumidifier)、超声波加湿器(Ultrasonic Humidifier)、冷雾式加湿器(Cool MistHumidifier)、蒸汽式加湿器(Steam Humidifier)或蒸发式加湿器(EvaporativeHumidifier)等各种类型,且能呈环形、长条形或任意形状,其能设置在该风道空间30中,并能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因此该加湿器37能在该风道空间30中形成一加湿空间,以使处于该加湿空间中的空气湿度增加,以图3的方向为例,前述加湿空间约处于风道空间30的下半部区域,换言之,该加湿空间实质上会与加热空间重合或邻近,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该鼓风机39是位于该风道空间30,且靠近该风道本体31的下方位置,在该实施例中,该风循环结构3设有两个鼓风机39,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领域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鼓风机39的数量能够为一个或三个以上的任意数量。该鼓风机39包含一风机入口391与一风机出口393,其内设有一扇轮395,其中,该鼓风机39中的扇轮395旋转后,能够产生一低压区,以吸引该风道空间30中的空气经由该风机入口391进入该鼓风机39内,在该实施例中,该风机入口391的外侧设有呈环状的加热器35(即加热器35会对应或靠近该风机入口391),因此该风机入口391能接收该加热空间所传来的空气,此外,当该风循环结构3具有复数个鼓风机39时,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能够每一个鼓风机39的外侧都设有加热器35,或者只有部分鼓风机39的外侧设有加热器35;又,当空气进入该鼓风机39后,随着扇轮395旋转,空气会因离心力影响而被推向扇轮395的外缘,同时空气也会被增压而形成高压气体(相对于环境压力),之后,空气会经由该风机出口393而被排出该鼓风机39外,且该风机出口393会朝向该风道本体31的底面,并与该出风处313相连通,以将该鼓风机39内部的空气输往该出风处313。在此特别一提的是,由于该风道板24分隔了待测空间20与风道空间30,因此经由该进风处311流入该风道空间30的空气,只能够依序经由该风机入口391与风机出口393后,才能流至出风处313,如此,确保了该风循环结构3中的空气,能够经冷却器33、加热器35与加湿器37等作用,而形成预定温度与湿度的空气,再被送入至待测空间20中。
综上所述,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当处于该待测空间20中的空气经由进风处311,流入该风道空间30后,能经过冷却、加湿与加温等过程后,形成具有预定温湿度的空气,且前述具有预定温湿度的空气通常为高湿度空气,又,该高湿度空气能经由该风机入口391流入该鼓风机39后,并经由该风机出口393传输至该待测空间20中(如图3中的虚线箭头流向),使得处于该待测空间20中的待测物22能够在高湿环境下进行测试。其中,该鼓风机39的风机出口393被设计为将高湿度空气首先引入待测空间20的下方,随后空气会上升至待测空间20的上方,如此,该待测空间20的下方区域在持续接收高湿度空气后,可能会因湿度达到饱和而导致水滴凝结,此时由于水滴的重量较重而会掉落至试验机本体2的底部(待测空间20的下方区域),因此对于处在待测空间20的中间区域的待测物22而言,较不易遭遇到水滴掉落至自身的情况,故能避免影响测试结果,有助于维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换言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计,不仅能确保待测物22在高湿度环境下进行测试,也能避免因水滴凝结掉落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实现了高效且准确的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按凡熟悉该项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发明的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想到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8)

1.一种风循环结构,应用至一湿热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风道本体,其上方设有一进风处,其下方设有一出风处,其内设有一风道空间,其中,流入该进风处的空气会流过该风道空间,并自该出风处流出;
至少一冷却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处理;
至少一加热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
至少一加湿器,设置在该风道空间中,以对流过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以及
至少一鼓风机,位于该风道空间,且靠近该风道本体的下方,其包含一风机入口与一风机出口,其中,该风机入口能接收来自该风道空间的空气,该风机出口朝向该本体的底面,且与该出风处相连通,以将该鼓风机内部的空气输往该出风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为空气冷却器、冷凝式空气冷却器、热交换冷却器、冷冻机组与气液冷却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为电阻加热器、陶瓷加热器、石英加热器与热风加热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器为电热式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冷雾式加湿器、蒸汽式加湿器与蒸发式加湿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靠近该鼓风机的风机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鼓风机的数量能为两个以上。
7.一种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风循环结构;以及
一试验机本体,其内设有一待测空间,该待测空间能供放置一待测物,且能分别连通该进风处与该出风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热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风道板,该风道板用于分隔该待测空间与该风道空间。
CN202322340101.0U 2023-08-14 2023-08-30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Active CN2209132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8596U TWM647664U (zh) 2023-08-14 2023-08-14 可防止測試品受潮之濕熱試驗機及其風循環結構
TW112208596 2023-08-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3245U true CN220913245U (zh) 2024-05-07

Family

ID=8985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0101.0U Active CN220913245U (zh) 2023-08-14 2023-08-30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3245U (zh)
TW (1) TWM64766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7664U (zh) 2023-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0450B2 (en) Modular heat-transfer systems
US10820452B2 (e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units for data center cooling
US8783049B2 (en) Cooling system with indirect humidity determination
US9839165B2 (en) Modular data cent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modular data center
EP2333439A2 (en) Cooling method and cool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device
US9426925B2 (en) Container data center
NL2006727A (en) Cooling method and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BRPI1101835A2 (pt) combinação de torre de resfriamento sensìvel e evaporativo
CN102235986A (zh) 散热器的热阻测试方法
CN114151871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变频模块的冷却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7860077A (zh) 恒湿机
CN220913245U (zh) 可防止测试品受潮的湿热试验机及其风循环结构
KR10091421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시험장치
US20110283808A1 (en) Environmental testing device
CN101785375B (zh) 水套
CN112074156A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vpx板卡的性能测试系统
KR2018010178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17450200U (zh) 防止水滴落至待测空间的风循环结构及湿热试验机
CN111289214A (zh) 风洞实验装置及测温方法
CN207763138U (zh) 除湿机
TWI839362B (zh) 燒機測試室
CN103857262A (zh) 货柜式数据中心散热系统
CN211348639U (zh) 一种氡室稳定的恒温恒湿调控系统
US20130155607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m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tinuous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of portable air-conditioner with variable condensate supply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